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162章 :龟缩的史天泽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重兴大宋 | 作者:徐奇葩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原来赵昰派出的使者打着大宋帝国皇帝体恤汉中百姓疾苦,只要承认自己是大宋帝国的公民就可以分配土地免税三年的旗号进入汉中的,所到之处都大张旗鼓的宣传大宋帝国的实力强大,连如日冲天的蒙古人都败在了英勇的大宋帝国战士脚下,因为现在是汉人的天下所以汉中百姓也都是汉人,既然大家都是汉人那就不要互相残杀不要因为某些人的私欲而影响整个汉中百姓未来幸福的生活。www.biquge001.com/ ..

    并且还对汉中叛军以公开赦免的方式通报给汉中全境所有叛军组织,言明只要在帝国大军抵达汉中之前汉中叛军自愿归顺大宋帝国仍将会按照响应国家政策而起义对抗蒙古人的功劳来计算,因为国家相信都是尊贵的华夏民族不会做出违背华夏民族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是相信汉中百姓大多数都是被极少数居心叵测之人裹挟进来的,所以大宋皇帝和帝国百姓相信汉中百姓绝对不会是发自自己内心的去对抗国家,而国家决定给予汉中百姓一次重新回到帝国大家庭怀抱的机会。

    随着政府使团和宣传组织抵达潼关之后,潼关的叛军因为不了解现在大宋帝国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归顺后将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不过当他们在与赵昰的使者面谈之后,使者转达了帝国皇帝和对潼关未来的规划之后让潼关叛军看出了政府的诚意之后就选择就地向政府投诚。

    潼关叛军知道国家想要顺利收编整个汉中地区必须要善待潼关的他们,既然自己的诉求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那就不需要继续僵持下去,再说了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数万有农民组成的潼关叛军在皇帝使者面前放下武器选择接受洛阳方面赶过来的政府军收编,皇帝使者充分考虑了潼关军的想法让那些不愿意继续当兵的将会到政府制定地点领取遣散费,回到自己的家乡选择接受政府分配的土地或者用钱去做政府扶持的小生意。

    对于那些不知道将来在哪还不如继续当兵的人,则在洛阳军的整编后成立潼关守备军,领取政府军的装备后进入潼关内陆配合政府宣传,不过使者给予他们的名义是保障帝国皇帝的旨意能够顺利在汉中地区实施,并且要求他们配合接下来为政府提供的汉中救济粮分发和为国家安排来的农学院师生的提供服务。

    有了潼关军的积极配合为政府接下来的工作开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前面有潼关筛选下来的潼关军作为宣传的先导,后有政府军运来的粮草对汉中百姓进行放粮和政治宣传的攻势下,久经战乱的汉中百姓终于打开了尘封的胸怀开始迎接国家的安排,毕竟战乱持续的太久了关中百姓早已经人心思安,再加上政府军一边带着大量的粮草集中到沿途各个重镇里为周边的百姓广泛发粮,让最底层的老百姓能够直接得到官府的实惠,另外一方面官府还从农学院征召了很多种植业方面的师生把两三年前已经成功培育出来的土豆、甘薯和玉米等农作物带到汉中,并且把先进的种植技巧一并传授给当地的百姓。

    千百年来作为一直最底层接受上层社会盘剥的老百姓什么时候见过高高在上的官府会如此低三下四的对自己嘘寒问暖发粮食不说还教授种植技巧?而且这些教授他们种植的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读书人,并且这些读书人一点都不嫌弃他们的身份低下手把手的新的农作物种植技巧教授给所有老百姓。

    官府把以前蒙古人和大地主的土地充公后分给所有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后就可以在自己的田地里种植自己想要的农作物,虽然政府还是希望他们这个叫做土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但是并没有阻止他们种植传统的粟米,这让老百姓看到那些身着得体的读书人亲身示范新农作物的种植,自己只要把学到的技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施就可以了,那些读书人对此还不放心专门下到田间仔细检查农民们的种植情况,而且这些师生还会不厌其烦的向百姓介绍现在种植的农作物产量将会远远超出他们当地生产的粟米和大麦等农作物,并且有着生长周期短和产量高的优点。

    这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祥瑞啊!按照汉中地区的耕种条件那个叫土豆的农作物一年可以种植两茬,而且耐旱、耐寒易打理,这个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烤着吃,还可以做菜简直就是最美好的食物,其缺点就是淀粉含量高吃多了人容易发胖。

    在这个时代发胖是缺点吗?要知道在前朝那可是以胖为美的,质朴的汉中老百姓在官府和那些师生的忽悠下,纷纷在自己的土地上分出一半的田地来种植新作物,潼关一带的百姓就像瘟疫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的迅速传播开来。

    生活在最底层的不管是农民还是士兵对他们来说能够保证自己今后能够长期得到温饱就向着谁,而很多叛军首领显然不会管他们的死活,这就让很多生活在底层的士兵和军官就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谋划,甚至不惜杀死自己的长官带着自己的同乡一起瓦解不愿意接受招安的叛军组织。

    而每每出现这样的事情时,政府方面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区域,来为受伤的百姓医治和提供粮食,当这些有思想的带头人看到这些时纷纷选择向国家效忠,很快这场类似后世的颜色革命迅速在汉中地区蔓延。

    在外有宋国政府军施压内有汉中百姓心向大宋帝国的情况下,很快汉中地区最核心的叛军组织对外宣布考虑到汉中地区百姓今后的幸福生活放弃先前的独立思想接受国家的招安,政府方面也立刻做出回应,非常欢迎汉中地区和汉中百姓重新回归到帝国怀抱,并且再一次对外展示尊贵的华夏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所以最优秀的民族是不会做出自相残杀的蠢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汉中全境内赦免所有罪犯,给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并且国家将会为汉中百姓分配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考虑到汉中久经战乱所以国家给汉中三年恢复期,三年内汉中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

    如此利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西南地区,别说黔州地区已经被宋军用武力收复,就连史天泽控制与世隔绝的蜀地也没有办法隔绝汉中变化带来的冲击,与汉中相邻的巴州受到的冲击最大。

    由于史天泽为了笼络黔州和汉中两地从天府之国的蜀地搜刮了大量的财富,用来贿赂两地叛军支持自己对抗宋政府,导致号称天府之国的蜀地百姓苦不堪言,其中就以距离成都较远的巴州最惨,由于蜀军耐战的名声在外尤其是蜀地北部的巴州、达州一带士兵最为悍勇深得史天泽喜欢所以这蜀地北部地区壮丁被抽调的非常严重,导致达州和巴州地区除了当兵的就是老弱妇孺没有壮劳力从事劳动生产,就算是当地驻军也因为两地精锐都被史天泽抽调到程度和重庆一带导致当地兵力不足,两地蜀军在当地百姓的怂恿下和面对数倍于己的汉中军的压力下选择直接向帝国政府投降。

    身在成都的史天泽在得到巴州和达州背叛的消息后极为震怒,可是两地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了就算他想要挽回也不可能了没有办法而且黔州也被宋军攻下传回来的消息里连自己的大儿子史格都中计被俘虏了,史天泽一下子就感觉到事态严重了,自己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了但是他不想就此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下令让蜀地内川军龟缩到成都府附近防御,放弃泸州和恭州这些外围城市让自己剩下的七个儿子分别驻守梓州、雅州和成都严密控制地盘内的军队以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面对史天泽的退缩固守张默的征西军可不会手软,迅速调集军队一路由黔州开始顺着嘉陵江杀入蜀地境内,接连收复恭州和泸州两个蜀地重镇,紧接着拿下南充和广安两县兵锋直指梓州,张默在进入四川之后就基本上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知道史天泽刻意收缩兵力准备固守成都,在拿下广安县城后就派出哨探对成都地区进行侦查,哨探侦查出来的情报迎合了自己的猜测,考虑到自己只有两万多士兵在兵力对比上完全就不是成都史家的对手为了安全起见就给驻扎在达州的汉中军发布增兵令,让汉中军调拨最低五万兵力增援西征军。

    由于汉中基本上属于和平解放的,接受整编过来的汉中军基本上没有打出什么像样的战斗所以军事实力保持的相当完整,国家派驻汉中的军事长官在和当地军方协商之后,觉得汉中要想在未来的国家序列中起到作用解放蜀地就是最后的机会,这个时候应该拿出汉中的诚意,决定从汉中各地一共抽调了十万兵力入川。

    当张默得到汉中反馈回来的消息之后不禁还是有点傻眼,自己当初只是要汉中出兵五万协助讨伐史天泽,结果汉中如此热心一下来调派来十万完全超出了自己的一倍,虽然兵力富裕了但是相对应的就是对后勤保障的压力增大了许多。

    但是张默经过考虑后知道汉中军是想到攻打史家的国家内战的最后一站了,如果这个时候汉中军方不找点机会表现自己那么将来就没有机会了,再说了已经陷入绝境的史家在面对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注定将要失败,既然如此汉中军就尽量多出些军队配合西征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西征军在得到汉中军的补充之后军事实力一下子大涨,张默为了不让自己的参谋们出现膨胀心态还专门腾出时间和他们好好的做了些思想工作,另外就是让两湖地区配合西征军调派军粮入川以保障接下来的战争不会出现后勤压力,在做好这一切之后张默还是不放心便走访了汉中军所有的军营。

    在看了汉中军的训练之后觉得这那里是军队?完全就是拿着武器的农民,军事纪律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张默视察之后觉得西征军虽然多出来十万汉中军但是真要是上战场说不定其战斗力还不如自己的那两万西征军呢,这些汉中军如果自己不好好考察就拉上战场最多也就是壮壮声势如果真的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说不定真的会出现大面积混乱。

    张默弄清楚汉中军的实力之后也没有批评汉中军的将领,毕竟这些都是野路子出身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所以张默为汉中军负责让两万多西征军打乱编制以一个西征军带五个汉中军训练,首先从军纪、军操、格斗和十五里满负荷越野等方面入手,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军事强化训练。

    张默现在不担心成都的史天泽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达州外围他撒出去五千多哨探绵延上百里范围内只要成都史家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张默都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而且还会留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史家对达州宋军的威胁。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