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1939年開戰時,中甦德三國宣布結成軸心國同盟,英美國的輿論將這個同盟稱為“邪惡軸心”。
www.biquge001.comjiemei如您已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趣閣/”,也可在搜索“筆趣 ”或者“..”,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ˇ趣Ω閣 。
到1940年七月份,隨著歐洲戰局的明朗化,許多歐牆頭草國家開始站隊。比如在東歐,保加利亞已公開宣布和甦德兩國結盟。
至于巴爾干的火藥桶,南斯拉夫,其在1940年二月發生了政變,原政府倒台,以鐵托為首腦的.組織趁勢上台。在甦聯和德國的暗中支持下,鐵托比歷史上更早登上了南斯拉夫的政治舞台。而後南斯拉夫暴發了內戰,不過內戰很快就結束了,在甦德的暗中支持下,鐵托成為南斯拉夫的最高領袖。
南斯拉夫是繼甦聯和中國後,世界第三個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到了1941年三月時,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全國,在德國刺刀的壓力下,舉起了紅旗。至于北歐的兩個德國佔領國,挪威和丹麥,全世界當時都以為德國會象對待法國和比利時一般,也用刺刀強逼這兩國赤化。但實際上德國並沒有這麼做。
挪威的吉斯林政府,在上台前吉斯林就是納粹份子,和希特勒關系極佳,漢娜母女再怎麼樣,也不會蛋痛地去捧和他們沒有什麼聯系的挪威.上台,再說她們母女倆本身是現實主義者而不是什麼.者。
而按照林漢的看法。挪威和丹麥最大的不同是,這兩個國家地廣人稀,平民生活相對富裕,階級矛盾不深,也根本沒有強行要求赤化的必要。戰爭結束後,德國除了在挪威和丹麥保留了幾個港口作為軍事基地駐軍用于威懾英國外,軍隊也陸續從這兩個國家撤軍。
比較悲摧的是丹麥,二戰時冰島和法羅群島都屬于丹麥的海外領地,戰爭結束後。德國強吃下了這兩個地方,不過丹麥只是個幾百萬人口的小國,戰後德國人用了每年五一百萬馬克和一些經濟援助“租借”的方式,從丹麥強租了這兩個地區。
此時的歐洲,還有一些國家沒有被赤化,比如匈牙利、保加利亞,不過這兩國因為和德國關系不錯,漢娜也不想多事。在這段時間也只是特使對其多加安撫,聲明不會干涉他們自己的內政。
時間進入到了1941年三月時。整個歐洲只有一個地方的戰火還在燃燒,那就是被意大利面條看上希臘。
意大利對希臘的戰爭始于1940年七月,比真實的歷史早了要三個月,這全是林漢一家子為利比利亞石油的安全,禍水東引的結果。
為了鼓動意大利把目標轉向希臘,德國人甚至支援了意大利人一批在法國戰場繳獲的英國坦克和破交艦隊繳獲的p40戰斗機。
但盡管是這樣。戰爭從1940年七月打到第二年三月,無論空軍陸軍,武器方面全部大戰上風的意大利人,依舊在希臘毫無收獲,反而一度被對手趕出國境線。差點連阿爾巴尼亞都丟了。所幸後來德國又向意大利以“石油換武器”的方式,出口了一批淘汰下來的ju87轟炸機和38t坦克,才勉強保住了阿爾巴尼亞。
意大利面條的戰斗力,再度讓全世界大跌眼鏡,甚至連早有心理準備的林漢一家子也走了眼,甚至連在一旁磨刀霍霍的甦聯,同樣也大失所望。
列寧格勒三巨頭會面時,三方領導談過赤化歐洲的話題,比利時、法國,都在當時的計劃之中,這些方案在德國取得西線的大勝之後已順利完成。希臘當時並不在計劃的“赤化”範圍內,而是斯大林自己心中暗中策劃的。
土爾其和俄羅斯是百年世仇,其仇恨的歷史時間長度,甚至遠勝中日間的仇視。1940年的戰爭中,甦聯紅軍出兵土爾其,付出較大的代價將土爾其打垮,強割了達達尼亞海峽東岸的一片土地變成“飛地”成為甦聯海軍進入地中海的海軍前線基地。
但是斯大林很清楚,甦聯紅軍在這兒的控制力度並不強,他把目光盯上了土爾其的歐洲部分,和保加利亞、希臘相連的東色雷斯地區。
在甦土戰爭期間,保加利亞也響應甦聯號召,落井下石出兵,拿下了整個東色雷斯,戰後保加利亞和甦聯勾結,吐出了一個東色雷斯的一個港.給甦聯作為軍港。就此,甦聯紅海軍進入地中海的通道被撤底打通。而對于土爾其來說,在失去了東色雷斯後,他們徹底地變成了一個亞洲國家。
但即使是這樣,貪得無厭的斯大林,仍然感到不夠安心。雖然南斯拉夫已經“赤化”,但最高領導人鐵托並不太听話。斯大林很想在巴爾干半島半再扶持起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于是他就盯上了希臘。
不過由于希臘國內的資產階級政權的統治還算穩定,除非甦聯不要臉直接入侵,否則希臘的.力量幾乎不可能武裝奪取政權上台。
在這個時間點上,意大利入侵希臘,對斯大林說,這簡直是天助我也的好機會。
按斯大林的設想,等意大利入侵希臘成功,將希臘全國打爛之後,他再向希臘輸送軍火培養希臘.游擊隊,借著反侵略戰爭之機奪取希臘政權。
然而意大利面條實在是太面了。
戰爭打了半年多,毫無所獲不說。反而被對手趕到了阿爾巴尼亞,並差點連這里都丟了。直到德國加大援助,用石油換武器的方式,向意大利傾銷了一批軍火,甚至派出志願空軍支援,方才在阿爾巴尼亞幫意大利人穩住了局面。但甦聯人想借意希戰爭赤化希臘的方案。也因此而泡湯。
1941年三月時,意希戰爭還在繼續,意大利人快打不下去了,希臘人也已是強弩之末,雙方即將開始和談。
在1941年三月,歐洲最轟動性的新聞,除了是法蘭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外,另一則新聞,就是希特勒出書了。
書的名字叫《德國之路》。
1940年十月戰爭勝利後。當德國開始向左轉時,對德國中下層的民眾,以及追隨在希特勒(漢娜母女)身邊的死忠份子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開始有些思想混亂了。
在幾個月內,德國在西歐扶持起了比利時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法蘭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國,兩個布爾什維克國家,而在自己國內也正要開始“社會主義改造”。這種在一夜之間從右向左轉的作風,著實讓許多人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漢娜所以在打敗英法之的一。就匆忙而露骨地向全世界表露出“向左轉”的姿態,那是因為她是在搶時間。
因為這個時間點。正是“希特勒”這個“身份”在德國威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巔峰點。此時的德國,只要他(她)一句話,無數的男男女女可以不經思考地自願為他(她)去死,可以毫無道理地盲從他。
漢娜知道走得太快會造成中下層的思想混亂,但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這個混亂影響不大。因為中下層中的絕大數德國平民,現在都是希特勒腦(蟹)殘粉了,他們可以毫無意義地支持他。
不過為了統一民眾的思想,同時向他們說清楚他現在到底想干什麼,在法蘭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的這一天。這本名為《德國之路》的書,也在同一時間在德國全國各地的書店同時上市。
在書里,他向全德國的平民,講述了自己的心路變化的歷程,他的世界觀,以及未來德國行政綱路線。
這本書的作者名為希特勒,其實有一大半卻是林漢,余下的部分則是納粹黨找來的研究馬列的主義的高手幫助構思的,出版前還請了.方面的幾個大頭目看了一圈後,提了意見,同時進行了一翻激烈地討論(其實是爭執)之後,修修改改,幾經易稿後方才在德國出版。
提前此書後,李潤石主席的評價是︰希特勒是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修正主義分子。其他幾位也評價一般,而某個設計師,則不作評價。
在林漢進行勾通之後,他們最後也只是用了一句︰“各國有各國自己的路,互不干涉內政吧。”這樣的評價“和了稀泥”。
而林漢在私下里對李潤石主席吐糟交待道︰“希特勒為德國未來設的路線,其實不過是二十一世紀後那個中修,在我穿越前最後的樣子而已,如果按歷史必然性來推斷,也許七十年後,這個時空的中國,將來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吧。至于這條路線,是死是活,是好是壞,我不清楚。但我想,德國即使開始的大變革,倒是可以為鑒,就讓我們瞧瞧,看看德國人順著這條路過河,是走到岸上,還是最後走到盡頭掉到深水坑里。”
《德國之路》的第一篇開篇序言,很明確直白地告訴了讀者,未來德國將走的道路,會是以“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混和的道路”,這條道路,希特勒稱之為︰社會資本主義道路,在文里,他宣稱由于生產力水平還未達到,德國現在還不能走純粹的社會主義道路,只能走介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道路,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主義”道路。
整本書的內容,通篇就是圍繞著這個宗旨而寫,前面寫的是林漢編出來的,希特勒在啤酒館政變後坐牢期間的所謂“心路變化”,內容參考了基爾密談時漢娜對甦聯人的“坦白”。在文中,“希特勒”不再掩飾地向讀者說明了自己競選前為何打扮得象個狂熱的.份子,而當上總理後為何卻一步一步地向左轉的“真實原因”。
在書里,“希特勒”對讀者如是說。
“我是想走部分社會主義道路,但我很清楚,當時的德國國內反社會主義力的力量是多麼地強大。1932年時,德國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從底層入手,進行從下到上的革命,打碎所有階級,進行徹徹底底地革命,再然後在廢墟上重建這個國家。但這條路太殘忍也太瘋狂了,我無法做出這樣的選擇。”
“另一條路線,就是我先要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先當上總理,控制這個國家。然後對其進行從上到下的改良,現在的我,就正走在這條路上。”
大多數政治家從來都是心口不一的存在,但是有的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說,有的事是可以說不可做。政治家心口不一是誰都知道的事,但這屬于可以做不可以說的事。若是別人如此,早就會成為政敵攻擊的對象而人氣大跌。
但1941年年初時的希特勒不同,德國在一年內打垮英法,贏回了一戰時失去的所有東西,付出的傷亡代價甚至比普法戰爭時還要低得讓難以相信。如今的德國已是不折不扣的西歐霸主。
此時的希特勒,在德國民眾的心中,已是名副其實的“太陽”,心口不一這種污點,在盲從的民眾心中,也不過是太陽上的“黑子”而已。在那些元首的粉絲心中,這反而成了他“忍辱負重”、“厚積薄發”的大優點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此書出版發行後,德國中下層的“思想混亂”的情況很快就被消除了,絕大多數都拭目以待地等著德國國內的新變革。
但在德國上層內部,當漢娜母女.裸不作掩飾地揭開蓋子後,就好象打開了傳說中的魔瓶,一場風暴隨即被釋放了出來。(未完待續……)
ps︰歷史文果然要交待的東西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漏掉了很多東西。
南斯拉夫的劇情,我大概在一個星期前就寫好了,當時以為已經插在文里交待了。今天有書迷發貼詢問,我回頭一查,才發現漏掉了,現在只能放在這一章里補上,算是補上前一章不小心出現的bu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