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金國的內亂馬上引起了周邊地區的反應。
www.biquge001.com
天會十三年冬,在金國北方的蒙古族人突然起兵反叛,攻打金國。
在大遼長達兩百多年的歷史里,蒙古人雖然名義上是契丹人的藩臣,卻一直都是遼國在北方的主要邊患。
契丹人經常進入宋地搶漢人,而蒙古人則屢屢闖進遼地搶契丹人,這種情況構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
只不過,這時候的蒙古人分散成很多個部落,沒能凝聚起族群的力量,所以只能佔些小便宜,沒能對遼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在金國滅掉遼國的同時,也接收了來自北方彪悍的蒙古族各部落的邊患。
金國滅遼的時候,曾經向蒙古人借兵,並向蒙古人承諾了種種的好處。
只不過,在女真人勝利之後,並沒有兌現與蒙古人的“元約”,從而埋下了女真族人和蒙古族人矛盾的種子。
如今大金國內亂,蒙古人聞訊出兵,掀起了蒙古和女真兩族交戰的開端。
雖然這次蒙古人的出兵以失敗告終,但是,星星之火已經點起,隨時可以都可以發展成為燎原的態勢。
......
在天會十三年,還有一件小事發生了,這件事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在當時的社會並沒有任何的回響。
但是,這件事情確實南宋漢人的一個恥辱。
太上皇帝徽宗天子死了。
老皇帝發燒兼咽喉腫痛,沒有藥吃,只好私下服用當地的草頭方子。
這些草頭方子可能對當地的百姓有效,但是老皇帝身嬌肉貴,抗不住藥性,就這樣死了。
本來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路,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問題是,那些可惡的女真人居然將徽宗的尸體架到一個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尸體扔到坑中。
據說,這樣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燈油,而且用這種燈油點的燈特別光亮。
《宣和遺事》記載道︰宋紹興五年。經夏及冬,上皇疾甚,不食旬日,不復有藥。彼中疾著,止取茶肭子啖,即愈。帝亦進上皇啖,味苦,及下咽喉,輒成瘡疾滿腹,帝自土坑中傾視上皇。則僵踞死矣。帝嗚咽,不勝其慟。阿計替勉帝,可就此埋藏。問其俗,乃雲,無埋瘞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擊之,投州石中…….隨即護人已白宮中,乃引彼土五七人,徑入坑中,以木共貫上皇而去。帝號泣從之。直至一石坑前,架尸于其旁,用茶肭及野蔓焚之。焦爛及半,復以水滅,以木杖貫其尸,曳棄坑中。
......
縱觀起來。徽宗趙佶可算是中國皇帝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國破家亡,皇親貴戚任人凌辱,妻子女兒被人淫遍,臨死之前是什麼心情,實在難以想象。
最難過的是。死後還要按照金人的習慣,搞個什麼火葬不是火葬,土葬不是土葬的玩意兒,尸體燒到一半還要用木棍打爛再埋,不知道算是什麼講究。
依照漢人的習慣,這樣做和死後鞭尸有什麼區別?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宋徽宗之死也算是不冤。
他的祖宗就是靠搞兵變,欺負柴家孤兒寡母篡奪的皇位。
盡管南唐國主李煜卑躬屈膝,刻意討好也未能逃脫亡國的下場。李煜被俘帶到開封之後,唯一心愛的女人小周後還要經常應召被宋太宗強奸,由幾個宮女抱住手腳動彈不得,任由肆虐。
這段丑事還被宮中畫師畫了下來,簡直是無恥之尤。
即便如此,李煜最後也未能逃脫一死,被宋太宗用酒毒殺,死狀甚慘。
宋太宗干的好事全都報應到他的子孫身上了,區別只是範圍更廣,程度更烈,下場更慘而已。我淫人妻,人淫我妻,因果報應,分毫不爽。
雖說用因果報應來解釋比較庸俗,但是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了。
拋卻祖宗干的好事不算,宋徽宗本人也不會招致絲毫同情。
太平盛世一味享樂,任用權臣佞幸小人,采辦花石綱,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本來就不是治國的材料,還要死死抓住權力不放,面對外寇入侵,進退失據,禪位給兒子以後倉惶逃竄,局勢稍微好轉之後又頓生悔意,總想著要如何把權力從兒子手中重新要回來。
平時貴為九五之尊,頤指氣使。一旦遇到金人兵臨城下,又一味忍氣吞聲,以求自保,落得個如此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中國歷史上的暴君不斷,但是往往在最後關頭還有點血性,令人有些敬意。比較之下,朱由檢煤山自縊,何其悲壯;蔣中正焦土抗戰,何其慘烈。
象徽宗趙佶這種平時色厲內荏,欺壓百姓,對外毫無血性,唾面自干的皇帝,如此收場也算是老天有眼了。
..........................
在公元一一三五年這一個重要的年份里,南宋朝廷也發生了很多事情,雖然缺少了大金國的那股血腥味,但是從重要性而言,卻毫不遜色。
先是高宗皇帝把朝廷的重要官員以及一些有名望的讀書人都號召起來,共同來參與和討論以後的國策走向。
如何對待女真金國,如何對待偽齊的劉豫?
是戰,是和,何時決戰,怎樣求和?
徽宗、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其他的被俘人員該怎樣處理?等等。
這些重大的事情都需要從長計議。尤其難得的是,這時外敵撤退,內匪剿平,是時候說一說了。
當然,參加討論的人員還是有主次之分的。南宋朝國內現任的和曾任宰執的官員作為這次研討的主要人物。
這里面包括了正在當朝得令的趙鼎、張浚,前度劉郎的朱勝非、呂頤浩,初露鋒芒的秦檜,已經被高宗皇帝拋棄的汪伯彥、黃潛善,讓高宗皇帝如芒在背的李綱,以及籍籍無名的李邴等人。
這時候的高宗皇帝。還頗有一點民主的風範。
這場討論辦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是費時失事,沒有一點效果。
每個參與討論的大人都很堅持自己的原先立場,沒有一絲退縮和妥協。所說的話無非都是之前自己所不斷強調的那些而已。
李綱還是堅持直搗黃龍府,迎接兩位皇帝回國;而秦檜還是堅持與金國和談,實施南人治南,北人歸北。
......
真正有意義的是另一件事。現年二十九歲的高宗皇帝給自己的養子趙瑗修了一座學堂,小孩子要上學讀書,學做一個合格的皇太子了。
趙瑗這個孩子已經出現在公眾眼中三年了。之所以會出現,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謠言和坊間傳說。
其中流傳最廣的兩條傳說分別是由宋朝駐金國的大使從遙遠的北方帶回來,以及高宗皇帝某天夜里突然驚醒,金口玉言所陳述的。
大使的版本是這樣的︰這位大使先生在回國之後,居然聲稱他金國看見到了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
這讓南宋滿朝文武大臣為之震驚!
戰無不勝。神武英明的太祖趙匡胤,這在孱弱的宋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傳說,一個永恆的猜想︰
如果他老人家不是突然死亡的話,如果宋朝還是由他的直系血脈來繼承的話,還會有如今的狼狽頹唐嗎?。
大使先生咳嗽了一下。說剛才的話沒說完,他的意思是,他發現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樣子和趙匡胤長得一模一樣。
這又讓南宋迅速形成了另一個論調,認為趙匡胤獨力建國,子孫後代卻零落貧寒,別說皇帝,連一般的爵位都沒有。所以他要報復。
于是宋太祖他老人家一氣之下就投生到金國去,化身為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來百般凌虐當年那個混賬二弟的後代!
這個傳說很有市場,甚至朝廷大部分的官員都篤信此事,或者以此事來作為自己不抵抗的籍口。
這個傳說對于宋朝政府的打擊是巨大的。
都是你們老趙家的事情,管我們這些外人何干?
傳說之中。連老帥宗澤這等忠勇之士,在與金兵交手之前,都要去崔君府的廟里磕頭請求饒恕,為的就是請求宋太祖的原諒。
這種現象,到了南宋朝的時候是愈演愈烈。
對于這種情況。高宗皇帝想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有一天,高宗皇帝突然出啦宣布,說他在夢中與太祖他老人家相遇了。
高宗皇帝還說,在那天夢里,太祖突然出現,把他瞬間拉回到一百五十余年前那座風雪中的萬歲殿。
在那里,高宗親眼目睹了“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的全過程。
之後宋太祖便對高宗皇帝說道︰“如果想讓宋朝的國祚再續接綿長,就必須要由我的子孫來重新繼承皇位。”
為什麼高宗皇帝會出來做這樣的聲明?
一句話,合法性。
可憐的高宗皇帝,大半輩子都在被“合法性”這三個字所困擾。
......
太祖皇帝的說話最有權威,這事兒就這樣定下來了。
南宋政府在江南召集所有太祖系子孫,進行海選。結果發現一百五十余年間太祖系的子孫開花散葉,人還真的不少。
符合條件的,也就是太祖七世孫,“伯”字輩的孩子有一千多人,精中選優,最後確定在一胖一瘦兩個孩子身上。
胖的孩子叫趙伯浩,瘦的叫趙伯琮。
以身體強度論,自然是胖些的孩子前途好,趙構選擇了伯浩,命人給了伯琮三百兩銀子,準備遣返回家。
伯琮走到了殿門口,後面的高宗皇帝又猶豫了。他讓兩個孩子再一次並列站在他面前,他要重選。
在這個關鍵時刻,起決定性作用居然會是一只貓。
。
ps︰
謝謝嫣然一笑無間大大的評價票,靚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賞和支持。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