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閻先生,《潮》雜志對金波集團來說,並不是什麼大生意。
www.biquge001.com”楊逸攪拌著杯中咖啡,“在市場上的份額幾年來都沒有增加,如果閻先生能割愛,帝皇集團可以給您這個價。”
隨同的秘書急忙打開文件,拿出一張支票。一長串的零晃花人的眼,向來愛財的閻器只是淡淡的瞟了眼支票,嘲諷道︰“五百萬,好大的手筆,我都不知道《潮》雜志值這麼多呢,小媳婦,你怎麼看?”
最後一句自然是問《潮》雜志的主編殷賞,也是閻器的兒媳。
“價格很心水,不過要買《潮》雜志的,不是楊先生您,而是您的三公子吧。”殷賞對著旁邊一直沉默的楊守禮說道。
“殷姑娘,收購成功後,《潮》雜志的主編還是您。我尊重編采**,所以只會派駐財務人員到雜志社。雜志的風格不變,除了介紹帝皇影業的新片之外,還有帝皇百貨的產品促銷廣告,以及我們代理的品牌推廣。”
楊守禮的意思,《潮》雜志並不愁廣告來源,而殷賞只要負責好文章內容就行。
“楊家買這本雜志,只是為了給自己發聲啊!”閻器問道,香港回歸已成定局,各路人馬都想在回歸前撈到足夠的好處與地位,在非網絡時代,傳媒無疑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李超人家族與船王包家,前段時間為了電視牌照,各出奇謀,鬧的上至港督府,下至坊間,都沸沸揚揚。最終結局就是牌照一分為二,成立了“衛星電視”與“九倉在線”兩家收費頻道。
閻器身為十大富豪之一,自然知曉其中貓膩,本身也有交好的傳媒。故此,他並不看重《潮》雜志這家專門做時尚資訊與名人訪談,不涉時政,在港府精英人士中不知名的小雜志。五百萬的價格足夠再成立一家新雜志,沒有第一時間答應,只是顧忌自己兒媳的面子。
“談不上,老三的電影要宣傳,老大的百貨商場要宣傳,老二的新樓盤也要買廣告。與其如此,還不如買家雜志自己來做,價格還有優惠。”楊逸口中謙虛,面上卻不免自得。
閻器差點把咖啡撥到楊逸面上,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閻器的兩位公子,老大跑去非洲做了無國界醫生,老二專注環保事業,至于金波集團,不好意思,我們是為了全人類的事業而奮斗,那有空去接班。
甚至閻器的兩位公子,不止一次對媒體說,要把金波集團捐獻給慈善機構。所以相對于楊家三位公子能文能武,擴展家族事業。李超人的幼子初入商場就一鳴驚人,出手不凡。船王包家的四位女婿各司其職,俱是商場翹楚。閻器既沒有得力的繼承人,也沒有心腹女婿,一把高齡還要打理金波集團的業務,能不心酸。
“殷姑娘,年薪一百萬。另外,帝皇百貨所有商場的八折優惠卡,帝皇影院高級vip包房,同樣八折。殷姑娘,全香港只有您有這樣的優惠,我都沒有。”楊守禮拿出殺手 ,殷賞出了名的喜歡購物,買名牌包,這張八折卡對于她來說,真的是大殺器,讓人難以拒絕。
“好,我答應你。”殷賞滿口答應,“但是雜志的名字不能變。”
“放心,我沒想過改名字。”楊守禮說道,“希望《潮》雜志日後能成為香港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聖經。”
閻器苦笑,他早就答應殷賞,雜志由她做主。賣與不賣,不由他,如今也好,總算不會被追著要增加雜志資金了。
翌日,香港報刊雜志發行協會宣布,在青少年學生當中頗有名聲的《潮》雜志停刊一期。全新改版,將以新面目與讀者見面。同時《潮》雜志宣布更換新東家,帝皇影業老板楊守禮成為雜志社新老板,再次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而此時他年僅二十三歲。
《潮》雜志換東家誰最高興,想來除了楊守禮之外,殷賞應該是其中之一。在閻器時代,雜志為了增加一點經費,殷賞要在辦公室堵人。員工為了雜志的生死存亡,要去外面拼命拉廣告。現在好了,楊守禮大筆一揮,首期資金一千萬就到賬,只為了全港鋪貨。
“我要做就做到最好,要香港人提起什麼最潮,什麼最勁爆,那個話題最吸引人,會第一時間看我們《潮》。”楊守禮放言,“就和拍電影一樣,我們不是緊跟市場,而是帶領市場前進。我們要做到,香港時尚的源頭是我們《潮》。”
楊守禮的野心很大,他要打造一本香港版的《瑞麗》《時尚》,甚至是《男人裝》。日後帝皇影業的簽約藝人,會輪流到《潮》雜志拍攝宣傳照片,成為當期的封面頭條人物。讓日後的香港明星,以爭相登錄《潮》雜志的封面為榮。
“這里風景好好,俯瞰整個太平山呢!”
“外面的游泳池更大,听佣人說還是冷熱兩用。”
“這個花瓶是明朝的,居然就這樣擺著大廳里,不會是假的吧。”
“楊老爺子以前是做古董買賣和開當鋪的,怎麼會有假貨。”
楊家半山豪宅,一眾《潮》雜志社的員工對著家中擺設指指點點,語氣中透露著羨慕。雜志社架設機器準備拍攝的攝影師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踫著磕著。按照佣人的說法,家中的一切家私與擺設,均為古董,包括招待他們所用的瓷器。
“好了,別跟沒見過市面似的,不就滿屋子古董嗎?”殷賞恨鐵不成鋼的對著手下一班員工說道。
“賞姐,滿屋的古董我們也見過,但沒見過有人把滿屋古董都當日常用品的。”
“賞姐,你以前嫁入豪門,當然見怪不怪了,我們是屋村長大的啊!”
“待會我去借借廁所,你說他們的馬桶是不是鍍金的?”
“按照屋子的風格,鍍金就不可能了,但興許是紅木做的。”
眾人滿嘴跑火車,過過嘴癮。
“鍍金是不可能的,也不是紅木做的,恐怕你要失望了。”楊守禮與家人一起進來,“殷主編,準備好了嗎?我很難才把家里人全部叫齊的,這張全家福一定要拍好。”
楊守禮,楊守信,楊守成,楊逸,楊文,楊榮氏,這就是香港楊氏家族的所有人了。相比其他香江富豪,動輒三妻四妾,子女成群,楊家算是人丁單薄的。
“呵呵,大家不要顧忌,該干嘛就干嘛。”楊文拄著文明棍進來說道,“小時候住在羊城,後來到香港成家立業,思念老宅。就按照記憶的模樣重新布置了一下,那個花瓶,是小時候我父親一位友人送的,輾轉來到我手中,就一直留著做個念想。”
難怪,楊氏先祖不是滿清提督就是民**閥,家里的東西能差嘛。自己大驚小怪,但別人從小就是用這些東西長大的,自然見怪不怪了。
《潮》雜志全體編采員工如此大張旗鼓的來到楊府,自然是為了《潮》雜志復刊的當頭炮。殷賞強烈要求封面用楊家的全家福,頭期的主題是詳細介紹楊家的全體成員。無論是楊守禮,還是他父親與兩位哥哥,都是未婚一族。想必雜志一出街,廣大香港女同袍就會買一本去閨中幻想。
重點當然不是大家的緋聞了,事業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在拍完全家福與單副照片後,雜志的員工會跟隨幾位楊公子幾天,進行貼身采訪,詳細了解目標的工作情況與日常生活,做一個全方位的報道。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