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七十回 帝詔見封賞疑雲 君臣對進退困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 作者︰紅塵愚者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上回說到竇輔在雒陽數月的停留,經歷多次變故,與各方勢力幾度交鋒,雖說結果都是有驚無險,但每每回想起,也令竇輔感到陣陣後怕。www.biquge001.com同時,面對這一股股龐大的勢力,竇輔內心涌現出深深的無力感,這其中的凶險若非親身經歷,是絕難想象的。

    最終,竇輔幾經思慮,決定借機離開雒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與此同時,為了改變大漢即將到來的亂局,竇輔毅然決定西行,去見董卓,必要之時,決心刺董!

    隨後竇輔將這一決定,告知典韋太史慈黃忠一眾人等。只是暫時將刺董這一想法隱瞞下來。畢竟茲事體大,同時在沒有必然把握的前提下,也不宜說。

    眾人對竇輔的擔憂,感同身受,而對于他的決定,也紛紛表示贊同。正當眾人商議該如何請辭之時,宮中卻有小黃門到來,還帶來了靈帝的詔書。眾人雖不知此時靈帝怎會突然傳詔,卻也不敢怠慢,竇輔只得先行前去迎接詔書。而當竇輔見到詔書內容之時,卻面現驚訝之色。

    眾人見此,忙問緣故。竇輔皺眉不語,只是將詔書交與太史慈後,轉身回房去了。

    太史慈等人不知竇輔何故如此,忙打開詔書一開,方才明白竇輔為何如此著急回房。原來靈帝詔書內容竟然是眾人苦盼許久的升遷命令。其中最為顯耀的是太史慈進為烏桓校尉,黃忠升為度遼將軍。留守雲中五原的馬鳴與羊及相關龐德等人。原本要治失地之罪,後因兩郡失而復得,才將功抵罪。不升不降。當然還有之前為了跟隨竇輔,不願奉詔的典韋,也是功過相抵。至于戲志才則升為了副護匈奴中郎將。郭嘉則繼續作竇輔幕僚,絲毫沒有出仕的打算。至于新進跟隨竇輔的趙雲,徐庶,黃敘,于佑。夏禮等人,也都晉升為都尉或軍司馬了。

    可是細看才發現其中雖然對一應相關人等都做了封賞。唯獨對此次的首功竇輔未做出任何封賞。只是要竇輔接詔後,火速趕往皇宮。

    正在眾人疑惑不解時。典韋率先開口怒責道︰“俺兄弟為了皇帝,出生入死,為何旁人都升了官,唯獨沒有他的封賞?!”

    此話一出。一眾面有喜色之人。頓時尷尬無比,眾人能有今日,多半是因為竇輔。如今自己升官了,可竇輔卻前途未明。

    典韋一時激動,說完之後,頓覺氣氛不對,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忙回頭求助太史慈。

    太史慈看著典韋,有心化解其中尷尬。卻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幸虧此時,作為竇輔的老師。也是長輩的黃忠,出言化解局面。

    只听黃忠對著太史慈道︰“子義,這度遼將軍是個什麼官職?比敬德那個使匈奴中郎將如何?”

    太史慈笑著說道︰“這度遼將軍乃是孝武皇帝之子,孝昭皇帝時設定的官職。此名因當年中郎將範明友,度遼水而得名。雖說是將軍,卻也只統領一營人馬,治所在五原郡美稷城以北的曼柏城。只是如今,那里卻是鮮卑等諸胡佔據。”

    說到這里,太史慈看了看黃忠,見其不斷點頭,面露沉思之色,便繼續說道︰“而兄長所任之使匈奴中郎將,其官職大小卻不好定論。按舊制,此職擁節,可出使,亦可**處理諸胡之事,秩比二干石,主護南單于。同時擁有督幽、並、涼三州及度遼、烏桓二營人馬。其地位當在度遼將軍、烏桓校尉之上,行督率之責。可是說是西北及東北之屏障。當然這一切還是要陛下授命!”

    眾人听了太史慈之言,方才明白這其中的差異。雖說現在靈帝還未對竇輔封賞,但是從這些安排看來,應該是會重用竇輔。否則,靈帝亦不會將度遼將軍及烏桓校尉授予竇輔親近之人。只是,不知道靈帝究竟會如何安排竇輔。

    而就在這時,竇輔也已經換上朝服走了出來。典韋等人原本還有疑問,但是見竇輔出來,也暫時止住,未再詢問太史慈。反而圍在竇輔身旁,等待吩咐。

    竇輔見此,亦沒有客套,直接命眾人出城整肅人馬,待自己面聖後,便拔營赴任去。太史慈典韋雖然還是憂心竇輔安危,但見竇輔堅持,且一再讓眾人寬心,無需跟隨,對此太史慈等亦不可奈何。隨即太史慈與眾將出城整備人馬去了,而典韋則堅持在府中等候竇輔。

    竇輔知其心意,亦沒有勉強,略作交代後,便起身前往皇宮。可出了府門,沿途上竇輔面色卻極為凝重,顯得心事重重,絲毫沒有方才在府中面對眾人的輕松神色。

    因為,在之前楊彪曾與竇輔相商。雖然竇輔去意已決,但楊彪卻堅持要竇輔留在雒陽。因為即將有一件大事發生,楊彪等士人非常希望竇輔留下參與,以便增強自己一方在雒陽的實力。竇輔見楊彪態度堅決,當時亦不願與其爭執,便虛應此事。原本打算待楊彪走後再進宮面聖,懇請靈帝準許自己離京的。可沒想到自己還未開口,靈帝對自己的封賞便下來了,且與自己的本意吻合。此事十分蹊蹺,竇輔不相信楊彪會改變心意,為自己進言。而自己又與公主有婚約在身,靈帝極為疼愛萬年公主,應該不會此時放自己離京。那麼,這一道詔書。就有些蹊蹺了。到底是靈帝有別的用意,還是有什麼人不希望自己在京師。說實在的,竇輔對自己此次入宮,疑慮重重,但又不得不從。想到這里,竇輔微微嘆口氣,更覺得前途凶險,禍福難料。更加堅定了離京的打算。

    在不知不覺間,竇輔已經進了皇宮,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了靈帝的寢宮。對于,靈帝為何在此召見他,竇輔也不得而知。更加重了心中疑慮。

    不一會,靈帝在婢子的攙扶下,緩緩而來。竇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才短短月余,靈帝居然顯得如此虛弱。要知道此時,靈帝正值壯年,才三十多歲。

    靈帝坐下後,揮手退去了左右。雖然。竇輔眼中的詫異之色,一閃而沒,但依舊被靈帝捕捉到了。只听。靈帝開口道︰“愛卿無需拘謹,不用多久,便是一家人了。起身回話!”說完,看了看竇輔。又道︰“愛卿是否十分詫異為何朕如此?”

    竇輔不知靈帝何意。不敢馬虎,躬身答道︰“臣無能,不能為陛下分憂。累陛下操心。請陛下責罰!”

    靈帝听了竇輔回答,久久無語,眼中閃過一絲失望,說道︰“愛卿又何須畏朕如虎?莫非對于昔年舊恨,仍耿耿于懷?”

    竇輔听靈帝這話,嚇得肝膽俱裂。慌忙跪地請罪︰“臣惶恐!臣萬死不敢有此念。當年之事,臣尚年幼。毫無記憶。幸得義父,方能保住性命。後又蒙陛下垂憐,赦免微臣。臣無時無刻,不感念陛下天恩,決心以此身報陛下!百死不悔!”說完,伏地不起。

    良久,靈帝方才開口道︰“朕知愛卿忠義!卿無需如此,起來回話!”

    竇輔謝過靈帝後,才戰戰兢兢起身。此時,才發覺渾身發寒,背上衣襟已然濕透。但此時亦不敢妄動,靜待靈帝垂詢。

    靈帝對竇輔的表現相當滿意,溫言道︰“愛卿可知朕今日召卿前來,所為何事?”

    竇輔恭敬答道︰“贖臣愚鈍,臣不知。”

    靈帝微微點頭,繼續道︰“愛卿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定匈奴,御鮮卑,征烏桓,討高句麗,揚我大漢天威,朕心甚慰!大漢有愛卿這等虎將,乃朕之幸!”說到這里,靈帝微微停頓,注視竇輔。

    竇輔正襟危坐,靜靜聆听。雖然知道靈帝此刻正注視他,但亦不敢直視靈帝。他並不知道此刻靈帝望著他,心中做何感想,只覺得這種等待異常煎熬。

    好在,靈帝並沒有看很久,便接著說道︰“近日朝中關于對愛卿的功勛封賞,頗多意見,有褒有貶。朕一時難以抉擇,亦感到為難!”說到這,靈帝略帶玩味的笑容,看著竇輔好奇道︰“難道愛卿一點不好奇?不想知道眾臣對愛卿的態度?”

    竇輔心中一秉,正色答道︰“臣不願知曉!若知曉後怕難免心生芥蒂,今後相處,控因私廢公。”

    靈帝眉頭微皺,淡淡一笑,說道︰“愛卿純直!但朕卻要告知朝中眾臣對愛卿的看法,楊彪直言卿乃國之棟梁,建議朕將愛卿留在朝中,委以重任!而張常侍等卻覺得愛卿有僭越之舉,抗命之實,過大于功,不應獎賞,反該略作懲戒!”

    听靈帝這麼說,竇輔心中明了,一切皆如自己預想一樣。楊彪自然希望自己留在雒陽,助其一臂之力。而張讓等十常侍早就和自己不死不休了,自然不會為自己說話。

    可就在此時,靈帝卻說了一句在竇輔意料之外的話。

    只听靈帝道︰“大將軍何進與司徒袁隗也覺得愛卿處事稍有莽撞,但瑕不掩瑜,建議朕,將愛卿外放,再立新功,將功補過!”

    竇輔听後愣住了,完全沒有想到袁隗和何進會如此進言?而更不明白靈帝對自己說這些話的用意是什麼?

    可是,靈帝卻不會給竇輔考慮這些的時間,直接問道︰“朕今日想問問愛卿,自己又作何打算?是願意留在朝中,還是外放?”

    竇輔會如何回答靈帝呢?靈帝這些話又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楊彪袁隗何進這些人又是什麼打算呢?是敵是友?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全面復更!我回來了!朋友們你們還在嗎?謝謝青青的月票支持啊!也謝謝龍兄的月票啊!還有一直以來關心支持紅塵的朋友們!謝謝!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