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李序然記得上次進京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他還是南江的巡撫,進京後去找楊峰,然而世事多變,今非昔比,楊峰早已成為過去,而自己已經成了正一品,還是手握兵權的大元帥。
www.biquge001.com
越往南走李序然就感到越親切,北江和南江省是自己在兩江總督任上管轄的範圍,這里的一草已木都是那麼的熟悉和可親。
一路上,李序然遇到不少地方官員的迎接,有巡撫、按察使、布政使,還有不少知府、知縣。不過,李序然都沒有接受他們的宴請,只是站在路邊和他們寒暄了幾句然後就告辭。
能看的出來這些人還是對他很尊敬,雖然他已經不是兩江總督了,但這些官員還一口一個屬下的自稱,李序然知道這是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對自己的認可。
如果說官員的接待還可能有拍馬之嫌的話,那一些自發的百姓則更能說明他們這樣的反應完全是出于本能感情的流露。
這些人中有不少曾在李序然的衙門里告過狀,或者是李序然剿匪時受益的百姓,當然最主要的是切實受到了李序然改革大計益處的人。
李序然這次是奉旨進京,沒有必要驚擾沿途的官民,就此事李序然還請教過傳旨的公公,那知公公說︰你現在是征北元帥,征戰沙場,你又是正一品,所以那些地方官迎接一下並無不可。
後來,李序然和夢盈探討此事,夢盈點化他:這是朝廷故意向當地官民釋放一種信號,那就是北征取的了勝利,朝廷大軍殺敵無數,奪回了不少地盤,征北元帥進京述職,百姓們可以放心了。同時也要更加的支持朝廷的北征大計。
這麼一說,李序然就明白了,看來朝廷真是用心良苦啊,同時,這對他自己也是一個好消息:起碼他做的事情有人知道了。
這樣一來,李序然在北江和南江省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文官總督、武官元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這正是他需要的。當然,這不是為了他個人的榮辱,而是這些基礎更有力于他的下一個計劃。一個終極的計劃。
就這樣,李序然走走停停的,過了好長時間才到了京城,現在,他終于體會到了皇上為什麼要在聖旨里沒有順具體的時間了。
來到京城後,天已經黑了,朝廷已經派人接待了他,但顯然沒有那麼多的官員跪迎,這也正是李序然所需要的。這個時間點也是他掐準的,還是低調點好。
為官多年,李序然自然深諳之中的奧秘,他雖然是一品大員。而且還是有兵權的大員,但是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方官的任上度過的,即使是這個征北元帥,也沒有在京城呆過一天。所以,他在京城的官場中是沒有什麼基礎的,沒有了根基就得低調。不然的話隨時都有可能死翹翹。
不管是兵權對權貴的威脅,還是功勞和戰績召來他人的嫉妒,都會導致他從一品的高位隨時掉下來,當年一下子從正三品的位置落到七品縣令的經歷,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窗外的月光似乎也隨著京城的繁華和喧鬧而變得嬌貴起來,可李序然怎麼看著都沒有在北沙的月亮那麼好看,那麼的清楚,那麼的寧靜。躺在綢緞綾羅上,門外的丫鬟僕人,晚飯的山珍海味都似乎令李序然還不習慣,他的五千人馬已經在城外安營扎寨,安剛和十三騎的人想進來保護李序然,但李序然似乎更擔心他們的安全,為了不讓他們露面,李序然讓他們化作普通的士兵混在軍營里,而自己則帶了幾個其他的侍衛,或許,十三騎在外邊他更安全。
看著眼前的景色,李序然胡思亂想著,突然,他想到了北征的三十萬將士,想到了一馳還有塵遠,想到了夢盈,他們現在在干什麼呢?
北沙、大營,不知為什麼這幾天以來,大營里安靜了許多,將士們似乎比以往更自覺了,但也似乎少了點什麼,他們依舊按時的訓練著,照常的巡邏著,但似乎都想看看那個熟悉的身影……
這個身影就是他們元帥,他們最大的官李序然。大陣訓練,布兵操練,弓箭手都的齊射,這些都有李序然的巡查過的痕跡,帥營周圍,元帥所在的府,甚至距離最遠的南沙府,還有廚房以及後營,傷兵營、兵器庫這些都有李序然的身影,但這幾天似乎怎麼也看不到了。
這些將士幾乎沒人都或遠或近的听過李序然的講話,見過李序然的臨陣指揮,回答過李序然的問題,那些傷兵的特殊照顧,陣亡將士的安撫,李序然都做的井井有條,原先愛民如子的總督,現在也做到了將士一心的境界,在他們看來,元帥已經不僅僅是他們的元帥了。
身在京城卻牽掛著將士們的安危,李序然輾轉難眠,身在軍營而牽掛著他們的元帥,將士們似乎沒有了主心骨。
而李序然現在還有考慮的就是明天怎麼去應對朝廷這一關,這樣的夜晚,怎麼能令他安然入睡呢?
第二天一大早李序然便起床收拾,因為昨天傳旨的告訴他︰明天要上早朝。
這還是他第一次上早朝,以前只是在影視劇里看過這些場景,不過,他現在也沒有剛穿越過來時的那種驚奇了,大概是都習慣了吧。
他換上了文官的衣服,很明顯就是一品的服飾,他在想自已一定是站在前面的,因為,正一品的官員是很有限的,只是昨天那個傳旨的人已經告訴他了,他站在文官的那邊。
對于朝中的人,李序然是並不熟悉的,除了皇上,還有六部尚書侍郎這些他都只是他們的名字,好多人他估計對不上號,當然,還有兩個人他是應該知道的,那就是身處權力核心的軍機大臣,其中,最有權勢的當屬進入軍機處的親王。以及相當于行使宰相之權的佟爾璞、富察魯還有張再興,除了張再興,其他均為滿族,只是被冠以漢姓,滿族的名字被冠以漢姓多以完顏,佟、關、馬、索、齊、富、那、郎,他們幾位便是其中之一。
恍惚間,李序然似乎終于到了傳說中的金鑾殿,門被閉上後,屋子里的光線暗了些。不過好在有陽光。李序然站在前面一排,他感覺有點擠,同時,他發現,好像也沒有影視劇里刻畫的那樣金碧輝煌,也許是因為光線的緣故吧。
行完禮後,大家各就各位,李序然暗暗的想,這後面的人可能听不到前面的說話聲吧?當然大聲說還是例外。這不,皇上開口了︰
諸位愛卿,今天呢,朕要告訴大家一個號消息。前幾天,朝廷北征大軍在大鄴府打破敵軍,殲敵十三萬之多,而且我們攻下的府縣已經佔據了北沙的一大半。最值得慶賀的是。今天我們的北征大元帥也來到朝上,說著隆重的介紹了李序然。
之後,便是當場封賞。無非是些頂戴花翎、頭餃、金銀綢緞之類,還有一些毫不吝嗇的贊美之詞,其他人也是陣陣的客套。
封賞完後,皇上點出了重點︰關于北沙的戰局,大加一直都有看法,而且從來就沒有統一過,今天李元帥也在這里,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了。
皇上把皮球踢向了眾臣,大臣自然門各抒己見,而結果還是無一例外的分為兩派。
其中以佟爾璞、富察魯為首這一派認為︰赫利和烏金已經丟了大半地盤,將士們也剩不了多少了,當地的百姓們也很支持朝廷,所以現在不需要再耗費朝廷的巨資來北征,而是直接勸降,如果勸降不成就派兵困死他們,顯然他們認為,北征已經取得了勝利,無需再進行下去了。
而以後張再興一為首的另一派則相反,他們認為︰現在沒有攻下來的都州府和泉州府都是大府,要是換做以前的小府,那也有八個府,地盤也就不小。同時,敵軍的赫利還有烏金現在都沒事,他們才是北沙的權力核心,所以,應該繼續按照原先的策略攻打下去,因為,糧草也可以從當地解決了,朝廷的負擔自然就小很多。
李序然能听的出來,他們的爭議焦點就是︰還是否應該在北沙派這麼多兵,而一旦要減兵,那是否還有留他這個元帥的位置?
而皇上似乎也沒有主意,李序然不知道他是真的沒有主意還是故意在等待著什麼,難道?是等待他說什麼嗎?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這件事情上他是最有發言權的,只有他親自領教過赫利和烏金的招數,雖然他們還這次損兵折將很多,剩下七萬多,但都城還有五萬守軍,摩薩國邊界還有二十萬駐軍,加起來依舊超過了三十萬,讓他們來投降簡直是痴人說夢。
況且,現在北沙的百姓根基還不是很穩,要是再有什麼大的變數,民心隨時可能有浮動,甚至出現逆反的狀態,這一點在當下,要比多攻幾個城池,多殺幾萬敵軍要重要的多了。
想到這里,李序然準備站出去,他要把北沙的實際情況向他們說清楚,免得釀成大錯。
可就在李序然要邁腿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急報。
這在朝會中是很少見的,皇上覺得很意外,當下應該沒什麼大事吧?但他知道一定是事關重大,便叫人去看看是怎麼回事,便叫公公當朝把急報念出來。
結果,他們得到了一個很意外的消息︰
北沙那邊傳來急報︰赫利糾集六十萬大軍,由烏金作為元帥,向大鄴府攻來,朝廷大軍架起了火炮和敵軍對峙,求朝廷明示,並急盼李序然盡快歸營。
六十萬大軍?赫利那來的這麼多兵馬?李序然感覺自己站都站不穩了……(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