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清和 | 作者︰來自遠方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沈在前寧王府前下馬,恰好遇到從府內走出的楊鐸。www.biquge001.com

    “國公爺。”

    楊鐸抱拳,側身讓到一側,沈將馬-鞭-交給親衛,單手揮開大氅,回禮道︰“楊指揮。”

    同樣的長身玉立,俊秀挺拔。

    也同樣的煞氣凌人,讓人想退避三尺。

    定國公的親衛習慣了,跟隨楊鐸的錦衣衛也鍛煉出來了,只有守衛王府的邊軍手腳僵硬,頭皮發麻,想動一動都困難。

    下意識的搓搓胳膊,怎麼好像更冷了?

    沈奉召前來,楊鐸身有要務,見禮之後,未多做寒暄,前者取出腰牌,進了王府,後者接過韁繩,翻身上馬。

    駿馬嘶鳴,馬蹄濺起碎雪,向城門飛馳而去。黑色的斗篷隨風翻飛,帶起徹骨的朔風。

    走上石陛,沈突然駐足。

    錦衣衛指揮使在此,天子下令大軍延緩出塞,又匆匆將他召回,莫非是南邊出事了?

    承運殿暖閣內,孟清和垂首立在堂下,將同乞列該的談話一字不漏上報朱棣。瓦剌和女真更是重點提及。

    “瓦剌也就罷了,女真?”

    朱棣疑惑的看向孟清和,很是不解。

    女真騎兵的確善戰,可單以女真部落的人數,朵顏福余泰寧三衛,調遣其一,就能徹底壓服。需要費這麼多的心思和力氣?

    和盤托出歷史上曾發生的一切,實不可行。一個不好,更會被當做妖孽收拾掉。孟清和只能嘗試冒險,讓永樂帝意識到,來自遼東的威脅未必下于草原。

    “自殘元-分—裂,瓦剌韃靼居于草原,兀良哈游牧遼東,洪武朝歸附,為我大明守衛門戶。陛下聖明,武功蓋世,威遠弗界,兀良哈自俯首順服。”頓了頓,話鋒一轉,“然事無絕對,若有如安南黎氏者,天生反骨,雖不能撼我朝基石,終將埋下禍患。”

    朱棣陷入了沉思,孟清和再接再厲,“女真生于白山黑水,勇悍凶蠻,為壯大部落,常擄掠人口,或奴役,或以為戰力。長此以往,其所害不下韃靼。朝廷雖在遼東設立軍民指揮使司,授歸附部落頭目官職,終人心不滿,如建州衛指揮使呵哈出,正為野心之輩。當加以防備,不可放松。”

    嚴格來講,這番話已有些過界,更有危言聳听,擾亂社會安定嫌疑。換個人,踫上永樂帝心情不好,百分百會拖出去,不砍頭也要下錦衣獄。

    一頂頂大帽子扣下來,別說孟清和只是個小小的一等伯,換做國公,照樣吃不了兜著走。

    幸運的是,孟清和早被朱棣劃入自己人範疇,又愛惜其才,對他的寬容度,遠非一般朝臣能比。

    思及同道衍的幾番長談,永樂帝沒有被惹惱,而是凝眉深思,思考孟清和話中提及的“隱患”。

    良久,朱棣才道︰“卿所言確有道理。”

    永樂帝不是莽夫,否則也不會有“燕王善謀”一說。

    他十分清楚,北邊的鄰居始終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沒想到的是,不起眼的女真,也會大明造成威脅。

    韃靼瓦剌,拉一個打一個,不打不服,打到服為止。

    兀良哈,一直是大棒甜棗並用,效果始終不錯。

    若非考慮到兀良哈在邊界起到的作用,朱棣會允許壯漢們-走-私?想想都不可能。

    至于女真,該如何處置?

    打?現階段還不值得。

    拉?該拉攏哪一個?

    “依卿之見,可以兀良哈壓制女真?”

    “此其一。”孟清和道,“臣以為,遼東都司距女真各部尚遠,不易管理。可于極北之地再設都司,朝廷遣掌印官,其他軍官,邊軍女真各半。並許女真各部遣頭領之子入北京國子監,或入儒學。教導其為大明屬臣之榮,仿照哈密忠順王脫脫之例……”

    話沒說完,殿外有宦官通稟,定國公請見。

    “兒回來了?”朱棣神情一振。

    孟清和有些吃驚,他當真不知道沈被召回大寧。

    距離天子越近,掌握消息的渠道越少。錦衣衛和伺候朱棣的宦官,都要保持一定距離。

    小心些總沒大錯。

    沒人想惹來天子的猜忌。

    即使永樂帝不產生疑心,隨扈的胡廣等人一樣讓孟清和提心。

    不過,若真有情況,漢王和趙王當不會坐視不理。現如今,他可是天子蓋了戳的漢王派,此事有好有壞,總體而言,利大于弊。至少生命安全有了更多保障。

    沒背景,和沈的關系不能公開,漢王擁躉的頭餃擺出來,多少也能唬人。

    暖閣門推開,夾著碎雪的冷風卷入。

    冷風之後,是錦裘玉帶,仍不掩煞氣的定國公。

    “臣沈,拜見陛下!”

    大氅留在暖閣外,黑紗襆頭上落了雪花。

    敕令送達宣府,沈立即率親衛啟程,沿途之上,非大雪阻路,幾乎未曾休息。

    “起來。”

    朱棣面上帶笑,語氣都溫和了幾分。

    “宣府幾地,可有韃子犯邊跡象?”

    “回陛下,月前游騎發現韃子蹤跡,魏國公下令全-軍--戒備,派遣騎兵日夜巡視。後經克魯倫河一戰,韃靼退往極北之地,中途遇瓦剌順寧王及哈密忠順王阻截,潰散部騎不知凡幾。僅阿魯台,馬兒哈咱兩部未受太大損失,得以保全。若此時發兵,達其本部,不敢言畢其功于一役,邊境之地,臨韃靼處,五年可保太平。”

    沈話落,孟清和十分激動,都想親自抄刀子跟國公爺上戰場。

    自靖難之後,再難有跟著國公爺撿-漏的機會。征討安南,他也是和成國公一起留在憑祥養病,收獲雖然不少,卻也留下不小的遺憾。

    身為武將,哪怕只是個半吊子,有事沒事也該到戰場上溜達一圈。進不了中心,在外圍走一走,給三頭身授課時,也多了資-本和素材。否則,十萬個為什麼壓下來,他八成會和漢王一樣,見到朱瞻壑開口就想跑。

    “朕知你所言非虛,但,”永樂帝皺眉,嘆了口氣,將楊鐸呈上的條子遞出,“看看吧。”

    “是。”

    沈接過條子,看完上面的內容,瞬間臉色一沉。

    孟清和湊頭瞄一眼,也皺起了眉頭。

    交趾簡定-叛-亂,交趾都司平-叛-不利。叛賊盤踞山中,擁立偽陳氏王族,散布-謠-言,襲-擾-官軍。至九月,已有蔥康、上洪兩地響應。

    簡定是誰,孟清和听都沒听說過。

    征討大軍班師前,黎氏-叛-軍-十不存一。僥幸未死,或被官軍吸收,或是被商人雇佣種田。拿著朝廷俸祿,又有賺錢的門路,吃飽了撐的從賊-叛-亂。

    就算要-叛-亂,也不該是現在。

    交趾新設,永樂帝接連下旨,對當地庶人以撫綏為主。為安定地方,廣播恩德,先後兩次從交趾選賢才,到中原就學做官。當地土人多以歸入明朝為榮。

    綜合種種,明朝堪稱“仁義”。

    比起安南對佔城和鄰邦所為,永樂帝都能拿個十五世紀的xxx□□。

    這種情況下,叛-賊十有八--九是群烏合之眾,被擁立的陳氏王族也未必可信。

    真想做國王,當初明朝大張旗鼓的找人時怎麼不出來?

    擔心被明朝 嚓掉?腦子正常的都該清楚,造-反丟命的可能-性-更高。

    此時的明軍,並未如歷史上一般,在交趾全境引起不滿。貿然扯旗-叛-亂,除了找死,還能有何種下場?

    這等“聰明才智”“特立獨行”,該和韃靼的新可汗本雅失里很有共同語言。

    “交趾生亂,甦浙沿海發現倭寇蹤跡,此時對沙漠用兵,絕非良機。”

    “陛下召臣前來,即為交趾株之事?”

    “然。爾領兵征安南,當熟知當地實情。”朱棣道,“交趾都司不堪用,朕欲從廣西雲南貴州三地調衛所官軍平-叛,以爾觀,可命誰為總兵官?”

    沈沉吟片刻,道︰“回陛下,臣以為黔國公沐晟善謀略,老成持重,多年鎮守西南,可為統帥。”

    “何不用韓觀?”

    “臣斗膽,不敢瞞陛下,以臣觀,韓都督守境可,出征-平-叛-恐-力有未及。”

    “如此,既從爾言。”朱棣道,“調兵四萬入交趾,沐晟為征夷大將軍,誰可為副?”

    “臣舉薦新城侯張輔。”

    “可還有他人?”

    “都督柳升統領水軍,于征討安南立有大功,也可為副。”

    考慮半晌,朱棣采納了沈的建議。

    “從卿所言。”

    “陛下聖明!”

    孟清和做了半天布景板,以為不會有自己什麼事。不料永樂帝和沈三兩句定下平-叛-將領,突然視線一轉,落到了他的身上。

    “簡定諸賊著實可恨,不殺不足以平憤。大軍出征當有檄文,朕意卿來書就。”

    平叛檄文,他來寫?

    確定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孟清和只能領旨,道︰“臣一定竭盡全力,不負聖意。”

    潛台詞是,不把參與-叛-亂的人刺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後悔來到這個世間,他的名字倒過來寫!

    朱棣很是滿意。

    沈沒說什麼,只是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飽含深意。

    孟清和先是以後,兩秒之後,頓悟,恨不能抓著腦袋撞牆。

    他干嘛這麼聰明?!

    該領會國公爺心思的時候,腦袋成了葫蘆。不該自找罪受的時候,不點就通。

    隨扈這麼多文官,光翰林院就來了五六個,檄文交給他一個武官來寫,讓文臣們的臉往哪擱?明顯是立起靶子,狂拉仇恨值。

    聖意如此,他又能怎麼辦?

    走出承運殿暖閣,孟伯爺第一時間蹲到牆角畫圈圈。

    給老朱家人打工,太不易了!

    抬頭望天,他是第幾次發出這樣的感慨了?

    正郁悶著,一只大手罩上他的臉頰。

    “國公爺?”

    下一刻,攏在袖子里的手被握住了,力道並不大,熟悉的熱度卻讓人不想掙開。

    “怎麼這麼涼?為何不多穿些?”

    “入冬之後,我一向這樣,穿再多也沒用。”孟清和咧咧嘴,“國公爺不是知道?”

    沈挑眉,不見表情變化,孟清和卻敏銳察覺到,國公爺生氣了。

    “那個……”開了口,卻不曉得怎麼補救。

    宦官送來大氅,沈接過,單臂抖開,直接披到了孟清和身上。

    國公爺身高腿長,孟伯爺高度不夠,大氅拖到了地上。

    “國公爺,我帶了斗篷。”

    “恩?”

    沈挑眉,黑眸微眯,孟伯爺立刻消音。

    閉嘴,萬事大吉。

    國公爺滿意了,修長的手指拉起大氅領口,黑色的皮繩,襯著一抹潤玉般的白,讓人移不開眼。

    該說侯二代得天獨厚?

    不看虎口和掌心的繭子,這實在不像是武將的手。

    沈俯身時,孟清和的視線又落到他的臉上。

    烏發,劍眉,深眸。

    執刀時,通身的煞氣,安靜時,卻如謫仙般出塵。

    看得再多,仍會不由得出神。

    孟伯爺不動,定國公直起身,看著明顯走神的孟某人,心頭微動,綻開了一抹笑。

    “回神。”

    兩個字,成功讓孟清和從沉迷中醒來。醒來之後,再次有了撞牆的沖--動。

    默默捂臉,都幾年了,還不見出息,當真沒臉見人了。

    定國公心情大好,一路牽著孟清和,被宦官引到安置的廂房。

    自我反省中的孟伯爺,壓根沒注意到兩人此刻是什麼形象。

    親衛們眼觀鼻鼻觀心,鎮定自若。見多了,不值得稀奇

    遇上的隨扈官員也未表現出任何詫異。

    古有摯友抵足而眠,定國公和興寧伯所為,根本不值得參上一本。何況,以這兩人的本事,真敢背後挑刺,倒霉的是誰還很難說。

    沈安置的廂房就在孟清和隔壁。

    宦官退下,國公爺直接把人拉進了自己房中。

    “國公爺,我還是回去。”

    “不必。”

    火盆剛剛燃起,還有些冷。沈突然把孟清和抱了起來,走進內室,繞過一面山水屏風,將他放到了榻上。

    孟清和不自在,想起身,卻被一把按住。

    “別動。”

    身上的大氅-解-開,搭在屏風上,隨後是公服,棉袍,靴子都被代勞。

    宦官送來熱水,國公爺親手擰了帕子,擦過孟清和的臉頰和雙手,像是在踫觸一件精美的瓷器

    直到腳腕被握住,浸入略燙的水中,孟伯爺果斷頭頂冒氫氣,懵了。

    “國公爺……”

    “恩?”

    沈正捏著孟清和的小腿,拇指按到某處,頭頂一聲冷嘶,沒聲音了。

    孟某人幾乎栽倒,國公爺卻是彎起了嘴角。溫熱的掌心整個覆上,從腳踝到膝蓋,冰冷的感覺漸漸退去,余下的,只有陣陣暖意。

    “好些了?”

    “啊?”

    “可還冷?”

    沈仰首,眼角眉梢都帶上了笑意,孟清和突然又想撲了。

    “十二郎?”

    “……沒事。”

    水漸涼,孟清和只著中衣,裹著棉被躺在榻上。天色未晚,困意卻開始涌上。

    冰雪融化,會帶給人欣喜和暖意。

    國公爺如此,卻讓他的心揪成一團。

    兩輩子,第一次有人這樣待他。

    鼻子有些堵,用力閉眼,熟悉的冷香自身後圍住了他。

    “十二郎。”

    “……”

    沒出聲,翻過身,伸出手臂,用力扣住沈的肩膀,仰起頭,狠狠堵住了他的唇。

    生于兩世,心終于安穩,就是他了!

    永樂六年十一月,交趾生亂,天子下旨,以黔國公沐晟為總兵官,佩征夷將軍印。新城侯張輔,都督柳升為副,興兵四萬,入交趾平亂。

    同月,平江伯陳率舟師平上岸倭寇,斬首六十余,日本將軍遣使臣朝貢,並上報前代將軍足利義滿死訊。

    同年十二月,朝鮮都城為明軍所下,涇國公嫡孫陳紀率先入城。朝鮮國王扮作庶人逃出漢陽。前國王上表,重新登位為王。

    北疆連降大雪,征討大軍集于邊衛,魏國公得令,出征之日延為明年二月。

    兀良哈的壯漢們追蹤韃靼進入漠北,一邊給大寧傳送消息,一邊不忘動手打壓女真。呵哈出等女真頭領來不及-顯-露-野心,就被某人挖出的坑埋了。

    大軍不出征,定國公留在大寧,孟伯爺過了一段相當舒心的日子。

    臨到十二月中旬,永樂帝循常例發年金。身為勛貴,孟清和領到的賞賜自然不少。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孟清義也得了恩賞。

    一道皇令,孟清義從庶人一躍升為北京五城兵馬司指揮,正六品,不管事,只領俸祿。

    人在家中坐,官從天上來。接到敕令,孟清義整個人都傻了。

    得知消息,孟清和也有點傻。

    國公爺笑言︰“凡親王、郡王妃父無官者,分授兵馬指揮、副指揮,不管事。無父,度情可授其兄。吾為今上義子,受封國公,祿比親王。”說著,發現孟清和神色有些不對,疑惑道︰“十二郎?”

    孟清和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先前皇後比照國公夫人賞錢,如今天子參照王妃賜官。

    大明第一夫妻,行事果真非同凡響。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