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四十八章 造纸并非复杂事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穿越到燧皇时代 | 作者:吉大可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第四十八章造纸并非复杂事

    这次,我是安心静养了两日,除了睡觉和一日两餐,就是晒太阳。www.biquge001.com

    我看着绳子上晾晒成紫黑色的咸鱼片,取下来两片,闲来无事,就用石刀剁碎,准备晚上煮一锅粟米咸鱼粥,让一舍人都尝尝。

    牌饭前,众人都回来了,都关心的问着我的情况,看到我已经恢复如常,众人都很高兴。我赶忙帮助娘给众人的碗里盛咸鱼粥,众人们看着碗里的粥也没什么特别,就随意的喝了一小口。

    “哎,这是谁做的咸鱼粥?可真好喝。再就着肉菜团子吃,真合口啊。”二囡先发表了见解。

    “嗯,是柯儿做的吧,很好,很开胃,本主可要多喝一碗了。”父主赞许着说道。

    二囡本来想习惯性的调侃一下我,但看着这我大病初愈,则欲言又止。

    “对了,父主,我这几日,怎么没有看到撅叔啊,他伤好了吗?”我关切地问道。我因为自己得病,才忽然想起养伤的撅叔。

    “哦,典督走后的第二日,你撅叔放心不下,就硬撑着坐车走了,现下也不知道撅部落如何了?赶明日问一下探报便可知晓。”父主有些惆怅的说道。

    “对了,戈督现下如何?烽火台之事进展如何?”我连续发问道。

    “柯儿真是忧国忧族啊,当注意身体,热魔随去,不可大意。”国监沉声说道。

    “柯儿所问极是,戈督现下正在赶工建设烽火台,两百多军壮是分班昼夜不停,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完工。”父主说着转向我娘,发问道:“姬卿还有一事,近来毗熊二百多妇孺就将押送到我国都,不知可有居所?”

    “应无大碍,我国都现下已无穴妇,原有的都分配到扩大的织工场和耕壮军成为健妇。所有的穴窟都空着,再来两百女俘和孩童当无问题。只是安排女俘们干什么,要有个规制。”我娘盘算着说道。

    “柯儿,为父听国监说,你们搞了一个造纸场,不知女俘可否能用?”父主探问道。

    “没问题,父主,我觉得印染场和造纸场都可以让女妇来干,劳动强度不会高于织工场。”二囡信心满满的说道。

    大囡闻言也点头附和,跟着说道:“可仿照我哥,在东侧的山丘挖几个洞穴,即可抚育幼儿,又可族人栖息。另外印染和抄纸等关键的技术工序,还是需要熟练匠工来操作,如此一来,男女混合,不知好不好管理?”

    “如果做个吊架之类的物事,可以减轻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女工应该也可以完成上述的工序。”我思量着说道。又接着说道:“不过防范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可在山丘上设置烽火台,布置少量军壮站岗,当然,军壮限制在固定的路线上,平时互不相干,战时保障平安。”

    “听来有些复杂,先这样试试吧,不行再调整。”父主谨慎的同意了。

    一晃两日了,耕督那边一点消息也没有,明日我要去看一看,不知片状的山石找到了没有?

    “对了,哥哥,有件事忘了和你说了,抄纸的纱网已经织出了三十围了,可以做十五个抄晒网。你赶紧安排做框子吧。”大囡想起来后,补充着说道。

    我听后点头确认。我们按一天出一百张纸计算,需要一百二十个抄网,因为我们还不能和后世人工作制的技术和效率相比,毕竟我们的桑树皮也很有限。再说了,识字的人也有限。好在画地图,不需要太多的字,相对好办一些。

    看来后世留存下来的文献记载,首推当是各种图形。作为中国第一奇书的《山海经》也是从地图演化而来,就不足为奇了。

    仔细想来,中国的象形文字,都是从图形演化而来的,这样推理下来,在万年前的中国先民,就用各种图形符号记述和交流,应当很自然,也很普遍。

    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发祥地之一,就是《山海经》记述的‘中山经’所在的地区,也就是后世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中条山脉以南,黄河两岸蔓延辐射的山川河流地域,必定会有比裴李岗文化更为悠久和发达的文化遗存。

    只可惜黄河经常在此泛滥,万年的黄土沉积,淹没了文明的足迹。再加上后世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更使得这些难得一见的文化根脉,座沉在滚滚河水之下。我们也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和遐想,来缅怀这些中华文明的先祖们,感天动地,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好了,柯儿,热魔刚走,早点歇息吧。”我娘的关切,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娘把我们三个孩子在邹姨的茅舍里安顿好,就急匆匆的去了姨的房舍,与父主共度良宵去了。国监当然是雷打不动的在外姨的茅舍过夜。

    次日早起饭后,我急忙驾车驶向农鱼办。看着一个健妇正从耕督的棚间里钻出来,我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耕督一走出来,当看见我时,是一脸的惊喜。我当头问道:“层状山石找到了吗?”

    耕督兴奋的说:“小大人您看,墙边堆着的是什么?”

    我顺着耕督的视线看到东墙边,堆着很多大块的石片,石片的切口和表面还是一尘不染,看来,都是新开采出来的。

    “这一下,铺设地面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工匠们还提议,屋顶也可以用这样的石片搭接起来,今后就不怕日晒雨淋了。”耕督的嘴,又像喷壶一样开讲了。

    这次,我兴奋地迎着‘喷壶’冲了上去,耕督一把抱起我,高兴的转着圈。我把脸紧贴在耕督汗津津的,布满古铜色肌肉的胸膛,似乎还能感觉到刚刚离去的健妇,遗留在耕督肌肤上的遗香,和耕督自身的体味组合起来的奇特味道。这种平时避之唯恐不及的味道,因为成功的喜悦,早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耕督兴奋的还没有放下我,就继续喷了起来:“小大人,现下你就放心吧,只要把图样交给我,有工匠的指导,你就等着看结果吧。”

    坏了,大囡的图纸还没给我呢。

    “走,咱们再到山丘上去仔细筹划一下。”我说着,脱离了耕督的怀抱,带头走出了院子,赶着车,载着耕督和几个营总往湖口而去。

    来到湖口,停好车,走过闸门上的竹桥,来到西侧的山丘上,这还是我第一次有时间,能够仔细的观察这座山丘的情形。

    但见西山丘顶上,有一颗粗大的黄连树,一颗大松树和一颗稍小一些的槭树,使得丘顶上掩映在树荫之下,好不惬意。这样的环境如果建设一个大平台,显然是得不偿失。对了,可以学习后世建设林荫地面的方法,把大树以外的地面铺上石板,再用湖塘工程剩下来的石料,制作上山的步道,如此不就行了嘛。

    我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后,耕督和营总们觉得完全可行,自己组织人力就可以开工了。我提议在山顶石板地面的外围,间隔竖立半人高的木桩,用麻绳串联起来,作为防护和观赏的栏杆,这样就更加美观、安全了。

    “你们可以把木桩先在大麻子油和黄连混合的液浆里加温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我耐心的解释着,如何制作平台栏杆的立桩。

    说完,大家都信心满满的往下走,耕督凑过来,继续问道:“东面的亭子怎么建?”

    我想着大松树下的地面估计也就十来平米,背靠着大松树,亭子肯定是一个多边形。最简单的就是三边形,很显然不合适。考虑到现下工匠的技术水平,那就四边形吧。正好东南西北,还能辨别方位,很实用。有了大松树,避雷的问题倒是不用太多的考虑。

    大体有了思路,我就开始往东山丘上走去。来到丘顶,手指着松树前的空地,说道:“就在这建一个四角亭,亭子正中放置碑刻。四边设两级台阶登亭,石板铺地,防腐木搭架子,架子采用公母(榫卯结构)插接拼起来。亭子顶上覆盖压接石片瓦,亭子四沿和四脊用防腐木压住石板,中心加一个圆顶木,与各梁衔接。”如此这般。

    关于具体的尺寸和样式,还需要大囡的图纸才行。

    “就这样吧,详细的图样过几日,我拿给你们,现下先照着这个样子准备石板、防腐木等材料吧。”说完众人就快步往下走,我则蹬车直接驶往造纸场。

    来到近前,停好车。这印染场和造纸场的外围,增加了一圈竹篱笆,南面有个大门,门旁建了一个茅舍岗亭。亭内两个军壮正手持枪矛肃穆而立。真是时隔二日,当刮目相看啊。

    我正准备进入大门,军壮用枪矛拦住了我说道:“辅国小大人,实在对不起,籍修小主妇有交代,男子除了国主和国监之外,任何人等不得擅入。请您看门楣上的牌匾。”

    我这才抬头仰视,看到门楣的牌匾上写着‘机要之地,非请勿入’几个黑色的大字。

    “那我怎样才能进去呢?”我赶忙问道。

    “须有籍修小主妇的批准,请小大人您等一下,我去禀报。”说着军壮走了进去。

    很快又跑回来说道:“籍修小主妇请您进去。”

    进了门里,但见东西各一个院子,门口都有身穿对襟麻褂和短裤裙,手持枪矛的女健妇站岗值守。东院墙上书一个大字‘染’,西院墙上书一个大字‘纸’。

    我想我还是去西院吧,进到门里,好家伙,全是女流之辈,大家都在各就各位的忙碌着。我正看得新奇,二囡一溜烟的跑了出来,喊道:“哥,别老顾着看美女了,快过来到抄纸的工序来一下。”

    我急忙跟着二囡走了进去,来到抄纸的池子,看着微微泛黄的池水,一个赤身的健妇正在用纱网框架抄纸,不过抄出来的纸薄厚不均。我急忙赶过去,看着一池纸浆,命来个健妇用木铲搅动池水,让纸浆更均匀。这时,我拿起尺方大小的纱网框,在池中晃了几下,迅速提起,借着余水,再晃几下,但见相对均匀的纸浆附着在纱网上。一名健妇晃着肥乳接过我的纱网,走了出去,进行晾晒。

    我摔着手上的池水,感觉还是比较凉的,这要是在冬季可就难受了。看来应该在水池下面埋几根陶管,在里面烧柴加温,这样即提高了水温,有增加了纸浆的附着能力,一举两得。

    我正想着,健妇们也学着我的样子,开始抄纸作业,很快就能够熟练的掌握抄纸的技艺了。

    这时,大囡也赶了过来,看着抄网上合格的抄纸,欣慰的笑了。我则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两个妹妹觉得非常有必要。决定,再建一个池子,在下面埋管生火加温,再增加一个烟筒排烟。大囡很快画了一张图纸,让女健妇送往匠作院。

    我拦住这名健妇,连忙说道:“不必了,还是请匠作监过来吧,毕竟还要在现场施工呐。”

    看眼前没有别的问题,二囡赶紧拉着我的胳膊和大囡一起,来到院外站定,一起等匠作监到来。

    “我说两个妹妹,搞得那么神秘干什么?我又不偷东西。”我委屈的说道。

    “但是,你老偷看人,就要对你神秘才是。”二囡趾高气昂的说道。

    大囡笑了笑说道:“也不是为了神秘,主要是这里面都是国族最核心的技术产业,另外又都是女人,不加强防范容易出问题。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了,这里已经改名叫织作院了,直接归国监领导,娘是院督,邹姨、姨、外姨和夏侯姨为辅督,我和妹妹任左、右院办,具体负责这里的物事。下设织工场、被服场、染印场和造纸场,各场都有场长具体操办。物料由大农办、役畜办和器物办负责提供。对了,器物办就是原来的织工办,改称织作院了。”

    “怎么样,哥,你这大病一场,今后,可就要多听我们的吩咐了,要不然想穿好一点的衣服,可就没门了。”二囡晃着两个羊角辫,得意的说道。

    “哼,还有呐,姐发明了用酿酒剩余的酒糟来做染布用的上浆,既节省了粟米,又减少了蒸煮的负担。怎么样,我们厉害吧。”二囡说着,拍拍我的肩膀,以示提醒。

    “好家伙,你两个妹妹太厉害了!再加上祭祀院,这全国族内的工技艺之事,妹妹们可是管了三分有二了。可别贪多嚼不烂啊。”我挖苦的说道。

    闻听此言,大囡和二囡都举起手,摆出一个找打的架势,撅嘴瞪眼的盯着我,我也假装比划着,要躲开的样子。兄妹之间亲密的感情,尽在不言之中。

    这时候,门外匠作监在向我招手,我赶紧示意让他进来,在征得妹妹们的同意后,匠作监终于走了进来。

    我把建造加温的纸浆池的方案和匠作监说了,大家走进去,又确定了施工地点,商定好明日开始建造,妹妹们还特许,健妇们放假两日。这内部管理也真够严的,不知道这些健妇们能不能熬得住。

    事情谈定后,我和匠作监就被请出了织作院。

    在回来的路上,我探问着匠作监:“你们制作水池除了用石头垒砌之外,如何防止缝隙漏水呢?”

    “我们用粘土、白碱和粟米浆混合后勾缝,再用柴火烧烤就行了。”匠作监随口答道。

    我知道白碱就是盐碱地上的土碱,古人真是聪明又智慧啊。要是我,还以为是用石灰来勾缝呢,当然比后世的水泥还是差多了。毕竟最早发现水泥的古希腊人,是沾了火山喷发焚烧石灰石的光。

    和匠作监分手后,我赶着鹿车,信鹿由缰的走着。我开始静下心来,梳理起国族发展所需要的物事来。毕竟眼下紧要的物事,水利、织布、造纸、服装、文字、音乐、医药之事都已告一段落。

    今后,窑炉煅烧技术所涉及的瓷器、锡、铅、铜、铁、银、金等金器,以及煤碳、火药、玻璃、水泥、酸碱、橡胶等物事,以现下的条件,还为时尚早,其中有些物事过早出现,也不合乎历史规律。

    当下,最为紧迫的就是地图的绘制,这件物事了。我说古人为什么有如此完整的地图知识呢?原来起因并不是因为旅行和长见识,而是为了战争和侵略。只有如此,才会举部族之力而为之,这一点与后世的人们不谋而合。

    后世不是总结出了:‘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的名言吗。其实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是如此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从制作地图开始的。

    一部记述上古时期地理风貌的《山海经》,拉开了中华民族信息化建设的帷幕。这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好吧,现下,就让我开始,为打一场全面而又残酷的上古时期信息化战争,而做准备吧!

    ...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