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45章 遣使
既然决定了,那么邵勋也就不再犹豫。
www.biquge500.com
腊月二十,令随驾至长安的枢密院少监刘白东行,于禁军子弟、府兵余丁中募集志愿去西域之人,能招几个是几个。
如果员额不足,他再想办法。
而这事他本来打算让兵部尚书左丞何离去办理的,但他父亲何伦了,已经回家居丧,只能作罢一一接替何伦职务的是青州刺史田茂,而他的职务则由前襄城、顺阳、北海、中山太守司马确接任。
何伦之外,历任右飞龙卫将军、右骁骑卫将军、平南将军的章古也去世了,邵勋分别赐下冥器,给其子弟门荫入仕及太学名额。
到了这个年月,老兄弟们扎堆去世,实在是年龄都差不多六十朝上了。
听闻黄彪、徐朗、常粲等人身体也不好,能不能撑过明年实不好说。
二十一日,邵勋唤来了鸿胪寺随驾官员:少卿庾蔑。
「元度,朕有志于西域—」长安建章宫内,邵勋倒背着双手,在殿内慢慢着步子,道:「而今战事初平,急需一人出使。」
庾蔑闻言,整肃衣冠,趋步向前,深深一揖至地:「陛下圣虑深远,志在绥远。臣虽鄙陋,敢不效犬马之劳?」
邵勋看了他一眼,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一路上当点心。回来后,鸿胪卿之职虚位以待。」
庾蔑立刻回道:「臣虽弩钝,筋骨尚健,昔年随军辗转,亦曾餐风露宿。今蒙陛下不弃,委以远人招抚之重任,此乃臣毕生所愿,岂敢以区区年齿为辞,避风霜而惜残躯?」
这话确实发自肺腑。
纵观他的一生,基本都是在鸿胪寺内任职,一步步升迁,中间因居丧打断几次,但最后都起复回来了。
此番出使之后,如果能以鸿胪卿的职位致仕,他的人生可称圆满一一便是世家大族子弟,又有多少能以九卿高官的身份结束仕宦生涯呢?
「先坐下。」邵勋回到了案几下,说道。
庾蔑依言落座。
「北路军郑隆部已有数千人马撤回。」邵勋首先提及的是北疆,只听他说道:「据他们所言,天山一一便是魏晋时的雪山、白山一一以北情势复杂,柔然崛起之后,引来了不少漠北高车部落,当地还有乌孙以及诸匈奴遗种。」
「匈奴遗种并不服柔然及其仆从高车,屡次与其刀兵相抗,然渐渐落入下风。多年下来,匈奴遗种要么试图南窜,要么西迁,以避柔然锋芒。朕怀疑所谓胡,便是早几十年、上百年西迁的匈奴遗种。」
「绘胡?」庾蔑有些疑惑。
邵勋拍了拍手。女官阎氏拿来一份奏疏,递给了庾蔑。
庾蔑起身接过,仔细阅览。
邵勋对他的举动一点都不奇怪,事实上就连草原上来的王氏、段氏都没听说过胡。
但自从北路军一通征伐后,邵勋慢慢弄清楚其来历了。
西方所谓的白匈奴,在这会其实还未完全成型。
胡应该是最先西迁的那一批匈奴部落,但人数并不多。西迁之后,又南下吐鲁番,
为当地王公打仗,收取佣金,接着继续西迁。
杨勤的奏疏上说天山以西还有两个小部落以胡名义行事,有可能是近年来西迁的匈奴部落,也有可能是被绘胡征服后匈奴化的土著部落。
而车师后国国王时常念叻的劫掠他们的「匈奴遗种」,大抵就是还未来得及西迁的部落一一他们生活在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一带,与车师后国之间隔着沙漠。
拓跋鲜卑家奴郁久间氏的崛起改变了当地的生态。
柔然部的势力范围在漠北草原西部以及西域的东半部分,至少在往这个方向扩张。
据北路军首领郑隆禀报,郁久间氏搞了一堆高车人过来,如契芯氏等,与匈奴遗种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如果不加干涉的话,这些匈奴遗种必然战败,打不过柔然支持的高车部落,最终要么投降,要么南下或西迁。
北路军如天外来客一般介入了这个战场,把双方都是一通好打。现在局势愈发混乱了,好像双方都有点待不住,反倒是久居此地的车师、乌孙、月氏人占了便宜。
邵勋让庾蔑了解这些情报,便是让他知道西域的势力格局一一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任何一点局部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全局的大变动。
庾蔑看完之后,理了理思绪,道:「匈奴覆灭之后,不意竟还有此变化,着实令人惊讶。」
「卿知晓此事便可。」邵勋说道:「再说回龟兹。此国顺服之后,朕准备在其国中置龟兹镇,兵额三千五百,大力经营。卿西行之后,可先至高昌,再南下至焉耆、龟兹、疏勒。于疏勒稍事休整,便西行大宛。」
「此国尚在。与疏勒、龟兹以及为疏勒所附庸之莎车等国互相攻伐,谁强就一统诸国,弱了便成为他人附庸。晋武帝太康六年,大宛国王曾进献汗血宝马,可见其并非不可理喻之辈。」
后世中国喀什、和田地区以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之间别看隔着帕米尔高原,但往来十分密切,几个国家一直玩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游戏,谁强大了就让其他国家称臣附庸,衰弱了就当孙子认怂,给别人做附庸。
「至大宛后,若其民尚恭顺,则请其护送至康居。」邵勋继续说道:「朕翻阅前朝档籍,普武帝泰始中,康居国曾遣使入洛阳献马,彼时使者自言国势不振。而今时过境迁,
朕怀疑其各城邦已然自行其是,国不成国矣。前番见粟特胡商,其虽语焉不详,但朕猜到几分。你过去后,当打听清楚。」
「臣遵旨。」庾蔑回道。
他对康居国的印象十分薄弱,唯一记得的便是此国曾与莎车国争夺过大宛的宗主权,
但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在西迁匈奴残部以及波斯的联合挤压下,这个国家不会已经灭了吧?纵然未灭,大概也差之不远了,因为现在来中原做买卖的胡商多自称「粟弋人」或「粟特人」,从没听过自称「康居人」的。
他大胆猜测,康居王很可能已是有名无实的傀儡,国中四分五裂,诸侯并据。
当然,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太少了,自后汉以来便音讯不通,偶尔有一两回入贡或遣使,也无济于事。今上大概是想弄清楚西域的实际情况,引得万国来朝,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或许也谈不上虚荣心吧,谁不想这样呢?特别是今上又这么好大喜功。
庾蔑离去之后,邵勋继续在建章宫内批阅奏疏。
太子很上道嘛,政事堂不决的事情,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只附一下意见,然后快马发来长安,交由邵勋裁定。
除此之外,太子还把初步定稿的《晋书》送了一份过来,请示有无修改之处。
邵勋还没看,不过对太子这番姿态很满意,心中的疑虑消失了很多。
傍晚时分,王银铃带着元真等人走了过来。
一家七口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用完了晚膳。
邵勋先问了下阿六敦、圆月、遥喜、阿五四人的学业,然后让他们退下,独留王氏、
元真二人在建章宫。
「力真,你的兵已经自西域撤回来了,可曾抚慰?」邵勋问道。
「阿爷,我特地等到十月底,掏空家底,一人发了两匹绢才走的。」元真说道。
「哈哈,整天和阿爷哭穷。」邵勋笑了笑,道:「凉城兵回来后,可曾说什么?」
「都说高昌富裕,比凉城好。」元真回道。
「他们去过高昌?」邵勋有些惊讶。
「三兄请他们去的,吃了一顿酒罢了。」元真说道:「阿爷,高昌是不是真的很富?
我也想去看看。」
「高昌说富富,说穷也穷。」邵勋说道。
元真有些不太理解这句话,不过没多问,只道:「阿爷,你是不是在调发禁兵西成?
你就让我去嘛。凉城有三千兵,今年只去了千人,剩下两千人羡慕不已,都想去西域弄些钱花花。」
邵勋无奈。这些杀才,就知道劫掠,
大梁朝安定多年,国力与日俱增,户口繁衍日盛,从今往后,干涉西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军功集团对战争的渴望永无止境。西域那种地方,天高皇帝远,朝廷没法直接管,只能如同节度使一般放权,这些军政一把抓的大将或许没能力造反,但搞事的可能性极大,你还没法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家说有胡入侵,所以我打过去了,献上立功名单如下—
一会又说某个国家不礼敬上国,斩杀使者,形同叛乱,所以需要出兵镇压,再献上立功名单如下..
你查得清吗?查不清的。甚至你派过去的监军也有立功的需求,上下流一气,擅启边畔,让整个大梁朝始终维持着断断续续的中小规模战争,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这种程度的边境战争,倒也不至于会怎样,对国力的消耗是有限的,可能都抵消不了人口增长、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国力增长。
怕就怕西域边境战争开启的时候,其他地方同时爆发大规模战争。
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给国家留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携十五万兵马叛乱,唐朝好歹还能抽调朔方、河西、陇右及安西、北庭兵入援,西域胡人国家也派了一大堆兵过来打仗,有人甚至连国王都不做了,就来干安史叛军一一后来这部分胡人将校子弟都被编入了神策军。
既要又要可使不得!
「罢了,明年你就十六岁了,是该出去见见世面了。」邵勋看着儿子,道:「先去你三兄那看看,听他的话。」
「好。」元真用力点头。
邵勋又看向王银铃,笑道:「我们的好儿子。
王银铃听了这句话,竟然愣了一会,心中有些触动。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