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七十二章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清和 | 作者︰來自遠方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朝廷大軍抵達憑祥之後,染-病的將官士卒陸續好轉。www.biquge001.com

    因興寧伯一力倡導的“病號飯”,在火頭軍的辛勤努力之下,身體底子好的邊軍,病愈後竟壯實了許多。

    朱能的病況也開始減輕,人雖瘦得脫了形,精神卻大有好轉,不再每日昏沉不能理事,奉命照顧他的三名良醫,診脈之後,均松了一口氣。

    “新藥果有大用。”

    曾對沈的決定抱懷疑態度的良醫不免汗顏。虧他自認家學淵源,又得趙院判賞識,以為此行定會立下大功,或可升調入京,榮耀一門。過分驕傲,竟致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固執己見,險些貽誤治病良機。

    若無興寧伯主張,定國公排除異議,患病的大部分官軍,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釀成如此大禍,還想榮耀滿門?免死充軍都是僥幸。

    思及此,良醫出了一頭冷汗,與數名同僚商量,該趁著大軍整頓-時-日,到興寧伯處告罪賠禮。

    “興寧伯遠見卓識非我等能及。如我等之前所為,妄稱一聲醫者,祖輩九泉之下也會蒙羞。”

    “李兄所言甚至。”

    隨大軍遠征的良醫,除少數奉職的醫官,多是從惠民藥局和民間醫館征調的醫戶。而立不惑之年者居多,年最高者也不過半百,醫術只是一般,勝在有體力。

    為軍醫者,定要跟著大軍一路跋山涉水,上戰場也不是稀奇事。醫術再高,沒有足夠的體力和耐力也無法勝任。

    從太醫院請人?

    皇帝批準,軍漢也未必樂意。

    耳順古稀之齡的老人,一路跟著大軍顛簸,委實不夠-人-道。再者,在趙院判的帶領下,太醫們的鑽研精神不斷邁上新台階,切了手指要在腦門上扎針,打噴嚏要在腦門上扎針,咳嗽兩聲依然要在腦門上扎針,再驍勇的軍漢也會吃不消。

    隨軍的良醫,長期在軍中行走,脾氣性格多少也會受到感染,同尋常的大夫略有不同。

    對此,大軍上下都十分清楚,孟清和被當面指著鼻子叱問之後,也深有體會。

    大明的文官有性格,良醫也一樣有性格。

    醫儒不分家,仔細想想,也挺有道理。

    良醫們知錯就改,陸續到孟清和處賠禮道歉。雖然敢當面斥責興寧伯草菅人命的不過兩三人,持相同意見的始終佔據多數。

    現如今,事實證明興寧伯是對的,自己的固執是錯的,低頭認個錯也沒什麼大不了。

    孟清和著實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

    送走三波良醫,見事還沒完,不得不以商議軍情為借口,躲進了沈的軍帳。

    身為大軍參將,繼續住在主將的帳篷里委實不像話。孟清和咬牙堅持,誓不妥協,才換來了獨居的待遇。

    可遇到了為難的事,還得往沈的帳篷里躲。

    看著單手支頰,面容俊雅,無聲淺笑中的定國公,孟十二郎咧嘴,求收留。

    “遇上難事了?”

    “國公爺神機妙算。”

    “要我幫忙?”

    “國公爺智慧無雙!”

    “哦。”聲音拖長,修長的手指輕輕點著擺置情報公文的短案,道出一句讓孟清和想吐血的話,“我考慮一下。”

    “國公爺……”

    “恩?”

    “昨夜大雨,屬下發現帳篷漏雨,無法住人,請國公爺收留。”

    沈雙眼微眯,笑意加深,仍是沒有點頭。

    孟清和磨牙,這是要他哭著抱大腿的節奏?如果不是實在扛不住了,他立馬轉身就走。無奈被人排著隊道歉外加星星眼,實在是亞歷山大,hld不住啊!

    “國公爺,差不多就行了吧?”孟清和側頭瞅瞅帳外,巡營的士兵剛剛路過,親兵裝柱子中,很好!

    帳簾一落,幾步走到沈面前,雙手一按,低頭,對準還帶著笑意的唇就堵了上去。

    半晌,抬頭,舔-舔-嘴角,“這樣總成了吧?”

    沈挑眉,拇指擦過下唇,不語。

    孟清和瞪眼,還不成?

    成!

    再次低頭,繼續堵嘴。

    這一次用上了全力,後腦被大力扣住,下唇有些疼,百分百會留印子。

    分開之時,頭不免有些暈。

    “國公爺?”

    還想往上撲,卻被按住了肩膀,扣住手臂,撞進了對方懷里。

    鎧甲帶著涼意,意外的讓他覺得舒服。

    只是鼻子撞了一下,一股酸意直沖腦際,頭更暈了。

    沈扣住孟清和的肩,黑眸越來越近,氣-息-拂-過眉間,額頭相抵,良久,低沉的聲音傳入耳中,“十二郎不覺身體不適?”

    “啊?”

    孟清和眨眼,疏忽間,沈的面容竟有些模糊。

    “你在發熱。”

    聲音落下,暈乎中的某人登時被抱了起來,下意識環住沈的肩膀,反應慢半拍,單手撫上自己的額頭傻笑,“不熱……”

    沈無奈了。

    莫不是燒糊涂了?

    “來人,請劉大夫。”

    “是。”

    帳外親兵應諾,一陣刀戟-摩--擦-聲,很快遠去。

    孟清和被放在沈的帳中的榻上,下意識拉住沈的手臂,迷迷糊糊的往前蹭,是熟悉的冷香。即便是在行軍途中,定國公的帳內依舊清爽。

    熱度更高了。

    沈順勢坐到榻邊,將人撈進懷中,輕輕拍著,听聞帳外親兵回報良醫帶到,才安撫著孟清和躺下。

    帳簾掀起,劉良醫背著藥箱走入,行禮道︰“見過國公。”

    “免禮,麻煩劉大夫。”

    沈看似冰冷,處事卻帶著世家子的尊貴與雍容。

    劉大夫放下藥箱,看向榻上的孟清和,搭脈之時,表情愈發嚴肅。一時間忽略了定國公和興寧伯過于-親-密-的姿勢。

    毫不意外,孟清和病了。

    疲累交加,加上受寒,燒得厲害。

    好在不是同成國公一樣的癥狀,也不是讓軍漢們都扛不住的瘧疾。劉良醫開了藥方,交給沈,都是尋常的藥材,大軍中備得很足。

    “今夜發了汗,若能退熱,當是無礙。只不過……”

    “劉大夫不妨直言。”

    “在下認為,興寧伯應當休養,不宜繼續隨大軍前行。”

    帳篷里陷入了沉默,沈沉吟片刻,道︰“此事本官自會斟酌。劉大夫暫且退下吧。”

    “是。”

    劉良醫離開了軍帳,親自叮囑醫戶熬藥。

    沈坐在榻邊,帶著薄繭的指腹,輕輕劃過孟清和的臉頰,忽然被握住了。

    “我沒事。”孟清和感覺用不上力氣,仍是攥緊了手,大腦中仿佛有個聲音在不停告訴他,不能放手,“照劉大夫說的,喝過藥,睡一覺就好了。真的,我一直在用趙院判的丸藥,都養好了。這次是不小心,下次不會了。”

    沈沒說話,定定的看著孟清和,黑眸中閃過莫名的情緒,突然俯-身,覆-在榻上,下巴抵在孟清和的頸間,輕輕蹭了一下他的臉頰。

    “國公爺?”

    “恩。”

    聲音很低,孟清和心頭揪緊,環住沈的肩,用力抱緊。

    “我沒事,真的。”所以,不用擔心。

    “……恩。”

    兩人都沒再說話,直到親兵的聲音在帳外響起,湯藥熬好了,沈才撐起手臂。孟清和卻是一邊燒得迷糊,一邊呲牙。

    無他,手臂麻了。

    藥很苦,孟清和很想一口,架不住沈一勺一勺的喂。

    不過三勺,臉就皺成了一團。

    良藥苦口,用得著苦成這樣嗎?

    嚴重懷疑熬藥時候加了黃連。

    “國公爺……子玉……我自己來!”

    美人再溫柔也不成了。

    氣氛什麼的,溫柔什麼的,全都是浮雲、

    誰說被美人喂藥是享受?純粹是遭罪,受苦!

    孟清和用最後的力氣搶過藥碗,入手滾燙,險些扣到地上。

    “小心。”

    沈又把藥碗接了過來,托到極穩。

    孟清和瞅瞅沈,伸出手指,戳了一下碗邊,指尖紅了。

    “國公爺,不燙嗎?”

    “燙。”沈輕笑,低頭-吮-去孟清和嘴角的藥漬,“藥要趁熱喝才更有效。我知道苦,十二郎暫且忍忍。”

    勺子又遞到嘴邊,孟清和張開嘴,想起剛剛藥碗入手時的熱度,似乎,再嘗不到一星半點的苦。

    一碗藥喝完,孟清和的眼圈有些發紅。

    或許生病的人都脆弱,不管不顧的抱住沈,死活也不抬頭。

    “十二郎,先松開。”

    就不松,愛咋地咋地!

    沈干脆把人托起來,擁進懷里,藥碗放在地上,軍帳里的人不出聲,除非有重大軍情,親衛不會擅自掀起帳簾闖入。

    “十二郎。”

    “恩。”

    “此次是疏忽。

    “不是!”孟清和終于抬頭,“我說過是我自己不小心。”

    “終究……”大手撫過孟清和的發,“是我想得不周。”

    孟清和想再說不是,卻被沈按在了懷里,“大軍後日開拔,十二郎留下。”

    “留下?可……”

    “成國公雖無性命之憂,也不宜繼續出征。十二郎留下,也當是為看顧成國公。”沈略微壓低了聲音,“憑祥知縣李慶青忠于朝廷,雖可托付,卻更信十二郎。”

    明知是托辭,卻找不出任何反駁的理由。

    歷史上,成國公朱能的確是在大軍攻入安南之前病逝,永樂帝輟朝五日以示哀悼,並追封朱能為東平王,謚號武烈。

    有了丁千戶帶回的新藥,朱能的病情依舊嚴重,卻熬過了生死關口,只要善加調養,不出意外,活上三四十年不成問題。

    但以當前情況,繼續統領大軍是不可能了,留在憑祥調養是最妥善的辦法。

    “真要我留下?”

    “是。”沈正色道,“一則是為十二郎養病,二則,大軍過處,廣西等地土官及番邦國主或請隨軍出征,或遣使來見,成國公重痾未愈,不便多費精力,隨軍將官朝臣皆有所短,或不能服武將,護無以說文臣。十二郎有勇有謀,當是最佳。”

    “……”話是好話,可他怎麼總覺得不太對勁?是燒還沒退,腦袋糊涂著,還是國公爺語言藝術過高,讓他尋不出半點蛛絲馬跡?

    再想不明白,話說到這個份上,孟清和也不好繼續推辭,只能捏著鼻子,點頭答應。

    留下就留下。

    以沈的武力值,即使安南再蹦,也蹦不出什麼ど蛾子。

    “我听國公爺的。”

    話落,孟清和眼一閉,躺倒。

    藥勁上來,他開始犯困。

    看起來,湯藥里不知有黃連,還有安眠成分。

    沈輕笑,側-躺-在孟清和身邊,單手撐頭,氣息拂過孟清和的耳際,“十二郎。”

    孟清和雙眼閉得更緊,擺擺手,睡覺中,勿擾。

    沈干脆倒在了孟清和的身上,笑得愈發肆意。

    孟十二郎火大,側過身,瞪眼,折騰病號,天理不容!

    越瞪眼,沈笑得越厲害。仿似春風拂過,冰雪初融。

    笑容太過晃眼,孟清和早忘了回自己的軍帳,重新躺下,眼不見為淨,他忍!

    結果鼻子被捏住了、

    忍無可忍,不能再忍!

    孟伯爺惡向膽邊生,力從胸中來,忽略了武力值的對比,騰身而起,全力一撲。

    結果十分顯然,在國公爺的反制之下,孟伯爺從立撲變作了立僕。

    手腳都被困住,動也動不了,反倒是出了一身的汗,體內的熱氣似隨著汗水蒸發,頓時輕快了許多。

    “可好些了?”沈抵住孟清和的額頭,絲毫不在意對方滿臉的汗水,笑意染入眼底,“熱退了些。”

    孟清和呆愣愣的回不過神來,手腳已被放開,很快又被裹在了被子里。

    沈起身,令親衛送來熱水,擰了布巾,笑道︰“伸手。”

    孟清和乖乖伸手。

    國公爺一邊幫孟伯爺擦汗,一邊笑得眉間舒展,哪里還有半點冷意。

    “好了,睡吧。”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孟清和老實躺下,半晌,終于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脖子耳根一起泛紅。

    這一次,國公爺的笑聲傳出了帳外。

    負責主帥安全工作的親衛交換了一個心知肚明的眼神,非禮勿听,繼續單手按刀,威武雄壯,門柱中。

    翌日,孟清和熱度全消,沈升帳,召集將官,宣布不日進軍安南的決定。

    午後,有錦衣衛攜天子敕令飛馬趕到。

    “敕征討安南副將軍隊,定國公沈佩征夷將軍印,充總兵官。仍以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副將軍,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率師征安南。”

    敕令之後,以敕諭激勵眾將,“昔日,皇考太--祖高皇帝命大將軍開平王常遇春,偏將軍岐陽王李文忠等率師北征沙漠。開平王卒于柳河川,岐陽王受命,領諸將掃滅殘元,終立不世之功勛。爾等宜取法前人,立志自強,同心共力,殄除奸逆。建萬事勛名,以副朕之委托。”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

    沈為首,朱能也被人攙扶,面向京城方向叩拜。

    敕令送到,錦衣衛帶上大軍呈報的軍情,再次馳馬飛奔,煙塵滾滾,頃刻間不見了蹤影。

    孟清和不免感嘆,論知人善用,當推永樂大帝。

    若是楊鐸和麾下校尉力士知道興寧伯發出這番感嘆,不知做何感想。畢竟,幫助錦衣衛開拓新業務的,正是興寧伯本人。

    永樂四年十月丁未,定國公沈率征討安南大軍,師發憑祥,過度坡,至壘關駐營。

    沈著玄色盔甲,立大 ,鼓角齊鳴,望祭安南境內山川,告安南黎賊弒君虐民,侵擾臨封,內侵上國之罪。

    參軍李俊于關下痛斥安南二十條大罪,言上國天子震怒,命將八十萬討除逆賊,並言黎氏罪惡滔天,然天兵之來,只為討伐逆賊,不禍及百姓。皇帝陛下已嚴令將士秋毫無犯。受逆賊脅迫官吏,若能幡然改過,仍各安原職,既往不咎。若死不悔改,視同逆賊,一概懲處。

    有各國之人在安南經商或被逆賊擄掠者,可悉赴軍門自陳,即可護送還國。有願留買賣者,可留。若能生禽黎賊父子送至軍門者,重加爵賞。

    待掃除逆賊,當召國人耆老,尋求陳氏子孫,昭雪其冤,復其王位。上以副皇恩,下以慰爾民之望。

    簡言之,跟著黎氏逆賊是沒有好下場的,棄暗投明才是正道。

    大明派遣軍隊,是為幫助安南人民脫離逆賊的壓迫,救民于水火。

    等到掃除逆賊,仍舊會尋訪陳氏子孫做安南國王。

    這是什麼樣的精神?

    分明是友愛世人的國際主義精神!

    如果要頒發十五世紀的xxx□□,大明的永樂皇帝當是最佳獲獎人選。

    和平友愛,急人所急,救民于水活,大公無私的幫助臨近弱小國家抵抗--強--暴,隨時隨地向第x世界國家深處援手。

    論十五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最偉大的和平主義者,永樂大帝,當之無愧!

    朗誦完討逆文,歷數完安南的罪狀,以兵部尚書出任參軍的李俊擦擦汗,果然是人外于有人天外有天,能寫就如此文章,興寧伯果真是文武全才,國之棟梁啊!

    永樂四年十月丁酉,明軍的討逆文書傳遍臨近諸邦,原為黎姓的安南胡氏國王也徹底明白,自己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十月庚子,隨著隆隆的炮響,安南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站在憑祥城頭,孟清和和朱能舉著千里眼,向炮響處眺望,只能看到一片茂密的叢林和不斷騰起的黑煙。

    許久,孟清和放下千里眼,晃了晃有些酸的脖子,轉向陪在一旁的憑祥縣令,溫和一笑。

    “李大令,本官有件事想請大令幫忙。”

    “伯爺盡管吩咐,下官定然勉盡全力。”

    “不必這麼嚴肅。”孟清和笑道,“朝廷下令沿海諸省造船一事,李大令應當知曉?”

    “下官略知一二。”

    “造船需要大量木料,李大令應也知道?”

    李慶青點頭,道︰“下官知道。”

    “那麼,”孟清和笑得眯起了雙眼,將千里眼遞到李慶青手,示意他朝安南的方向看,“看著眼前這一切,李大令不覺得該做點什麼?”

    推動憑祥縣降級發展,脫貧致富之路,就在眼前啊!

    孟清和這般如此,如此這般一番解釋,李慶青哆嗦著雙手,激動得臉頰發紅,握緊拳頭,興寧伯指點明路,下官感激不盡!

    感謝罷,飛速奔下城頭,召集附近土官,縣中耆老,開展動員工作去了。

    城頭,朱能對孟清和豎起大拇指,“高才!”

    孟清和謙虛,“不敢。”

    朱能眯眼,此事,本官是否有份?

    孟清和點頭,那是自然!

    一國公一伯爺,相視而笑,看向遠處大片的森林,眼中金光閃爍。

    這可都是錢啊!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