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74章 驚呆大儒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貞觀之熱血宅男 | 作者︰修仙的三少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公告上的等級評定已經給出來了。www.biquge001.com

    整個大唐的士林稱呼有五類,分別是學童、儒生、儒士、儒學大師、聖人。

    學童又分三等,下等學童識字一百字左右,低于這個標準叫做白丁,不歸屬于士林範疇。中等學童識字在五百字左右,低于這個標準,歸為下等學童。上等學童識字在一千字左右,低于此標準依舊歸為中等學童。超過千字之後,暫不定等。

    同樣儒生、儒士、儒學大師都分三等,只是他們的標準分別是對儒學經典的理解、詩詞的創作、儒學新理論的提出或者闡述一種對經典典籍的新理解。

    聖人後面也有標準,但是沒有人去奢望獲得這個稱呼。

    因為要想獲得聖人稱號,必須提出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記住是體系,一個方方面面都要考慮的完整性理論。而且這個理論能夠讓人理解,能夠存在超過十年以上。要知道孔子的理論也不是完整的,儒學是經過後人潤色的。

    關志義弄出的這個標準並不是說就要這麼執行。

    他又模仿前世來了一個征訂稿,或者說征求意見稿。可是他卻沒有考慮過,人那麼多各有各的觀點,他怎麼可能滿足眾人的要求呢?要知道,有個已經被證實的理論,那就是‘上帝也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特別是地獄那幾個墜落天使,他們絕逼沒有認可上帝的意思。

    八卦的人不少,有些人就是好熱鬧,自己租了一輛馬車跑到其他縣城去宣傳了。當然,也可能是拉幫結派,準備和關志義較較勁。

    關志義這邊剛把征訂稿放出去,那邊老張就開始給李世民去信函了。

    倒不是他這個錄事參軍對關志義不滿,而是李世民同學要求他這麼干的。誰叫關志義常年不寫一封信呢,連奏折都稍有上交的刺史,他也算第一個。

    所有得到這個標準的人,都有一個感覺——難!

    蕭是這麼說的,“某估計了一下,在關志義眼里,某只能算個儒生。”

    他寫過詩詞,但是他沒有流傳于世的作品。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的眼里,蕭的佛經還行,詩詞就不搭調了。因為只有過了儒士這一關,才有機會獲得儒學大師的稱號,因此,他才會有這個一說。

    杜如晦笑道︰“蕭閣老,你說你是儒生,你在看看某和玄齡他們幾個,那個有資格當儒學大師的?”

    蕭不務正業,一個學儒的人跑去研究佛經,就算他寫出花來,關志義都不會給他儒學大師的稱號,最多給他一個羅漢或菩薩的稱號。

    杜如晦他們就更慘了,一個個的專心治理大唐,哪有時間去著書論說啊!

    到時孔穎達有些得意洋洋的,他已經有機會獲得儒學大師的稱號了。雖然他以前不在乎,可是如今被關志義這麼一搞,所有學儒的人都來評定一番。他能獨得魁首,自然要驕傲了。

    李世民把這幾個儒學方面的人抽調起來,就是為了看看這個標準行不行。

    看到大家都比較認可,他卻高興不起來了。

    堂堂的一國之君,要是按關志義的評定法則,他這個皇帝陛下的等級也就是儒生而已。

    所以,李世民說道︰“這個標準是不是太少了,你們看儒生這個等級,大概要把大唐的士子囊括去九成以上。”

    他倒不是胡說,能夠識字那是小孩子的要求。士子那個能不識字的?但是要寫詩詞,那麼就相形見拙了。要是按照關志義在武功那首詩詞來做標準,那大唐就慘了,現在一個儒士都找不到。

    杜如晦說道︰“陛下,雖然關家三郎這個分類方式欠妥。可是要找一個相提並論的標準太難了。”

    這時李世民也不再幾個重臣面前掩飾,有些不甘心的說道︰“難道朕的儒學等級就才初級上等麼?傳出去,朕的臉往哪兒擱啊!”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讓關三郎給你定格聖人等級就是了,這有什麼為難的。”

    魏徵不干了,大聲說道︰“無忌,你這話欠妥。這個標準一經公布,天下都知道了。要是關志義給陛下一個聖人的稱號,其他的士子怎麼想。不說別的,就是孔老夫子也不會答應吧!”

    孔穎達說道︰“陛下,某認為關三郎這個標準完全能夠體現儒學的精髓,這個標準不能變動。當然,陛下是一國之君,你怎麼能參與士子評定呢,這是士子和朝臣的等級。你不用也不能參與啊!那不是與民爭利了嗎?”

    他認為關志義的標準很合適,倒不是因為他可以戰勝其他人獨佔第一,而是因為關志義這個標準確實體現儒學的一些思想。可是老孔先生不想一想,儒學的騎、射等六藝關志義並沒有納入評定之中。

    與朝廷的爭論不同,岳州可以說是哀鴻遍野。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爺子,拿到標準一比,立刻暈倒了。

    人家鑽研儒學已經五六十年了,結果他只能得到儒生的稱號,和他剛滿十五的曾曾曾孫是一個等級的。這讓老爺子情何以堪?

    士子的標準是硬性標準,若是你智力不高,很可能還不如小孩子的成就。

    說起儒學大師,關志義根本就沒有打算讓多少人獲得。儒士他認為並不難,卻根本沒有考慮到儒士是作出詩詞能得到認可的人。他們哪個年代只要能識字,都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能寫詩。實際上寫出來的那些東西,七竅通了六個——一竅不通。

    他想當然的認為大家一定會把寫出了詩歌的人都當成儒士,沒有想到人家依據他說的那個得到傳唱來看。

    絕大多數人以關志義那首出塞曲來做標準,這不是害死人嗎?

    整個大唐能夠和《出塞曲》相提並論的也不多,何況這文風不盛的唐初呢?

    同這個老爺子一樣,被嚇暈的、急暈的老頭子不少。

    特別是那些被鄉鄰吹捧為儒家大師的人,這次真的濕了。嚇得全身是汗,能不是嗎?

    盡管如此,還是沒有一個人敢找關志義說明情況。

    人家關志義定的標準很明確,難道你找到他,說自己因為水平不夠希望他降低標準。(http︰//.)。這些一生都在研究儒學的人,自然是放不下這個面子了。

    原本以為這次標準的頒布能讓岳州儒學得到極度發展,關志義沒有想到事與願違,儒學大師一個個被急病了,儒學明顯有倒退的傾向。要不是年輕一些的儒學人士知恥而後勇,岳州的儒學還真可能一蹶不振。

    關雲回到府里,高高興興的把今天的所作所為告訴了關志義。

    有人不滿意這個標準,關志義先前就有了心理準備滴。只是沒有想到那麼多人已經發現了儒學大師和聖人的難度。在他想來,士子們應該專注前面的三個等級,後面的兩個等級不會過多的考慮。

    只是這天下都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個人都喜歡爭個高下,斯文的儒生也不例外。

    更何況關志義還用身份標志來區分大家,這不是讓所有人都拼命的往前擠嗎?

    特別是那些一直以為自己是儒生,卻連大字都認不了幾個的人。

    自己的想象,古代的識字不想關志義前世那樣,是先教字再讀文。在古代是先讀文章,然後在明其意,最後掌握里面的字。

    加上古代的書籍不較稀缺,能入門成為學童的都不多。一千字是許多人一輩子都認不完的,他們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哪個精力。

    因此,真正能評上學童以上稱號的人,不到大唐總人口的一成。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