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家門在望了,燕不歸反而不是那麼急著趕路了。
www.biquge001.com
遠遠地就看見了母親在房前剝麻皮,旁邊一個呀呀學語的蹣跚著走路的小女孩,圍著母親跑來跑去。不用想燕不歸也知道那就是自己的親妹妹了。
母親終究還是看見了燕不歸,停下了手中活計,趕緊在圍裙上揩了揩手,解下圍裙,又在旁邊的一個木桶里洗手了才一把抱過那小女孩子︰“小麗,你大哥哥回來了!”
其實離別一年多,燕不歸都長高了整整半個頭,母親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燕不歸。
燕不歸終究听到了母親的話,也知道了自己的小妹叫燕小麗。一年多後終于見著母親了,雖然眼楮有點酸脹,但燕不歸都還是忍住了。
燕不歸叫了聲︰“母親!”然後抱過小妹。
不知道是小麗不認生的緣故還是因為血緣的原因,反正感覺小麗一點也不認生,好像燕不歸歷來都是她認識的一樣。
小麗給燕不歸抱著,伸出小手就去摸燕不歸的頭,還一邊喊著︰“大多多。”
燕不歸不覺莞而一笑,原來卻給小妹剛學語發音不清楚的‘大哥哥’喊成了‘大多多’。但想來小妹喊二弟燕三也應該是喊的‘二多多’吧!
想到這里,燕不歸也才‘看見’二弟和父親都不在家,問及母親才知道二弟上私塾去了,午時方回。父親給莊稼澆糞水去了,要不了一會就回來了。
也快午時了,母親就忙去做飯了。
燕不歸逗著小妹,拿出了一枚丹藥給小妹吃了,那丹藥雖然不甜,但入口即化,芬芳清爽,口感也很不錯。小麗以為是糖,就嚷著‘大多多’還要“糖糖”。
燕不歸不可能再給小麗再吃了,不是說燕不歸舍不得,而是吃一枚就足夠了。再說這種普通丹藥都是燕不歸自己煉制的,數量自然不少,他也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
但小麗纏著燕不歸一直甜甜地喊著“大多多”要著“糖糖”,燕不歸只得無奈地撒謊道︰“小麗乖哦,現在沒糖糖了。大哥哥下次給你買哦。”
這時燕不歸也感覺到了父親已經回來了,抱著妹妹于是迎了上去。相隔還有50丈遠時父親挑著一擔空木桶,恰好拐過一個彎出來看見了燕不歸,口中笑道︰“小子,長高了不少啊!”
燕不歸自是傻笑,小妹在旁喊著“爹爹”又是說著“糖糖”。
那意思就是告訴父親,大哥有給了他糖吃。燕不歸這也才跟父親說了剛才給妹妹吃的是丹藥。至于丹藥這個新名詞,燕不歸也一並解釋給了她父親。那就是修仙之常見藥,妹妹吃的這種是最普通常見的,修仙之人大都會煉制。但對于修仙之人實質性用處不大,但凡人即使吃一枚後就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至于生瘡害病什麼的也都會遠離而去。
然後燕不歸自是躲著小妹的視線拿了一瓶丹藥塞到父親的褲兜里,並告訴父親一個普通人一生吃上一枚就可以了。多余的可以留著以後給族人留用。
隨後燕不歸也說了自己離家之後在白鶴崖遇見了恩爺爺,然後去了馬鞍山修道去了的事。
至于恩爺爺的身份問題,燕不歸的父親想那是仙人間的事,凡人自不必問。
父親知道燕不歸遲早都要踏上這條路,雖然他對于修仙什麼概念都沒有,也就尋常的以為以後會是神仙,所以自是義無反顧地支持兒子。不過還是奇怪兒子既然都不在白鶴崖了,怎麼白鶴崖還是每月有銀子送來。
燕不歸以前有听恩爺爺說過,大概也知道怎麼回事,就跟父親解釋了,他自己以及恩爺爺在凡塵都還是在白鶴崖有掛名的,所以才會如此。
待到家時,燕不歸的父親自是去屋後放了糞桶洗了手回家歇息了。這時燕三也從私塾蹦跳著回來了。
一年時間不見,二弟也長高了。不過見了哥哥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一點生疏的感覺,跳著就要來給哥哥一個擁抱。
燕不歸自是一手托著小妹,另一手和二弟抱了抱。
母親雖然還不知道燕不歸已經踏上了修仙路的事情,但即使是白鶴崖,母親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脫離了這個山窩窩里了,以後也自是難得回來了,雖然很為兒子自豪,也很為兒子開心,但不知道怎麼的,心頭還是有種空空的失落。其實這種情況無論是哪一個母親也都是這樣,畢竟每一位母親都是舍不得自己的心頭肉的。
接下來,燕不歸自是在家呆了幾天。這幾天他都和父母親,二弟燕三,以及小妹燕小麗在一起,開心地享受這天倫之樂。除了晚上睡覺時進入玉佩空間有修練一會,其他時間就完全是一個平常的普通人了。
燕不歸其實也知道,既然踏上了修仙路,就正如恩爺爺說的這就是一條不歸路。以後和親人聚少離多,所以就自然更是珍惜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無論是二弟的調皮,還是小妹的呀呀學語,他都牢牢地記著,父母的牽掛以及諄諄教導,燕不歸也是記掛在心上。
不為別的,這人生的天倫之樂得享一次就是一次,以後即使思念卻也只能埋藏在心頭。
在家的這幾天,燕不歸也和父親一起出去給莊稼澆糞了,燕不歸本來也要和父親一起挑糞桶的。畢竟現在燕不歸的塊頭也象個小大人模樣了,並且力氣更不是凡人可比的。但燕父無論燕不歸怎麼說就是不讓他挑,也就自己挑到地里,最多讓燕不歸幫澆下莊稼就是了。
想來也是,在燕父的眼里,兒子才12歲還差3月,還是孩子一個,無論他修仙還是修道卻都是孩子一個,又怎麼舍得讓自己的孩子下重力呢。
看著父親的辛苦,燕不歸其實好想施法來個“雲雨術”給所有莊稼澆灌一遍的,但想來父親肯定也會說那雨水那及糞水滋養莊稼。
再說了,燕不歸也不是那麼高調的人,凡人間的事,自己還是少插手為好。所以也任由父親做就是了,自己也跟著父親一起勞作,享受這天倫之樂的同時也可以感悟和自然的融洽,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燕不歸在家很是享受了幾天的天倫之樂,也就是這幾天燕不歸也更明了家中生活的清貧。
離去時,燕不歸又在空間用‘火靈術’烘培了五株年份較少的人參拿出了玉佩空間。給了兩株于給父母留著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也留了一株讓父母給了大伯,其余的兩株留著準備回去路上再去二叔家一趟,一株給二叔家留著,一株讓二叔去換點銀子給父母予好點的生活。
燕不歸交代完這些自是依依不舍的離去。
無論父母還是二弟對于燕不歸的離去都是抱著的憧憬與祝福,所以也沒有那種淚流的離別場面。但燕不歸心里還是很是舍不得,畢竟他也知道以後自己能回一次家就算是一次了。
不過小妹還是小孩一個,卻給燕不歸抱著不肯撒手。母親好不容易把小妹哄好了後,小妹即或搖著小手跟燕不歸道別也是叫的“大多多”,嘴里還不忘念著“糖糖”。燕不歸明白那是小妹還在念著那丹藥的味道。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