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4173章 反直覺
白首男很佩服天道,因為天道不是開玩笑的,不只是口頭宣傳,而是認真地實踐。
www.biquge369.com雖然他的教育都是簡單的道德規訓,但如果大家都能照做,地球確實是能變得更好。
他一開始是真看不起這些規訓,現在也意識到,道理畢竟只是道理,還是要看實踐。道理說得再復雜,不實踐也沒用。
光是講道理,最後就變成辯經、清談了。
白首男忍不住心想道理不是越深奧越好的,畢竟越是深奧就越是難以理解、難以實踐。
而且很多深奧的道理本身也不是為了實踐,只是為了改換立場、交換角度。
比如莊子的魚之樂。莊子說魚在水里很開心,損友就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開心?莊子又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開心?
損友說正因為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魚的快樂,你也不是魚所以你也不知道魚是不是快樂。所以你是從哪里知道魚快不快樂的?
莊子說我在河岸上知道的。
最後莊子說自己是在河岸上知道的,看起來是詭辯。其實是沒有繼續深入,繼續深入就要提及他的‘齊物論’了,那就很復雜。
為什麼莊子會知道魚是快樂的?因為齊物論,就是萬物都有共性,人在自己的舒適區很快樂,所以魚在自己的舒適區也會快樂,萬物從不同角度觀察就有不同的結論。
蝸牛角上的兩個小人國要死要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誰在乎蝸牛角上的兩個國家呢?
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事情,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天地一指,萬物一馬,宇宙銀河不過一根手指,萬物也不過和馬一樣大小。
簡單來說就是拉長時間和空間,一切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不必執著。
佛教更進一步,莊子並沒有否認物質宇宙的存在,只是希望大家換一個角度觀察世界,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佛教就直接否認物質宇宙,認為一切都是虛假的,更加沒必要執著。為了證明世界是虛假的,理論是一套一套的,越來越復雜。
既然是虛假的,為什麼自己的感覺這麼真實?佛教就需要解釋,因為所以、佛學道理。這就需要很復雜的道理,畢竟要解釋一個大家無法理解的東西,很難證明物質不存在,只有意識存在。
畢竟很多和尚非常在意身外之物,和尚被偷了也會報警追回財物,被打被罵也會生氣甚至還手。明明說好了一切都是虛假的,但自己遇上了還是會執迷不悟,和尚自己都做不到。
佛法無邊,但和尚實踐不了。
別說復雜的道理了,連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做不到。
白首男只覺得道理太復雜不好做,道理簡單也不好做。
“我常常听一句話。”白首男說道。
天道問道︰“什麼話?”
“既然是好事,大家都不是傻子,根本不要勸。”白首男說道︰“我以前也覺得這句話很對,大家都不傻,肯定能分清楚好壞,大家就會主動做好事,但現實顯然不是如此。還是需要規訓,還是需要勸導。”
“肯定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傻子,卻有膽小鬼、懶蟲、叛逆中二、天生壞種。知道是好事,但不敢做、懶得做、不想做、根本不懂,都會妨礙大家去做好事。要是知道是好事,大家搶著做,世界早就太平了。”天道說道。
“不是傻子?卻是膽小鬼、懶蟲、叛逆、壞種?”白首男不由點頭,說道︰“世界上確實是不只是聰明人和傻子,還有亂七八糟的人,簡單地把大家當做傻子,就是自己太傻了。”
“是啊。”天道說道︰“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和孔子沒什麼區別,也只是一只喪家之犬。根本無法改變這個世界,無法讓大家積極地遵守道義。就算我們有磁場,也無法讓所有人听話。”
“畢竟磁場也無法控制人心,控制想法,不是許願機器。”白首男深刻地理解了這點,知道杜蘭說得對。自己無法控制秋天和黑暗的想法,更無法控制芸芸眾生的想法。
“是啊,所以思想家都希望通過復雜的哲學思想教大家轉化角度,放棄執念。”天道說道︰“否定自我的執念,認識到自己的執念是有局限性的,要讓大家知道世界的運轉是反直覺的。杜蘭總是說一流人才是思想家,因為能讓大家改變思維的角度。二流人才是設定制度,讓大家遵守。三流人才是根據自己的手段和魅力管理天下,人死政息。個人能力,人死政息。制度建設,因時制宜。思想精神,永垂不朽。所以才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說法。”
白首男忍不住說道︰“那杜蘭呢?他是哪一流的人才?”
“他?他應該算是總結經驗的人才,沒有提出新的理念,但他總結了經驗,指出了共同點,也算一流。能讓大家想去改變思維,不算容易。”天道對杜蘭的評價很高,說道︰“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反直覺,杜蘭能讓我們跳出直覺思維,了解反直覺的角度。”
“反直覺嗎?在擁有磁場後之後,我就以為磁場就能實現我的一切,我可以管理好國家,可以獲得自己的愛情,還可以獲得大家的尊重……後來才發現磁場不是許願機器,不是有了磁場就萬事大吉,我的想法是錯的,而杜蘭早就看出了錯誤,讓我們去反直覺地思考。”
“都需要反直覺,改換角度。”天道說道︰“思想家、哲學家其實都是希望我們能做到這點,可惜難難難,普通人還是從直覺出發。”
其實何止是思想家、哲學家,連科學家也是反直覺的。
不過普通人只會根據自己的知覺,比如‘讀書無用論’,很多人認為自己吃喝拉撒,工作賺錢根本不需要讀書,這就是很直覺,只考慮自己的吃喝拉撒、工作賺錢,根本不考慮世界上還有很多問題,比如疾病、饑荒、戰爭、死亡,他們是可以不去考慮,那別人得去考慮。
都不讀書了,沒有醫生,沒有外交家,沒有農業學家,那大家怎麼安安穩穩地吃喝拉撒、工作賺錢?
而醫生、外交家、農業學家要不要學習?要不要讀書?其實不只是要學習讀書,還需要頭懸梁錐刺股。
莊子說‘無用之用’,就是在此時此地無用,不代表在其他時間其他地方也無用。
他說過一個例子,一個人只需要立錐之地,就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周圍的土地自己也不去站,有什麼用?
但如果把周圍的土地全部挖掉,自己腳下的立錐之地也會動搖。所以看似對自己無用,但其實是有用的,這就是反直覺的‘無用之用’。
所以當大家說‘讀書無用’,就是忽視了科技社會就是無數讀書人構建起來的,自己所站的位置確實‘不用讀書’,但如果把周圍讀書的土壤全部挖掉,自己的穩定生活也會分崩離析。
當然也不只是莊子,孔子也提出了很多反直覺的事情,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發生火災,先問人在問馬。馬對自己而言是財產,是生產資料。僕人可能只是個打工人,不值一提。
孔子還提出了‘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社會應該善待有德之人,感恩那些自我犧牲的人。用高規格對待高規格,用低規格對待低規格。
孟子也提出了看到牛可憐就把牛換成羊,但羊也很可憐。
晏子也提出了自己吃飽穿暖,還要考慮到國家內還有吃不飽,穿不暖的人。
這些人都是提出了反直覺的內容,所以名流千古。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等科學家也都是提出了反直覺的理論,讓人類突破了自己的思維慣性。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