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岷州。
www.biquge001.com大宋朝的邊陲重鎮。
魏文帝大統十年,即公元544年,始設岷州。因境內有岷山,故名岷州。
“安史之亂”後,吐蕃勢力漸強,乘機侵入隴右。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在300多年的歷史時期為吐蕃佔據。
趙匡胤繼後周位,開疆闢土,成立大宋朝,時刻惦記著這塊土地。岷州下轄三縣、五寨、三堡、一監( 川縣、大覃縣、長道縣,臨江寨、荔川寨、麻川寨、閭川寨、宕昌寨。遮陽堡、谷藏堡、鐵城堡。滔山鑄錢監。)
除鐵城堡外,岷州三縣、二堡、五寨、一監均為吐蕃所佔。宋太祖為提醒自己不忘故土,便把原來的鐵城堡改為岷州。因此這鐵城堡比之一般縣都小,卻依然得了一個州的稱呼。
岷州後有吐蕃,左有西夏,大宋官軍離這又遠,為保護這國土,便在此處實行屯軍制。在這里的禁軍開山墾田,自己打糧以充軍糧,若遇豐年有余糧,也一並存起來,來年再用,無須上繳國家。然而岷州地處西陲,十年九旱,這樣的情況極少見。糧食大部分得靠周圍州縣,或是從京城運過來。
而吐蕃和西夏因此地有糧,便不管國中缺不缺糧,總是會來打劫一番。是以,一個月里,總有那麼幾次率軍偷襲,幸好,來的人數並不多。差不多每一次都能打退,然而搶不到糧,這些外域人,總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偷襲。
官軍無奈,只得給他們一點糧食。雖然損失了軍糧,卻換來了百姓的平安,而且相比于戰爭的投入,這點軍糧完全不值得一提。
有此政策,邊境也過了幾年太平生活。然則,這三年,不單單岷州大旱,吐蕃、西夏一樣大旱。為求活命,他們一天幾次派人來岷州收糧,軍糧沒了,前任知州只好從百姓里拿糧,如此一來,百姓的生活自然更加艱苦。
而且,前任知州為了自己的政績,不但收糧給外域人,而且還把一部分糧食送上京城,目的就是得到上級的一點夸贊。
秦牧騎在馬上,听著袁夢竹的介紹。大宋朝的對外基本政策,他也是知道的。他們似乎很會計劃成本,只要一種成本更加節約,他們便會選用,至于名聲、氣節之類的東西,他們會考慮,卻考慮的比較少。現在听到袁夢竹如此介紹,秦牧倒也不覺得奇怪。
此次隨著秦牧下山的,除了袁夢竹,還有錢順,另外老李頭的二丫頭也一起來了。這姑娘現在除了可以接受秦牧,其他人一但靠近,便會吱吱亂叫,情緒十分激動。
秦牧也考慮到老李頭去逝,這二丫頭在這個世界上沒了親人,一個人在山寨生活孤苦伶仃,十分可憐。當然,可以把二丫頭交給山寨的人,可秦牧卻不願意。二丫頭之前吃了那麼多苦頭,現在秦牧不想這小小姑娘再次吃苦。
現在她只听自己的,或許自己下山可以給她找一戶相對較好的人家,這樣對她今後的生活,絕對可以帶來質的改變。當然,這戶人家的選擇上,秦牧那也是會萬分認真的。
也不排除另外一個種可能性。那便是,秦牧下山在岷州城,混得有模有樣,把這小姑娘收為自己的妹妹,倒也不失一個好的選擇。表哥一直扮演照顧自己,關心自己的角色,秦牧也很想去保護、愛護一個人。如此,秦牧便帶著這小姑娘下山來了。
至于錢順,他說,他在山寨里生活的很累,那里隨處都有劉木匠二丫頭的影子,空氣里還有二丫頭的味道。每次觸摸到這些東西,他便無法自拔,他想換一個環境,把二丫頭放在心里,重新生活。
說到這個二丫頭,錢順在路上一直跟秦牧講,希望秦牧可以給現在活著的老李頭的二丫頭起個名字。因為只要秦牧一叫二丫頭,他便會想起劉木匠家的二丫頭,他只想讓劉木匠家的二丫頭成為自己的獨家記憶,不想時時想起,便是一陣心痛。
秦牧一听,也覺得很有道理,他也覺得天天如此喊,自己也覺得很是別扭。等二丫頭的情緒稍微恢復一些,他一定想一個好听一點的名字給她。
除了他們四個,便還有王二柱,小虎子,一行六人朝著岷州(鐵城堡)而去。
一路上,看到無數的人正在遷徙,看著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模樣,秦牧便覺得有些難受。自己生活的那個世界,哪里還有因為糧食問題,發生這樣子的遷徙?那破敗的衣服,手拄的殘枝,無不透露出封建社會的本來面目。
秦牧在心里暗暗發誓,憑著這股子好運氣,一定要把握住機遇,不但要讓自己、王二柱好過,還有這天下蒼生,憑著自己的能力,盡量讓他們好過一些。當然,逆天改命的事情,秦牧不會去做,也知道那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一切所為,都得借勢行力,順勢而為。
來到岷州城外,展現在秦牧的面前,真不像一個大大的州縣。按理來說,這岷州位置如此關鍵,大宋官家,在修建設城牆時,多多少少也得修得高大的一點吧?
這岷州城只是兩米高的木頭,修成的一座城牆,中間空出一個大約三人並行的口子作為大門,門口站著兩隊軍士,也就十人而矣。再往前的位置,擺放著幾道拌馬架。如此,哪像是邊陲重鎮的模樣?
這護城的軍士一見秦牧六人騎著四匹大馬朝著城牆而來,立刻挺槍立于道前,阻攔道︰“下馬檢查!”
待秦牧幾人下馬後,為首一名壯實的軍士中氣十足地問道︰“干什麼的,進岷州城干什麼的?”
秦牧環視了一下,並沒有看到有其他百姓進出岷州城,自己一行六人,騎著四匹馬過來,確實很扎眼,難怪這些人都持搶待立。
听到軍士如此大聲地問道,二丫頭緊緊依偎在秦牧身後,害怕地看著那名軍士,秦牧拍了拍二丫頭的肩膀道︰“別怕,我在這里,有我呢。”如此一來,二丫頭的情緒稍微平復了點。
“在下秦牧,這是我的官牒,他們都是我的隨從。”
這名軍士接過秦牧遞過來的一塊木牌子,狐疑地看了看王二柱幾人。然後低頭看了看秦牧的官牒,仔細瞧了好一會兒,才把木牒丟了過去,揮手示意分道,“好了,你們進去吧。”
秦牧也不想跟他們廢話,把小姑娘抱上馬,騎著馬便往城里前進。
“誒,看到了沒有,那姑娘真心不錯,皮膚又白,模樣又俊,討來做婆娘,正合適。想不到,是位大人的隨從,要不然,我都想攔下來。”候立在一邊的軍士一臉淫笑道。
“你小子別瞎想了,那麼漂亮的女人,是你享用的起的嗎?別到時候,有命娶她,無命享受。”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哥哥我只要一天夫妻便足夠了。”
“好了,別胡思亂想,好好守城,若是讓知州知道了,有你們好看。”剛才開口的那名壯實軍士訓道。
秦牧幾人進得城了,徑直朝知州府而去,有王二柱的引路,再加上這岷州城內的街道上,並沒有幾人行走,沿街叫賣的商人那更是沒有。是以,很快便來到知州衙門。
遞過木牒,守衛的軍士把這幾人帶到了知州大堂。大堂內,一名長得五大三粗的漢子,在對幾名著鎧甲的軍士吩咐著什麼。見秦牧幾人遠遠走來,立刻讓這些軍士離開,然後坐回自己的主位,道︰“讓他們進來吧。”
秦牧拾級而上,進入堂內,才發現其實這堂堂的知州倒有幾分張飛的味道,一樣不羈的發型,一樣橫長的飛肉。不過,看他那不慍不火的表情,倒還是有點兒文官的味道在。
“這位便是監糧副使秦牧了吧,不知那些清風山的賊眾帶下山了沒有?”
如此不文明的言語,听在袁夢竹的耳朵里,頓時怒火中傷,本想發作,卻沒有想到被秦牧按住了手。
努力把袁夢竹安撫住,秦牧頓了頓道︰“大人此言差矣,這上清風山的都是在我大宋子民,何談賊人?”
“哦,秦大人好健忘呀,你們糧不是他們劫去的?這伙賊人這一年多來,難不成,還少劫了官糧不成?”這名看著魯莽的壯漢,卻沒有想到,說起話來倒充滿了邏輯性。
“大人,此次之糧平安運達,何談被劫?”
“那還不是你秦大人你充做人質,才運過來的嗎?好了,本官沒有那麼閑功夫同你們在這里拌嘴,本官只是很奇怪,這糧也平安送進城了,你們不回京城復命,倒有功夫跑到岷州城來?莫非,還有何任務不成?”知州大人問道。
岷州知州姓許,竟名一個明字,江寧府人,純純的一個南方人,父母是經營布匹的商人,家道倒也殷實。早年曾經有過一段流亡的生活,是以立下保護萬民的志向。二十六歲中得進士。他人中進士後,都是去南方或是留在京城為官,過著紙醉鑫迷的生活。
可這位許明大人,卻跟他們不同。自願請命,遠赴真定府,體驗邊陲生活。這許明大人,也真不是蓋的,別看當時長得文文弱弱的,打起仗來,總是第一個沖鋒。他手底下的一眾苦大兵,本就是為戰場而生的,現在看到自己的大人,一個文官跑得比自己還快,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便立刻給激發出來了。
由此,這許大人也帶出了一支百戰百勝的強隊,這遼兵便再也不敢去他許大人管轄的三陽驛鬧事打劫了。
此番岷州知州一職空缺,朝中便有人舉薦許明為知州。理由有二,一則此人為文官,。在大宋朝,大部分地方(除特別地方以外),無論是縣、州,還是往上走的府,道,路,都是文官居首,以文領武。
二則,許明有著武將的風範,排兵布陣,沖烽陷陣,都是一把好手。岷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倘若交給只懂得筆墨的書生,岷州危矣!
基于這兩點考慮,這岷州知州的位置便交到許明的手上。
這許明從真定府帶走的不只是對付遼人的經驗方法,還有那一身的飛肉。也是在那里,許大人從一個文弱書生,蛻變成一個彪型大漢。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