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一八六章 华山论道寻根脉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穿越到燧皇时代 | 作者:吉大可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第一八六章华山论道寻根脉

    “这可太好了,封儿我正想有个说话的人一路同行呐,哈哈哈。www.biquge001.com”封儿是满口答应,甚至还为此开心不已。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来,封儿,干!”我们的心绪终于回到了这初次见面的欢宴之上。

    看的出来,封儿并不希望我过多的了解大山之盟内部的物事,特别是青铜铸造的技术,听说我要回返,当然是求之不得了。我则是希望藉此往华山一寻,寻找洪爷爷所提倡的道义本真之所在,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柯儿,酒宴感觉如何?”封儿眼看着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随即侧身问我。

    “柯儿以为很好,封儿,我和湖莽叔刚到此地,你就如此盛情的招待,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我客气的寒暄着。

    “柯儿不必客气,想来,柯儿和这位湖莽军将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的,我们今夜的欢宴就到这吧,来人,安排健妇服侍湖莽叔歇息。好了,大家各自散了吧。柯儿,今晚我们就在这里同榻而眠,就像我们穿越之前的那个晚上一样,封儿我想跟你说一说我对后世青藏高原的看法。”说完,封儿看着我,报之以神秘的一笑。

    “怎么,封儿,你去过青藏高原了?”封儿的话,一下子把我这一路的疲劳,清除的一干二净。

    我们两个人就躺在这厅堂台子的席榻上,继续亲热的交谈。

    “柯儿,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山海经》这本上古神书?”封儿的话语,不断地牵扯着我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在《山海经》的‘大荒西经’里,多次提到有荒山,日月所入,柯儿,你觉得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封儿又开始了他惯用的提问之法,就是自问自答。

    “那就是在说青藏高原。”封儿以一种不容质疑的口吻作了结论。

    “在‘海内西经’中说的更详细了。‘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an)。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夷羿莫能上冈之岩。’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山高,一般人上不去,只有像后羿这样的英雄才能上去。”

    说着,封儿停顿了一下,在暗夜里拉起我的手,又继续说道:“柯儿,你可能怀疑我的说法,我再接着说着《山海经》。‘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xiang)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封儿得意的背诵这《山海经》中‘海内西经’的文字之后,话锋一转。

    “柯儿你想,万仞之山怎么可能有木禾呢?这九井就说明井很多,又有很多进出的通道,就是有九门,道路艰险就好像是有神灵在把守一样。赤水出东南,大河出东北,这不就是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嘛。所以,封儿我认为,所谓的九井,就是青藏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何为洋水、黑水?雅鲁藏布江是也!而弱水、青水则是怒江、澜沧江的生动描写。最后一句最精彩,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只能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说到得意处,躺在榻上的封儿,翘起二郎腿,脚尖不停的摇晃着。

    最后,封儿下的结论更惊人:“这段记述中所描述的昆仑之虚,就是青藏高原。”

    大家看到了吧,这可是上古时代的文字记录,多么了不起文献,多么神奇的《山海经》啊!

    “封儿,你看,在‘大荒西经’和‘海内西经’里都记述了青藏高原,但是,柯儿我觉得记述的程度明显不同,在大荒经里更多的是列举典故,而在其他的部分则结合山川地理更为紧密,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我看着侃侃而谈的封儿,暗中提示着封儿个中的玄机。

    “柯儿,让你这么一说,封儿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大荒’的意思竟然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从记述《山海经》的人往前推,更为远古的意思,也就是特指蛮荒的时代。所以,大荒经部分所说的东南西北,完全有可能与《山海经》其他部分,在地理上重合,只不过年代更为久远罢了,哈哈哈。”封儿结合现实,对《山海经》有了整体的认识之后,竟然开心的笑出声来。

    “怎么样,封儿,我们没有白来吧,柯儿我觉得穿越到此,截止到目前,已经值了,够本了!哈哈哈。”说到此,我也开心的大笑起来。

    我和封儿就这样,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冥思遐想,苦思回忆之中,酣然入睡!

    “两位辅国小大人,该起来吃鼓饭了。”随着湖莽叔的一声召唤,我慢慢的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眼看着催促我们的湖莽叔,我知道我们的时间不能耽搁。

    我们匆匆的吃过鼓饭,与封儿相约在一起,骑上战马,往渭水方向驶去。很显然,我们准备走水道,沿着渭水顺流而下,前往华山。

    大家登上竹筏之后,军壮们就撑杆离岸,出发了。

    “柯儿,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跟你提起青藏高原吗?因为,我的娘亲就出生在后世的三江源地区。”封儿自豪的话语,一下子勾起了我对青藏高原的兴趣,是啊,真想知道在这七千年前,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封儿,你快讲讲你娘亲的故事吧,柯儿太想听了。”我是近乎央求的,催促着封儿。

    “那可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过,柯儿,我没有我娘亲讲得好,你就凑活着听吧。说起我们寿麻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崛起,柯儿,跟你的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这大山之盟的纽带,就是我们都有共同的血脉——羌族。”封儿的话,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羌族生息的西南高原。

    “妹子,你可要带好我们的孩儿申弥姬(申弥国现下的大盟主)啊!姐我没能生养一个男孩,只能被换亲到扈氏部落去了。”随着一片哭泣声,二十几名女妇骑上驯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人,离开了生息与此的故土——申弥部落,踏上了遥远的西去之路。

    “姬妇,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啊,有多远?还能回来吗?”一个个的问题从一起换亲的健妇们口中传出来,探问着刚才与妹妹话别的女妇。

    “听说是在渭水之滨,也就是两三日的路程。”姜妇宽慰着健妇们,顶着炎炎的烈日,沿着蟒水继续往西前行。

    “姬妇,你们该过大河了,过了河就是扈氏部落。”一名军将站在大河岸边,催促着二十多名健妇登筏。

    眼看着我们一行人都登上了竹筏,竹筏随即向河对岸驶去,健妇们的心也渐渐的远去了。

    “哈哈,申弥部落的军壮们,你们的物事完成了,这些健妇就交给本军将吧。”说着,一个一脸胡茬的壮汉,大声吆喝着。

    “来吧,各位美丽的健妇们,都骑上役驴,我们回部落了。”随着胡茬军将的示令,满脸泪痕的健妇们,只能认命的骑上役驴,跟着军壮们沿着渭河,向上游的扈氏部落驶去。

    眼看着日头西斜,天气也凉爽了一些,姬妇紧张而忧虑的心情相对平复了些许。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物事发生了。

    只见,正前方响起了隆隆的驿蹄声,伴随着一片尘烟。

    “右护寨不好了,巴**壮打过来了。他们手里有金器,无法抵挡啊!”逃过来的军壮们,大声喊着。

    喊话的人话音未落,就见,远处在阳光的映照下,明晃晃的枪戟矛头,来回挥舞着,冲过来一批骑着驯鹿的军壮。

    “驴踢的,都别怕,看本军将如何杀敌。”说着,右护寨举起手中的大斧,就迎了上去。对方冲在前面的是一位英俊的少年,双手举着长戟,左胳膊上套着缰绳,朝着右护寨的头顶劈了下来,右护寨连忙举斧相迎,就听‘铛’的一声金石碰撞,各自策骑而过,这位青春少年冲过来,看见美艳的姬妇,是眼前一亮。少年来不及多想,又回转身,挺着手中长戟冲向右护寨。

    “拿命来!”只见这位少年高声大喝着,挺枪戟直刺右护寨的前胸,右护寨连忙横斧护胸,只见少年枪锋一转,枪戟的戟刀割向了对方持斧的手腕,只听‘刺啦’一声,紧跟着就是右护寨“啊”的一声惨叫,手中的大斧是应声落地。

    就在两人骑驿交错的一刹那,少年的枪戟刺进了右护寨的后心,右护寨随即落驿倒地身亡。

    等到少年再调转鹿头,准备冲锋之时,扈氏部落的军壮们纷纷跪地投降。然而,少年军将并没有停止冲锋,只见,他一手持枪戟,朝着姬妇疾驶而来,待到近期,手中缰绳一带,伸出另一只有力的臂膀,一把,就把姬妇从她的坐驿上抱了过来。

    随后少年和姬妇二人同乘一骑,策骑回返而去,身后留下了少年响亮的声音:“把战俘都押回扈氏部落,听候发落。”

    “启禀辅国大祭司,我们现下已经进入到了小华山(后世的少华山)地域。”竹筏上的军壮大声禀报道。

    封儿点头知会之后,随即跟我说道:“柯儿你知道吗。这个姬妇就是我的太娘(后世的外婆,因为现下只知其母,故而称呼为太娘)。”

    封儿解释了一句后,又继续讲他娘亲的故事。

    “这位少年军将,你能让姬妇我换个姿势吗?我的屁股很难受。”姬妇清丽的声音,触动了少年的情感。

    他们随即在一处林网地带停了下来,少年把枪戟插在地上,跟着,把姬妇抱下驯鹿,自己也活动着手脚。

    “这位军壮,姬妇如何称呼你啊?”一个清丽甜润的声音,在林网里响了起来。

    “哦,叫我羌鹰儿就行了。”说着,少年就去树边放水,姬妇也连忙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蹲下放水,刚放完水,还没起身,就感觉有一只有力的手从后面抱住姬妇,把她抱了起来,跟着就往林地深处走去。

    没过多久,姬妇轻软的低吟声就传了出来,随着少年的一声爆喝,林网里又归于平静。

    等到他们历经千山万水回到巴国(后世的四川盆地),巴国早已经归附了大菊国。大菊国实行的是母系氏族管理模式,像羌鹰儿这样的男性军将的地位并不高,万般无奈之下,羌鹰儿只能带着他的族人,往西顺着河流继续迁徙,他们顺着河流一路走,来到了黑水之地。姬妇就在这里生下了一个女婴,给她取名叫羌女。

    休整了一年之后,羌鹰儿他们沿着大河向西迁徙,最终到达了大河的源头高原大草甸子,形成了牧羌一族。当时,此地的族人,看到我们手握金器,十分惧怕,总是躲着牧羌一族,羌鹰儿就把这些原始的族人统称为藏【cang】族,他们都使用牦牛驮运和食用,也叫牦族。就这样大家互不往来,相安无事的度过了十来个寒暑,要说在这高原上可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寒暑两季。

    “族主你看,远处有一群牦牛向我们走过来了。”已经出落成一个美女的羌女,用纤细的玉手,指着远处而来的牦牛群,亮起了清丽的嗓音。

    “那是给我们拉金器的驼队,羌女,你现下已经长大了,也该知道这金器的由来了。我们的西面是昆仑之虚,为什么叫‘虚’呢?就是因为它山头冒火,浓烟滚滚,气浪冲天,虚幻至极。也就是在这火焰过后,上神给我们留下了这金光闪闪的金石,我们把它拉回来,在石槽里添加我们这黑水之后,加热捶打,慢慢的金器就会变硬,我们在它最总变硬之前,制作出各种形状,再把它烧成赤红,迅速的沉到这黑水里一激,就是我们手中的金石军器了,哈哈哈。”

    封儿讲到这里,一脸得意的看着我,不无感慨的说道:“柯儿,我现下告诉你吧,我们并没有掌握青铜器的冶炼技术,而是,这火山帮了我们的大忙,它把含铜的矿石,冶炼成了纯铜,我们就有了这不太坚硬,延展性极好的紫铜了,哈哈哈。”

    买糕的!大菊国原来是这样掌握金属铜的,为什么要用黑水来锻打?也就不奇怪,因为水里含有铅锡等金属成分,掺了铅锡的铜合金就变成了青铜器,自然也就坚硬耐用了。上古三星堆文明中的大量青铜制品和金箔贴附技术,都是拜托了大自然中火山的帮忙,再加上古人的智慧,铸就了震惊世界的文明奇迹!

    “启禀辅国大祭司,大华山码头就要到了。”竹筏上的军壮,探身禀报着。

    “柯儿,你看,这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详谈了,其实在现下藏【cang】和藏【zang】是不分的,这或许就是后世汉族人称为**的由来吧。而这‘姜’和‘羌’也是混用的,你看看后世藏族人的长相与我们如出一辙,他们就是封儿我们这些族人的后代啊!”听了封儿简化了不能再简化,转述他娘亲的经历,柯儿我可是真长见识了。

    “柯儿,我们登岸吧。”湖莽叔率先登岸后,拉着封儿和我陆续登上了河岸。

    从西侧远望巍峨的华山,高耸绝立的山峰,就如同刀削斧劈一般,在西斜的艳阳映照下,华光万丈,这就是华山得名的由来。

    坚韧、挺拔、巍峨、耀眼,它是华山雄峰之所在。耸立的华山屹立在秦陵之巅,北望大河,南视大江,西领关中,东接中原,这也是‘中华’一词的出处,华夏文明的典故。

    “柯儿,想什么呢?不会是想家了吧。走吧,我们今晚就在这华山脚下歇息了,这路途还有二十多里地呐。”说着,封儿就跨上战马,准备前往南面的华山西峰山脚下住息。

    “封儿,在现下,我们能够攀登华山吗?”我想着后世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好奇的探问着。

    “柯儿,很难啊!你就想一想没有台阶的千尺幢吧,现下可是一条洪水冲刷出来的溪流沟谷,就我们两个孩童,深一脚浅一脚的没有半日,就别想上去,更别说两边都是万仞悬崖的苍龙岭了,我看咱们还是高山仰止吧。”封儿说着话,明显感觉到面露遗憾的神情。

    “柯儿、封儿,湖莽叔我这听了一路了,你们说的物事,很多都没听懂,这是不是跟你们附魔时期有干系啊?”不爱说话的湖莽叔,终于忍不住,骑在马上发话了。

    “湖莽叔,算你猜对了,我和柯儿聊的物事,都与我们附魔期间的所见所闻有着直接的关系。”封儿接过话茬,振振有词的说道。

    “启禀辅国大祭司,我们今夜是否住息观华堂?”随行的一位军将,赶过来大声地探问道。

    “正是此处,去安排吧。”封儿说完,就用神秘的眼光扫视着我。

    “怎么,这观华堂很独特吗?”我不解的看着封儿,又一想,这封儿只要是一出现这神秘的表情,必有个中的因由。

    正想着,我们就临近了部落的茅舍区,但见,正在准备牌饭的炊烟渺渺升起,并不奢华的茅草屋,星罗棋布的散落在眼前的空场里,南面巍峨的华山近在咫尺。

    “封儿,柯儿明白了,此地就是后世的西岳庙之所在。”我望着清晰可见的华山身影,一切都明白了。

    “柯儿不愧是学历史的,一点就透。”张主席惯用的语言又流露出来了。

    “来吧,柯儿,尝尝我们这里的粟米饼夹肉,很有特色。”等健妇们给我们端来了一盘粟米饼子一看,才知道它是用比较薄的两片粟米饼,中间夹着烤羊肉片做成的。

    等我往嘴里一咬,麻香之味立刻占据了我的口舌,不用说,这里面有花椒和野山椒等佐料。

    我们美美的吃了一顿之后,我和封儿就在这往华堂里歇息下来。当然,封儿的话匣子又被打开了。

    “柯儿,我在这西南山蟒地带生息了一年,我总在想,为什么商鞅变法会从我们这偏远的国都成功呢?经过我不断地观察和实践,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茫茫山野是山有山规,水有水法,顺其者昌,逆势者难。”封儿一边咀嚼着粟米面夹肉饼,一边思索着说道。

    “就说这华山吧,不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都能够攀登的。再说这水,高原沼泽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其中,高山峡谷里水流湍急,要想逆水行舟难比登天。这些都从客观上启迪了族人,需要守法度,不可妄为。再有就是我们族人的主体都是外来之人,要想在此地安身立命,就需要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管理规制,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上述两点缺一不可。”说到这里,封儿自鸣得意的昂起了头。

    “没有对自然法度的感悟,不可能众心向法,没有了外部迁入的充实,也不可能存在开放吸收的思想意识。当然,就不会把商鞅给请到西蜀之地来。”一肚子后世法学知识的封儿,摇头晃脑的侃侃而谈。

    我不能肯定这春秋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与封儿所说的原由是否一致,但是,封儿从地里环境和人文构成两个方面的分析,还是非常深刻的,令柯儿我十分佩服。

    看来,道家思想之所以没有占据统治地位,也是有原因的,它过于强调浑然天成,遵从自然,反而束缚了族人们无穷的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的动因就是竞争,说白了就是弱肉强食。只有在这外来人口占多数的情形下,竞争的意识才会更为明显,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思想大爆发,撇开历史的积淀不说,这国与国之间残酷的竞争,无疑是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发展的巨大动力。

    “柯儿,你怎么又再想心事,你还没有对我刚才的话表态呢?”张主席的作风真可谓是雷厉风行啊!

    要知柯儿如何表态,后续怎么样回到南都?敬请阅读下一章。求月票、求收藏、求订阅,请您施以援手。

    ...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