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寧廠古鎮,在巫縣歷史上的地位比較重要。
www.biquge001.com
譬如巫山的奶奶楊天秀老人,娘家就是寧廠的大鹽商。
回來的路程中,遇到巫正陽那一碼子事,加上時間又比較晚,就沒有過來。
在大街上溜達,好久沒有體味到這種休閑適意的感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漫無目的找找曾經的記憶。
突然就听到人說寧廠要搞拆遷,動了心思來看看。
在任何旅游風景區,特別是國外,越老的建築,越是有人來參觀游覽。
在中國,地方政府不少不注意環境保護,古建築所剩無幾,實在堪憂。
就像在和風,當時巫山根本沒想到,邊遠地區居然還有古老的建築,差點兒犯錯誤,把寺廟給拆除了。
走在石板鋪就的街道上,宛如回到了古代。
這里的房子,都是木頭制作。
不管是另一個時空還是這一世,從來沒听說過寧廠發生過火災,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奇跡。
木板房只是最外面的一層,里面還是有夯實的土牆。
家家戶戶的大門敞開著,可以看見屋里的家具都是木頭的。
木桌子、木椅子、木凳子,就連推石磨的把、油坊榨油的榨都是木頭做的。
寧廠鎮最古老的一條街道,名字叫謝家街。
“老者,請問這條街上姓謝的人很多嗎?”巫山看到一個在街邊曬太陽抽旱煙的老漢,禁不住發問。
巫縣和江浙一帶比起來。地域遼闊。
前世的巫山,生活在三區,寧廠是二區。兩個區雖說序號連在一起,距離還相當遠,中間隔著縣城、一區。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根本就沒來過這里,巫山對寧廠一點兒都不熟悉。
“這個客,謝家街可有一段歷史了。”老人把長煙袋在石板上不緊不慢磕著。
這時,巫山才發現。台階全部用石頭砌的。
“不過,姓謝的沒有人了。”老人的眼楮望著白雲朵朵的藍田。
也不知道是那個年代,老謝油坊不要說在巫縣的前身大寧縣。就是在整個巴蜀東部都相當有名。
按說,寧廠就是一條峽溝,沒有油菜籽的來源。
油坊所需的原材料油菜籽,要從五區的徐家壩、一區的雞頭壩、馬鎮壩、三區的羊橋壩和四區運過來。
那個年代。沒有公路。肩挑背磨或者騾馬托運,成了最常見的運輸方式。
在寧廠開油坊,成本和在那些地方比起來,成倍增加。
但當年的謝家當家人力排眾議,硬要把油坊建在這里。
不過,油坊建起來後,家族里那些反對的聲音都完全消失了。
巴蜀東部,岩鹽豐富。寧廠為最。
各地絡繹不絕的鹽商,趕著騾馬。抑或帶著小木船從大寧河朔流而上,來到寧廠。
謝家油坊一炮而響,聲名遠播,來過的鹽商都曉得,順便把油帶到川陝鄂各地。
謝家人一代代在寧廠溝繁衍生息,最後整個謝家街都成了謝家人的。
也不曉得是哪一年,大寧河突然發大水,天上雷光火閃,地上平地起水。
在寧廠,從來都沒有听說過有這麼大的洪水,驚慌失措的人們半夜起來,呼兒叫爹,哭媽喊娘,到處打著燈籠火把。
鹽商當中,不乏有遠見卓識的人,組織起慌亂的人群,四處查看。
最後,才發現源頭是在河邊的謝家油坊。
我的天啦!
在渾濁的水波里,一條木龍沖著油坊昂昂直叫。
“那是什麼?”寧廠人大惑不解。
大家都听說過,蛇長大了會變成蛟龍,從江到海,成為龍。
從沒听說木頭也會走蛟,成為蛟龍。
“是油坊的什麼東西在走蛟,趕快進油坊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
“對對,只要曉得蛟龍需要什麼,拿給它就萬事大吉!”
一些有經驗的鄉老,早就開始吩咐下人準備香蠟紙錢,開始拜祭蛟龍。
那時的謝家油坊,早已不是曾經的小作坊,就像後世的小工業園區,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大片區域。
禁不住人多力量大,大家四處找尋,不大一會兒,真有找到了。
原來是榨油的榨經年享受菜油的滋潤,居然成了精!
謝家人含著淚,把榨的零部件一點點往水里拋。
要知道,他們世世代代就靠榨的油來發財致富的。
一個個就像喪了爹死了娘,只差沒嚎啕大哭。
一點點的東西往下面的波濤里拋,每一次水浪就往下面降一點。
隨即,波浪又往上面翻滾。
到了最後,整個油坊的所有部件,全部拋進黃濤中,但波浪一陣緊似一陣,不見減小。
那木龍昂著頭,眼楮猶如燈籠,還在不停吼叫,震得周圍的房間,泥巴不停往下掉落。
“你還要什麼,龍王大人?”一個機警的老人當即跪下︰“我們曉得你的橫骨沒化,還不能言語,你的眼楮往你要的東西看,你看到什麼,我們就把什麼給你拋下來。如果你肆意橫行,造成人畜損害,上天也會責怪你,不讓你化成龍的。”
木龍的眼光突然看向一個日常操作它的榨工,沒等那人反應過來,被眾人七手八腳丟進洪水里。
一條條生命嘶叫著丟進去,瞬間沒了聲息。
前前後後,街坊把該拋的人全部拋進去,木龍的頭往榨房三叩首,一個炸雷下來,它庚即扭頭向下游而去。
直到這時候,人們才發現。不知不覺,謝家的人,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到襁褓中的嬰兒,全部都葬身在洪水里。
謝家油坊,成為歷史名詞,但謝家街保留了下來。
故事講完了,老人的眼楮依然看著天上,看也不看听眾。
中間間或有一兩個經過的人,听到老人又在講那老掉牙的故事。搖搖頭離去。
或許他們听過好多次,不再感興趣。
朝老人拱拱手,巫山繼續前行。
到了謝家街的盡頭。一些人正在搬遷。
石板路上,到處都是板車,轎車是開不進來的,拐彎太多。而且根本就不可能在狹窄的街道掉頭。
“你們這是要搬到哪兒去?”前方一直風平浪靜。巫山不由好奇地抓住一個正在忙碌的搬家人問。
“上面說寧廠要建成現代化的小城鎮,我們的房子顯得太破舊。”這是一個中年人︰“听你的口音,不像是寧廠人?”
“不是,”巫山擺擺手︰“第一次到這里玩兒,看著老建築很有特色,怎麼說搬就搬呢?”
“上頭說得好,今後我們都要住進高樓大廈。”中年人丟過來一支沒有過濾嘴的煙︰“我們住慣了這里,但要為子孫後代著想啊。”
說著。他默默地抽煙,不再言語。
眼看著一件件家具從屋里被抬出來。大件的家具,譬如那些古色古香的睡具,小小的板車根本就裝不下。
十多個身強力壯的漢子,喊著號子,從石板路上往下面抬,到寬綽的地方再搬到大貨車里。
“政府給你們的補償還是滿意吧?”巫山心里有些惻然,任誰從自己的家里搬出來,心情肯定不好。
“不滿意又怎麼樣?”中年人手里的煙一直沒點著,苦笑著說︰“補償的面積,和現在差不多。”
“我們家還算好的了,只有兩個後人,一兒一女。姑娘出嫁了,兒子一套房子差不多夠。”
“喏,旁邊張老五家就慘了,家里七個兒子,眼看著一個個成人,他們家房子比我們家還小,哪夠住啊?”
一個矮小的中年人,蹲在街沿上,一言不發瞅著旱煙,估計就是他嘴里的張老五吧。
“你家怎麼不搬呢?”巫山走過去蹲下來,好奇地問。
“我為什麼要搬?”張老五梗著脖子,有些警惕地問︰“你是誰?要是拆遷辦找的人,就不用再勸我了。”
“我老張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不稀罕樓房大瓦屋,這里的房間隨便隔幾下,一家人勉強夠住。”
“在高樓里,根本沒辦法去隔房間,怎麼住?”
“老五啊,你還是這樣的舊腦筋!”一個有些富態戴著紅箍箍的人跺了過來︰“拿你的一套房子和政府講條件是不可能的。”
“我講啥子條件?”張老五像被踩了尾巴的貓跳了起來,臉紅脖子粗︰“我不想搬,誰來都沒用。”
說著,沖巫山啐了一口︰“原以為你是個好人,和他們是一路貨色!”
話沒說完,憤憤不平的往屋里走。
“原來你和我一樣的,”這人沖巫山友好地點點頭︰“我叫巫立強,三區二龍廟的,你是哪兒的,我怎麼沒見過?”
“我是巫山!”他看到是本家,也微笑著頷首。
“巫山?!”巫立強的眼楮馬上變得老大︰“我們巫家以前只有一個巫山,那是我巫立行大哥的大娃娃,你是誰的兒子?”
“我好像就是你說的那個!”巫山失笑道︰“強叔,你是拆遷辦還是開發商的?”
“哈哈,好大佷子,我就說巫縣啥時候有你這麼氣宇軒昂的人呢。”巫立強想拍拍對方的肩膀,卻只能在空中擺了個姿勢。
沒辦法,相對于巫縣的人來說,巫山確實太高了點兒。
“走,陪你強叔吃午飯去。”巫立強高興地手舞足蹈,沖另一邊高喊道︰“老王,我巫山大佷子來了,陪他喝一杯!”
“啊?”老王是一個瘦高的老人,小跑著過來,羨慕地說︰“巫主任,您去忙,陪巫山同志是大事。”
附庸風雅的人隨處都是,譬如這旮旯里,還有一家叫鹽廠居的小飯店。
規模不大,里面的菜還不錯。
“我們即是開發商,也是拆遷辦。”巫立強擠眉弄眼︰“政府自己建設的。”
“強叔,我有一個疑問。”巫山挑起一片酸辣椒炒的豬肝︰“您到很多地方旅游過,他們都在保護老建築,為什麼我們不能?”
巫立強的笑容凝固,手里的筷子輕輕放下。
別的人說這話,他只當對方放屁,對面的年輕人這麼說,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未完待續。。)</dd>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