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卷 我的戰友我的兵 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宗教對宗教,完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領先四十年 | 作者︰巫山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對不起,電腦壞了,剛修好。www.biquge001.com

    在中南半島上,最流行的宗教是佛教。

    以南傳上座部為主的佛教。主要傳播于寮國、寮國、暹羅、撢國、以及安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

    據有關史料記述,公歷紀元前後,上座部佛教已在東南亞流行。《太平御覽》引萬震著《南州異物志》稱︰“林陽在扶南西七干余里,地皆平博。民十余萬家,男女行仁善,皆侍佛。”

    《水經注》引竺枝著《扶南記》中也有“扶南舉國事佛”的記述。扶南即寮國的古稱。2∼6世紀,東南亞佛教已很隆盛。

    比佛教傳入更早的婆羅門教,經與佛教文字並存和融和的階段之後,雖為佛教所取代,但對佛教的影響仍然存在。

    婆羅浮屠、吳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以及其它一些寺廟建築、佛像雕塑和佛事儀式,都帶有一定的婆羅門教色彩。

    十世紀以後,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國家封建領主的推崇和提倡,並加強了同錫蘭的聯系,互派僧侶留學。

    根據巴利語音序創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寫定音譯巴利三藏典籍,確定了摩訶尼迦耶和達磨育特兩派僧王制度,佛教被尊為國教,在大眾中產生了深刻影響。

    18世紀到現代,暹羅文、撢國文、高棉文、寮國文的巴利三藏音譯編篡工作逐漸完備,並進一步將部分經卷譯為本民族文字,使上座部佛教得以更加廣泛地流傳。

    小乘佛教的主要區別在于小乘佛教強調自救。

    他們把佛祖釋迦牟尼看作是人生的一位教師、導師。

    通過學習大師的教誨、思想,自己找到擺脫人生苦海的路。

    所以他們人人信佛,個個研習佛法。每個男人都要去寺廟做一回和尚。

    而大乘佛教除了自己研習佛法自救外,還強調普渡眾生。幫助不懂佛法的人擺脫人生的困境。

    他們把佛祖菩薩當作神來供奉。因為常人相信神能幫助自己擺脫人生的諸多煩惱。

    在大乘佛教的寺廟里,大部分的善男信女自己本身不研習佛法。只是希望高僧能指點自己的人生,或者只是乞求菩薩能保佑自己,實現自己的願望。

    另外的區別在于大乘佛教更禁欲,避世。

    信奉大乘佛教的和尚都是素食主義者,不吃肉,不吃刺激性的食物。都是清心寡欲的人。而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寺廟通常建在深山老林,遠離人世的地方。所以在國人看來,

    做和尚意味著厭倦人世,通過逃離人世,遁入空門來擺脫人生的苦海,他們是人生的失意者。

    而小乘佛教更世俗些,有人的地方就有小乘佛教的寺廟。他們不可以殺生,卻可以吃它們的肉。

    也可以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信仰佛教並不意味著要禁欲,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清心寡欲的人。

    佛教和他們正常的生活沒有沖突。

    在他們看來,做和尚是一個少年成長為一個男人必經的步驟。只有做過和尚,一個男人才能走向社會。

    可以這麼說,在中南半島上,少年出家,就像中國的適齡男女服兵役一樣正常。

    要從根本上造成既成事實,讓混編旅目前已經佔領的區域徹底成為我國的疆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京師的協調下,大陸的所有道教流派,譬如武當、全真、龍虎山、青羊宮、青城山等等諸多流派的人聚集在一起,歷時一個月。新的道家教義和典籍總綱,新鮮出爐。

    道教典籍的匯編,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中國道教協會,互不統屬,歸政協管理日常事務。但所有的道教分支在任何地方活動,必須以新的道教教義,綱領為準繩。以前自己教派那些不符合標準的,全部舍棄。

    時不我待,隨著中南半島和爪哇國的局勢發展,道教的傳播已經刻不容緩。

    彩雲省西南,就是我國冬天著名的旅游勝地西雙版納。

    這個時候的中國,瓊州島還沒有開發出來。故而,剛剛經歷改革開放的人們,歡欣地走出家門,去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

    冬天,西雙版納游人如織。雖然沒有後世那種摩肩接踵的擁擠,在經歷建國幾十年沒有旅游事業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隨著改革開放的加深,這種旅游景點會越來越多,而人們的選擇也更加豐富。

    西雙版納西部,有孟聯傣族拉古族佤族自治縣。

    再往西邊,就是撢國的地界。

    撢國在邊境上有個小鎮,叫邦康。邦康往西偏南方向一百公里左右,是一個叫孟休的小縣城。

    說起來,這里的民族和中國彩雲境內的民族,可謂同根同源,語言和風俗習慣也差不多。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撢國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

    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

    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以往的風俗,都是這樣。

    但是,今年的習俗變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群穿著龍服特制太極圖案的道士,來到了這里。

    起先,他們在鄉下走鄉串戶,給人治病。

    然而,每家每戶,只能免費治病一次。

    一次免費之後,後面三次,由病人家屬提供藥材。再後面的話,就沒有優惠。

    即便這樣,老百姓也願意。

    他們信佛,經常到廟里,由主持賜下祝福。

    其實,我們都曉得,和尚的祝福,也就是一個精神作用。

    人吃五谷雜糧,生百病,在頭上撒點兒水就不生病了?

    島國的農民確實太窮了,孩子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必須送到廟里當和尚。

    家里的土地,就要劃給寺廟一畝水田或者兩畝旱地,作為孩子在廟里的伙食費,永不歸還。

    這些道士不一樣,曾經有人問︰“可以免費治病嗎?”

    “可以!我們道教信徒只提供藥材,都免費治療。”領頭的人白須飄飄,仙風道骨︰“只要你參加我道教,每年交給我道觀兩百斤大米就夠了。”

    當時,在定這個標準的時候,就有些犯難。

    按照張承忠老人的說法,他祖先是整的五斗米教,那農民也需要交五斗米。

    他剛一提出來,就被其他的道派否決了。

    開什麼玩笑,歷史上都已經被遺棄的東西拿到今天來用?

    一年兩百斤大米,老百姓一合計,眼楮亮了。

    很合算!

    哪家一年到頭沒有個傷風感冒的?與其在廟里求爹爹告奶奶,讓那些和尚在頭上灑幾滴水,不如參加道教來得實在。

    參加了道教的人,自然是歡呼雀躍。同時,他們也感到萬分沮喪。

    在道教里面,有兩種比較特殊的職業,道醫和道武,這兩種人,才是道教的精英。

    只有中國人能夠學,其他所有的外國人,不在學習之列。

    今年的叭網瑪,遠遠近近的都被告知,是孟休城里道觀開山門的日子。

    在道觀的正門上,只看見一個大大的道字。

    今後,世界各地的道觀,除了歷史遺留下來的,一律沒有名稱。如果道觀建在孟休,那就是孟休道觀了。

    卻說在孟休道觀的前面,有一個一丈多的高台。

    這些原住民大驚,昨天晚上這里啥都沒有,什麼時候建了一個高台?

    只見那老神仙一樣的人物,健步走上高台。

    高台頂上,有一把椅子,前面,是一個麥克風。高台的四周,各有一個高音喇叭。

    “無量天尊!”那白須道長甩了一下浮塵。

    這聲音好像有魔力,遠遠近近正在熱鬧的人群,不斷安靜地往這里匯聚。

    “道教,又稱道家、黃老、老氏與玄門等,是我遠東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是遠東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深深扎根于遠東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

    “據道經記載,道教起于盤古開天闢地,元始立教說法。傳至世間則創始于黃帝崆峒問道、鑄鼎煉丹,闡揚于老子柱下傳經、西出函谷。故以黃帝為紀元計,道歷至今已有4700多年。”

    一眾傣族人倒抽了一口涼氣,偶滴神啦,四千七百多年?

    那道長還在繼續︰“我們的道友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積德者能夠幸福快樂長生久視。”

    人群突然喧嘩起來,一個胖大和尚,帶著一群光頭,趾高氣揚地往高台而來。

    大家噤若寒蟬,天曉得這專橫霸道的禿驢,會給這些專門治病救人的道士們,帶來什麼災難。

    高台附近的人,似乎想用身體擋住和尚們的去路。

    千百年來的積威,眼神過處,百姓紛紛退讓。

    “阿彌陀佛!”胖大和尚一個人登上高台,先宣了一聲佛號。

    “歡迎大和尚來參加我們道觀的開觀之日!”老道長捋了下雪白的胡須,笑吟吟說到︰“不過此地不是待客之處,等我向天尊禱告完畢,到觀里敘話?”

    大和尚一時語塞,他萬萬想不到道長來了這麼一句。

    下邊的和尚們也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這大和尚畢竟當了多年的主持,迅速鎮定下來︰“你在這里開道觀,是褻瀆我佛門,是佛門的公敵。”

    “大和尚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閃了舌頭?”老道長一聲冷笑︰“請問,你讓老百姓來把土地捐給寺廟,你們給老百姓做了什麼?”

    “我們為老百姓修來世!”大和尚理直氣壯。

    “噢?”老道長展顏一笑︰“真稀奇!敢問大和尚可有爺爺奶奶?”

    他本來準備問父母的,怕他的父母還在。這和尚快六十歲了,撢國這破旮旯,自然沒有多長壽。

    “當然有!”大和尚一怔,還是馬上回答。

    “哦?”老道長眉頭一蹙︰“請問大和尚你的爺爺奶奶現在哪兒?過得怎麼樣?”

    “他們......”大和尚語塞,色厲內茬︰“我們為老百姓祈福、治病!”

    “治病嗎?”老道長對著下面喊道︰“你們找兩個輕傷的病人過來,我們道教也能治病。大和尚,我們就來看看,哪個病人好得快。”

    兩個都是閃了腰的病人,不一會兒就送了過來。

    老道長低聲問了他治的病人幾句,把手指往遠處一指。

    那病人扭頭去看,這邊老道長手出如風,把病人的背部一拍。

    病人“哇”一聲慘叫,接著跳了起來︰“我好了,我一點兒事兒都沒有啦!”

    反觀大和尚那邊,從小盆子里把水珠往病人身上到處灑,那病人還一直哼哼唧唧的。

    他看到老道長那邊結束了,滿面惶急,閉起眼楮念起經來︰“如是我聞......”

    念了半天,那病人還是不能動彈。

    最後,大和尚眼珠一轉︰“不對,你那個病人是輕傷,我這個是重傷!”

    “是嗎?”老道長把麥克風湊近病人的嘴巴︰“你現在還疼嗎?”

    “哎喲?”整個小城都能听見。

    “沒事兒,今天遇到貧道,就是你的造化。”老道長說著,把病人的雙手往後面扭過去,膝蓋在他背上一頂。

    “還疼嗎?”老道長關切地問。

    “等等,”病人的手由輕到重,在患處錘擊著。

    “你不是道長,你是老神仙!”那病人說著,“咚咚咚”在道長面前磕了三個響頭。

    “鄉親們,事情已經很清楚了!”道長對著麥克風一聲大喝︰“這些和尚,就是來騙你們的土地。然後把你們的家人騙進去,一個騙一個,他們什麼都不會,連自己的祖輩都不曉得在哪兒,能保證你們來世嗎?醒醒吧,鄉親們!”

    人群靜寂,實在太顛覆他們的觀念了。

    大和尚看到情況不對,悄悄沖帶來的和尚們一使眼色,準備開溜。

    “打死這些騙子!”

    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聲。

    結果,那些和尚就真被打死了。

    孟休城的寺廟被拆除,而道觀的人流絡繹不絕。

    這樣的故事,發生在混編旅控制的每一個角落。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