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全文閱讀)
陳觀在中原大學上學時,學的政治經濟學實際上就是脫胎于馬克思的《資本論》,只不過國內的政治經濟學吸取了不少前甦聯教科書的成分,不少內容都是從甦聯計劃經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相比較而言,與馬克思《資本論》里的理論已經有很大出入了。
www.biquge001.com
有變化是對的,世上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理論,任何一個科學理論體系都是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的。問題是前甦聯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是計劃經濟,進而也影響到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同樣走向了計劃經濟體制。這樣的變化,實際上是不完全符合馬克思《資本論》的原理,不然的話,前甦聯也不為弄成那樣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長期堅持下去,只能是少數人以國家的名義掌握全民資源,催生**,民怨沸騰,導致國家分裂、紅旗落地。
現在的陳觀,已經不是校園里死啃書本的大學生了,也不是一般的初出校門的大學生,而是經過實踐初步淬煉、有自己的實業的腳踏實地的干部。這個時候重學馬克思的《資本論》,自然是理解的更深、更透、更有實踐意味,效果可想而知。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把資本主義經濟的秘密揭露得清清楚楚的。但是,《資本論》也有不足,最主要的是馬克思的時代是資本主義初始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充滿血腥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馬克思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在經濟學研究中加入了階級分析的因素,揭露的都是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忽略了或者是沒有認識到資本主義也可以在發展中進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因素。這一點,對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社會保障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當代社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凱恩斯主義呢,局限性更大了,這是建立在靠需求推動經濟發展基礎上的實用理論,一旦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出現需求不足、供應過剩矛盾時,就束手無策。
深入學習經濟學經典之後,再看拉弗曲線理論,就非常好理解了,那純粹是一種依靠稅收政策杠桿調節供應和需求矛盾的理論,專門用于解決滯漲問題。
學著、分析著,陳觀的思路慢慢打開了,意識到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市場經濟,也不可能實行絕對的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中有計劃,計劃經濟中有市場。一味強調計劃,那就是一潭死水,就象前甦聯的計劃經濟和我國過去的計劃經濟一樣;徹底搞市場經濟,完全讓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去配置資源、去引導生產,必然會導致經濟危機惡性循環。
這個認識,實際上黨內已經有了定論,只不過紙上得來總覺淺,沒有陳觀自己深入思考來得入腦入心。
陳觀就想啊,中國現在的情況和美國不同,屬于短缺經濟,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供應不足,需求旺盛。如果有一天中國經濟大發展了,生產力發展水平上去了,也會出現滯脹問題。只不過中國經濟計劃成分高,政府干預調控手段多,可以避免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這一點,是美國比不上的。不過,政府行政干預、調節得慎用,一旦超出適度範圍,那就會成為制約市場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這個認識就比較深刻了,最起碼國內此時尚未有人這麼早認識得如此深刻的。
想通了這個道理,陳觀受到了鼓舞,開始瀏覽查閱美國的相關經濟類雜志,全面了解、分析美國的經濟政策。
陳觀發現一個問題,從羅斯福新政開始,美國幾任有作為、受民眾歡迎的總統,都實行的是積極的經濟政策。相反,那些在經濟政策上毫無建樹的總統,無論聲譽如何,都是要被趕下台的。
比如老布什,一個海灣戰爭,讓全世界認識了美國的巡航導彈的威力,認識了美軍新穎的作戰方式,認識了美**事實力的強大。但是,老布什在經濟政策上乏善可陳,沒有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制止財政赤字的擴大。結果,海灣戰爭給他帶來的那麼大的國際國內聲譽,都保不住他的總統寶座。克林頓競選班子的一句“笨蛋,關鍵是經濟問題”的競選口號,就把老布什趕出了白宮。
越是研究的深入、思考的深入,陳觀就越佩服美國經濟學者,覺得他們在經濟衰退時都能拿出治病藥方,和國內只會研讀黨代會、人代會報告的經濟學者不同,思想更解放,眼光更敏銳、學風更扎實!那都不是敢說真話、實話的問題了,而是科學研究!
比如拉弗曲線理論,過去美國的邊際稅率都是著眼于如何提高財政稅收制定的,偏偏拉弗教授就看到了稅率是個雙刃劍,當稅率超過一定值的時候,政府的財政收入非但不會增加,相反還會大幅度下降。因為高稅率會導致企業沒有利潤、勞動者收入下降,直接影響到稅基縮小。
陳觀由此聯想到國內的企業所得稅最高的竟然達到55%,也就是說企業辛辛苦苦經營,賺100元,得拿出55元交所得稅!這種稅率,企業主如果不想法偷稅漏稅逃稅,那都成傻傻了!
高稅率不但會導致企業利潤下降、積極性不高,還會產生偷稅漏稅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發生,也更容易滋生**!
這一點就刺激得陳觀坐不住,只想馬上寫篇文章討論這個問題,以達到建言獻策的功效。可惜陳觀現在在美國,回不去,只能等回國後再寫了!
起了建言獻策念頭的陳觀,已經不是站在明水縣周里鄉黨委書記的角度想問題了,而是開始從全局的角度想問題了。就陳觀個人的成長來說,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因為有神奇的學習術,陳觀的閱讀速度大大加快,腦子就象個電腦一樣,眼楮仿佛是輸入器,只要輸入就存儲,學習效率十分驚人。
隨著研究的深入,陳觀發現個規律,那就是美國經濟每一個繁榮期,都是由一個龍頭產業帶動起來的。比如鋼鐵業、汽車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石油業等,都充當過這種龍頭角色。包括軍工制造業,在二戰時期的羅斯福新政中,就充當了龍頭角色,到現在為止,軍工制造業依然是美國的出口大戶。
同時,陳觀還發現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經濟的每一輪衰退期,最後都會產生一種新的經濟理論,進而產生一個新的龍頭產業。比如前幾年美國鋼鐵產能過剩,制造業由于成本過高失去了競爭優勢,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備,就業率下降、失業率上升,經濟陷入低谷,連小日本都在叫囂著要超過美國了,全世界也都認為美國衰落了,但是因為有 谷的科技帶動,互聯網橫空出世,嶄露頭角,開始在美國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影響全球,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
一個互聯網,讓美國重新站穩世界霸主的位置!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創新才是經濟發展持續不竭的真正動力!
從蒸汽機的發明帶動工業革命,到今天的互聯網,整個近現代經濟都證明了創新的重要性。
怎麼樣才能保證創新的持續性呢?從美國的經驗看,最關鍵的就是制度設計。
比如 谷,現在看已經是神話一樣的存在了。但是,世界各國並非沒有看到 谷創造的奇跡,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在創辦自己的 谷,連美國國內都有了第二 谷,我們國內的中關村也開始起步了。問題是世界各地的 谷罕有象美國 谷這樣成功的案例,這是為什麼呢?
陳觀思來想去,覺得美國科技創新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最主要的就是相對完善的市場機制。這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有了這個源動力,什麼財政扶持、人才培育等等等等,才能有保證!
這是陳觀在圖書館里學習思考得出的結論!
當然,陳觀思考的都是美國經濟中成功的經驗問題,目的是如何借鑒、利用。對于美國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陳觀在學習中也有涉獵。比如美國經濟中出現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滯漲問題,過度依賴金融業問題等。
至于美國經濟為什麼會出現滯脹,陳觀的看法和美國經濟學界的看法有所不同。
美國經濟學界也很關注需求不足問題,但他們大多數人把需求不足歸結會沒有形成真正的全球化市場。美國人孜孜追求的關貿總協定談判、以及于去年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都是沖著建立完善的全球化市場來的,目的都是要打破貿易壁壘,好讓發達國家的產品佔領世界市場。
陳觀研究來研究去,認為美國之所以避免不了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確實是需求不足在作怪。但是,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除了沒有完善的全球化市場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美國國內內需不足,現有人口基數與強大的市場供應不匹配。人少錢多而生產力巨大,必然導致工資上漲,生產成本提高,進而導致第二產業競爭力下降,不要說國際市場逐步被日本等後起之秀佔領,就連美國國內市場也會被外來商品佔領。原因很簡單,美國人生產那些第二產業的低端商品利潤太低,而其它國家由于土地便宜、人工工資低等因素,生產成本就低,競爭力就強。
歸根到底,什麼是市場?人就是市場。有人,有購買能力、消費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市場!
陳觀可真敢想,這個時候國內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搞的如火如荼呢!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