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楊夏同志,恭喜你啊!”當楊夏見到首長時,這又是一個常委擴大會議的格式。
www.biquge001.com當然,除了常委和作記錄的秘書外,楊夏是惟一的外人。
“首長,您客氣了。”後來,當楊夏已經真的說得上洞悉這個世界後,才知道年輕時有些想法其實是片面的。這些人參與楊夏的見面,並不是對楊夏的重視,甚至也不是對楊夏所說內容的重視。而是另外兩個字起著作用。
這兩個字就叫︰新奇!
這些身居高位的大佬們,听楊夏說話,就是覺得“新奇”!有如未見過之奇花異物,總是能引人注目,同時也能調及緊張的神經嘛。
所謂為國為民,還得看從哪個角度考評。
“同時,我們也得感謝你。我們計算了一下,不說在漢唐投資中的股份收入,僅說國家的現金收益,就是1億另800萬米元,這可是你給國家帶來的啊。”大長老雖然有很多想法,但對于真金白銀,也是從來不拒絕的。
“當初,我們決定給你1000萬米元,大家心里都是懸著的。現在,事實證明我們老同志看問題還是很準確的哈……”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英雄所見略同的笑。
楊夏只是微笑,楊夏知道這些人難道笑一次,但卻不知道笑後他們要說什麼。
“楊夏同志,我們還有件事,也得感謝你啊。你當時建議的農村改革,我們在全國各地都有試驗。證明淮河省那一套經驗確實不錯呢,不過,你說的可以另有方向,我們卻沒有發現什麼好的經驗值得推廣。”一位長老說道。
實際上,這些長老們說話問話,但凡務實之事,都是謹守本份的,不會越位到別人管轄範圍內的。
“農村的路,泛泛而談是不行的,總得因地制宜。就我個人看來。就農村改革而言。必須要注意三個方面的統一,即發展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積極性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統一,在這個原則下。做什麼不可以呢。”
“我舉個例子吧。譬如華夏。就不太適合種咖啡植物,或者沒有那個傳統,而我們一些人又喜歡喝咖啡。那怎麼辦?在過去,或許我們要做到大而全,要求某地種咖啡植物;然而,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農業離不開土壤與氣候!正確的做法是開展進出口貿易,以余換缺。”
“你的意思是,我們在農業生產計劃上,也應該有所改進?”首長的智慧真不是蓋的,楊夏隨便一個例子,就讓首長看到了問題所在。
“我個人認為,我國農業必須要保證的是糧食生產,但糧食生產也應該采取鼓勵性的生產措施,而不是指令式命令式的東西。糧食生產搞好了,順帶而起的,將是飼養業,解決吃肉、皮毛制革需要;順帶而起的,將是食品加工業,以及糧食出口等,糧食,事關國家安全,不得不重視,農民也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當然,棉花也很重要,經濟作物也很重要,但卻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命令方式,各地總是因地制宜好,這方面,可以多听听專家的意見。譬如,在南蜀偏北的一些地方,在農業種植上就不適合雙季稻,但近幾年雙季稻都有推廣……”
楊夏說這些,無異于驚雷。
但楊夏就是說了。一來因為楊夏本就出身于農村,前世也多與農村和基層打交道,對于農業這一塊,看得相當多。而此時華夏的政策層面,完全是計劃經濟,那是計劃得很死的。譬如一個生產隊,水稻種多少畝,棉花多少畝,油菜籽多少畝等,都是計劃死了的,完全不顧市場。譬如你想多種二畝花生,但沒有計劃,沒有多余的土地,你哪兒來地種啊。
千萬不要以為包產到戶後想種啥就種啥,事實上這種計劃後世一直都有,只是彈性更大一些罷了,而在整個八十年代,農民對于種什麼,其自由度還是非常有限的。
“我覺得,楊夏同志的意見很好,這樣吧,今天我們其他內容都先不說,就說說農村的。楊夏同志,你正好利用你的預測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說說我們的農村工作到底該如何搞,農村的路到底該如何走?”首長顯然是座談會的主持者。
而坐在後面的約有十幾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秘書,正唰唰唰地記錄著。
如果能對八億農民有用,楊夏不在乎多貢獻一點自己的智力。
“農村工作的方向,我們從今天米國的現狀就能大致猜到,在今天的米國的市場里,包括農村小鎮的市場,各種肉類產品包括雞鴨魚產品在內是十分豐富的,隨便買,普通工人也買得起;各類禽蛋產品是十分豐富的,隨便買;各類蔬菜產品是十分豐富的,隨便買,普通工人也好農民也好,也是買得起的。”
“因此,農村的根本問題,是發展生產的問題,種植業,種各類作物,這個國家是比較重視,畢竟過去是以‘以糧為綱’嘛;養殖業,養牛養羊養豬養雞養魚等,過去由于割資本主義尾巴,已經割得差不多了;
副業,利用竹藤棉麻草類資源,搞加工搞編織,這方面發展得非常不足,漢唐貿易準備搞一些特色貿易,譬如組織編織一批草墩,也即草蒲團之類的,有些國家的人喜歡習地盤腿而坐,而草蒲團比較軟和,相信國外有很大的市場。”
“我這里,要特別說說林業的問題,現在,我們砍樹子砍得很厲害,這是不對的,因為原始森林資源,不只是給我們提供建設需要的木材,原始森林更重要的作用是水土保持與環境功能,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倭國學習,倭國森林覆蓋率達67%以上,可他們本國的森林不砍,而去國外,譬如來我國的東北進口木柴。有人或許會說,倭國很富我們很窮啊,倭國很富麼?我記得在1950年時,兩國的起點可是差不多的,那時,也沒見他們大肆砍樹啊?”
見大佬們都認真地听著,楊夏則繼續說道︰“所以,農村工作,其實就是農林牧富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除林業比較特別外,其他牧副漁發展都不足,而林業要發展,不是向森林要錢,而是要廣泛植樹,如果我們的森林覆蓋率能夠達到25%,那將是子孫之福。”
“另外,我說一個小事情,也即植樹節的設定,三月十二日,黃河以北的半個華夏,天氣都還比較冷,有些地方都沒沒解凍呢,不太適宜植樹啊,這個決定,是不是‘三拍’干部做出的決定?而我們傳統的清明節為植樹節,為何一定要改?或許,我們革命者頭腦里有一個要與舊事物劃分界線的意識在內,可是,我們是華夏人,華夏五千年文化傳承,我們難道就不要了?
我們所追求的現代生活,並不表示一定要丟掉好的傳統吧?譬如清明節祭祖,提倡忠孝;端午節劃龍舟,團結愛國;重陽節登高,愛老尊老;中秋節相聚,能感受到人間親情,這麼好的節日,意義如此深厚的節日,為什麼不加以利用,而且也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這些都是人倫之常,可是,我們革命,竟然把自己革得都不是人了,這個,才是我們最值得反省的!也是必須撥亂反正的!”
說著說著,楊夏憤青的氣質又出來了。
“楊夏同志,你剛才話里有個詞,叫三拍干部,你說說,什麼是三拍干部?”首長總是能引導事物的方向。
“所謂三拍干部,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即做決定時拍腦袋決策,領導問起時拍胸脯保證,出了問題拍屁股走人。”
“呵呵,這個說法新鮮,能不能詳細解釋解釋?”首長這兩年來,一直在重申實事求是的路線,這“三拍干部”不就是反面典型麼?
“好吧。拍腦袋決策是指不下基層了解,不搞實地調查,不用數據說話,遇事只憑腦袋‘靈光一閃’,政策即出,看似胸有成竹運籌帷幄,實則紙上談兵,犯下和古人趙括一樣的錯誤。
拍腦袋決策一出,緊跟的自然就是拍胸脯保證。政策即出,如有人問到︰如何保證政策行之有效?,如何應對?決策本身就來之無憑,沒有實地調查,也無細致審計,拍腦袋者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既然虧了道理,那就只能用‘豪氣’來撐撐場面,于是胸脯拍得震天響,憑著代表政府的威望來獲取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拍腦袋而出的決策,運作起來與預期目的相去甚遠,而群眾也不可能指望一個拍胸脯保證的干部在事後主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于是,‘拍屁股’走人幾乎就成了‘拍腦袋’和‘拍胸脯’之後的必然結果。
政策既出,自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運作之後卻又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到最後既浪費了國家資源,又寒了老百姓的心,後果之嚴重,可見一斑。”(未完待續。。)
ps︰ 在標題處吼了一聲求推薦票,果然有些效果。但有時標題比較長,不太適合吼啊,所以,大大們是不是看到這段文字後,也投下一票呢,要知道,二龍因為每天只更新兩章,連月票都沒敢吼啊呵呵……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