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陪都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剑魔一之独孤求败 | 作者:天问若缺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古都邯郸以东,大宋陪都——北京大名府,扼冀、鲁、豫三地之要,是为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www.biquge001.com大名府见代已久,春秋时期属卫国,名“五鹿”,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了;战国时期属魏;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三年改称为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

    而在前往大名府的官道上,一男一女各乘一骑,扬鞭疾驰,身后草木竞相倒纵,泥石道上,扬卷起一路黄尘,由近至远,再由远及近,好似一条吞云吐雾的金龙,虚无缥缈,却又分明实实在在。前方,是一片碧绿横翠的古树林,那二人想是骑得久了,仲夏日中,烈阳如毒,就连那两匹俊白壮硕的马儿口角,也都磨出了白沫,是以便放了缰绳,人畜两歇。

    这一男一女,正是出东京渡黄河之后一路向东北急进的独孤惊虹跟欧阳子兰,路上,花钱买了两匹神驹,比起人的脚力来,无疑快得多了。

    惊虹将牛皮水囊递过去,道:“喝口吧,这天实在太热了。”惊虹纵有阴阳无极功护身行气,但是时间长了,也不由热出了一身的汗。

    子兰也不跟他客气,接过来便浅饮了一口,跟着掏出手绢擦拭满头的香汗。“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她造就了世人,补上了天界破损的大洞,可是却牺牲了自己。”子兰深深吸了口气,又才道,“不过,女娲娘娘付出了一切,却也受到了万民的供奉,千年万年,永世不会为人忘却,她,一直都活在人间,活在我们俗世之人的心中。”

    惊虹也喝了口水,讶道:“你何时信起了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

    子兰却不回答,转而说道:“邯郸在大名城的西边,岳大哥他们家是在河北汤阴县吧?”她前言不搭后语,惊虹一听之下更是不明白她要说的到底是什么。子兰却已又说了起来:“若是我们是往邯郸古城而去的话,倒还可以去岳大哥他们的家乡看看。”

    惊虹一点她的额头,笑道:“你忘了,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河北两地正饱受着水患饥荒,你去了要看什么?”

    子兰赧然一笑,道:“我还真给忘了。”

    “忘了?当时乘渔家的船过黄河的时候你不是吓得头晕目眩吗?”

    子兰俏脸一红,却立马否认,反驳道:“谁吓到了,我不过是有些晕船罢了!”

    “好吧,好吧,就算是晕船吧!”惊虹也不跟她做过多的争辩,举目望着远处,自顾自地沉吟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你说什么?”

    “难道你没听过这句话?”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乃大唐香山居士白居易的《放言》诗篇之其三。全篇的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诗中述及的王莽。

    王莽,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中国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八年至公元廿三年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稷动荡,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八年腊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只是,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而这个权倾一时的王莽,正是大名府人。

    惊虹望着面前的大名府地界,咨嗟长息,喃喃说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说得一点儿不假。”

    子兰从石板上站起,向他问道:“你在看什么?”

    惊虹顺手一指,振声道:“前方不远处,该是大名府的地界了。”

    子兰从未到过这里,奇道:“你如何知道?”

    惊虹又是一指,道:“那边有块界碑,上面正是写的大名府三个遒劲大字,只是年岁已久,历经风吹雨打的,磨灭了当初的光泽罢了。”

    子兰的内功尚浅,目力较之惊虹可谓相去百里千里,却哪里能看得见什么碑不碑的,她探头望了好一阵,便缩了回来,向着惊虹娇嗔薄怒。

    惊虹架开她的短剑,笑着告饶道:“别闹了,咱么再歇息片刻,便接着上路吧。”

    “嗯。”子兰点了点头。

    两人策马而行,不多时就在路旁看到了惊虹所说的那块界碑,上面生满了暗黑的斑点,果然经风霜雪雨所蚀,失却了昔日的光彩,纵然是在炎炎烈日下,也是那般的暗淡无光,好似伫立着不动,一副蓬头历齿颓样儿的花白老人。

    子兰勒住缰绳,怔怔盯着这块石碑,旋即回头一望,那郁郁葱葱的碧树林约莫在一里开外,不由瞪大了眼睛失神惊呼:他怎么能看到这么远的东西?望着惊虹奔去的身影,摇了摇头,拍马急追了上去。

    ******

    “大名府为何为大宋京师陪都呀?”子兰仰头望着面前十余丈巍峨高耸的城楼,顾盼延绵左右两天四五丈高的城墙,虽立在马上,也嫌自己太过渺小,一如江海扁舟,禁不住掩面惊呼。只是,这里,比之东京皇城,却略有不足。

    “那还不是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在昔日的南京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汴梁东京之后,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不少臣公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曾言道:‘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后又提出建都大名之说,示天子欲将亲征的决心,以伐其南犯的图谋。大名府乃黄河北面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可说把守着大宋的北面大门。虽然辽人凶悍,但只要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仁宗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吕相的建议,是年五月就将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而契丹听说南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畏怕形势,心中惧怯,就打消了那次南侵的念头。北京大名府这一宋京陪都,也就这样有了。”惊虹似在回味脑海中的这些故事。

    子兰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惊虹淡淡一笑,道:“以前没事的时候,师兄师姐们爱跟我说故事,刚好,我还记得这一段。”顿了顿,“既然是陪都,自是为天子而建,里面当还有宫城。子兰,有机会咱们进去看看吧!”

    “嗯,好。”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