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www.biquge001.com
幾日後,華安所部大軍抵達晉壽城,這座城池是由關隘發展而來的,以前這里是葭萌關,三國時,張飛大戰馬超便是發生在這里.
後來,這里傳出了‘蜀漢興,隆中謀,葭萌起’的民謠,寓意漢朝統治與天地長存,與日月同壽,于是,蜀國皇帝劉備便將這里改為漢壽城.
晉統一後,改‘漢壽’為‘晉壽’,于是這里便成了晉壽城.
華安率大軍抵達城下時,城內的守軍並沒有出降,而是擺出了守城的架勢.
晉壽城處在漢中與成都的必經之路上,若不能取得晉壽,華安麾下的大軍是無法抵達成都的,好在華安收降了蜀國的漢王李廣,而此時也是李廣為大晉建功的時候了.
華安看向李廣,輕聲道:"漢王,現在是你為大晉立功的時候了,讓守城的士兵立即投降."
李廣帶著一眾部將,策馬走向晉壽城城下,對著城頭上的將領,大喊道:"快開城門,讓本王進城."
守關的將領一看是漢王,大吃了一驚,但漢王李廣的背後明顯是晉軍的旗幟,這難道是說,堂堂的漢王投降了晉軍.
"快開城門,快開城門."李廣身後的部將也大喝了起來.
見漢王李廣和麾下的將領都投降了晉軍,守衛晉壽城的蜀軍將領頓時慌神了,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李廣見城上的守將還在猶豫,接著大喊道:"蜀中氣數已盡,本王已經歸順大晉朝廷,爾等就不要執迷不悟了,快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
負責守衛晉壽城的兩名將領.互相對視了一眼,蹙起了眉頭.
副將看向主將,輕聲道:"怎麼辦,連漢王和眾位將軍都投降了.我們投降嗎?"
主將嘆了口氣.道:"自從先帝走後,當今的陛下不修德政.濫施淫威,滿朝文武和益,梁二州的百姓都已經離心了,況且,晉軍三路西征.就算我們能守住晉壽,大漢國也不能起死回生了."
副將聞言,連忙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還堅守什麼,不如開城投降吧!"
"也只能如此了,開城門,投降."主將無奈的說了一句.
"打開城門.打開城門."副將大喝一聲,下達了打開城門的命令.
守城的士兵聞令,連忙將城門緩緩打開.
負責守城的蜀軍將領和副將,帶領晉壽城的一千人馬.出城投降了北伐軍.
守軍投降,華安自然以禮相待,並讓蜀軍將領繼續統領麾下人馬,跟隨自己向成都進軍,至于晉壽城的防御,華安讓鐵牛麾下的一千士兵留下駐守,要知道,晉壽的戰略位置如此的重要,就算蜀軍真心投降,華安也不敢冒險的讓一千蜀軍繼續留守這里,以防止投降的蜀軍突然變卦,斷了自己的後路.
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晉壽,除了華安麾下大軍的實力強大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漢王李廣的勸降,否則,真的打起來,在如此易守難攻的晉壽城,華安還真沒有把握,可以短時間的攻取城池,並且,傷亡一定不會小.
李廣可謂立了大功了,華安自然大力的夸贊李廣,並表示一定會將李廣的功勞向大晉朝廷匯報,讓大晉朝廷給予他更好的待遇.
大軍繼續向南行進,一日後便抵達了最為險要的劍閣縣,這里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華安根據斥候的匯報,覺得以劍閣關的險要,只要關內有一百名士兵駐守,自己的數萬大軍短時間內便無法攻破,甚至損兵折將.
不過,有李廣這個王牌在,華安並不擔心這種情況.
"華將軍,呦!都在呢?"李廣走進華安的中軍大帳,見華安正與部將們商議軍情,便隨口打了聲招呼.
李廣作為降將,之所以能夠隨便進出華安的中軍大帳,自然是因為華安的特殊開恩,這也是為了體現,北伐軍對降服人馬的優待,讓投降的蜀軍將士,安心的效忠大晉.
"喲,漢王來了,快到里面來."華安對李廣是一如既往的客氣.
李廣也和華安混熟了,自然也不客氣,走向大帳里面,輕聲道:"華將軍,鎮守劍閣關的守將是一個愚忠之輩,只怕不會投降大晉啊!"
"什麼,竟有這樣."華安聞言大驚,看向李廣,輕聲道:"難道連漢王也沒有辦法讓他投降嗎?"
李廣搖了搖頭,道:"我就是沒有絕對的把握,所以才來稟告華將軍的."
"大哥,劍閣關不過是個彈丸之地,若守軍不肯投降,我軍強攻即可,老子就不信,我數萬大軍,會攻不破一個小小的劍閣關."鐵牛大聲吼道.
"是啊!大哥,守軍若是不降,我軍就強攻."雷暴大聲跟著附和.
華安搖了搖頭,看向李廣,道:"不知漢王可有妙計?"
李廣猥瑣一笑,輕聲道:"將軍放心,我早就想好了,只需給我兩百士兵,我便可賺開城門."
"哦,願聞其詳?"華安接著問道.
于是,李廣將自己的詳細計劃都告訴了華安,原來,他擔心自己說服不了劍閣關.[,!]的那個榆木疙瘩所以想出了另一條對策,那便是,帶著兩百名蜀軍,謊稱回成都,大模大樣的前往劍閣關,讓守關的將領開門放行,而後趁機佔據劍閣關.
華安听了李廣的對策,大為滿意,不過,華安並不是完全信任李廣,所以,為了以防萬一,華安從自己的親兵營之中,抽出了兩百士兵,讓他們穿上蜀軍將士的衣甲,由自己的副將王三統領,跟隨李廣等將領前往劍閣關叫門.
李廣顯然感受到了華安的懷疑,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也沒有介懷,而是高興的前去執行命令.
李廣回到帳篷,召集了數名部將,與王三率領的兩百名北伐軍親兵,策馬向劍閣關卡而去.
一刻之後,華安讓雷暴率領一千騎兵,出發前往劍閣關,以對王三提供必要的支援.
由于關卡易守難攻,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因此劍閣關的守軍一向很少,此時更是只有兩百多守軍,但對防守劍閣關來說,也算是綽綽有余了.
李廣一行人馬,很快便抵達了劍閣關,並對著關卡上的守軍,大喊了起來.
"漢王在此,還不快快打開城門."李廣身旁的一名部將,大聲喝道.
"本王奉命回京,快開城門."李廣也親自大喊了起來.
負責防守劍閣關的蜀軍將領,見城下之人,正是漢王李廣,便毫不猶豫的下令道:"打開城門,快打開城門."說完整個人走下了城頭,準備迎接李廣.
士兵聞令,立即將劍閣關的城門打開了.
見劍閣關的城門已經打開,李廣猛夾馬腹策馬走了進去,身後的一行人馬,也跟著進入了劍閣關.
"末將參見漢王."見李廣策馬行來,負責守衛劍閣的將領,連忙抱拳向李廣行禮.
李廣揮了揮手,道:"不必客氣,本王現在也算不上什麼王爺了."
守將心頭一驚,抬眼向李廣身後的士兵,頓時,大驚道:"江南人,怎麼是江南人,漢王,你……"
"拿下."王三眼疾手快,立即命令兩名士兵,將守將給控制住了.
"漢王,這是怎麼回事,末將對大漢國,可是忠心耿耿啊!"守將極力的掙扎.
李廣微蹙眉頭,輕聲道:"那又怎樣,大漢國氣數已盡,本王順從天命,已經歸順大晉國了,你也歸順吧!"
"不,漢王,你是先帝的子孫,怎可投降他國,末將受先帝大恩,是不會投降晉狗的."守將顯得很有氣節.
"執迷不悟."李廣大聲斥了一句,看向城內方向,大聲道:"將士們,本王都歸順大晉了,你們還等什麼,放下武器,歸順大晉吧!"
"不許投降,放箭,向我放箭."守將身嘶力竭的大聲呼喊.
"你真是個榆木疙瘩."李廣又大聲斥了一句,並隨手撕下一塊布團,塞在了守將的嘴巴里.
守將還想掙扎,但整個人已經被完全控制了,喊也喊不出聲.
守關的士兵,大多沒有忠心為國的想法,見漢王都投降了,自然也不打算抵抗,便紛紛放下兵器,投降了北伐軍.
很快,雷暴麾下的一千騎兵也抵達了劍閣關,整個劍閣關,完全處在北伐軍的控制之下了.
拿下劍閣關之後,王三立即派遣士兵回大營通知華安,華安得到喜訊後,立即率領所部大軍,緩緩向劍閣關行進.
經過連續一個時辰的行軍,華安和麾下的萬余人馬,順利的抵達了劍閣關,並立即進入關卡之中.
"華將軍,劍閣關也被我拿下了."李廣一見華安,便訴說起了自己的功勞.
華安笑了笑,道:"我軍連續取得晉壽,劍閣兩關,這全都是漢王的功勞,本將會如實匯報朝廷的."
李廣聞言大喜,並指著身後不遠處,被捆綁的劍閣關守將,輕聲道:"華將軍,劍閣關守將,死活不肯投降,就交給將軍處置了."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