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戰龍在野 第二百九十七章 【陷陣營,沖鋒】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獵擊三國 | 作者︰寇十五郎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感謝大盟,總是那麼給力!謝謝趙無恤2014、ufgw、s0514024、雪雲韜)

    ~~~~~~~~~~~~~~~~~~~~~~~~~~~~~~~~~~~~~~~~~~~~~~~~~~~~~~~~~~~

    “誰勝了?”張飛瞪眼大叫。http://www.kmwx.net/Book/0/1/

    這還用問,不是很明顯的平局麼?劉備有些奇怪地回頭看了這位三弟一眼,連他都看出來了,身為此道高手的三弟怎地還看不出?

    “若是校場比斗,算是平局,若是沙場死斗呢?”關羽不愧為與張飛同級的頂尖武將,道破了張飛這句話里的話。

    劉備怔忡良久,苦笑搖頭。

    劉備眼力不夠,看不出來,但關羽、張飛互望一眼,各自比出一根手指——當然不是中指,而是食指,意即“對付此人,只有一擊的機會”。

    與此同時,成廉、魏續、曹性諸將,一個個看得喉嚨發干,用力咽了一口唾沫後,也問出相同的話,但他們不敢向正主發問,而是問高順。

    高順沉默一會,說出一個不算答案的答案︰“那就要看主公身上裝備多少兵器了。”

    呂布不在意他人如何評議,勝負已分,心願已了,接下來,他要完成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戰。

    號角長鳴,響遏行雲,北岸數千呂布軍紛紛歸營。同一時刻,劉備軍也向大營涌去。

    見此情形,紀靈、陳蘭、雷薄也急忙下令觀戰將士速速返營。

    半個時辰之後,已經做好進攻準備的呂布軍潮水般涌向浮橋——這浮橋是紀靈搭建的,為的就是等七路大軍匯合後,可以快速渡河,圍攻下邳。

    紀靈搭浮橋的時侯,呂布也曾派兵騷擾阻止,但無濟于事。紀靈拚著損失一些人,還是把浮橋搭成了。這橋本是袁軍自建自用的,沒成想,竟然是呂布搶先用了。

    橋就在那里,誰都可以用,但問題是,最先沖過橋的軍隊,會面臨兩個險境︰一是軍陣來不及擺開,就遭到敵軍攻擊;二是軍陣擺開之後,勢成背水一戰。

    前方是洶洶敵軍。身後是滔滔江水,退路是窄徑浮橋——這完全就是破釜沉舟的架勢啊,天下間有幾支軍隊有如此決絕的戰斗意志?

    至少袁軍沒有,所以紀靈也好,陳蘭、雷薄也罷,都在等,等更多的軍隊集結。人多了,這氣才足,膽才壯。

    袁軍沒有。呂布軍有!

    三國雄師,陷陣營!

    “這就是陷陣營麼?”這一次,馬悍並未一擊遠,而是攜一眾手下。早早登上東側的小山觀戰。他身份超然,呂布不會找他,關、張沒空找他,紀靈等人來不及找他……如此。馬悍自然樂其所哉,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做壁上觀。能近距離觀摩一場萬人大戰,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陷陣營一出場。就吸引了馬悍、樂進、管亥等人的目光。陷陣營並無特殊標志,因為用不著,他們的指揮官與裝備,就是最明顯的標志。

    陷陣營從成立到消亡,它的真正戰時指揮官只有一位——高順。

    為什麼要加個“戰時”呢?因為這支軍隊,此時已不歸高順掌控。

    《英雄記》有如下記載︰“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高)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郝萌之叛,對呂布後期用人、指揮方面影響深重,速度傳染了曹操的多疑,連高順這樣“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跟他十幾年的老兄弟,他都起了疑心。而因魏續是自己的小舅子,故將陷陣營交與魏續執掌。但魏續此人,勇悍有余,將略不足,平時管管軍隊可以,真打起仗來,還得指望高順。所以,才有“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之語。

    高順,才是陷陣營真正的主將。高順在,陷陣營在;高順亡,陷陣營亡。那桿獵獵飄揚的“高”字大旗,就是陷陣營的軍魂所系。

    陷陣營最顯眼的,莫過于他們的裝備︰士卒一水的袖鎧,這種鎧甲很像現代的短袖套衫,由一片片的五鍛至十鍛的鐵片編成,因為帶著短袖,可以連帶保護士兵的上臂與腋下,比起背心式的兩檔鎧防護更周全,防御力也更強。武器則是人手一盾,或新或舊,俱為革盾;同時每卒都佩有一刀、一斧、一殳、一矛,以及弓矢;而那些伍長以上的士官,身上常備兩三把環首刀,以及短斧、銅殳、手戟,甚至短矛。

    “(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惜墨如金的《英雄記》,竟用一整段文字詳細描述一支軍隊以其裝備,又豈是等閑?

    漢末三國,鐵器短缺,士兵普遍無甲,能有皮制當胸(胸甲)的,都算是扈從衛隊一類精銳了。如此七八百鐵甲閃亮、兵刃如林的軍陣,天下間找不出幾支來。

    這支陷陣營的裝備,半數來自雒陽武庫。呂布自隨董卓以來,從雒陽到長安,一度身居高位,又豈會沒有一點家底?還有半數,則是兗州、徐州豪強進獻。呂布直系兵馬數千人,能裝備如此齊全的,只有七百,可想而知,必是重重選拔的悍卒。

    樂進贊嘆道︰“這支軍兵的鎧甲斗具,都快趕上主公的衛隊了,就是不知戰力如何。”

    馬悍淡淡道︰“我等不妨拭目以待。”

    說話間,陷陣營已先發制人,脫離大軍,猛撲對岸正結陣準備給予渡河軍兵當頭一擊的紀靈軍。

    紀靈這會正一邊列陣,一邊不斷派快騎來回與陳蘭、雷薄勾通聯系,統一號令,自為中軍,以二部左右護翼。怎都想不到,呂布竟然會派一營兵直接沖過泗水,向自己三部人馬,上萬大軍發動決死攻擊。

    紀靈嚇了一跳。這也太瘋狂了!不光是呂布,這一營步卒也是一樣——呂布從哪里找來這麼多的亡命之徒?

    急切之下,紀靈立即“斷肢”以救,直接派出兩校丹陽水軍出戰。兩校,就是二千人,紀靈不好做得太絕,一下扔出三千人,這也太明顯了。但很快的,丹陽水軍的督將陶庸急忙趕來,表示來敵鎧具精良。二千兵力怕頂不住,請求全部出戰。

    陶庸竟然會請戰?不免令紀靈吃了一驚,不過看看那支正蜂擁過橋的鐵甲大軍,似乎也能理解——這樣一支強軍,沒有三、四倍以上的兵力,還真不敢接戰。陶庸要求使出全力,這在戰術上無疑是正確的,也正合紀靈心意。

    紀靈大旗一揮,戰鼓如雷。三千丹陽兵倉促排成品字形大陣,揮舞著長短兵器,亂哄哄地向剛剛沖過浮橋,尚未來得及列陣的陷陣營沖去。

    近了、近了、快沖、快沖……正當紀靈以為一場慘烈廝殺即將上演時。怎都料不到,動作劇突變為滑稽劇。

    對面的陷陣營牙旗左右急搖,鼓聲一歇,牙旗齊整地向下偃伏。數百甲兵竟似被利刃中分。潮水般向兩側散開,讓出浮橋的康莊大道。

    紀靈嘴巴微張,這是什麼陣形?而在下一刻。讓他下巴掉地的一幕出現了。

    三千丹陽兵在各自隊將聲嘶力竭的催促甚至驅趕下,稀里糊涂,你推我搡,自各被裹挾著,隨著洶涌人潮,幾乎是腳步不停蜂擁上橋。由于爭相奪路,不少士卒更是被擠跌落水,噗  地好象下餃子。幸好這些都是水卒,大部分落水者都能及時抱住橋沿,方不至于被滾滾河水吞沒。

    整個戰場上,充斥著“快跑,跑到河對岸就能活命回家”之類的喊話,各種兵刃、弓矢、水罐、頭布、麻鞋……散落一地,蔚為奇觀。

    紀靈與屬下將士無不目瞪口呆,這哪還是打仗?就是從這一頭跑到另一頭嘛。

    馬悍看得不斷搖頭,樂進、管亥及一眾衛士,樂不可支,撫掌大笑。

    臨陣叛逃,對士氣的打擊是極其嚴重的。歷史上的淮南之戰,袁軍以絕對優勢卻落得慘敗,正始于楊奉、韓暹臨陣叛逃,更反戈一擊。眼下丹陽水軍雖然沒有反戈一擊,但如此大規模的陣前叛逃,對袁軍士氣、軍心造成的沖擊,幾乎是致命的。

    更令紀靈咬碎鋼牙的是,陷陣營已借此機會,迅速整軍列陣,做好出擊準備。而己方軍隊因目睹友軍叛逃,人心惶惶,騷動不安,亂成一團。

    “該死的丹陽卒!該死的陶氏!主公不會饒你,我紀靈更不會容你!”紀靈憤然戟指擁堵在浮橋後的丹陽水卒近千後軍,聲色俱厲,須發蝟張,“臨陣叛亂,罪不容赦,殺!”

    為了挽回軍心士氣,必須殺一儆百。趁丹陽兵正擁擠混亂之機,擊其尾隊,盡數殲之,不失為重振軍心、收拾亂局之應急舉措。

    但此時紀靈的千余步軍還沒布好陣,唯一能動用的,就是不需列陣的——騎兵。

    二百騎,是紀靈的扈從精銳,征戰近十年,這支精銳從無大的損失。即便是當年的匡亭大敗,這支騎軍依然能憑著高速機動,沖出曹軍重圍,得以保存。在淮南這馬匹稀缺之地,縱然是一郡太守,也湊不出百騎,有二百騎兵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這支騎兵是紀靈的心頭肉,但在這節骨眼下,紀靈再顧不得了,只要能穩住軍心,別讓恐慌蔓延,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更何況追殺潰兵,不正是騎兵的所長麼?

    呼喝震天,鐵蹄灌耳,煙塵蔽日,鋒刃炫目。

    紀靈的王牌,出動了。(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