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49章 亡秦论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大汉列侯 | 作者:冰镇乌梅汤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刘彻正在读新鲜出炉的《亡秦论》,作者当然是平阳侯曹时。www.biquge001.com

    “秦王政奋六世之余威而横扫天下,实则耗尽大秦年积累导致国力衰退,九原王离能力不足,领十万秦军守边塞抵御匈奴来犯之敌,岭南赵佗五十万秦军南下平越恋栈难归,关中府库空虚军备不足,为震慑关东六国遗民,收天下兵器炼十二金人,修六国驰道,拆六国城郭,当天下遍传秦必亡,祖龙死的谣言之下,秦王政访仙山炼丹药,杀方士坑乱儒,东巡六国故地,泰山封禅祈求永偃戎兵。”

    刘彻越看越惊讶,这论调是闻所未闻之言,作为帝国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里,只有暴秦失之以虐而亡天下,秦始皇夸天之功而落得二世而亡,却从没听说暴秦竟然虚弱不堪的说法。

    韩嫣被‘打入冷宫’十几天,好不容易逮住机会碰到曹时,便迫不及待的讽刺道:“中大夫,你这篇章标新立异,过耸人听闻了吧?暴秦竟然无兵可用?”

    “如果暴秦有兵可用,何至于让少府章邯释放骊山刑徒率兵平叛?而且这帮刑徒甫一出现就败陈涉,杀项梁屡战屡胜犹如战神,莫非关东六国的刑徒修了几年陵墓就堪比秦军锐士不成,尔等难道不清楚我少府是什么官职吗?”

    曹时冷笑一声,在场的属吏没有人敢触碰他的言辞。

    汉承秦制,官公卿以及朝廷制也是照搬大秦,少府位列九卿之一,既没有郎中令,卫尉的兵权掌握,也没有宗正,常掌宗谱祭祀清贵,地位与廷尉、大农令、仆相当。

    主要职责是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及给添加的供养,等同于天的大管家,附带一个匠作府头的职责,天修建陵寝之类的私事就由少府全权管理,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官序列。

    章邯本身不是官出身,依照大秦军功爵制的规定,公九卿里大半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但是章邯本人只位列公九卿里排名靠后的少府,公里掌握天下兵权的尉,九卿里有兵权的卫尉、郎中令以及不在九卿之列,掌徼循京师兵权的中尉远比少府更适合出战。

    这几个大将正常情况,配下至少有二十万大军,但事实上大秦帝国已经无兵可用,在关中咸阳也只有章邯一人可以出兵,所用的兵不是关中秦人正卒,而只是在骊山修陵墓的刑徒。

    刘彻的眉头紧紧皱起:“据我所知大秦有精锐万,王翦灭楚国出兵六十万,这么多精锐为什么会没有兵?”

    “殿下可记得李信伐楚失败前的典故?李信一介青年将军,既无威望也乏战功,秦王问策伐楚,王翦言六十万可灭楚国,独李信言二十万可灭之,于是秦王命李信伐楚不克,秦王怒而登门向王翦道歉,复用秦兵六十万伐楚而成!以秦王之智岂会不知李信计划的冒险,但是他仍然愿意一试,计划失败改用王翦也是迫不得已,六十万破楚是大秦的限,兵力再多则国力无法维持。”

    “我不相信,继续说下去,一定另有缘故。”刘彻又摇摇头。

    曹时不紧不慢地说道:“秦惠王乃秦国有道明君,诛商鞅,攻魏国,灭巴蜀,伐义渠,奠定秦昭王时僭称西帝的基业,然而巴蜀、义渠却耗费秦国近五十年时间消化,直到秦昭王二十七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用兵讨伐关东六国之地,从此时秦国用兵屡次突破二十万,长平之战用兵五十万,邯郸之战又增兵到四十万,差不多秦王政统一六国用兵数量相差仿佛,而秦帝国的向来以关中正卒为劲旅,在关东是不募锐士充为秦军正卒的。

    彼时秦末,赵佗率五十万秦军伐南越滞留不归,王离率十万长城军团挥师南下破赵国叛军,随后王离与章邯不和,又陷入粮草危机而败给项羽,关中之内早已没有可用的兵力,除非秦二世把所有耕田的农人全部拉走,可秦二世无才无德任用奸阉赵高弄权,杀功臣,坏律法,屡犯纲常,闹出指鹿为马的丑剧,关中士民早已对秦王失望至,又怎么愿意抛家舍业为秦王的功业与六**民死拼呢?”

    **气氛凝滞,内侍们蹑着步大气不敢喘一声,中大夫疾言厉色的直斥秦帝国覆灭的因由,新鲜而又令人畏惧的观点深深的震撼所有人的心灵。

    大秦帝国一夜之间崩溃,几乎是所有汉人心中的一块巨石,类似贾谊之流写过的秦朝灭亡论如过江之鲫车载斗量,只不过贾谊比较幸运而且笔也比较好罢了,这些人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距离汉朝天所需要的答案还有很远的距离,毕竟书生就只是个书生,不懂政治更不懂军事。

    侍立在中殿的少年侍总们侧耳倾听,即便有帷幕遮挡也可以听到内殿中洪亮的声音,桑弘羊紧紧握着拳头浑身发紧,秦帝国骤然覆灭是横在汉家江山上的一块巨石,从楚汉战争时代至今六十五年时间里,一代代精英名士都在苦苦思着大秦帝国覆灭的原因。

    搞不清楚大秦覆灭,就无法预防大汉帝国重蹈覆灭之灾,防微杜渐是从祖高皇帝立国那一天开始,所有汉家皇族贵族们集体达成的共识,所以汉祖称帝便主张黄老休养生息,汉宗继位而劝农桑修水利免税赋保民心。

    汉兴六十载,人口翻一番超越大秦帝国盛时代,经济繁荣业复苏远超春秋战国时代,因而当代天对汉家的治国功绩非常自豪,常常夸耀汉家江山稳固,国将永兴。

    “我汉家真的可以国将永兴吗?”

    即便是骄傲如刘彻,心里也没有丝毫把握。

    十月末,北方刺骨的寒风吹入关中平原,盘踞在秦川之上温暖的气流相撞,于是京师长安迎来新年的第一场降雪。

    未央宫披上厚厚的银装,气温陡降十余,把守宫门的南军卫士们换上厚厚的冬衣苦苦忍耐着风雪的侵袭。

    往日岗亭外的火堆换成放在里面的火炉,一只水壶上冒着滚滚白起,守卫的关东卫士心里暖暖的,再过一个时辰交接过,他就可以坐在岗亭里用热水烫烫手脚,再吃上几块烤熟的红薯,美美的睡上一个好觉。

    在未央宫的温室殿,熊熊燃烧的火炉旁,一株株娇艳的花朵反季节绽放,这里历来是天的避寒之地,即使在科技如此落后的汉代,温室栽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自从曹时贡献的火炉进入宫中,在入冬以前长乐未央陆续添置数座烤火烧水用的铁炉,温室殿里老旧的火炕全部被淘汰,耗时耗力的木炭被河东开采的无烟石炭所代替,长长的管道一直延伸到宫殿后的屋檐。

    长安的冬天虽然不算寒冷,但是雨雪丰厚阴冷潮湿的时节也很难受,当朝天重病在身的不耐久坐更加畏寒,寻常公务已经全权委托丞相处置,天每五日一次的大朝也被临时改为每月一次,大部分公务堆叠在公头上,老实巴交的卫绾和直不疑只好苦着脸应承下来。

    天捏着纸卷奏报脸色很不好看:“东阙甲第一场大火烧掉如此多官宦府邸,许多无辜的士民死在火海中,朕心难安啊!丞相的抚恤要多多尽力,勿要让京师人说你丞相处置不力,丢了我汉家的脸面。”

    “是!臣正在紧急草拟章程。”卫绾满头大汗地应答道。

    “朕也乏了,你们下去吧。”

    朝臣们识趣的退下去,没过多久王皇后从后殿转进来,满怀忧色的说道:“侍医说陛下的身体不宜操劳,少思少虑要多静养才能身强体健。”

    “吾也想少思虑,社稷多事怎么修养身心?”天疲倦的合上书卷,想到东阙甲第那场大火,心里感到莫名的烦躁。

    京师的童谣案被彻底查清,幕后主使者少上造周复纵火自烧落得满门皆死,大火烧了天夜就连长信宫的老都被惊觉,比起大火更让人忧心的是那歌谣矛头直指大汉帝国的天。

    虽然那歌谣里没有涉及天刻薄寡恩的直接言辞,但是其中蕴含的政治含义让天每每想到都会浑身发颤,用心之歹毒几乎是要用一诗掀翻天的执政大义名份,于情于理都不可以容忍下去。

    明察暗访抓人判案一系列手段用上,迅速将这窝藏在京师的案犯抓获,可是当天看到破案卷宗后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少上造周复是已故绛侯周胜之的儿,代表着绛侯周勃一系嫡脉,这一脉被两代天灭满门,天下该如何看待他,如何看待这歌谣?

    想到这里,天夜不能寐。

    王皇后笑盈盈地岔开话:“妾看了中大夫的《亡秦论》,写的为精彩,陛下以为此篇如何?”

    “泱泱大秦风光数年,自春秋以来晋楚未占其都,六国未破其势,合纵连横敌不过关中四塞之险,为何天下一统不过十余载就亡国灭种?”天合上书卷思不得其解,原本诵读贾谊《过秦论》以为掌握秦灭的钥匙,可是当他读过《亡秦论》反而更加心神不宁。

    ——

    ps:秦亡的教训对于新生的大汉帝国,就好比现代人反思**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又或者辛亥革命的中途夭折,不仅仅是汉初的术界至关重要的课题,更是大汉帝国几代皇帝努力探的方向,这种反思着重体现在汉初的政治制上,有推荐票的书友请给本书投票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