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百一百四十二章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清和 | 作者︰來自遠方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常言道,沖-動是魔-鬼。www.biquge001.com

    做事不考慮後溝,百分百是要付出代價的。

    或許是因許久未見沈,孟十二郎一時激--動,心潮澎湃之下,熱血上涌,不顧雙方實力對比,腦袋發熱的沖了上去。

    美人是抱到了,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翌日,大寧鎮守,行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一等伯孟清和,托病曠工了。

    一把手告病是件大事。

    大寧都指揮使朱旺親自登門,還帶著城中最有名的良醫,一為探望病情,二來借機聯絡一下同上司的感情。

    進了伯爵府,朱旺被引至正堂,沒見到孟清和,卻見到了一身藍色常服的定國公沈。

    見到堂中之人,朱旺頓時一愣。

    定國公怎會在大寧?還是在興寧伯的府中?

    思及邊塞出現的幾股韃子騎兵,朱旺頓悟,一定事關朝廷-軍-事-機-密,否則,定國公前來大寧,怎麼大寧都指揮使司一點風聲都沒听到,完全不符合常理。

    自以為得出了最正確的答案,朱旺的表情變得無比嚴肅,抱拳道︰“下官見過國公爺。”

    沈頷首,問明朱旺登門拜訪的理由,代孟清和表示了感謝。

    沈的主人姿態,令朱旺頗為疑惑。

    這里是興寧伯府,不是定國公府,沒錯吧?

    現下的情形該如何解釋?

    或許是沈的態度過于自然,朱旺的所有疑問都壓在了心中,始終沒有問出口。

    幾句寒暄之後,見沈沒有多談的意思,朱旺很快告辭,請來的良醫也沒能發揮作用。

    朱旺勇武過人,胸有謀略,在軍中頗有聲望,曾一度被寧王朱權重用。

    在永樂帝登基後,朱旺一直穩坐大寧都指揮使一職,即便張貴最囂張的時候,也只是受到排擠,沒有被頂替下去,足見其政-治-嗅-覺-敏銳,手段同樣不低。

    認定沈有要事同孟清和相商,興寧伯突然托病的舉動便有了解釋。

    為使消息不外傳,必然要隱秘行事。韃子詭譎,難保不會有一兩個探子混在商隊中-進--入-大寧,打探消息。察覺到任何蛛絲馬跡,都會影響到邊軍的行動。

    定國公到大寧一事,定要保密!

    心下打定主意,出府之後,朱旺特地叮囑良醫,不得將今日之事泄-露出去。

    良醫再三保證,絕不說一個字。朱旺仍不放心,干脆遣親衛跟著良醫,寸步不離,謹防出現任何差錯。

    良醫有苦難言,出--入--家門,醫館坐診,身後都站著個凶神惡煞的軍漢,生意冷清不說,巨大壓力之下,險些神經衰弱。

    直到沈返回北京,軍漢才被朱旺召回。

    在那之前,被緊迫盯人的良醫,仍要繼續同壓力抗爭。

    送走了朱旺,沈返身回到三堂東廂。

    推開房門,邁步走進室內,臨窗的案牘上,攤開的十數張宣紙墨跡已干。山水屏風之後,一夜未曾合眼的孟清和睡得正香。

    松開的里衣領口,散亂在枕上的黑發,柔和了觀者的雙眸。

    坐在榻邊,沈翻開道衍贈給孟清和的易經,自未批注處開始研讀。

    廂房內很安靜,只有銅制香爐內,飄散出淡淡的清香。

    窗外傳來一陣蟬鳴,入秋之後,吵嚷了一夏的知了,也將漸漸息聲。

    孟清和睡得很沉,已近未時,仍未醒來。

    看了一下漏壺,沈俯身,修長的手指梳過枕上的黑發,擦過微紅的眼角,托起孟清和的頸項和肩膀,將他抱了起來。

    “十二郎,醒醒。”

    低沉的聲音滑過耳邊,昏沉中,像是有幾片羽毛輕輕刷過心頭。

    孟清和分不清是在做夢還是現實,閉著眼楮恩了一聲,順勢靠在沈肩上,又輕聲打起了呼嚕。

    沈有些無奈,寵著,還是叫醒?

    拍了拍孟清和的背,趴在肩上的人,竟像只貓一般蹭著鼻子和臉頰,就是不肯睜眼。

    沙場上戰無不勝的定國公沒轍了,只能繼續拍著孟清和的背部,好歹將人叫醒,用過了飯再睡。

    至于吃了就睡,最適合養膘的問題,定國公表示,十二郎太瘦,還是胖點好。

    在沈的不懈努力之下,孟清和終于醒了,懶洋洋的打了哈欠,眼楮半睜半閉,不是沈拉著,隨時可能再栽倒,直接睡過去。

    廂房的門被推開,侍人送來熱水,漱過口,溫熱的面巾覆在臉上,孟清和深吸一口氣,迷糊的腦袋終于清醒。

    半捂著臉,只露出一雙眸子,一瞬不瞬的盯著眼前的國公爺,暗暗撇嘴。

    這位之前說什麼來著?

    守禮之人?自己竟然還信了?

    放下布巾,托著下巴,色令智昏還是太傻太天真?

    侯二代的厚黑程度,顯然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這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對。

    撞大運揀著了?更不對。

    腦袋里一團漿糊,突然想起什麼,耳根一陣發熱,又把布巾捂臉上了。

    “怎麼了?”

    見孟清和遲遲不出聲,捂著臉,不知在想些什麼。沈皺眉,握住他的手腕,用力拉開,然後愣住了。

    措手不及之下,臉紅成了隻果。

    孟清和磨牙,轉頭,丟人啊!

    頭轉到一半,下巴卻被扣住,眼前一黑,唇被堵住了。

    孟清和的腦袋又開始發昏。

    氣氛剛剛好,肚子卻不合時宜的叫了起來。

    伴隨著不甚規律的咕嚕沈聲,xx蒂克頓時被扔到牆角種--蘑--菇--去了。

    侯二代單手撐在孟清和的頭側,沉默五秒,突然嘴角一彎,埋首在孟某人的頸間,低聲笑了起來。

    孟清和眯眼。

    很好笑?

    沒有回答,伴隨著又一陣咕嚕聲,抖肩的幅度迅速加大。

    孟清和︰“……”

    他怎麼從沒發現,某人的笑點這麼低?

    終于,國公爺笑夠了,抬起頭,眸-色-如墨,唇愈發-鮮-紅。

    若不是牢記之前的教訓,孟十二郎有極大可能撲上去咬一口。

    好在理智佔據了上風,否則,後果如何,當真很難預料。

    “起身吧,一起用飯。”

    沈讓開,孟清和丟開布巾,下榻。

    不用到都司衙門辦公,在家用不著穿公服。

    一件圓領藍袍,腰束花犀帶,足矣。

    不出府,也無需帶上腰牌。

    發髻太過麻煩,剛想找根布條一綁了事,卻被按住了肩膀。

    白皙的手指在烏黑的發間-穿-梭,動作有些生疏,卻帶著更多的親近與呵護。

    侯二代的舉動有些突然,孟清和眨眨眼,“子玉?”

    “別動。”

    好吧,不動。

    孟十二郎-挺-直-腰-背,一動不敢動,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里擺。

    束發,結發。

    即便告訴自己要鎮定,仍是心頭發顫。

    干脆閉上雙眼,感覺卻愈發額清晰。

    不想動,也不想出聲。只想這一刻延續下去,一直。知道不可能,而仍舊如此希望。

    許久,門外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一刻的寧靜。

    孟清和恍然回神,睜開眼,恰好撞進一雙黑色的眸子。

    不及回神,手中一片溫涼,在孟家沒能送出的鸞鳳配,正躺在他的掌心。

    皺了一下眉,剛要張口,卻被沈扣住手腕,“三書六禮,俱已齊備,十二郎還要推辭?莫非對不是真心?”

    孟清和瞪眼,胡說八道!信不信他真咬人?

    “那就收著。”沈直起身,手指擦過孟清和頸邊,“擇吉日,再拜會十二郎家中。”

    國公爺一錘定音,孟伯爺摩挲著手中的溫玉,張開嘴,話卻堵在了嗓子眼里,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說不出,便不說。

    心一橫,拽著沈的衣領,直接親了上去。

    片刻,門外傳來侍人的聲音。

    沈抬頭,挑眉,笑容迷花了孟清和的眼,“十二郎心意如此,甚悅之。”

    孟清和︰“……”

    他的確一直暢想著同美人的未來,可眼前的情形,無論怎麼看,都像是被拐了吧?

    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苦思無解,心中陡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悲憤。

    不能抓過侯二代咬一口,只能化悲憤為食-欲,在侍人仿佛見鬼的表情中,橫掃碗盤,生平第一次,在飯桌上贏過了沈姓國公爺。

    看著空空的碗碟,再看看撐得滿地溜達的孟某人,國公爺開始思考一個很有深度的人生問題,找了這位,他到底是什麼眼光?

    沈在大寧城停留三日,孟清和也曠工三天。

    定國公不離開,興寧伯明顯沒有工作的時間和興趣、

    一把手曠工不干活,為保證辦事效率,下邊的人只能加倍努力。

    以朱旺為首,短短三天時間內,大寧都司上下集體榮升國寶。有了對比,眾人才發現,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的興寧伯,個人能力有多強悍。

    第四天,孟清和送走了沈,出現在都司衙門時,都司上下立刻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少了孟清和這個一把手,當真是玩不轉。

    習慣了高效快速的辦公方式,再回到以往的工作模式,別說二把手三把手們,連底下的文書小吏都要皺眉。

    在興寧伯的帶領下,接二連三發掘出了工作狂的潛質。如果朱元璋還活著,大寧都司上下定會遭到重點表揚。

    如有他省官員前來學習先進經驗,定會被衙門里高漲的工作熱情所震撼。

    衙門往來之人,各個腳步如飛,爭分奪秒。

    掌印之人,運筆如飛,一言不和,直接用拳頭討論真理。

    一陣拳聲腿風,解決公務,也順便減壓。

    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時刻戰斗在崗位第一線的斗士。

    不是朱旺等人天生如此,只因工作和績效獎金直接掛鉤。

    興寧伯是誰?簡在帝心的猛人,帶著大寧都司和邊軍一同發家的厚道人。

    在他手底下干活,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回報。若是不努力,多少人排著隊等著競爭上崗。

    激烈競爭之下,大寧都司的工作效率,自然如火箭一般極速飛升。

    以大寧為參照,伴隨著人員被陸續借調,高效快捷的辦公方式呈扇形向周邊輻-射。薊州,遼東,開原,廣寧,宣府,順天八府,各司衙門,都開始大踏步向前邁進。

    別人都在狂熱的向前飛奔,汗水灑了一路,自己慢悠悠邁著八字步龜速前進,被落下一大截,饒是臉皮再厚也撐不住。

    潛移默化之下,南京和北京官員的工作模式和節奏變得極為不同,進而造成了許多問題。。

    北京的官員調到南京,報道之後開始工作,馬上黑臉。明明半個時辰就能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到一天,一天不行就兩天,簡直是浪費時間,浪費朝廷的金錢,更是浪費個人生命!此等風氣萬不能助長,挽起袖子,上疏,彈劾!

    南京的官員轉調北京,同樣不習慣,到衙門里上班,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君子風度呢?士大夫的瀟灑呢?統統不見。堂官和推官擼胳膊挽袖子,六部天官拍桌子摔凳子,為的不是聖人之言,而是該向往來商隊征收多少稅額,明年春耕該種什麼,邊軍到草原上“淘換”畜群的成果如何,諸如此類,簡直是有辱斯文!彈劾,必須彈劾!

    南北兩京的爭吵,貫--穿了整個永樂朝,也成為了大明官場上的又一道獨特風景線。

    作為始作俑者的孟清和,卻鮮少被提及。畢竟,有趙緯和陳瑛的先例,言官們都有了一個共識,沒事少惹興寧伯,這位絕對是屬不倒翁的,沒有一拳砸穿鋼板的本事,千萬別自找沒趣,撞破了腦袋,可沒有救護車。

    整個九月,孟清和一直在忙。

    鞏固了邊防,派人乘船南下,加入鄭和下東洋的船隊,臨近十月,仍是閑不下來。

    在考察過大寧的儒學和周圍里鄉的私塾之後,孟清和上疏朝廷,請在大寧設立儒學和衛學。

    訓導和儒師都是現成,錦衣衛正在朝堂里過篩子,隔三差五就有倒霉蛋被發到邊遠地區支教戍邊。尤其是近段時間,南來的隊伍絡繹不絕,大寧的人才絕對不缺。只要朝廷許可,孟清和有絕對的信心將儒學和衛學辦好、

    依奏疏所寫,學中除招收邊民和邊軍子弟,還為歸附的韃靼和女真部落留有名額。部落首領和軍官子弟,通過考核,都可入學。考試不過,也能旁听。即便是不走科舉武舉,能學習漢字,讀懂漢文,回到部落之後,也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人。

    大明考核官員政績,辦學教化鄉里,是極為重要的一項。

    教化蠻夷,同樣是帝王的功德。

    孟清和此舉,契合了朱棣心思,申請被很快批準,朝廷還派來了數名儒師,助孟清和辦學。

    實際上,孟清和計劃中的辦學,同永樂帝所想還是有些出入。但在事情未成之前,絕不能漏出半絲口風,除了沈,連道衍都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圖。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一樣,知道幾百年後的歷史,並在嘗試加以改變。

    朝廷派遣的教師團隊尚未從京城出發,鄭和率領的船隊已從寧波起航,沿海圖指引,駛往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日本。

    由于想搭乘順風船的人員過多,船只的數量增加到近兩百艘,人員數量接近三萬人。

    船帆揚起,鄭和站在船頭,表情堅毅,很是雄壯威武。

    待船隊駛出海港,破浪遠行,威武的鄭公公終于臉色一變,猛的撲向了船舷。

    同他一樣的,還有作為副使的王景弘。

    吐完了,鄭和坐到甲板上,漱口之後,取出瓷瓶,倒了一粒丸藥送進嘴里,沖鼻的苦味,總算是緩解了胃里的翻江倒海。

    只為了這瓶藥,到太醫院走上一遭,也算是值了!

    王景弘眼巴巴瞅著,出于同僚情誼,鄭公公友情贈送兩粒,再多就沒有了。

    吃過藥,緩解了暈船癥狀,王景弘剛要道謝,卻見鄭和捏著眼角,眺望大海,迎風流淚,心中不免詫異。

    “鄭公公這是為何?”

    “咱家想起贈藥的趙院判,故而流淚。”

    “是為感激?”

    “自然。”

    王景弘︰“……”

    既是感激,這幅一邊流眼淚,一邊咬牙切齒的樣子是為哪般?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