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108章 “近藤局长,要不要随我一起脱离新选组?”5600
当岛田魁领衔一番队的队士们移步至高台的正前方时,他冷不丁的抬起右手,探向左腰间的佩刀,“噌”地拔刀出鞘。
www.biquge85.com
紧接着,其身后的一众队士纷纷抬手拔刀!
清亮的拔刀声响成一片……便见一番队的队士们以单手将掌中刀举在胸前,刀尖指天。
雪亮的刀面仿似镜面,交替反射着日光,发出夺目的光辉,令人不自觉地别开目光,不敢直视。
在高台前方拔刀——这是土方岁三的主意。
“就这么直挺挺地从高台前方走过,实在太平淡了,总得做点什么来体现‘白刃部队’的特性。”——此乃土方岁三的原话。
青登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故予以采纳。
拔刀行进……虽然花里胡哨的,但无可否认的是,确实很具气势!
现场众人——不论是高台上的贵宾们,还是阅兵场周围的普通观众——都给震撼到了。
不懂剑道的人,纯看个热闹。
深谙剑道的人,光看拔刀时的动作、气势,便知一番队的“禁卫军”、“仁王亲兵”等美称并非过誉!
一番队从高台前离开后,便徐徐退至不远处的开阔空地,安然列队。
方才他们有如滚动的惊雷,一举一动都带有非凡的气场。
而现在,他们变为苍劲的一棵棵古树,双目平视前方,两腿与腰杆挺得笔直,一动也不动。
行令禁止……如此表现,令人不禁回想起《孙子兵法》的名句——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随后登场的其余部队,完美地延续了一番队的优异表现。
“是二番队!二番队来了!”
“他就是二番队队长永仓新八,据说他是新选组中第三强的剑士!仅次于‘仁王’、‘天剑’之下!”
“三番队也来了!打头的那人就是三番队队长斋藤一!”
……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们,现在就跟“大放送”似的逐一现身,使观众们大为兴奋。
一番队在新选组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大家都认可其战力,认同它是新选组的最强战力。
可一方面,二、三、四、五番队的队士们又倍感不服。
同为剑士,大家都是有傲气的——一番队的队士们固然厉害,可真要放开手脚来比个高低的话,孰胜熟败,犹未可知!
为了展现出比一番队更盛的风采,随后登场的诸队队士们全都自觉地挺高胸膛,踩出更加响亮的足音。
那扎实有力的脚步,恨不得踏裂大地。
那充满自信的面容,焕发着非凡神采。
在高台前方拔刀时,故意多使力道,令拔刀声更加高亢、清亮。
一般观众不懂新选组内部的“斗争”,只觉得新选组的各支番队都很威武,一支比一支气派,不禁大呼过瘾。
在五番队从高台前走过后,现场的不少观众纷纷抖擞精神。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他们相当清楚:新选组的前五支部队都是专精于白刃战的近战部队。
随后出现的部队,才是新选组的“高精尖”部队!
他们的期待很快就得以回应。
当六番队出现时,周遭的观众立时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
但见六番队的队士们端持着崭新的火枪,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一挺挺火枪散发着炫目的光辉,晃得人眼花。
时至如今,仍抱持着“火器虽好用,但还不能取代刀剑”、“武士就该舞刀弄剑”等陈旧观念的人已极少。
就连极力主张“驱逐西夷”、“西夷的奇技淫巧不足取”的尊攘势力,也得乖乖地向西方军火商购置枪炮。
近年以来,日本境内最常用且最擅用火器的部队,当属新选组。
新选组凭借火器之威而一边倒地碾压敌手的那一场场战役,向世人宣告了时代的变迁、刀剑的没落与火器的崛起!
哪怕是完全不懂火器的人,也能从其造型看出新选组所列装的火枪格外先进,根本不是老旧的火绳枪所能比拟的。
眼见新选组拥有这等规模的火枪队,观众们既感欣慰,又觉震撼。
高台上的贵宾们亦被这壮观的“火枪阵”震撼得失语。
随后登场的七番队,将现场的氛围推高至新的顶点。
骏马蹬地的巨响,瞬间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骑乘战马、手提太刀的七番队队士们,光是登场就营造出非同一般的压迫感!
哪怕到了近代,骑兵也是最具逼格、最吸引人的兵种之一。
“白刃部队”是行进至高台前方才拔刀,而骑兵队是刚一登场就提刀在手。
左手握缰,右手提刀,浅葱色的羽织如战袍般微微飘起,胯下的战马亦披戴着华丽的马衣……如此姿态,引人神往!
在前领队的两位女武士——佐那子与中泽琴——的飒爽英姿,更是为辽阔的阅兵场多添了一抹别样的靓色。
佐那子并未因生孩子而身材走型,在提起薙刀,并将三千青丝束成利落的高马尾后,她依旧是那个威名赫赫的“千叶鬼小町”!
之后,八、九、十番队的陆续登场虽无出彩之处,但也同样优异。
牵引着大炮进场的十一番队,则使现场氛围涌涨至第三波高潮。
“是大炮!”
“大炮来了!”
“这、这些全是新选组的炮?!”
伴随着车轮转动的“吱呀”、“吱呀”的声响,两百多匹驮马拉着两百多门大炮同时出现……这般场面,实非一般言语所能形容!
那深不见底的漆黑炮口斜指着天空,像极了张着血盆大口,冲天咆哮的一头头怪兽!
土方岁三曾向青登提议:
“不会响的大炮是没用的大炮!没法打炮的炮兵队,那还能叫炮兵队吗?等十一番队从高台前经过时,干脆来一轮齐射吧!将远方的靶场炸成一片火海!”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在阅兵式上发炮,那绝对会很震撼,说不定能在未来的史书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但这一回儿,青登没有采纳其意见。
首先,会有许多名贵公卿前来观礼。
这些名贵公卿的身子一个比一个虚弱,稍微走快两步都会喘个不停。
即使是在公家中算是健康的和宫,也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发炮,那骇人的动静搞不好会吓死许多公卿。
其次,赶来看热闹的观众绝不会少。
震天响的炮声说不定会遭致观众的恐慌,进而引发“踩踏事件”。
此等规模的人潮之下,若是出现踩踏,那可不是闹着玩了。
因此,尽管青登也挺想来个“百炮齐发”以过过瘾,但他还是忍痛拒绝了土方岁三的提议。
既然没法开炮,那干脆就用“数量”和“规模”来彰显炮兵队的强势!
于是乎,青登特地向十一番队传令:把能拉来的大炮,统统拉来!
如此,便有了两百多门大炮齐聚于此的这副奇景。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炮队,令人毫不怀疑:当这些大炮发出怒吼时,连大地都会颤抖!
最后登场的两支部队,便是新设不久的十二番队、十三番队。
这两支部队皆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即从六、八抽调老兵以搭起这两支新部队的架子,再填补进足量的新兵,充实“血肉”,老兵与新兵的比例大致为1比2。
如此,在老兵的手把手的带领下,这两支部队能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珠玉在前,使得十二、十三番队的登场显得逊色不少。
但是,新选组的火器规模,还是使现场的一众看客大感震撼。
算上炮兵队在内,前后共有4支番队是全火器化的,总兵力占了新选组的一半以上……如此惊人的“火器化率”,即使比起老早就在军队里推广火器的萨摩藩、肥前藩,也毫不逊色!
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护京十三队”……啊、不,新选组的十三支番队无一遗漏地从高台前经过,每一支部队的表现都堪称不俗!
阵型齐整,行动划一,意气风发!
令人难以想象,今日这场阅兵是临时安排的,并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仓促完成的。
而这,便要归功于新选组的无比严格的纪律,以及那从不松懈的日常训练。
自组建新选组以来,青登就一直强调纪律。
为了训练队士们的纪律性、服从性,所有新人都得从拔军姿、齐步走开始练起。
这些训练内容看似没什么用处,实质上却是一支军队的纪律性的绝佳体现。
将士们耷着双肩,挺直腰杆,走起路来像散步,全无神气……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惊人的战斗力。
平时吊儿郎当,一到关键时候就非常可靠——如此场景只会出现在个人身上,绝不会落实在一整个集体。
新选组的队士们来自各个地域、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口音与不同的思想,光靠可观的军饷与丰盛的伙食,是无法将他们拧成一股绳的,唯有施以极严格的纪律方可约束他们、管控他们。
否则,只要有哪怕一丝懈怠,整支军队的战斗力都会塌方式的滑落!
所以,青登从不放松新选组内部的纪律建设。
除非是在战时,否则新选组的各支番队每天都要保持着极高的训练强度。
正因如此,才不会在紧要场合里掉链子。
诚然,新选组在今日这场阅兵式上的表现,远远不能跟青登前世所熟识的那支伟大军队相提并论,但在这个时代的日本,绝对算是军容整肃的劲旅了。
至少足以使今日的看客们惊耳骇目!
看见那举在胸前的一柄柄打刀、闪烁寒光的一挺挺火枪;听见那炮轮转动的声响、隆隆作响的足音……直至这一刻,“斩人集团”、“幕府的最强军队”、“战无不胜”等概念才终于在现场的一众看客的大脑里形成实感!
这一刻,台上台下的无数人被震惊得双目圆睁,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台上台下的无数人不住地心想:即使整个西国一起攻来,新选组也不会输!
某公卿激动地在这天的日记里写下“即使是三百年前的威震天下的织田军,也无法跟今日的新选组相比!”的评语——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忽然,不知是谁起的头,现场陡然响起一声高过一声的“‘仁王’万岁!”、“新选组万岁!”。
尊仰青登、崇拜青登的士民们,近乎狂热地喊出青登的名号。
对于眼下的激烈场景,青登早已习惯,神情平静,只是挂起淡淡的、若隐若现的笑意……
……
……
身为新选组的高层之一,近藤勇也享有“坐在高台上观礼”的特权,他就坐在青登的身旁。
此时此刻,近藤勇面无表情地注视台下。
此起彼伏的“‘仁王’万岁”与“新选组万岁”,填塞他的耳道,使他听不见其余声响。
如果是在从前,看见有这么人支持青登、声援青登,他只会打从心底里感到振奋,并由衷地觉得与有荣焉。
可现在……他依然会为青登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但是……不知怎的,今日今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在他胸腔中乱撞。
他机械地转动视线,扫过台下的狂热人群,随即倏地定住目光,笔直地、眼皮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坐在其侧前方的青登。
这一刹间,他蓦地回想起汉高祖刘邦看见秦始皇嬴政出巡时的盛况后所做出的那番感慨——
大丈夫,当如是也!
……
……
翌日(10月26日),夜——
秦津藩,大津,伊东邸,某房间——
“近藤局长,晚上好。”
“伊东老师,晚上好。”
简单地寒暄几句后,伊东甲子太郎一丝不苟地端坐在近藤勇的面前。
在近藤勇拜伊东甲子太郎为师后,每逢二人都有空闲时,近藤勇都会拜访伊东邸以求知。
不得不说,伊东甲子太郎确系“时间管理大师”。
在持续开设“伊东塾”的同时,他竟还能挤时间给近藤勇“开小灶”。
“让我看看……我们上回讲到哪儿了……”
伊东甲子太郎说着翻开掌中的《大日本史》。
“哎呀,都已经学到这儿了啊……近藤局长,你很有天分呢,你的学习进度远比我预想中的要快得多。”
面对伊东甲子太郎的夸奖,近藤勇只是礼貌地笑笑,并不作声。
尽管伊东甲子太郎的褒扬很真挚,近藤勇的学习速度也确实很快,但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他近来的发奋读书,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
起初,他真心以为只要多读书,就能弥补他的“只懂舞刀弄剑”的缺陷。
可在实际捧起书本后,他赫然发现钻研学问并非易事!绝不是背诵几篇文章、多读几页史书,就能拥有过人的智慧!
虽然很不甘心,但他不得不直面事实:纵使是没日没夜地泡在书堆里,他也不可能拥有跟山南敬助并肩的学识,更不可能获得如土方岁三那般的得天独厚的军事才能!
因此……他又茫然了。
我究竟该如何是好?
比不上青登就罢了,难道我连阿岁和山南先生都追不上了吗?
他现在是一点儿主意都没有,只能机械地、逃避式地继续读书、继续向伊东甲子太郎讨教,营造出“我仍在努力,假以时日定有收获”的假象。
近藤勇心不在焉地翻动书页……并未察觉对面的伊东甲子太郎正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
冷不丁的,伊东甲子太郎幽幽道:
“近藤局长,你怎么了?你的精神似乎不太好呢。”
近藤勇一怔,干笑两声后强打精神:
“我没事,我只是……昨晚没睡好而已。抱歉,劳您费心了。”
伊东甲子太郎微微一笑:
“近藤局长,您是觉得学习进度太慢了吗?”
“请不必担忧,更不必焦心,您的学习进度已经够快的了。”
“我绝无恭维的意思,您真的很有天分。”
“老实说,在亲眼见识您的天分后,我真心觉得让您担任‘局长’一职,当真是屈才了。”
“就凭你的本领,完全能立下更大的、更加辉煌的功业!”
近藤勇听呆了。
呆怔的原因,并非伊东甲子太郎夸他有天分,而是其最后的那句话语——
(就凭你的本领,完全能立下更大的、更加辉煌的功业!)
少顷,近藤勇缓过神来,连忙摆手:
“伊东老师,你在说什么呢?我哪儿有那个本事啊!”
“我就只是一介剑士而已,除了挥剑之外,别无所长!”
“若不加入新选组,我的终生成就顶多就只是当一个道馆师范!”
伊东甲子太郎缓缓合上掌中的《大日本史》,颊间挂起诡谲的微笑。
一旁的烛火微微晃动,伊东甲子太郎的被拉长的、印在墙壁上的浓影随之摆荡,好似妖雾在飘摇。
“近藤局长,事到如今,我就把话说开了——要不要随我一起脱离新选组,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
明明今晚是个晴天,窗外夜色清明,但在伊东甲子太郎语毕的这一霎,近藤勇愣是听见耳边有惊雷炸响!
死一般的寂静仅持续3秒。
3秒钟后,近藤勇压低嗓音,面色不善地恫吓道:
“伊东老师,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种话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伊东甲子太郎淡淡道:
“我当然知道这种话不能拿来开玩笑,所以我根本没有在跟你说笑。”
“我是认真的。”
“早在很久以前,我就无法认同橘青登的执政手段。”
“他强称新皇为‘伪帝’,擅立和宫殿下为帝的霸道行径,使我彻底失望。”
“所以,我已下定决心——我要自立门户!我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弘扬正确的大义!”
言及此处,伊东甲子太郎稍稍前倾身子,拉近自己与近藤勇的间距,发出“恶魔呢喃”般的低语:
“近藤局长,我很欣赏您的才能,我渴求您的‘剑’,我衷心希望您能来助我一臂之力。”
“我能向您保证——只要你我二人协力,您将建立远超今日的伟大功业!”
伊东甲子太郎还想说些什么。
可近藤勇已满面不耐地大吼道:
“住口!”
“伊东老师,我真是看错你了!”
“我岂能背叛新选组?”
吼毕的瞬间,他猛地抓起腿边的长曾祢虎彻,拔刀出鞘,银白色的锋刃在半空中划出利落的弧线,直挺挺地斜架在伊东甲子太郎的脖颈上。
那吹毛断发的锋刃已陷入肉中,殷红的血珠向外渗出,沿着刀身往下滴落……只要近藤勇有意,再往刀刃上施加些许力道,就能轻松取走伊东甲子太郎的性命!
*******
*******
转眼间,又到月初啦!手头有月票的书友,请务必投票给本书哇!(流泪豹豹头)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
斜架在伊东甲子太郎的脖颈上。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