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對劉副管事的真實身份吳為雖已通過諸般試探,確認了他是個如假包換的錦衣密探,但對其業務水平並沒有很多了解,此人之所以成功地隱藏了自家身份,既有可能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潛伏的功力極深,也大有可能就是死心塌地地認命過日子,時間長了弄假成真,即便當初還有兩把刷子,現在也是泯然眾人矣。
www.biquge001.com而且大明這些年來朝政腐#敗,不知有多少人為之灰心喪氣,說不得後者的可能性還要大些。
但這個對吳為來說並不大要緊,他並沒指望從錦衣衛隨便挖個人過來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後世諜報工作精密復雜程度不知要比明朝高明多少倍,錦衣衛讓人畏懼主要在于其背後代表的君權,並不是其諜報手段有多高明,否則流傳後世的就不會僅僅只是一些殘忍的刑訊手段了。
但此人目前來說還是極為重要,因為他是現在吳為有可能拉攏利用的唯一一名特務機關人員,他掌握的知識,哪怕只是一些初級的法門,對于完全兩眼一抹黑的吳為等人來說也是價值不可估量!畢竟吳為無論是在現代還是明朝時空作為普通人都沒什麼途徑接觸這方面的內幕情報,白手起家難度實在有點大。
但現代社會有個好處就是,資訊發達,有關特種戰線的影視作品極多,什麼007,諜中諜,潛伏等等不一而足。作為現代人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看得多了。中間只鱗片爪的各種法門吳為倒也知曉不少,只要有人幫忙建立起初步的架構,他就有信心將自己知道的一些技術手段應用其上,一不小心就整出來一個領先時代的超級特務機關來也不一定的說!
說起來有很多大名鼎鼎的情報機構也差不多算是白手起家,象前甦聯的克格勃,世界上頂級情報組織,讓整個西方世界聞之色變,前身不過就是由一幫泥腿子組成的“全俄肅反委員會”,最初建立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防止有人消極怠工而已。
自己有領先時代幾百年的見識,難道還比不上建立“契卡”的那幫子工人代表?
說起來。讓吳為產生有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特殊部門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他現在最大的優勢在于通過光門得到的後世諸般先進科技和設備,這些東西在為自己帶來源源不斷財源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將會引起各方的注目。在安塞時還好。陝北是有名的窮鄉僻壤。又是年年災荒。只知道向朝廷哭窮,朝中大佬也沒哪位用眼皮夾它一下,兼且一直在鬧流寇。喧擾不堪,更是掩蓋了吳為在安塞行事的光芒。
但現在流寇平定,安塞人口劇增,百業興旺,各路商賈匯集,安塞生產的工業品通過急劇擴大的“日升昌”的商業網絡輸送到各地。雖然目前主要還是外輸山陝兩省為主,但慕名而來的商人已經有湖廣、江浙一帶的了,假以時日,安塞貨物行銷整個大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這里面涉及的利益可就海了去了,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象流水一般流向安塞,流向“日升昌”,遲早會引來有足夠份量之人的覬覦!
事實上,現在安塞體系內的各個產業都出現了外部勢力以諸般手段進行挖角的情況,當然,成功率不高,而且在吳為刻意的推廣提倡下,安塞現在的公私作坊大都實行分工流水作業,除非將整個作坊收購去,否則光挖走一兩人根本無濟于事。
但是現在沒有成功不代表別人就會善罷甘休,坐看如許大利不得染指,遲早會有人失去耐心,使出非常手段來。尤其是地理位置相鄰的晉商集團,軟硬兼施不得之下,天知道他們會使出什麼陰招來,連私通建虜都敢做,吳為對他們的底線可是不看好的很。
是以組建特殊部門就成了當務之急,一來防止商業間諜滲透,雖然從長期來看,技術擴散是必然的,但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當然要讓這個時間盡量延長;二來坐操如許大利,一定要在朝中有自己的後台,關系要維持,利益要輸送,消息要傳遞,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人奔走,絕不能掉以輕心!
沒有自己的爪牙,即使坐擁金山銀山也是別人砧板上的肉,常年混跡天涯國觀論壇的吳為這點子見識還是有的,封建社會沒人權,他可不想有朝一日朝廷一聲令下就把自家家產充了公!
光是錢財問題倒也罷了,問題是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肯定還要給自己安個什麼罪名,說不得小命都難保!就算自己能憑光門逃回現代,自己這個利益團體也將遭受滅頂之災!
當然,這只是吳為單方面的擔心,雖然未雨綢繆也不無道理,但從此時整個大明朝野的情勢來看,他這點剛起步的事業還遠遠看不到有任何顯示有風險的跡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就在吳為在壺口鎮逗留的時候,京師之中又是另一番景象。過年的喜慶氣氛還沒有完全消散,而對于高居朝堂上的帝王將相們來說,今年這個年過得可算得極為順心!最大的喜事自然是擁眾十萬的陝北巨寇“二王”被平定,朝中為楊鶴加官進爵自是不用說,而論功行賞之余,有心人不免就會注意到楊鶴之功不僅是剿滅“二王”那般簡單,一直以來趨于惡化,並有席卷陝西全境之勢的災變民變竟然都漸漸消邇于無形,陝北各地盡皆平靖,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要知道陝北大旱經年,流民遍地,數十萬人嗷嗷待哺,楊鶴只身入秦,隨身不過帶得崇禎皇帝從自家小金庫里硬摳出來的十萬兩銀子而已,連三邊欠餉的一半都不足以支付。更遑論賑濟災民了。而軍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大伙兒也知道,“二王”既然能攻陷幾個縣城,擁眾號稱十萬,想想也不是易于之輩,非調集數萬邊軍會剿不能成功,而這等大兵一動,耗費的錢糧不啻是一個天文數字。
因為這個,對于楊鶴的前景,大伙兒也是不看好的很。而且楊鶴的資歷擺在那兒。進士出身,不是當縣令就是當御史,從來就沒領過兵!一介文臣掌軍,靠陛下洪福、將士用命雲雲就能剿平流寇的事大伙兒是不相信的。他楊修齡(楊鶴字)須不是王陽明!就算是王陽明親至。他能不能在糧餉不繼的情況下剿得了寧王之亂也難說得很!
在各種不看好下。楊鶴居然就驅使數萬大軍一舉破賊,引得朝野瞠目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陝西的捷報頻傳,一直跳梁的建虜。近來也安生了許多,幾次進犯寧遠等地都是無功而返,听遼東經略袁元素(袁崇煥)稟道,建虜境內大饑,一斗米八兩白銀,至于人相食,這是天奪其魄之兆啊!
另一個邊患虎墩兔(林丹汗)與建虜相爭落敗,也向西敗走,听聞部眾離散甚多,轄下諸部多已不听其節制,互相攻伐,朝廷已嚴命九邊嚴守分界,並停止了撫賞,竟是抱了個坐干岸看河漲的心思,坐待韃虜自滅!(明朝現在還沒有意識到林丹汗的潰敗之後建虜將會填補其留下的權力真空,朝中袞袞諸公本質上將蒙古人看成與建虜等同的心腹大患,在這個關鍵時刻作出了停止撫賞蒙古諸部的決定,間接將其推向了建虜一邊,造成薊鎮防線空虛的嚴重後果,為崇禎二年年底的已巳之變留下了隱患。---武昌魚)
從萬歷晚年倦政起,遼事就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泰昌、天啟兩朝面對建虜也是節節敗退,遼東重鎮盡皆淪于敵手。再加上山陝兩地年年大旱,饑民蜂起,而九邊將士欠餉已久,自家不嘩變已算得極為克己,哪里還談得上甚麼用命彈壓,以致陝北各地賊寇日漸坐大,已呈燎原之勢。蒙古人雖然在俺答封貢之後消停了幾十年,但近年來草原上屢遭天災,南下騷擾的次數也漸趨頻繁,要求的撫賞也越來越多,已成了財政上的大包袱。要知道連九邊將士的軍餉朝廷都拿不出,哪里還有錢糧來把將與你!
不言而喻,咱們的崇禎皇帝接手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攤子!
今上即位以來,勵精圖治,斥逐閹黨,起用被魏閹迫害的東林黨人,一時“眾正盈朝”,朝堂面貌為之一新!古人最講究的是天人感應,聖天子在朝,百神護佑,東虜和韃子都天降災厄,行將自斃,長期困擾朝廷的陝北旱蝗民變又告平靖,這些吉兆都是在今上登基不足一年中發生,更是證明了上天佑護大明,當今聖上乃是命世之主!
小民百姓不懂朝堂斗爭,但評話听得多了,也知道政事不修是朝中有奸臣,天下太平自然就是因為君明臣賢了,時逢新君即位,閹黨貶斥,啟用新人稟政的微妙時機,這些好消息自然就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什麼是政治,這就是最大的政治!
崇禎皇帝聞得陝西大捷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喜得第二日就引領百官告祭了太廟!
官場中人看風向的眼光是最尖的,到這個時候還看不出楊鶴深得聖眷的那也不用混了。一時間楊鶴入朝的呼聲高漲,他在朝中的同盟和門生故舊一下子都活躍了起來,互相拜謁鑽營,聯絡往還不提。
楊鶴本是湖南常德人,算得是楚黨一員,朝野奧援極多,政治立場與東林黨人也無根本分歧,他是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出身,歷任地方官和御史、都御史,天啟朝時因為不避魏閹氣焰為熊廷弼辯護而被其革職除名,甫被今上啟用就在三邊總督任上立下大功,妥妥地印證了新君的識人之明......政治立場又紅又專,還是公司ceo親手簡拔的自己人,履歷不用說已是完美得無以復加,再加上楊鶴今年剛好六十歲,正是入閣的黃金年齡,更是不由人不心生遐想......
放眼朝中,象楊鶴這樣理想的閣僚人選也是寥寥無幾,唯一可慮當初把持吏部,將楊鶴排擠出中樞的幾名閣部大僚現在也已是昨日黃花,自身難保了。
話說回來,楊鶴當初被排擠出外也是因為上書崇禎提出要培養士大夫元氣,暗諷東林黨人秉持門戶之見,大肆排除異己,弄得朝中人人自危。他說出了無數官員的心里話,也贏得了他們的暗中感激。
本來也是,大家都是讀書人一脈,用得著這麼凶殘嗎?你妹的,老子也不想依附魏閹啊,可那個時候不依附魏閹行嗎?不是罷官就是貶斥,弄不好連命都丟了,現在義正辭嚴地罵閹黨的家伙當初還不是和魏忠賢眉來眼去,虛與委蛇,也沒見誰去學東林六君子瘐死獄中啊!大伙兒寒窗十年苦讀,不過是混碗飯吃,用得著那麼認真嗎,還不是看中了老子的位子,想公報私仇!
時間過去已近一年,事實證明了東林黨開始的激進做法不得人心,這段期間崇禎皇帝光首輔就換了四位,第一任首輔施鳳來是魏忠賢的人,一但崇禎坐穩了位子第一個拿掉的就是他,繼任的李國普、來宗道、周道登都沒干幾個月就匆匆去位,而現在的首輔韓 崇禎元年十二月才接任。首輔換得如此之勤,客觀上也說明了朝中士大夫互相傾軋十分嚴重。
最後這種朝政亂象終于讓崇禎也頗有微詞了,開玩笑,你當皇帝看著朝堂上一幫“正人君子”整日端著個老k臉義正辭嚴地說教,什麼正事也辦不了也心煩不是。近來朝政變化的細微跡象表明,皇帝有意破除東林黨一家獨大的局面,扶持被東林黨打擊得七零八落的楚黨、浙黨、宣黨、齊黨等與之抗衡了。
在這個大環境下,楊鶴身為楚黨,又素有寬仁耿介之名,此時挾大功入閣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眾望所歸,已為水到渠成之勢了!(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