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這一日,鄭經從阮府回鄭宅,捧著一大疊經文在屋子里翻找,又派人去西廂把桓裕給找了過來。
www.biquge001.com
沒過一會兒,桓裕就過來了。
剛一進屋,就瞧鄭經從案幾前的一堆經文里抬起來,“你快來看看,這卷《阿彌陀經》是不是你抄的,我瞧著,唯有這卷經書,像極了你的筆跡。”
一听這話,桓裕忙地快步走過去,跪在鄭經所坐的方榻上,湊了過去,兩手拿過翻了幾頁,點頭不已,“這卷經書的確是我抄的。”說著,瞧著案幾上,有一大疊經書,忙地放下,翻看一一兩卷,皆是《阿彌陀經》,問︰“這些經書是不是你阿耶讓你帶回滎陽,燒給你阿娘的?”
鄭經點了點,滿臉不敢相信,“怎麼,這個阿耶都和你說了?”
“不是你阿耶和我說的,是蒼叟和我的,今年是你阿娘去逝十四周年,這一共有十四卷《阿彌陀經》。”
“不錯。”鄭經附和一聲,“平城和南地一樣,崇佛信佛,阿娘在平城長大,所以很信佛,這卷《阿彌陀經》便是阿娘身前案頭之書,自阿娘去逝後,每逢忌日,阿耶都會親自替阿娘抄幾卷《阿彌陀經》,燒在阿娘的墳前,別說這經書,就是往年,連燒經書,也不假了手于人,今年這經書,有一卷是你抄的,燒經書,卻是讓我去滎陽,可見阿耶,真的是打算此生不回故地了。”
說到後面,鄭經長嘆一聲,若有伯父在,鄭家不會有此劫難,阿耶更不會因此事而郁結于‘胸’。
“阿大,既然你阿耶不想回滎陽,你有沒有想過,想你阿耶南去建康,或是臨汝也行。”
“不可能。”鄭經幾乎不用想,就搖頭否定,“阿耶不會願意去南地的,當日熙熙跟著五郎去南地,熙熙就勸過阿耶,阿耶當時便沒有答應,更遑論而今。”
听鄭經這般說,鄭桓裕便也不多勸說,只提醒道︰“我昨日見了你阿耶,總覺得你阿耶‘精’神不對勁,你看看,要不要多派人守著你阿耶。”
“不對勁?”鄭經胡疑地望著桓裕。
桓裕點點頭,“具體我也說不上來,若是我沒記錯,你阿耶應該五十歲不到,但我昨日見到你阿耶,總覺得他已到了垂暮之年,好似來日無多了一般。”
“胡說。”鄭經神情嚴肅,大聲喝斥了一聲,情緒略微有些‘激’動。
瞧著鄭經這樣,桓裕能夠理解,鄭瀚是鄭經的父親,且不要說當世重孝道,誰無法忍受旁人咒自己的父親命不長矣,可這只是他的感覺,他說出來,只是為了提醒鄭經,鄭經盼著自己的父親能長命百歲,他同樣也盼著鄭瀚能長命百歲,要不然,鄭綏那丫頭,還不知道會哭成什麼樣,何況,鄭瀚真出了事,鄭綏有三年的孝,他和鄭綏又得耽擱三年。
他還盼著,能早日和鄭綏成親。
但是他在戰場上,見過太多的生死,昨日離開時,臨末瞧了鄭瀚一眼,明顯在那雙‘迷’朦的雙眼,看到生無可戀的眼神。
他不會看錯。
“阿大,我知道我方才這話不妥……”
“明知道不妥,你還說。”鄭經圓睜著眼,瞪了桓裕一眼,紅著眼,幾乎听不進桓裕的解釋,他因阿娘早亡,對阿耶多有埋怨,長大後,和阿耶日漸疏離,但阿耶始終都是他阿耶,哪怕再不靠譜,總歸是自己的耶耶。
“我不是要咒世父,”桓裕一咕碌爬起身,在屋子來回踱著步子,臉上浮起幾分煩燥與不安,“阿大,我和你說出來,只是希望,你能多派些人,守著世父,別讓世父出事,有時候,人之生死,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
“我會好好叮囑蒼叔的。”鄭經悶聲回了一句,低頭把十四卷經書,重新歸整好,放在案幾上,他打算明日回一趟滎陽,祭拜阿娘,想著阿耶要把桓裕所抄的一卷經書燒給阿娘,必是打算同意桓裕和熙熙倆的婚事。
從桓裕拜見阿耶回來,鄭經听了桓裕的轉述,就猜到阿耶應該會同意,
這一次,又有了這麼明顯的暗示。
想及此,鄭經于是轉頭望向桓裕,“等我明日從滎陽回來,我陪你去找阮世父,讓阮世父替你做保媒,你家中不是還有大嫂,讓你大嫂,給我伯母寫一封替你求親的信。”說完,又解釋道︰“雖然這事上,我阿耶已經同意的,但是該有的禮數和程序,一個不能少。”
“我阿嫂一直盼著我成親,接到消息,只會高興,我派桓覃回譙國一趟,很快就會有回音的。”
——*——*——
一切都很順利,再順利不過了。
故而,鄭綏的心情,一直很好,只是她沒想到,她這份好心情,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這一日,鄭綏陪著阿耶,在阿耶屋子里較對抄寫書籍的文字,忽然有僮僕進來稟報︰三姑爺和王十四郎來了。
鄭綏並不例外,這原是在意料之中的,阿耶已經和她說了,要和三姑爺‘交’待一些事情,雖然她不會嫁去王家,但阿耶還是請伯母,在五房挑位嫡‘女’嫁去王家。
對于王家來說,只要是鄭家‘女’就夠了。
這件事,並不難辦,想來伯母早已向三姊夫透‘露’了消息。
把王十四郎叫過來,是阿耶的意思,他想彌補一下王十四郎,畢竟這次,王十四郎過來,是阿耶特意派二郎去請過來的,原是想成親一樁姻緣。
這一回,鄭瀚沒有催促鄭綏回院,只是讓她待在後堂,不許她出簾去。
爾後,鄭瀚才自己走出了後堂,在前堂接見了王奐和王十四郎。
鄭綏待在後堂,起初並沒有細心去听前堂說話內容。
但是因為隔著近,幾人的說話聲,並不輕,不用刻意,還是陸續地傳進了鄭綏耳朵中。
“……素知十四郎甚好讀書,涉獵頗廣,若在喜歡的典籍孤本,只要鄭家有的,阿叔願意贈送十四郎幾卷,以令十四郎不枉此行。”
阿耶的語氣,很是溫和親切,是真把王十四郎,當作子佷輩。
不過,很快王十四郎就回了話,“兒听聞阿叔注釋過《公羊傳》和《詩經》兩本典籍,如果能得到阿叔這兩本書的注釋經義,那麼,于兒來說,此行收獲就頗豐了。”
“好說,正好我手頭上,”鄭瀚很是高興,忙地點頭,“有這兩本,就贈送給你,當我們叔佷倆結個緣。”
王十四郎應了聲唯。
鄭綏卻想起,這兩本書,這一次,阿耶每本也只抄寫了一份,並無多余,若是把這兩本書贈給王十四郎,那麼阿耶又得抄送一本。
阿耶用了這麼長時間,日以繼夜的,把一些孤本及重要典籍,都重新默抄了一份,好不容易能夠歇息了,又要再默抄一份,雖只有兩本,但是對于鄭綏來說,她實在不願意看到阿耶再這麼辛苦了,想起二兄的手頭,還有一份,于是就想著,把二兄的那一份送給王十四郎。
鄭綏正自在後堂琢磨著,怎麼把二兄手頭上的兩本書要來。
忽然前堂傳來了蒼叟的稟報聲,很是急切,“二郎君,四娘過來說是有急事要見你,在外面候見。”
“沒看到我這兒有客人,讓她先去十娘屋子里和十娘坐一會兒。”
鄭綏在後堂听著,也知道阿耶說這話時,一定是蹙著眉頭的。
只是蒼叟這麼一提及四娘,鄭綏才發覺,她最近因一直在關心自己的事,似乎已經有許未曾見過四娘了,每次去鄭宅,四娘都出‘門’了,再加上,她出‘門’的次數又屈指可數,只是奇怪,四娘怎麼不帶啟郎和嬌嬌來給阿耶請安,阿耶還是很喜歡啟郎的,況且,阿一雖跟著阿嫂回了滎陽,但這其間來過兩趟,給阿耶請安。
鄭綏頓時心生不解,可惜客人還在,她是沒法出去。
又听到蒼叟急切的聲音傳來,“老奴和四娘說了,只是四娘說有急事要回稟,而且事關十娘,讓老奴務必來和郎君說一聲,請郎君見見她,晚了就來不及了。”
“什麼話?怎麼牽涉到十娘的?”
“既然四妹有急事要和阿叔說,我帶著王十四郎先出去回避一下,等四妹回完話,我再帶著十四郎來陪阿叔說話。”
听了王奐這話,鄭瀚明顯意動,更為要緊的是,他听了那位事關十娘。
後堂的鄭綏,心頭也同樣納悶不已,到底是什麼事,讓四娘這麼急切?甚至不顧有客人在場,還事關她?
鄭綏此刻想不明白,滿心困或,只是等她明白後,卻不願意明白了,更不願意四娘來告訴阿耶。
王奐和王十四郎,讓蒼叟給領去了東廂。
四娘走了進來。
雖然鄭瀚見了四娘鄭紛,但臉上的神情,一直不怎麼好,四娘鄭紛在他眼中,一直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兒,怎麼會明知有外客在,不能稍等一下,還要急著見他,但是也正因為他知道四娘明理,知道分寸,才知道四娘是真有事,要不然不會這麼不管不顧。
他沒料到,鄭紛所告訴他的事,不僅使他震驚,更令他憤怒不已。
然而,于他來說,的確很重要。r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