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今天的我們不用看地圖,只要稍微有點地理常識,也知道揚州和南京有多遠。
www.biquge001.com揚州失陷了之後,面對多鐸的大軍,如果朱由菘不是傻子,那麼我認為他最大的策略是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前面我們分析了,朱由菘實際上是個很聰明的人,絕對不是後世記載的那麼昏庸。
如果是你我普通人從一個地方跑到另外一個地方,比如從江甦跑到廣東,改革開放那會稱之為下海,現在也就是個搬家,連移民都稱不上。
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皇帝要逃跑,那就不是簡單的逃跑,有個特有的詞,叫做“遷都”。
朱由菘決定“遷都”,這個也很合理,前車之鑒,因為崇禎皇帝不遷都最後搞得自殺,結果導致南明光是立個皇帝就弄得雞飛狗跳,極大削弱自己壯大了敵人。
對于朱由菘這個奇貨,馬士英肯定是不能放棄的,所以馬士英舉雙手雙腳贊同“遷都”。
應該說,朱由菘在幾件大事上的決斷,還是有一定見識的。比如當初到底是抵抗左良玉還是多鐸,他是希望抵抗多鐸的,不過江北四鎮主要是馬士英節制,他“力排眾議”。朱由菘在南明,除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基本上是沒有話語權的。
這次馬士英是極力贊同遷都了,那麼事情應該比較順利了吧?
且慢,錢益謙站了出來,極力反對。
莫非錢益謙不怕死?非也!在錢益謙看來,清軍真的打到南京來,大不了就舉手投降,換個制服照樣做官,而且滿清對于投降派待遇那是相當的好啊!
明朝自從出了個于謙,對待皇帝那就有個特點,逃跑那就是妥協,就是沒種!
卻不知道時代不一樣了。于謙那個時候還是很有凝聚力的,可以決一死戰,敵人也沒有那麼強大。現在基本屬于要兵沒兵,要凝聚力沒凝聚力,不遷都,等死麼?
但是沒辦法,東林黨這幫人做事不行,吵架很在行,雙方吵來吵去,也沒吵出個結果。
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很窩囊了。
還沒吵出結果,揚州已經破了!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好消息是,左夢庚那邊的那邊被擊潰了。
多鐸在揚州十日以後,馬不停蹄進軍鎮江。鎮江也就和南京相鄰。
到了這個地步,再不采取點措施,基本上就等著別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了。
遷都不成,朱由菘決定逃跑。
東林黨那幫人那麼狡猾,又很憤青,你要真的逃跑,肯定有一群人死諫,硬生生把你給攔下來。
所以要逃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為此朱由菘還得制定策略。
首先朱由菘制造輿論,表示,朱元璋的墳墓在這邊,自己要死守南京。
其次,朱由菘在宮廷安排音樂會,雖然要亡國了,但是皇家的排場不能丟,邀請了一大幫大臣。
精心布置之後,乘著月黑風高,朱由菘果斷帶著少數隨從向蕪湖方向逃跑,蕪湖有打散了左夢庚的黃得功,亂世還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啊。
不過在逃跑之前,朱由菘做的一個安排還是很有必要提一下。朱由菘是當年從福王府逃出來的時候,老婆神馬的都死了。于是他就比較孤獨,當了皇帝之後,他決定選秀,當然就他這個選秀的事情,東林黨後面就攻擊他很荒淫。當然這幫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屬于馬列主義對別人,自由主義對自己。朱由菘也很不容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安定了,找個女人也搞得是非多。而那幫大臣自己卻天天在秦淮河上風花雪月。
關于朱由菘選秀這個事情,我以為,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反正就是皇帝一個個人愛好。
在安排音樂會的當天,朱由菘做了一個事情,讓我對朱由菘刮目相看,“放歸所選淑女”。朱由菘很明白,如果不把他們放歸,一旦清軍佔領南京,這群人逃不了被蹂躪的命運。
在有限的權力里面,我認為朱由菘的措施,很人性。
朱由菘逃跑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要上朝,找不到皇帝了,大家傻眼了,這家伙跑了!
這個時候大家亂成一團,馬士英也不含糊,老板都跑路了,自己還不跑步。不過馬士英對朱由菘還算厚道,把弘光沒來得及帶走的鄒太後給順帶著跑路。
多鐸順利佔領南京,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老板跑路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南京守備趙之龍力挽狂瀾,明察秋毫,果斷宣布︰此土已致大清朝。並率領錢益謙等人出門迎接多鐸的大軍,倒!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如果朱由菘不逃,估計會被群臣五花大綁送給多鐸當見面禮。
多鐸沒抓到朱由菘,很是不甘心,多鐸深諳“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人生哲學,朱由菘可是自己立功的大證據,不把他捉拿歸案,事情不算完!
面對多鐸的需求,投降派非常興奮,正愁沒法為新主子分憂好一副投降派嘴臉。這一功勞落在了新投降清軍的劉良佐身上沒辦法,誰叫他也被調過去打左夢庚,和黃得功離得近,要相信,離得近除了可以一起聯絡感情,背後捅刀子也很容易。
劉良佐打左夢庚的時候不出力,現在當起漢奸來格外賣力。而且由于黃得功剿滅左夢庚的時候太過于賣力,導致傷亡比較嚴重,傷亡比較嚴重,實力就下降的比較厲害。
劉良佐無意中撿了個大皮夾子。于是黃得功兵敗,重傷自刎。
隊伍大了,不好帶啊,這話確實是真理。
要擺平一幫同人不同心的下屬還是很需要點實力的,後世把這種能力成為“管理”。黃得功死後,沒人管理,手下立馬倒戈,朱由菘被交給清軍。
朱由菘這輩子,運氣實在是不太好。當藩王的時候遇到李自成,被攆了出來,好不容易有資格當皇帝,東林黨還各種阻撓。最後靠著自己的努力當了皇帝,卻一堆人不服,天天打嘴仗。自己手上也沒啥權利,要調動誰也調動不了。選了下秀,就被認為是荒淫。皇帝當到這個份上實在是窩囊。
但是他是個好人,在位的一年里,東林黨一直在詆毀,導致後世對他的印象很差,但是透過東林黨的筆墨,我們發現這是個好人,也許能力還不足以力挽狂瀾,在那個時代,需要一個強硬的人,他只不過不那麼合適。
話又說回來,在那個時代,又有誰能鎮得住這幫懂文化的流氓,恐怕只有朱元璋,只有多爾袞,用暴力手段。
他沒有不上朝,沒有濫殺人,即使像冒充太子的王之明,他也只是把他扔到大牢里。在要逃跑的時候,他依然惦記著放走所有的秀女。他給建文皇帝平了反,給景帝平了反,給很多冤枉的人平了反。
他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覺得我有責任把歷史的真相告訴大家,他是個好人,一個讓人誤會了幾百年的皇帝。
1646年,朱由菘被斬首于北京菜市口,年僅四十歲。
朱由菘沒逃的出來,馬士英倒是逃了出來,馬士英的逃跑方向是杭州和朱由菘正好相反。。。。所以走對方向很重要啊!
馬士英一路跑到了杭州,過了幾天,阮大鋮、方國安也逃到了杭州。很快,朱由菘被抓住的消息傳了過來。
老板掛了,沒關系,大明朝的其他沒有,姓朱的多的是。
杭州城正好有一位,就是那位東林黨極力擁戴的潞王朱常。
馬士英心中一喜,又可以搞個擁戴之功。而且,潞王是東林黨擁戴的,這次他們總沒話說了吧,總能安心一致對外了吧。
不過,這次還是出了問題。
潞王本人不干, 潞王想︰你妹,你們享了一年福,現在兵也沒了,滿清也打到家門口了,讓我來給你們擦屁股,不干不干。
群臣好說歹說,潞王就是不干。沒辦法最好還是請出了鄒太後。要說鄒太後還真有兩把刷了,朱常竟然被說動了,答應監國,要說有時候女人的話還是比較管用的。
第二天,黃道周建議朱常稱帝,潞王想,尼瑪讓我監國已經很給你們面子了,稱帝,想都不要想。
歷史上有很多推辭稱帝,大多數是假推辭。但是我敢打包票,潞王是真推辭。清軍就在大門口,皇帝這差事,現在壓根就是誰當誰背黑鍋。
馬士英這貨現在還在做著和清軍何談的美夢(不知道這貨怎麼想的,現在憑啥何談,估計這貨壓根就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要說潞王,更加談不上賢,潞王竟然答應了馬士英的請求。
他們派了陳洪範去和清軍何談,這陳洪範何談不成,倒被清軍收買了。回杭州的時候,干脆勸潞王投降。
潞王本來這監國就是趕鴨子上架,于是他很干脆做了個決定︰投降。而且這貨非常沒有節操,竟然在清軍還沒打過來的時候就把好吃好喝的放在城門口,美其名曰犒軍。人真是能無恥到這個地步啊。
至于馬士英,倒是比較有氣節,清軍快打來的時候,他堅決沒有投降,發揮了他的特長︰又逃跑了。。。。
四月到六月,多鐸的軍隊基本上是騎兵帶著步兵自駕游,摧枯拉朽,一下子就從黃河逛到了錢塘江。
潞王的結局︰這貨投降清軍以後,一開始清軍倒是很客氣,不過像這樣的王室子弟,一般清軍也就是利用利用,利用完了,1646年,被 嚓在北京菜市口。
活該!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