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398章 愛學學,不學滾
“呃,特派員,其實吧,剛才我們都是亂說的,就是跟劉工程師開個玩笑。
www.luanhen.com”
鐘乃榮訕訕地說道。
“對對,我們就是開個玩笑。這樣一座山,能采個50噸都不容易了。”
“我包的那座山比這個還大,只采了30噸就采不出了。”
“我才2……,呃,我亂說的,我自己打嘴巴。”
最後那位二子哥話說到一半,就看到高凡向他投來一束凌厲的目光,嚇得趕緊改口。
賣慘也要講基本法啊,說得太慘,就是把特派員當成傻子了。
高凡等到眾人都不吭聲了,這才向劉炎林說了一句“劉工你繼續吧”,然後便退後一步,重新與裴恆學站到一起去了。
劉炎林愣了一小會,大致就是從待機狀態恢復過來的意思,然後抖擻精神,向眾人說道︰
“這樣一座礦,按照池浸法工藝的理論上限,是可以采集到120噸以上的稀土氧化物的,但在實踐中,由于采礦、浸礦、沉澱各個環節的損耗,礦渣覆蓋礦體帶來的損失,還有經濟性因素導致的低品位礦土的廢棄影響,實際能夠開采出來的礦產按氧化物重量計算,也就是60噸至70噸的樣子,大家同意吧?”
這一回,大家不便再隱瞞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我們的新工藝,能夠解決池浸法工藝存在的各種問題。在使用新型浸出劑的情況下,還可以把傳統浸出劑無法浸出的稀土元素也提取出來。經過我們一個月的試生產,我們估計,這樣一座礦山,我們能夠穩定開采10年以上,前五年每年產出稀土氧化物不少于20噸,後五年平均每年在10至15噸之間。”
“什麼,一年20噸!還連續五年?”
“後五年每年還能采出15噸?”
“這加起來,不就……最起碼有150噸了?”
礦主們都震驚了。
我的乖乖,如果真能采到150噸,就算承包費漲到60萬,自己起碼也有100萬以上的利潤啊。從30萬到100萬,足足多了70萬的利潤,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
“劉工程師,你們這個技術,好學嗎?”
有人忍不住就大聲發問了,那意思,恨不得今天就向劉炎林拜師學藝,明天就能把那100萬給賺到手了。
“我覺得,這技術也不難吧?”另外一個人裝出一副高冷的樣子說道,“剛才劉工程師不是說了嗎,就是拿鹽水澆到山上,然後在山下挖條溝,接山上流下來的水,這些水就是稀土母液了。”
“對對,好像是蠻容易的。”
“這個還是要請人家專家來教一下吧,畢竟也是人家發明出來的辦法嘛。”
“對對,就算一眼就看會了,起碼也要請專家抽包煙嘛。”
然後,剛才那個清朗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剛才是誰說看一眼就會的?你現在可以走了。”
大家又是一哆嗦,尼瑪,咋忘了旁邊還有個特派員呢?
稀土礦主,都和澤研所的工程師們打過交道,因為采礦、浸礦這些事情,多少是有些技術含量的,請工程師們去指點一下,效果遠好于自己瞎琢磨。
和工程師們打交道的過程中,大家也摸到了這些工程師的特點,那就是智商頗高,情商普遍欠費。
在討價還價方面,整個澤研所幾百號人加起來,也不如一個礦主更厲害。
比如說,澤研所收取的技術指導費,是按每天30元計算的。如果換成精明點的工程師,拖一拖進度,把一天的活分成兩天做,你也沒啥辦法吧?
你說這里的土需要分析一下成分,誰知道做一個分析要多長時間呢?
你去抽根煙,拉一泡帶薪屎,礦主們還能拿你怎麼樣?
但現實中,這些工程師卻是兢兢業業,好像生怕自己對不起人家付的服務費。礦主們私底下塞包煙,工程師們就會歡天喜地,不用人說自己就主動加班了。
正因為有過這樣的經驗,所以大家這次來學新技術,也都是存著白嫖的心理的。此前虛報產量是為了這個目的,現在聲稱一眼就能看會,也是出于這個目的。
照他們的想法,自己擺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對方就不好開價了。到時候請工程師們吃頓飯,送條臘肉,他們還不就把技術傾囊相送了?
計劃很美好,卻忘了今天現場還有一個陰險狡詐的特派員。
“你們不裝叉會死啊!”
高凡一張嘴就是一句京味髒話︰
“你們知道劉工是什麼人嗎?六十年代西交大的畢業生,你們固南全縣的人讀過的書,都沒劉工一個人讀過的多。
“劉工拿過一項國家發明獎,是去北京參加過頒獎會,和中央領導握過手的。至于部里、省里的獎,大大小小加起來有20多項,和部長、省長合影都不止10次,你們了不起能見過幾回縣長?
“這樣一個人,專門跑到固南來,給你們傳授技術,帶你們發財,你們非但不感激,還在這里耍心眼,拿劉工的一片好心當成驢肝肺,你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
“剛才誰說這項技術簡單的,你現在就可以走了。我們不求著任何人來學技術,我們的態度就一句話︰愛學學,不學滾!”
這一串連珠炮似的話說出來,把眾人都給說傻了。現場也就是裴恆學還能保持一點淡定,原因無它,幾個月前他與高凡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高凡也是這樣數落人的,那叫一個嘴不饒人啊。
“咳咳!”
劉炎林先打破了現場的僵局,他向眾人擠出一個笑容,說道︰
“那個,剛才高助理說的事情,也有些夸大哈,其實我在北京拿的那個獎,是我們整個研究室的,不是我一個人的。
“原地浸出法這個工藝,還是有一些技術難度的,不像大家看起來那麼簡單。山上的注液井要開在什麼地方,打多深多大,都是要經過計算的,這樣才能保證浸出的效率。
“這個工藝最大的難點,就是控制滲漏的問題。如果讓浸出的稀土母液只流到收集溝里,而不會流到別的地方去,涉及到很多具體的技術……”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