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七十五章 來訪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高門女 | 作者︰水清若雲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臘前梅蕊,年後梅花。www.biquge001.com

    粗壯的梅樹,枝干曲折蜿蜒,枝頭上的花兒開得極艷麗,嬌紅似火,吐芳展艷,惹人喜愛,一陣寒風吹來,芬芳的清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

    這株老梅,听說早在清峰觀建觀之前,就已經生長在這兒了,至少也有四五百年的樹齡,許多老樹干上的樹皮都已皸裂開來,裂痕斑斑,泛著深黑色,似一位久經風霜的老翁。

    鄭綏穿著白羽鍛的披風,站立于梅樹邊,凝視著眼前的景致,近前是滿樹紅彤彤的梅花,朵朵隨風舞動,綻放勃勃的生氣,遠處,整個建康城都籠罩在粉妝玉砌的白雪世界里,清峰觀位于石頭山上,而石頭山能俯視整個建康城。

    這也是鄭綏為什麼想來清峰觀的原因之一。

    最先入目的便是擁有三圍宮牆的宮苑,雕梁畫棟,珠簾綺柱,宮城是采用嚴格的中軸線和前朝後寢的布局,大大小小的宮殿矗立其間,亭台樓閣,層層疊疊的飛檐翹角,透露出極其壯觀的氣勢。

    城東城北,一座座青磚黛瓦的高樓連苑而起,皆是高門豪戶的宅院,秦淮河猶如一條玉帶,從南邊劃過,酒樓列肆沿河而布,最注目的大約是一座座佛家寺院如星羅棋布一般,環視著整個建康城。

    南朝崇佛,此言誠不虛。

    宮牆、高樓、列肆、寺院。

    這便是五兄一直心心所念的建康城,只是如今一切都籠罩于靜寂之中。

    白茫茫的一片,遮蓋了它的容顏,又尚在年節里,城中出來的人少之又少,等年節過後,待春暖花開之時,想必又是一番盛景。

    只是五兄如今又在哪呢?

    思及之,忽忽的,興頭全無,神情黯然,一旁的采茯見了,不由忙道︰“小娘子,這觀里冷,容易凍著,今兒就到這兒,我們先回去吧。”

    “我們回去。”鄭綏附和道。

    一听這話,旁邊的王十二郎側過頭來“這就走了?”

    鄭綏輕嗯了一聲,抬頭瞧了王十二郎一眼,點點頭。

    “也好,這兒是冷了點。”

    又听王十二郎說︰“不過,這會子的建康城是有點冷清,沒什麼看頭,等再過些日子,各署衙門開工,建初寺的東市和大市開了市,就會慢慢恢復往日的生機和繁盛,正月十五的上元節燈會,也極其熱鬧,可以讓四郎帶著你們姊妹去逛逛。”

    鄭綏微躬身行一禮,帶著幾位婢女僕婦,轉身離去。

    一路坐著肩輿下了山,再換乘牛車,只是上車後正要離開時,卻見一位小道僮匆匆從山上跑了下來,連喊了聲,“鄭娘子稍等一下。”

    “什麼事?”鄭綏望了一眼身邊的采茯。

    “婢子去看看。”采茯剛起身,微微掀起車簾。

    卻見晨風探進頭來,爽利道︰“姐姐不用下來,我先去瞧瞧。”說完,轉身沿著青石台階,轉身就往山上走去。

    沒過一會兒,只瞧著晨風捧著幾枝梅花回來。

    這回,采茯只微掀起車窗簾的一角,問道︰“怎麼回事?”

    “十二郎折了幾枝梅花,吩咐著觀里的小道僮送過來,說是讓我們小娘子帶回家里觀賞。”晨風把手中幾枝開得嬌紅的梅往花采茯眼前一遞,之後,又道︰“只是十二郎還交待了一句話,讓帶給小娘子,說是︰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何堪人歟?讓小娘子好好保重自己身體。”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語出莊周《莊子?齊物論》,是指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生與死。

    只是末了那句︰何堪人歟?

    似意有所指。

    鄭綏不由怔住了,腦子頓時清明起來,許多事,她是不願意去想,而身邊的人,順著她的意,也自是不會多說。

    然而,不想不說,卻並不代表,她便能夠躲開避開,所有發生的過事,終竟是已經發生了,任誰也無力改變。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自從能下榻後,溫翁每日里或多或少都會和她說起外面的事來。

    五兄雖已經罹難,但何嘗又不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活在這世上。

    名譽當代,青史留名,自古便是一介士子文人畢生的追求。

    而五兄,年未弱冠,卻已經做到。

    試問,又會有誰去計較生命之短長。

    身旁耳畔,是車 轆輾雪地的吱呀聲,牛車不知何時已起動,鄭綏側身靠在身後墊著的隱囊上,因南地牛多少馬,而相比于馬車,牛車很安全平穩,故而,在南地,人們出行多用牛車代步,為了入鄉隨俗,當時離開臨汝縣時,鄭家一匹馬都沒帶過來,而是另購置了牛車代步。

    石頭山在建康城西邊,而鄭府置的宅子,在城東青溪中橋以東,進西籬門,過西州城,牛車沿南城秦淮河一路往東,過東府城,之後再到青溪中橋,相當于穿過整個建康城。

    西州城,為揚州刺史治所所在地,東府城,為宰相府第。

    所幸這會子路上行駛少,牛車行駛得較快,但饒是如此,一來一回,僅僅在路上,便費了兩個多時辰。

    從側門入府,剛進屋,小戎迎了上來,接過采茯遞過來的披風,便回稟道︰“姐姐,四郎剛才回來,只怕這會子已知曉小娘子出門了。”

    “知道了。”采茯頓了一下,又吩咐說︰“等會兒,你去尋一對青釉瓷梅枝花觚出來,把晨風剛才帶回來的那幾枝紅梅插起來,擺放在屋子里。”

    小戎喏地應了一聲。

    鄭綏已讓辛夷和無衣扶著坐到了床榻上,采茯走過去,“晚飯還要一會兒,小娘子要不先吃點小食,婢子昨日做的酪酥還余有一些,小娘子先墊墊肚子。”午食是在觀里的吃的,只是鄭綏吃不慣,幾乎沒怎麼動。

    “我不餓,給我溫碗酪漿吧。”鄭綏說完,轉頭望向身側的辛夷,“我想給阿耶寫封家信,你先幫我研點墨。”

    上次的那封回信,還是年前的時候,靠坐在床榻上寫就的。

    她要明年十二月才能及笄,依照阿耶的意思,她還要在南地過上兩年,才能回滎陽。

    這兩年間,不管四郎是否出仕,怕是都會一直待在建康城,翻過壬辰年,如今進入癸巳年,大楚同光二十年,四郎年十九,九娘已十六,皆早已到娶嫁之齡,並且,相對于南地的婚娶之齡,還稍嫌遲了許多,尤其是九娘,九娘的生辰又是在二月里,還有那樣的名聲……

    由此,想及自身,想到五兄在襄國拒婚時,說她已許親,這如今是天下人都知曉的事。

    頓時想到桓裕,上次見到他,已是四年前,那時他便已年過二十,倒有些不明白,依南地習俗,男子十五六歲成親很是普遍,怎麼他都那麼大的還沒娶親,而如今又過了四年,五兄之所以那麼說,想必他還是沒有成親。

    雖過了四年,但她對桓裕的印象,還是很深刻,大抵是她自小,身邊認識的小郎,都是飽讀詩書風儀翩翩的世家公子,唯獨他和宗侃姊夫是個例外,又或者是因,生死一線間,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救星。

    只是她的婚事,是要由阿耶決定,阿耶決不會看上像桓裕那樣領兵打仗的將軍,哪怕是世家子弟,怕也不會同意的。

    正值思緒飄飛之際,鄭綏接過采茯遞上來的酪漿,才徹底晃過神來,頓時搖了搖頭。

    自己怎麼想到這兒了,不由自嘲︰還真是胡思亂想。

    只是鄭綏沒料到,此刻,她天馬行空地想到桓裕身上,卻正應了那句,說曹操、曹操到的俗語。

    且說那邊廂,四郎鄭紜還沒有從秦淮河畔旁的集賢閣回來,就听到鄭綏去清峰觀的消息,雖是采茯派人傳來的消息,但鄭紜接到消息,並不曾擔心,五郎的命格,他曾讓數個懂方術的道士測過,都不是早夭之命,所以並不擔心,鄭綏出門再去找道士測命格。

    況且,他自小就不信命格這之類的東西。

    經此一事,就更不信了。

    大抵也沒料到,鄭綏卻因這趟出門,反而想明白過來了。

    四郎鄭紜正想著讓她乳母玉娘去給鄭綏九娘和阿羅傳個話,晚上的時候一起在中堂用餐,自從鄭綏病好後,想著如今是他們兄妹四人在南地,他便定了個規矩,早食四人一起在中堂用,午食和晚食各自在自己屋子里。

    這還是因為午食和晚食的時候,他不常在家中,又或是不一定能及時趕回,才這般規定。

    剛要喚玉娘,卻見他身邊的僮僕走了進來,“小郎,袁六郎……”

    “不是早吩咐過,以後凡他來都不見。”鄭紜忙皺眉打斷了僮僕的話,自從年前,袁六郎替父回建康述職,就常常過府來拜訪,只是鄭紜卻因之前在荊州時的事存了隔閡,遂把袁循列為拒絕戶,連帖子也不曾接過一回,更別見面,迎他入府。

    “阿郎,除了袁六郎,一同前來的還有桓將軍。”

    鄭紜一怔,如今被稱為桓將軍,而又能上鄭府門的,唯有徐州牧輕車將軍桓裕,遂忙吩咐道︰“快請他們進來,領去翠軒閣,還有去請了溫主薄和傅主薄過來。”

    “那袁六郎?”

    鄭紜略一沉吟,“也一並一起。”rs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