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二百四十七章︰官三代與平民之爭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武聖傳說之岳武穆篇 | 作者︰調理陳豆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高宗皇帝得以在金兵的追擊下,平安抵達杭州,誰的功勞最大?

    是最先向揚州城通風報信的泗州守將閻瑾?

    是把淮河的浮橋燒掉,給揚州城多爭取幾天逃亡時間的江淮發運副使呂源?

    是在瓜州渡口,憑借一千多殘兵打退幾百jing銳金兵的安義?

    又或者是屢屢代替高宗斷後,幫助皇帝收拾殘局的新任宰相朱勝非?

    以上,可能都是民間的選項;但在高宗皇帝身邊的那幫內侍太監們,卻認為他們的功勞才是最大的,尤其是高宗最寵信的兩人---康履和藍 。www.biquge001.com

    當然,這兩個人也有值得他們自傲的經歷。

    康履和藍 起初是康王府的都監,入內東頭供奉官。靖康年間,曾跟隨趙構出使金營,與主子共過患難;當趙構在相州開大元帥府的時候,兩人在元帥府內擔任機宜文字(機要秘書),並藉此成為元帥府的要人;之後隨著趙構的一朝得道,這兩人也跟著雞犬升天了。

    這次揚州之難,高宗皇帝倉皇出逃,身邊只有康履和藍 等五六人,這更加增添了他們的政治資本︰

    ---這可是在危難之時的護駕大功,還有什麼功勞能夠以之相比?

    所以,這些宮廷內侍太監們,恃寵生嬌、意氣風發,視天下人如無物。

    .......

    當皇帝的車隊離開鎮江,來到吳江,剛剛脫離危險的時候。康履就和他的一群屬下。拿弓箭she江邊的鴨子玩。

    御林軍的士兵們一看。氣得七竅生煙。

    這幫閹人,王淵把船調撥給你們搬運家財,卻害得我們的家屬無法渡江,至今生死未明,現在你們倒是快活。

    到了杭州以後,高宗皇帝又下罪己詔,又大赦天下,忙的不亦樂乎。而這幫內侍太監們同樣也在找樂子。這次他們目標是︰去錢塘江觀chao。

    但問題出來了,這些內侍太監們的身子個個都是冰清玉潔,身驕肉貴,只是高宗皇帝一人才有資格去撫摸和欣賞,怎麼能夠給杭州那些凡夫俗子的庸俗目光所褻瀆和沾污?

    于是乎,這些高貴的內侍太監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下令在經過的長街上用布帛圍成甬道,擋住杭州那些凡夫俗子們的視線,讓他們安靜地出發,保持身體和內心的干淨貞潔。

    結果是,錢塘江畔。到處是太監們的供篷和布簾遮道。

    內侍太監的胡作非為,沒人敢管。也無從申訴。人們只能在旁邊咬牙切齒,惡言咒罵。

    在眾多的咒罵者當中,就包括了御林軍的統領大人苗傅。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四》中有以下的記載︰

    帝在維揚,入內內侍省押班康履頗用事,妄作威福,諸將多疾之。及幸浙西,道吳江,左右宦者以she鴨為樂;比至杭州,江下觀chao,中官供帳,赫然遮道。傅等切齒曰︰“汝輩使天下顛沛至此,猶敢爾耶!”

    .......

    罵歸罵,沒有切身的利益沖突,這些正義的御林軍戰士,還是把這口氣給咽了下去,沒有發作。

    這些太監畢竟是皇帝的貼身近臣,動他們可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沒有想到,這些內侍太監並沒有收斂,而是順著他們的脾xing,又接著做了一件事情,一件跟御林軍關系巨大的事情。

    這些太監讓高宗皇帝把王淵升官加薪。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四》中記載道︰向德軍節度使、御營使司都統制王淵同簽書樞密院事,仍兼都統制。

    這一下可是出了大亂子了。

    趙宋家朝廷一向的規矩都是兵權三分,相互牽制。

    具體說來,就是先由樞密院下達軍令,然後由三司衙門組織兵力,最後由皇帝指派的將領率兵出戰。

    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無論缺少其中哪一個部分,都難以出兵作戰。

    這種對兵權的多部門管理方法,主要是針對五代六國時期,手握重兵的武將屢屢反叛的現象。這可是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絞盡腦汁,與宰相趙普商量了很久,才想出來的辦法。

    而高宗皇帝的這個任命,讓王淵可以用樞密院事的身份簽發軍令,然後以節度使、或御營使司的身份組織兵力,再以御營都統制的身份帶兵出戰。

    也就是說,王淵一個人就可以打通所有的環節,不受任何的節制,隨時隨地可以帶兵出戰。

    這就意味著,王淵掌握著在宋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無上兵權。

    這個任命詔書一出,御營統制官苗傅首先表示不服。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四》中記載道︰俄聞淵入右府,傅、正彥以為由宦者所薦,愈不平,

    這個苗傅是誰,怎敢以區區御營統制官的身份來反自己的老大?

    翻查檔案資料,這個苗傅的父親是都指揮使苗履,爺爺是河州節度使苗授,難怪《續資治通鑒》中說他是“世將有勞”了,原來是個官三代。

    再看看王淵的履歷︰王淵出身西北軍,和張叔夜一樣,靠戰功一步一步升遷上來的,先後在宣撫都統制劉延慶和北宣撫使範訥統的手下當先鋒官,是個平民出身的高級將領。

    在《宋史。王淵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康王即皇帝位,淵與楊惟忠、韓世忠以河北兵,劉光世以陝西兵,張俊、苗傅等以帥府及降群盜兵,皆在行朝,不相統一。始置御營司,以淵為都統制,扈從累月不釋甲。”

    也就是說,當高宗皇帝剛剛登位的時候,王淵與楊惟忠、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苗傅等人前來投靠。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各不相屬。

    後來建立御林軍的時候,苗傅的屬下以降群盜兵為主,而王淵的部下則是以河北軍為主;無論是部屬的數量還是戰斗力,王淵都明顯要強于苗傅,所以王淵理所當然地擔任起都統制,成為苗傅的老大,也就是御林軍的老大。

    對于這樣的一種結果,身為官三代苗傅當然是相當的失望。

    《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四》中記載道︰扈從統制、鼎州團練使苗傅,自負世將有勞,以淵驟得君,頗觖望。

    所以,後來由苗傅和劉正彥所指揮的這場政變,它最初的起源其實是由**不服平民子弟管理所引起的。

    。(未完待續。。)

    ps︰  謝謝zhuxyhh01大大、錯花心大大的打賞、和獨孤颯霜大大的章節贈送。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