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七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 12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 作者︰鋼指戒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二日早,吃過早飯,崔如佳告訴劉琨,她的內佷崔悅來到並州,石勒在冀州鬧得很歡,崔悅帶領一些族人遷來並州。www.biquge001.com劉琨很是欣慰,河北大亂,大族子弟大多北上投靠幽州王浚。因王浚是太原王氏出身,很少有人來投劉琨。中原人物凋零,清河崔氏也算名族,劉琨馬上召見崔悅。

    崔悅前來,拜過姑父。劉琨見崔悅只有二十出頭,笑道︰“未想我佷原來年輕、俊朗。我曾看過你去年寫來的家信,我見你書法蒼勁,還以為你年歲不小了。”

    崔悅第一次見劉琨,本還緊張,一听此語,也哈哈大笑,放松許多。

    西晉最著名的書法家是衛,索靖。崔悅學習兩人書法,亦自成一家。索靖的《出師頌》為我國現存最早得書法珍品,歷來為皇家收藏。

    劉琨問崔悅的士品,崔悅紅著臉說︰“兵荒馬亂被耽擱了。”

    沒評士品,可不好封官。劉琨說︰“你回家看幾日書,我來給你定品。”

    崔悅很自負,說︰“無需看讀,明日即可。”

    “好,”劉琨高興,“那就明日。”

    一州的大中正一般由本地最高名士擔負,可是並州最大的太原王氏,重要人物不是在朝中,就是在幽州王浚處;而第二等的溫嶠家,人物也大多不在並州。溫嶠年歲太小,不得已朝廷任劉琨替代並州大中正,負責品定並州‘中高級’人才。

    崔悅一走,如佳就笑著說︰“你會評士品嗎?”

    “我見過別人品級。”劉琨好似心不在焉的說。

    如佳朗朗一笑︰“看來你要照葫蘆畫瓢了,我也要去听听,親身感受一下九品中正制。”

    魏晉南北朝選材的九品中正制,原本是對兩漢的察舉制的完善和規範,目的還是為了使政府選材更公正。九品中正制未盛先衰,長期被後人詬病,表面上是因為這種制度被門閥世族所操縱和利用。其實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漢初。士族還沒有崛起,人民貧瘠,可以讀書的人本就極少,能夠出口成章。下筆如神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在不浪費政府資源之下,察舉制已經可以滿足國家選材需求。他的缺點一直就有,可是不太重要。一個縣里面就兩個能說能寫的,選其他人根本不成。

    可是隨著莊園主的崛起,有學識的人才大量增加。現實生活中,人才多于政府需求,使察舉制的弊端明顯顯露出來。察舉制人的主觀因素太大,這一點也是九品中正制的首要弊端。

    縱觀中外,選材問題是個全球性問題。在英國,多次出現父子兄弟首相。著名的丘吉爾和當今的首相卡梅倫都有皇家血統。美國的父子、叔佷總統也出了好幾撥。看樣子又要出現夫妻總統了。美國現在非常害怕一點,2016年如果再次出現克林頓大戰布什,可就把美國社會的臉丟盡了。(共和黨主要“捐款人”都曾表示,他們更傾向于支持老布什的次子參加下屆大選。)

    日本就更不能提,現任的姥爺是1960年的首相。這還不算什麼,看看前首相,現在的副首相,這位太郎從祖上幾代起一直都是和首相或天皇聯姻。那就是一個四世三公的日本版本。

    人才暴增之下,人類的組織或團體如何選材才還真是一個棘手問題。

    魏晉南朝給士族定品,要是名士子弟則大多考得非常簡單,甚至考題的答案都模凌兩可。你怎麼說都行。

    比如有一次,王戎考阮瞻,竹林七賢阮咸之子。王戎問他︰“孔聖人看重儒學,老莊申明自然,他們的主旨有無異同?”這題太復雜,復雜到你怎麼說都行。反正他當時就沒有最終答案。說有不同。或說相同都行。反正阮瞻隨口說一項就行。可是阮瞻卻老老實實的說了個“可能不同吧”(將無同)。王戎听完“嘆息良久”,馬上封官。阮瞻被評為‘灼然’,九品中正制中的第二品。筆者也認為阮瞻答得非常有深度。因為‘或有不同’是最佳答案,而笑話他的衛對這個概念則是模糊的。溫嶠也是二品。一般不評一品。

    九品中正,定品的結語非常簡單。往往一句評語。如天縱英才,就是二品;如只需‘頑劣少才’一句,就把寒士打發至七、八品去了。中正評議人物照例三年調整一次,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黃紙寫定並藏于司徒府,稱“黃籍”,故降品或復品都須去司徒府改正黃紙。

    單從評語上講,九品中正可比後世的科舉差出十萬八千里。科舉制對入取的好文章,要寫明哪里好,要寫一大段評語,不容易作假。

    九品中正制對寒士的考題卻出的非常難。寒士是要給名士當秘書的(僚佐),要干復雜的活兒,當然要考難點。

    如佳說︰“不會再出一個‘三語掾’吧?”

    阮瞻靠“都不同”三個字當官。劉琨笑道︰“我找幾個難題。”

    亂世誰敢用庸才,搞不好就是城毀人亡。不要認為曹操說了句“唯才是舉”,曹魏就真得唯才是舉了,九品中正制是曹魏設立的。

    第二天,劉琨坐在明堂之上,問崔悅第一題︰“夏人尚忠,而忠之弊是樸(粗俗),要改善人的粗俗,就要有敬仰;因此商朝人就改革了,使人民有敬仰。可是有敬仰後人變得迷信鬼神,要改變這一缺點,人民就需要修習文化;周朝就開始尚文,可是尚文又使人情冷淡,流于虛偽。(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這一句是兩千年前的曹丕講的,真是自古而然)。而虛偽就又需要求助于忠義。王道成了一個循環,你說我們當代該怎麼發展?太古之化有何異同?”(然夏人尚忠,忠之弊也樸,救樸莫若敬;殷人革而修焉,敬之弊也鬼,救鬼莫若文;周人矯而變焉,文之弊也薄,救薄則又反之于忠---此語出自司馬遷的《史記》)

    如佳在一旁听完,吐了下舌頭,心說這題也太難了,劉琨哪里找到的。

    鋼指戒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