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憑什麼說完顏兀術的步兵大多是臨時抓來的壯丁?
從一開始順昌之役的大敗到剛剛結束的小商河之敗,完顏兀術已經連續輸掉了六、七場硬仗;在這些敗仗中,除了在第一次郾城大戰中,完顏兀術只帶了一萬五千純騎兵外,其余的戰役都是好幾萬的混合兵種之間的作戰。
www.biquge001.com
當金兵失敗的時候,騎兵們或許還能夠逃脫得掉,對于只能用兩條腿走路的步兵而言,死亡和潰散是他們最有可能的下場。
這里的潰散是指,步兵們逃離開原來的部隊,各自回家去了。
經過連續六、七場的失敗,他完顏兀術的麾下還有多少萬步兵供他揮霍?
正因為如此,跟天朝解放戰爭後期的**一樣,臨時抓壯丁是完顏兀術用以增加兵力的唯一途徑。
......
與完顏兀術的簡單戰術相比,岳家軍的戰術要復雜一些。
最高指揮官王貴的做法是︰三萬重裝步兵在正面一步步向前推進,與金國的騎兵硬扛;八百騎最精銳的背嵬軍由岳雲率領,強行沖入金兵的陣地中,搞亂和沖散金兵的陣型;余下還有三千踏白軍的騎兵,就交給董先負責,一來保護城池不失,二來作為戰役的預備隊,以防戰場上的突發情況。
很明顯,王貴把決戰勝利的鑰匙放在了贏官人的身上。
假如岳雲和八百背嵬軍打得好,成功地打亂了金兵的部署,岳家軍勝利在望。
相反。假如岳飛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甚至在金兵陣中被圍殺掉。那王貴三萬步兵可就慘了。
千萬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只要是騎兵,對上步兵就有天然的優勢,更何況那三萬名騎兵是他完顏兀術用來壓箱底的本錢?
......
岳家軍中連番鼓聲響起,對應的是金兵那悠長而狂野的號角聲。
完顏兀術和王貴的大軍終于糾纏在一起。
與此同時,八百騎背嵬軍奮不顧身地沖向了十萬金軍當中。
從這一瞬間的畫面看,岳雲和八百騎背嵬軍勇士們的行為,仿佛蜉蝣撼大樹,又或者是螳臂擋車、飛蛾撲火。
雙方的差距未免太大了!
可在這種情況下。岳雲和八百騎背嵬軍勇士們左沖右突,居然沖破了金軍的防線,深深地契入了對方的陣營里。
在冷兵器時代,沖陣是難度最高的任務。
沖陣者們不但要有足夠的膽量和武力,持久作戰的耐力、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樣是缺一不可。
在沖陣的時候,不同的路線選擇、不同的節奏掌握,結果都會大相徑庭。
還有一點,在沖陣期間必須連續不斷地作戰,絕對不能夠停下來;因為行動一旦有所停頓,馬上就會遭到圍攻。再發力起步就更難了。
......
完顏兀術如今正站在高處觀察形勢,但戰情的進展讓他愈發的擔憂。
首先是在兩軍的正面戰場上。金國的騎兵面對著岳家軍的步兵,居然佔不到任何的便宜,完全是一種膠著的狀態。
在漫長的戰線上,雙方刀來槍往、寸土必爭,依靠勇氣、身體、鮮血、等等,勉強維持住戰線的暫時平衡。
而在金兵的中軍、左右兩翼和後軍,雖然陣勢依然存在,陣型也還能夠勉強維持穩定;可是岳雲的那支小隊在其中來回沖殺,居然沒人能夠壓制他們。
就這樣一支不足千人的騎兵部隊,居然在金兵的肚子里橫沖直撞、來去自如、予取予奪、仿佛閑庭信步一般。
這讓所有的女真人都大為震驚!
幾天之前他們就已經承受過了楊再興和三百岳家游奕軍的沖擊。以那些死士們的勇武,最後也不免葬身亂軍之中,全體覆滅。
這個岳雲怎麼能隨心所欲,難道他們比起那個楊再興還要強大不成?
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公平,因為兩人所處的環境和條件有很大的差異。
首先,岳雲在決戰的前幾天都在養精蓄銳,沒有經歷連續作戰;其次,岳雲沒有在大雨中帶著幾十處戰傷巡視防區,消耗體力;再者,岳雲並不是孤軍作戰,在他們的身後還有王貴的三萬岳家軍重裝步兵。
假如一定要比較,現在的岳雲與郾城第一戰時的楊再興相似,是在汪洋大海一般的金兵陣地中縱橫馳騁,鋒芒畢露。
當然,還有一點是不能忽視的,岳雲所帶領的部隊與楊再興的截然不同。
楊再興所帶的三百名騎兵固然勇敢,但畢竟只是普通的游奕軍戰士;而岳雲所帶領的八百騎背嵬軍,則是岳家軍中最為精銳的騎兵部隊,是岳飛精心準備的,投入了大量資源的一支特種兵部隊。
不說別的,單單是背嵬軍的戰馬、盔甲、兵器等裝備,都是岳家軍能拿出手的最好最精良的選擇,其他軍團實在難以比較的。
......
縱觀歷史,中國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多支無敵的鐵軍;而這些鐵軍無一不是能夠以少勝多、無堅不摧、讓敵軍聞風喪膽。
最先有無敵之名的當然是東晉門閥的雇佣兵---北府兵。
《晉書?劉牢之傳》中記載道︰“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瑯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
《資質通鑒》︰“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北府兵的杰作。
公元三八三年。也就是前秦建元十九年,八千北府兵大破秦軍主力,殺散、殲滅前秦軍七十萬大軍,符堅的王朝也因此崩潰。
第二支能夠號稱無敵的當然是元朝成吉思汗的的近衛軍---怯薛軍。
《元史?兵志二》中記載道︰“宿衛者,天子之禁兵也。方太祖時,以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術為四怯薛,領怯薛歹分番宿衛。......時號掇里班曲律,猶言四杰也。太祖命其世領怯薛之長。怯薛者,猶言番直宿衛也。”
擁有元初四杰的怯薛軍,既是成吉思汗的近衛軍,也是構建起大蒙古帝國的統治基礎的最重要的基石。
橫掃亞歐兩大洲,這簡單的七個字,已經能夠說明他們的勇武無敵。
第三支號稱無敵的是隋末唐初李世民的玄甲軍。
李世民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顛峰,他開國的一大利劍就是“玄甲軍”。
《資治通鑒》中記載道︰“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 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
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余萬大軍前來支援王世充,而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
這一戰強弱懸殊,然而最後的結果讓天下人為之震驚。
李世民帶領玄甲軍大破竇建德的十萬大軍,竇建德僅僅率數百騎逃遁。隨後,洛陽的王世充也被消滅。天下的局勢完全轉向了對唐軍有利的一面。
有唐一代,武功強盛一時。李世民依靠他天才的軍事能力開創了一個時代,而玄甲軍則是他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利劍!
難怪晚唐的“詩魔”白居易寫詩贊道︰“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而如今,在南宋的紹興十年,在穎昌府的城前,岳飛的背嵬軍十年磨一劍,重演出我大漢民族無敵的榮光。
......
一把小短劍直直地倒插在地面,在陽光的照映下,劍身的影子正在逐漸縮短,只剩下了短短一條小尾巴。
從劍身的影子看,如今已經過了巳時。
也就是說,從辰時開始的戰斗,已經開打了兩個時辰、四個小時。
在這段時間里,岳雲和八百騎背嵬軍們已經在敵陣中殺進殺出數十個回合,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岳雲身中戰傷百余處,而金宋兩軍勝負未分。
《金佗粹編》卷九<諸子遺事>中的記載是︰“……大戰無慮十數合,出入虜陣,甲裳為赤,體被百余創。”
在這里,對完顏兀術的臨陣指揮不得不贊一下︰
在無法正面壓制岳雲和他的背嵬軍的情況下,完顏兀術依靠陣前的靈活調度,依靠人多勢眾的優勢,硬生生把局勢維持住。
當時的情況是,只要局勢還繼續保持著目前的這種拉鋸狀態,勝利的天枰將逐漸向金兵靠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趨勢,是因為金人騎兵的比例遠遠超過岳家軍。
造成同樣的殺傷力,步兵肯定要比騎兵付出更多的體力;戰斗時間拖得越長,雙方的體力差距就會越大。
難怪完顏兀術一直緊皺著的眉頭也開始舒展開來。
......
這樣的形勢,完顏看得明白,王貴也是心知肚明。
身為岳家軍第三號的實權人物,王貴的風格是穩健有余,膽略稍顯不足;在關鍵的時候經常猶豫不決,難以堅守自己的信念。
形勢開始惡劣,王貴首先想到的是後退。
他的背後是潁昌城,城牆高厚,易守難攻,回城防守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起碼能夠保存實力,不會全軍覆沒。
關鍵時刻,一身血色的岳雲策馬來到他身旁,要求他決戰到底。
------北伐已成孤軍之勢,尺寸之退必致潰堤之恨!
ps︰ 謝謝zhuxyhh01大大、千年戀大大、vela2003大大、靚女007大大的打賞,和千年戀大大的月票支持。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