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九十三章 視察與郵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作者︰物理教尸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新書求收藏、推薦票,拜托拜托!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謝謝了!)

    耿精忠的馬車一直行駛到火藥工坊的大門口才停下來,還沒有靠近,負責守衛的戰士便已經舉起了火槍對向楊建等人︰“站住,什麼人?”

    楊建等侍衛一直都是跟在耿精忠身後的,但耿精忠幾次登台演講,他們都沒有隨著一起登台,因此底層的戰士全都不認識他們。www.biquge001.com()“這里還是一點兒沒變啊!”馬車停下之後,耿精忠也就掀開了布簾,走了下來。幾個火器工坊都是同樣的規定,馬匹、馬車都不得進入工坊,除了運送材料以外。

    幾位守衛一看居然是自家世子殿下駕到,立刻舉起手行起軍禮︰“參見世子!”

    “不錯,繼續守衛!所羅門在里面嗎?”耿精忠回了一個軍禮順便問道。

    “回世子,所羅門大師吃住一直都在里面,幾個月都不出去一趟的!”領頭的守衛隊小隊長回答道。

    “哦,是這樣!”耿精忠一听,這所羅門還真是敬業啊,自己給了他們一踏的資料,居然能夠讓他廢寢忘食的整日呆在這一個地方研究,也不枉自己花了大價錢請他們回來。點點頭說完之後,便抬腳往里面走去。這根本都不需要人帶路,自己來過這里,徑直帶著幾名侍衛往實驗室前進。

    這處火藥工坊里的西洋制藥師們一半都是新來的,所羅門就是其中最有本事的一個。所羅門的來歷可是不得了。乃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名資深教授,熱衷于化學類的科學研究。剛抵達起點鎮的時候,耿精忠听聞這一消息,立馬乘船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這里。搞科學研究的學著,全部都害怕一個問題,那就是科研經費。

    沒有科研經費,就是再偉大的科學家,也搞不出科學成果來。縱觀歷史,沒有一項科學研究不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才獲得的。就是居里夫人提煉新元素釙和鐳也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礦石的,還得搭上海量的時間與身體健康。所羅門就是被這一難題給難住了。現在的英國經過兩次英荷大戰。經濟上已經是很困難了,對于他們這些學者的投入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就沒有了。

    耿精忠的使團一到英國,便再次開始網羅招收人才。這第二次的行動可比第一次專業多了。專挑那些大學里的學者邀請。一箱箱的黃金直接擺在他們面前。還真就有不少人乖乖的跟著來了。中國使團開出一系列的優越條件,再加上一幫子已經在起點鎮待了一年的西洋師傅幫著宣傳,從各國的大學中真就招來了不少的學者與學生。另外。各行各業的熟練工人也沒少招,一並跟著英國的商隊回來了!

    以這個時代的條件,能夠創建起來的實驗室當然是沒法和後世想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來到實驗室這邊,耿精忠也沒有打擾任何人,只是自顧自的邊走邊看,兩只手背在後面,沒有亂摸任何一件器材。這里的玻璃器皿還是挺多的,可以說其中的很多器件還是按照耿精忠的圖紙燒制的,比如各種型號的試管以及酒精燈、燒杯、集氣瓶、橡皮塞、試劑瓶、研缽等等,凡是耿精忠記得的化學實驗室里應該有的,而且現在的條件能做出來的,耿精忠全都命令燒制了很多套。

    每一種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其用途耿精忠都有標注,就這一點,就超前了兩百年,就是兩百年後的實驗室內,器材方面也沒有眼前的實驗室齊全。所羅門等學者以及跟來的大批學生剛一見到這些配置齊全的實驗室時,一個個都驚訝的張大嘴巴,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在這里,各種條件都充足,尤其是經費,那是要多少給多少,耿精忠從來沒有打過折扣。

    研發新型炸藥,並不是全部待在實驗室就可以的,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在這里的。此刻的所羅門還在認真的實驗,硝.化.甘.油早已經可以成批制作了,而且他還通過實驗證實了耿精忠書中所寫的引爆硝.化.甘.油的原理。前段時間剛剛通過實驗找到了合適的“引爆物”------用少量的一般火.藥導致硝.化.甘.油猛烈爆!這也是後世歷史上諾貝爾所實驗的過程。這一過程諾貝爾用去了三年多時間,而所羅門有了方向的指引只用了不到一年便成功了。

    接下來,所羅門必須研發出引爆硝.化.甘.油的裝置,也就是耿精忠所要的雷.管,這樣才能使使硝.化.甘.油成為可以用于工業的炸.藥。

    耿精忠沒有打擾所羅門,就一直靜靜的站在不遠處觀看著。所羅門身邊的助手也沒有提醒他,耿精忠對這一點都是很滿意,這說明他們很認真啊。大約過去半個小時,所羅門在轉過身來,剛好便看到了不遠處玻璃罩子之外的耿精忠。

    “哦,親愛的王子殿下,很高興再次見到您!我們都以為您將我們忘記了!”所羅門原本皺著的眉頭一下子舒坦開來,好像看到了耿精忠就變得高興了一樣。其實所羅門的確很高興,他的實驗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功,但是仍然沒有達到耿精忠的要求,做出雷.管來。耿精忠寫的這些理論,讓他把耿精忠當神一般崇敬,先前有兩次他的實驗陷入瓶頸的時候,求助于耿精忠,還是耿精忠還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才做出來的,這也使得他對耿精忠更加的崇敬了。

    “我怎麼會忘記你們,你們是我的大功臣,我一直都想過來看看的,但是你知道的,我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走開。這次還是好不容易才得了空過來的。對了,雷.管的事情怎麼樣了?有眉目了嗎?”

    “是的。王子殿下,我就快要成功了,不過還有幾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解決,我想要不了半年,我應該可以克服!到時候,這項偉大的發明將會改變世界!”所羅門談到自己的實驗成果,立即興奮了起來。

    “那就好,成功了以後,你可就要名揚天下了,我先恭喜你了!”耿精忠笑呵呵的說道。

    “哦。感謝王子殿下。不過,這不全是我的功勞,您才是巨人,我只不過是您托舉起來的罷了。最大的功勞應該歸于王子殿下您!我只願意跟在您的後面就可以了!”所羅門連連擺手。表示自己不能獨佔這份功勞。要名傳世界,也得是耿精忠在前面。

    “不必多說,這一切都是你做出來的。你的功勞誰也抹不掉,好了,你繼續實驗吧,我再到別的地方看看,就不打擾你了!”耿精忠知道這邊的實驗一直很重要,而且很危險,根本就不願在這里多待,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立馬就想離開這里了。

    “恭送王子殿下!”在耿精忠轉身之後,後面的實驗人員全都用崇敬的目光目送他離開。耿精忠的鼓勵,使得他們更加的動力十足,好似渾身有著使不完的精力,繼續投入到剛才的實驗中來。

    耿精忠出了火藥實驗室,離開火藥工坊,便轉向開始巡視其他幾處工坊。耿大三兄弟得到消息也巴巴的趕到這邊接駕,陪同耿精忠一起。耿精忠也沒有斥責他們,沒次他到這邊,不需要多長時間,耿大幾人便能得到消息。畢竟他們乃是這邊的負責人,一應消息他們是最靈通的。

    這來的一路上,耿精忠一行車速都不快,現在也一點也感覺不到累,耿精忠接連巡視了火槍、火炮工坊已經兩座金礦和一座鐵礦的的情況,直到天色黑了下來才回到起點鎮鎮上的別院中。

    “好了,你們幾個陪我跑了一下午也累了,回去休息吧。”耿精忠看著耿大三兄弟,微微笑著說道。

    “不累,不累!能伺候世子那是咱們兄弟的福氣。”耿大連忙接口說道,他們能有今天的造化,可全是耿精忠的知人善用,他們可以說是耿家自家人,對耿精忠是最最忠心的。

    耿精忠抬頭望了望,“算了,你們留下陪我一起吃飯,我一個人吃也怪沒味道的!”在耿精忠回來之前,別院中便已經接到消息,也早早的開始準備了起來,世子愛吃的菜式這邊都有詳細的記錄,照著準備一桌也簡單。

    “坐下說話!”耿精忠對耿大三人說道。“听說這邊發展的一直都不錯,你們幾個功不可沒,我都記在心里呢。耿三,把手邊的報紙拿給我看看!”耿精忠指著門口桌上的報紙,對耿三吩咐道。這十來天,耿精忠忙著巡視各工地,還真就沒看過一份報紙。

    這新華報原先是十日一刊,後來銷量大好,便慢慢變成了五日一刊。作為耿精忠對內對外的喉舌,新華報發展極快,涌現出了大批以撰稿為生的半職業記者,在福建各府各縣中都有這類半職業記者的存在,還有一部分記者隨著商隊遠赴江南,前往呂宋和倭國,尋求素材,往往這些內容又很吸引讀者。這些職業撰稿人除了稿費收入外,還有報社按資歷發給的各級聘書和相應的津貼,就收入而言,並不低于很多工坊里的大師傅。

    再說了,這些撰稿人全都是讀書人,有一定文化的,但是思想又沒有書呆子那般僵硬,做起事情來,很是有一套,收入高也在情理之中。這同時還帶動了不少其他讀書人一起加入這個行業,不得不說,能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即代表著自己有真才實學,同時使得自己聲名遠播。這兩年時間里,新華報已經不再僅限于只報道福建的動態,其他各省、各府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報刊上也有所體現。

    現在的新華報,也已經從六頁發展成了十五頁的固定規模,簡直可以算是期刊雜志了,所刊登的消息極為豐富,從官場動態到市井花絮再到朝廷大員之訪談無所不包,商業內容、小說連載、農事紀略等等,均受歡迎。報社的規模也隨之越來越大,部門眾多。甚至出現了各板塊的主編、編輯之類的分工,已經有了後世正規報社的影子。

    由于報紙的廣泛影響力和商業流通的腳步加快,想要在報刊上刊登廣告地商家也越來越多,從而導致了報紙成本的降低,盡管報紙的張數已經翻了幾倍,可報紙的價格卻始終沒漲,看報紙、讀報紙已經成了這個時代讀書人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甚至催生了一種新職業------專職讀報人,不識字地普通老百姓只需花上幾文錢跑到茶館便能像听說書一般從讀報人那里听來報紙上的各種新聞。若是不嫌耽擱時間,等到自家孩子從學堂放學。也可以讓自己的小孩讀給自己听。還真別說。這樣干的人還不再少數。

    因為報社的後台大老板乃是耿精忠本人,所以報社從業人員的腰桿子極硬。現在的報紙不但報道正面地官方消息,即便是對各府各縣中種種徇私舞弊現象都毫不留情地以予揭露。官府若是無動于衷,耿精忠的情報別動隊便會暗中行動。將之秘密抓捕起來。事實上。這兩年還說有不少的貪官污吏因此而落馬。各府各縣雖對報社那些無孔不入的古代“狗仔隊”極為頭疼,可也拿他們沒轍,若是想要用強。倒霉的一準是官員們。

    耿精忠自顧自的看著報紙,耿大三人也是一樣,裝模作樣的看起來。其實他們早已經看過,但是既然世子看,自己也得看不是。耿精忠一邊看,一邊與他們搭著話。不過,看著看著,耿精忠忽然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全福建的報紙都是一個模版,但是卻不能夠同時發行,往往福州周邊是最快的,但是往南邊的龍岩這邊都要慢上一個節拍。很多時候便失去了時效性,看來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傳遞信息,對以後的發展還是很有阻礙的。

    整個報刊發行過程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大問題,可現在傳遞訊息的,基本上都是各部門自己派人,報社作為獨立機構有專門的一套人手傳遞訊息,公主坊也是,軍隊方面也是,各個商家還是,這太浪費人力財力了!雖然朝廷也有專門的驛站系統,但是那根本就不是給他們用的,而且就是能用,這些一站也承受不住此等重壓。

    驛站說起來應該是現代郵局的雛形,在中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從唐朝時起便有了驛站的存在。按驛站的功能可以分為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地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則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鋪遞傳送。

    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 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

    驛站管理其實在明代便已臻于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使用驛站地。就是現在,按清制,驛站是歸屬兵部管轄的,這驛站只能是官府使用,民間就是再有錢,也不能讓驛站幫你送信,真那樣干,可是要送進大牢的。

    “耿大,這報紙是從福州運過來的,還是就在本地印制的?”耿精忠抬頭問道。

    “回世子,是本地印制的,新華報在這邊有個分布,龍岩周邊都是這分部印刷的!”耿大如實匯報道。

    報紙的盛行,使得各地投稿的人很多,這些稿件都分別投遞到了報社設置的各個接收點,讓後再統一送到總部堪閱,可是這樣的效率實在是低下,耿精忠曾接到過這方面的信息,但是一直忙于軍中事務了,早已將之完全拋諸腦後,直到現在自己才想起這一條來。各地往來的稿件眾多,設置的接收點也就多,這一條便佔去了報社的極大開支。幸虧耿精忠沒有將這和公主坊的情報傳遞混到一起去,不然可就亂了。

    “該死的,這時代又沒什麼電腦網絡、電報、電話的,什麼東西都要靠馬來轉運,要不是這馬路已經修好了,就連傳遞信息都成了大問題!原先十天一刊不要緊,現在五日一刊可就不行了!要是有個郵局就好了!”耿精忠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語著,說道這里,忽然一個機靈,郵局!不錯,這玩意兒可是能解決大問題的。真不錯,必須得好生琢磨一下,看看能不能成,若是能賺錢也不錯,總好過免費的驛站,一者便民,二者贏利倒是個好主意,現在的老百姓可不是啥也不懂,接受這新鮮玩意兒的速度會令的其他省份咋舌。

    “耿大!”耿精忠叫道。

    “在呢世子,有什麼吩咐?”耿大立馬回道。

    “耿大,我有件事情要你去做,我打算辦一個郵局……”耿精忠將郵局的功能、郵票的用處和發行以及郵局的大體設置簡單地說了一番,末了問道︰“你幫我琢磨看看,這郵局能不能搞得起來,能不能贏利?”

    耿大也不是幾年前的耿大了,接收了很多的新理念新知識,還漲了眼界,反應相當的快!“世子,這東西好像在歐洲已經有了!但是你說的好像更加的詳細,嗯...我看行!要不我現在龍岩和漳州先施行看看?”

    “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起點鎮這邊早已經走入正軌,有耿二耿三就可以了,你就專門忙這件事情,做成了,你就是我的郵政局長,領四品官餃,你們兩個也好好干,以後都有你們的!”耿精忠提前許諾到,對自己的心腹,大力賞賜是必要的。

    唐代杜甫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詩道盡古人傳遞書信的不易,即便是到了驛站已經遍及全國各主要城市的今天,書信,尤其是私人書信的傳遞依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驛站是官府專用的,百姓們可沒有使用的權力,就算掏錢都不行。在如今這個年代,私人書信的傳遞還是落後得很,除了讓熟人幫著送信之外,也就只有委托一些專門以幫人送書信為業的“行腳”來傳遞書信,及時性和可靠性都差得很。毫無疑問,郵局的潛在市場有,而且還很巨大,但是能不能在便民之時還能盈利就要看耿精忠等怎麼運作了。

    飯菜很快準備好,耿精忠與楊建及耿大三人入席邊吃邊談,讓楊建以及耿二耿三一起探討一下,幾人對于耿精忠提出來的郵局體系開始做一番評估,耿大三兄弟經營起點鎮事務三年,對于其中的神思妙想已是佩服萬分,對于大致的方案,也就在這次的酒席上初步完善。

    要想將郵局業務開戰開來,老百姓方面的信件,收費就絕不能高,高了,也每人舍得投遞。不過,那些個商人,對這東西應該是十分歡迎的,有了專門的郵局,對他們的生意也會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像後世那樣,寄一封信,貼上一章郵票,信件便能飛躍千里,快速的抵達親人手上,只要價錢不高,很快就可以推廣開來。其實耿精忠還有其他一個設想,其實是很久之前便想干的。後世的郵局可是還有存款業務的,自己想要在將來開辦銀行,便可以學著後世的經驗,將之和郵局並在一起,這樣百姓及商家存取都方便了!

    ps︰  .加油!....................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