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把丁魁楚忽悠完了之後,李成棟看到丁魁楚這麼有錢,估摸著個個大臣都很有錢,李成棟就像打了雞血,還想撈到更多。
www.biquge001.com
于是李成棟同志發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精神,繼續進軍。
有其主必有其奴,上梁不正下梁歪。鑒于朱由榔是個逃跑帝,留守肇慶的諸位兄弟們一個個都不甘示弱,唯恐逃得比別人慢。肇慶逃了,梧州也不甘示弱,防守梧州的思恩侯陳邦博也棄城而逃。
這個什麼思恩侯,名字倒是比較好听,我看還是早點改名叫忘恩侯才恰當。
李成棟輕松愉快的也沒出什麼力,就平定了廣東廣西大片領土。
此時朱由榔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得知李成棟已經到了梧州,而且還派兵進一步向桂林方向偵查。
嗅覺相當靈敏的朱由榔又想跑路,目標是湖南。
朱由榔想去湖南,主要是有人告訴他湖南地方廣闊,估計朱由榔掂量著方便進一步逃跑。
得知朱由榔想繼續逃跑,瞿式耜終于發飆了︰跑跑跑,你他媽想證明你會輕功還是怎麼的?想參加長跑比賽麼!
為了阻止朱由榔,瞿式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一越跑人心越散,隊伍越不好帶;第二跑不跑,湖南還是自己的,但是一跑廣西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了;第三喪師失地容易,光復河山難。
事實上證明,瞿式耜實在是對牛彈琴。
朱由榔當然認為,闖蕩江湖,安全第一。
瞿式耜終于耍橫了,要走你走,我不走。
于是朱由榔決定進入湖南,瞿式耜留守桂林,準備抵抗清軍的兵鋒。
看樣子,估計很快連廣西都守不住了。
實際上,清軍本來這次從福建進軍就沒帶多少人,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果,全拜投降派實在太多。
否則就靠李成棟幾萬人馬,能扛得住鄭芝龍的十幾萬加上丁魁楚的幾萬人馬?
要知道李成棟的人馬除了少部分有點戰斗力的八旗兵,其他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南明純粹是自作孽不可活。
不是每個人都甘心當亡國奴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怕李成棟這個劊子手的!
雖然大部分人都奴顏屈膝,但是,中國也絕對不缺勇士!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皇帝不行,老百姓行!
就在李成棟準備一鼓作氣送永歷去見閻王的時候,廣東佔領區出事了。
歷史證明,正是這個事情,拯救了永歷王朝,給了永歷王朝喘氣的機會。
在李成棟率領主力進軍廣西的時候,清將佟養甲留守廣東,收拾殘局。畢竟廣東總共有十個地級市,由于清軍進軍速度太快,大部分地方根本來不及鞏固,基本上管不到民間的勢力。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 讓思想沖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的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率先反抗清軍的是躲在高明縣山區的陳邦彥。
陳邦彥,這人要是論地位,實在是不足一提,雖然智商還可以,但是也算不上什麼天才,1603年出生,廣東順德人,18歲中了秀才之後,就屢試不第。後來直到隆武朝搞了唯一的一次鄉試,才考中第七名舉人。 也算是得了個山寨版的功名(國家淪陷了之後競爭小了)。中了南明的舉人之後,幾經波折,當了個國防部職方司的主事。
所謂職方司,其主要職責是根據軍事態勢作出判斷,擬定軍事計劃,進行軍事統籌,很辛苦,責任風險大,而且沒什麼油水。主事有兩人,主要是提供軍事地圖,行軍路線以及途中的便道架設,還有預警防護和組織居民提供行軍保障以及撤退事宜等。
陳邦彥是個名副其實的小角色(沒辦法,學歷太低,資歷太淺)。但是小人物也有大胸襟,這個人是個標準的主戰派,而且是個一根筋,無奈實在是官職太小,壓根就沒人听。
等到大官都跑光了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對陳邦彥發號司令之後,陳邦彥毅然決定,組織抗清部隊,攻打廣州和順德。
陳邦彥孤家寡人一個,要攻打廣州和順德,並不是靠最說說就能實現的。
陳邦彥決定去找助手。首先他找到了余龍。這個余龍,是有點來歷的,本來是明將萬元吉在廣東招募的救援贛州的部隊的頭頭(其實就是土匪),結果部隊剛剛組建,贛州就沒了,沒辦法,事情沒干,飯還是得吃,就干起了老本行,便在甘竹灘繼續為寇,原隊人馬加上歸附的潰兵也有二萬多人。
按理說,要說服這幫人加入自己的隊伍搞風險投資,是不容易的。
但是陳邦彥顯然是個中老手,對余龍來講,多余的話不用多講,只問他︰你是願意守著窮山惡水勉強維持溫飽,還是願意打下廣州一夜暴富?
在美好的經濟利益面前,余龍同志表現出了極強的積極性。
說干咱就干啊,抄起家伙上廣州啊!
陳邦彥氣勢洶洶,佟養甲壓根就沒幾個兵,大部隊都在李成棟手里。眼看著大兵壓境,佟養甲也真是急紅了眼,有句話叫做急中生智,佟養甲此時忽生妙計,他下令關閉城門,不準出戰,一邊派出快馬到廣西急召李成棟回師。一邊四出散播謠言說,李成棟的大軍已經在回穗途中了,很快就要殺到甘竹灘去了。
余龍是個大老粗(土匪你指望他讀書什麼書),也沒學過地理,完全不知道李成棟理他有多遠,一听這個謠言,想著老婆孩子財產都在老家,那還得了,急著要保衛他的老巢,也不知會陳邦彥,自己就先撤了。
剩下陳邦彥孤掌難鳴,把余龍罵的狗血淋頭,但是也沒辦法,大部隊在余龍手上,指望幾百人就把廣州攻下來,那就是做夢,于是也只好黯然收隊。
但是陰差陽錯,這次動靜讓李成棟很快就放棄了對桂林的包圍,轉而回援廣州。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搞了一出“圍魏救趙”的把戲。
廣州沒打成,陳邦彥只能退而求其次,陳邦彥派門生馬應房和余龍一起收復了順德。但是陳邦彥還是想打廣州。
鑒于第一次廣州之戰余龍太不靠譜,陳邦彥決定重新招人入股,這次陳邦彥的運氣不錯,找到了張家玉。
張家玉是東莞人,1616年出生,諸位男同學可別听到東莞兩個字就蠢蠢欲動,在明朝,東莞這個地方是標準的窮山惡水,絕對不是什麼令人神往的好地方,所以生在東莞的張家玉也很貧窮。張家玉這個人是比較牛的,相傳他生性聰敏,而且不同于一般的南方人(南方那個地方太陽厲害,一般都容易被曬黑,而且身材矮小),張家玉是個美如冠玉的大帥哥,還精通經文詩詞書畫。
而且這個人很有點古代的游俠的風範,"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游"。
人比人氣死人,按說這樣的人,說的好听的一點是游俠,說得不好听一點,就是不務正業,吊兒郎當。但張家玉是個例外,這哥們娛樂和學習一個都沒落下,玩也玩了,考試也過了。
18歲中了秀才,21歲中了舉人,27歲中了進士,而且成績相當好,進了翰林院當了庶吉士,所以這個人基本上過得是比較順利的。
鑒于東莞這個地方以前很窮,好不容易有了個這麼牛的人,所以張家玉在東莞是比較有名氣的,大家教育小孩都會拿張家玉同學舉例,大家都把張家玉同志作為榜樣。
庶吉士是明朝的儲備干部,明朝不少宰相正是庶吉士出身。所以如果按照一般的發展,張家玉同志混到老,估計最少也能當個副部級干部。
可惜,張家玉生的不是時候,雖然考的很不錯,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他考上進士的時間︰1643年。第二年,李自成就打進北京來了。
由于以前就有點游俠的風範,張家玉這個人非常的不迂腐。張家玉主動投書給李自成,表示願為起義軍效力。不過李自成很快被清軍打敗,張同學沒辦法,只能又改投在南京即位的南明弘光帝,但是因為曾經想投降李自成,在弘光這一朝,那就是大逆不道,所以被逮捕入獄。
後來弘光政權覆滅,張家玉繼續南逃,可以投降起義軍,但是絕對不投靠滿清。這個就是張家玉的想法。張家玉後來投靠隆武政權,在隆武政權里面從事軍事工作。後來隆武政權覆滅,張家玉就回了東莞老家。
張家玉還是有點名氣的,清朝兩廣總督佟養甲多次派人勸降,均被嚴詞拒絕。清軍進入東莞,到處燒殺搶掠,引起東莞人民的強烈反抗,水鄉一帶人民紛紛組織起來抗清。張家玉是東莞最有名氣的人,就被推為主帥。
此時張家玉率領部隊已經打下了東莞縣城,正準備和陳邦彥進一步行動收復廣州。
在他們還沒行動的時候,李成棟的大軍就已經到了。
三月十七日,李成棟率大軍進攻東莞城,沒辦法,數量上處于劣勢,又是烏合之眾對有過戰斗經驗的正規軍,結果比較明顯,張家玉失敗。
張家玉分析形勢,認為自己的實力比較弱小,只能打運動戰。于是張家玉轉戰新安(深圳寶安)、博羅、連平、長寧、歸善、增城各地,堅決采取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方針。
在張家玉發揮自己運動戰特長的時候,陳邦彥也沒閑著。
乘著李成棟的大軍被張家玉吸引,陳邦彥聯合了另一路義師攻佔了江門。
正當大家都很忙的時候,忽略了另外一個人就是佟養甲。雖然佟養甲沒多少人,但是搞偷襲還是可以的。乘著陳邦彥進攻江門的時候,佟養甲突襲順德,抓走了陳邦彥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小妾,把他們作為人質,招降陳邦彥。
敢在敵後搞運動戰,顯然陳邦彥不是軟骨頭,招降顯然是沒用的,要是有用,陳邦彥也不用搞這麼多事情了,當順民好了。
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具有殺身成仁的決心的。
陳邦彥在招降書上凜然批復︰“妾辱之,子殺之,皆唯命。身為忠臣,義不顧妻子也。”這一妾二子,後來都被清軍殺害。
清軍搞陰招,陳邦彥決定要繼續給佟養甲顏色瞧瞧。
第一次進攻廣州功敗垂成,第二次則胎死腹中(李成棟大軍回援,沒來得及實行計劃),陳邦彥決定再拉個人入股。這次陳邦彥找的人更牛,他就是陳子壯。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