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章 瑞雪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普天之下 | 作者︰肖申克117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我姓秦名王,人們都稱我為秦王,至于我的本名已經很少有人提及。www.biquge001.com

    來人帶著二十位大漢,直奔李氏酒軒,徑直來到麻革等人的面前並且如此自我介紹。這二十多人從門口一出現,便吸引了店內所有人的注意力,眾人只覺到一股山一般的氣勢壓了過來,讓他們停止了竊竊私語或高聲談笑。

    而為首者這種別有風趣的自報家門,卻讓店內的掌櫃、伙計、溫酒的廚娘,還有走南闖北的客商們全都愣住了,店內寂靜如黑夜。

    此時酒軒外的大道上,人馬更加喧嘩了起來,兩千衣甲鮮明神情剽悍的騎軍已經將整個中條驛包圍了起來。眾人目光所及的遠方雪原上,不知什麼時候畫上了一條黑線,數面旗幟在雪原上鮮艷奪目。

    來人的身份昭然若揭。

    房、陳庾、李獻卿、李冶等一時呆若木雞,方寸大亂。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秦王趙誠會在此的出現,並且還以這種方式出現。

    “秦……秦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麻革吞吞吐吐的說道,不知應如何行禮。

    “麻山長客氣了,秦某本是去中條書院,不料卻撲了個空,所以秦某便來此的請教。”趙誠拱了拱手道,他面帶微笑,神態自若,真當自己是姓秦。趙誠毫不客氣的坐下,眾人只得站在一邊。

    “不敢當!”陳庾卻故意無視趙誠的身份,拱了拱手,當趙誠姓秦名王,“在下平陽陳庾陳子京,見過秦王!”

    “哦,原來閣下便是平陽陳子京。陳氏一門陳賡、陳庾、陳庚三賢。我如雷貫耳。”趙誠道,“昔ri太原李汾者,負才使氣,為人孤傲不恭,但在子京兄面前亦不過是知難而退。”

    “陳某不過多讀了幾年書,不敢勞秦王以兄相稱。”陳庾雖牢s o滿腹,但是在這個真正的主面前不敢妄自尊大。他表面上當眼前的這位為普通人,心里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又見趙誠居然稱他為兄,以德報怨,這反倒讓他羞赧無比。

    “嗯。古人雲。聞過則喜。又雲,朝聞道,夕死可矣。”趙誠道,“我方才听到子京兄一番關于避諱之高論,以為言之有理,若是舉國之人都因避秦王之諱。豈不是教所有人都爭相作偽?避不得、避不得!”

    “若是皇宮中的那個秦王不已一己之惡,而令全國之人去偽存真。則天下幸甚。”李獻卿道。

    “麻山長,我冒雪而來,遠來是客,今ri有雪有酒亦有名士,你為何不替我引見一二?”趙誠佯怒道。

    “這位本的河中府李獻卿,字欽止!”麻革連忙道。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趙誠道,“不來河汾,不知天下名士咸聚于此。河中李氏,一門四才子先後及第。號稱一門四桂堂。天下聞名啊!”

    “不過浪得虛名!”李獻卿面有得s 。

    麻革又虛指房道。“這位亦是平陽名士房房希白!”

    “三十八年過,星星白發多。干戈猶浩蕩。蹤跡轉蹉跎。”趙誠道,“房兄丙申年(1236)的大作,我也拜讀過。但以今ri觀,房兄正是四十不惑,何必如此消沉?天生我材必有用也!”

    “那只是房某涂鴉之作,寫些個酸詩自娛,心無旁騖。”房心中懍然,口中不卑不亢的說道。

    眾人心中都有計較,這秦王不僅屢次爭詔自己,對自己的生平來歷和ri常起居都十分用心,並非只是附庸風雅人雲亦雲,至少這也表明秦王對自己這些人是十分用心的。

    趙誠的目光又注視到李冶的身上,見此人衣著單薄,潦倒不堪,神情雖極寂寥,卻又淡然自若,猜不出此人是誰。那中條書院的諸位名士,此前趙誠雖並未親見過,但多少听人奏報過每位名士平ri里的境況。

    “稟國主,這位是我院新聘的算術教授,真定府欒城(今河北欒城)人李冶李仁卿!”麻革又介紹道。

    “哈哈!”趙誠爽朗的笑罵道,“麻山長真是手快啊!看來你麻信之的名號要比我的名號要大一些。”

    “秦王說笑了。”李冶拱了拱手道,“李某不過有些虛名,不敢尸位素餐,禍害了一方百姓。只好混跡于書院之中,也算是人盡其用。”

    趙誠不置可否,又見李冶頭發花白,顯得極老,不經意間瞥見李冶的鞋子破了個大洞,心中即知他這些年活著不易。問道︰“听說當年鈞州城破時,李兄正在鈞州任上,不知你可曾見到過完顏將軍?”

    “不知秦王所指是何人?完顏平章或者忠孝軍之完顏?”李冶驚訝的問道。

    “完顏合達忠則忠矣,不過身為主帥卻失于猶豫。金國的武將之中,孤獨服完顏陳和尚,大昌原一戰及倒回谷一戰,忠孝軍之戰績令人震驚。”趙誠道,“大昌原之戰前,孤亦曾與陳和尚見過一面,孤還送給陳和尚一件禮物。三峰山之戰非人力所能及也,那一年好像也是正月,天氣嚴寒、大雪紛飛,金軍受凍不能舉刀槊,天亡金國也!听聞陳和尚被俘後,受酷刑拒不投降,大罵吐血而死,真英雄豪杰也,令我等沙場之人膜拜!可惜生不逢時,自他以後,金國無名將也。”趙誠已經以孤自稱了。只是他方才說天亡金國,讓眾人心頭不由得倉惶悲傷,這個正月里又一場大雪,卻是瑞雪兆豐年。

    “李某當年不過是鈞州城一小官罷了,亂軍之中,朝不保夕,人心浮動,何談與完顏將軍相見談笑。”李冶嘆道,談起這段往事,他仍心有余悸。

    “兵戈四起。民不聊生。仁人志士不得報效朝廷。”趙誠身後有人卻道,“可如今正是因為亂戰已久,正是百廢待興之時,諸位賢士又何必隱于山林?金主已不足為恃,況乎女真起于遼東,入主中原,並非正主。我大秦國正是天下賢士向往之所……”

    說話者,正是陪伴趙誠的一位文士,言語慷慨激昂,不將金國放在眼里。

    “你是何人?休得狂言!”房等不敢得罪趙誠。卻拿此人出氣。

    麻革卻是識得此人。正是官拜大秦國翰林學士承旨的劉郁,此次趙誠出巡晉的,伴駕左右。劉郁被眾人這麼一嗆,止住了話頭。

    “嗯,麻某來為諸位引見,這位兄台正是渾源劉郁劉文季是也!”麻革連忙硬著頭皮道。“莫談國事、莫談國事!”

    “原來是劉翰林啊!”李獻卿道,故意突顯劉郁的官職。劉郁原來在汴梁不過是太學學生而已。“良檎擇良木而居,賢臣擇明主而事。劉某胸無大志,惟願為吾王一統天下,效犬馬之勞!”劉郁表明自己的立場。

    趙誠心中對這些人雖然看重,但也並不是將他們看成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這些人躲在中條書院中,教書育人或者論著學問,閑時讓他們發發牢s o,正符合他的想法。若是這些人真正躲在深山中一個人自娛自樂,趙誠倒覺得是浪費。

    他並不相信這些人對女真人有多忠誠,否則這些人早就想法設法的奔赴汴梁了。與其說麻革等人對金國仍存幻想。不如說他們已知興替大勢,冷眼旁觀。心態消沉復雜罷了。

    “麻山長說得對,莫談軍國大事,血雨腥風之中,可沒什麼風雅可談,哪有今ri對窗賞雪愜意。”趙誠說道,“不過,文季方才所說一統天下,亦是孤所願也。只不過所謂天下,你知我知,但若是換成西域人,則笑我等如井底之蛙,天下郡國可不止我神州華夏。”

    “秦王真是直截了當啊,只是不知秦王準備殺多少人才能一統神州。”房直言問道。

    “殺光所有刀箭相向之人!”趙誠淡淡的說道,“當沒有人再反抗孤的大軍,俯首听命,天下就太平了。”

    他淡淡的話語之中,包含著不可違抗與金戈鐵馬的豪情,只有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人才會如此說話。

    麻革心中疑惑,試探的問道︰“國主心系王道霸業,與我等書生無關。麻某雖只是一介書生,以教書育人飲酒作詩為業,然通過報紙也可知天下大事,素知秦王號稱仁,又興學校、立科舉,招賢納士,百姓皆服。只是國主卻不允太原元裕之返鄉隱居,這又是何故?元裕之亦不過是一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何曾有yin謀不軌之心?國主小看天下諸侯豪強,武略又直達北庭及大漠,何必對一文士如此提防?”

    “呵呵。”趙誠笑道,“古人雲,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元裕之乃文壇之翹楚,算的上是大隱了吧?孤若是允他回鄉,那豈不是有辱他的盛名?故,孤讓他隱居于中興府,正是配得上他的名聲,他在賀蘭書院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何等的逍遙自在?”

    趙誠強詞奪理,令眾人啞口無言。

    “國主這話卻叫人齒冷,您怎不知元裕之思鄉心切呢?若以人易人,將心比心,己所不y勿施于人,換成國主身處元裕之境遇,怕不會視中興府為樂土吧?”麻革急切的說道,“國主既有雄心壯志,應有容人之量,倘若國主開恩,放裕之歸鄉,則我河東士人皆感恩戴德,豈不是兩全其美?“這個嘛……”趙誠想了想道,“這也是實情,那麼……如爾所願吧!”

    “多謝國主!”麻革等人聞言大喜,齊齊大拜。趙誠心中卻有些不滿,這些人方才視自己為無物,現在卻又恭敬了起來。在這些人的當中,他秦王的威嚴還比不上一個文人。

    “孤屢次下詔起用爾等,今ri正好當面,孤倒想討教其中緣由!”趙誠道。

    “有渾源劉氏等高才,難道國主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陳庾意有所指。縱是他對秦王百般不滿意,也不得不承認,三晉及河北諸的的文人爭相奔赴中興府,大秦國的國勢正蒸蒸ri上。秦王之心,路人皆知。

    “天下紛爭,至今已數百年,孤早有一掃分裂動亂之局面。然可以馬上得天下,卻不可以馬上治天下。以武平亂,以文治國,收拾舊山河還需有識之士共襄太平盛世,凡有一技之長,均于國于民有用,多多益善也!”趙誠道。

    “不知國主此次河東之行,是否兵戈又起?”麻革擔憂的問道,“我等只盼少生殺戮。”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只是不要妄殺無辜罷了!有的人不該死卻不得好死,有的人該死卻活著有滋有味。”趙誠冷哼道,“爾等只知勸孤少開殺戒,卻忘了宣和之舊事。孤視中原百姓亦為吾國吾民,豈會如外虜般視人如牲畜?”

    “國主若是如此想,倒也是天下之福。”麻革點頭道。

    趙誠見李冶一直陪著小心,沉默寡言很是安靜,有意將話題引到別處去︰

    “孤听聞真定李仁卿一向博學多材,文學、天文、史學、醫學,又尤其是jing通算術。孤倒想知道在李兄的眼中,算術有何用處?”

    “不敢秦王如此喚李某。凡君子六藝,禮、樂、sh 、御、書、數,數敬陪末座。然以人事論,數卻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李冶道,“水利、建築,亦或是天文測算,皆需通算術之學。國家賦稅、度支皆需心中有數之人承擔,一州之官若不知本州有民幾口,錢谷幾何,算不上什麼良臣。世人皆言,算術可以兼明,但不可專jing,又有腐儒以為儒學以外皆是九九賤技,言者實井底之蛙也。數一出于自然,吾y以力強窮之,使隸首復生,亦未如之何也已。苟能推自然之理,以明自然之數,則雖遠而乾端坤倪,幽而神情鬼狀,未有不合者矣。”

    “依孤之意,仁卿兄不入仕為官,真是屈才了。”趙誠見他居然從算術中得出道家的境界,面露喜s 道,“術業有專攻,我朝正是缺少像仁卿這樣的專材,更何況仁卿並非只jing算術一門“李某無意仕途,忙于算術研究。”李冶連忙拒絕道,“听聞國主有大志,喜招賢納士。然自古天下未嘗乏材,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舉而用之,何所不可,但忌用之不盡耳!倘若不能盡用,則不如不用!”

    趙誠聞言肅然起敬,感喟良久才道︰“仁卿真乃國士也!”

    趙誠命人取來自己的一雙靴子,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之中,親手替李冶換上︰“此靴于孤已無用,卻于李仁卿有用!”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