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美國,武器系列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夢回1937 | 作者︰星奕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我先強調一句︰自普法戰爭以來,戰爭就再也不只是軍隊的事情了。www.biquge001.com

    多數童鞋只是把開槍開炮作為戰爭的全部,醉心于調兵遣將,狂飆突進。但戰爭早已不是這個樣子了。

    輕型軍用車︰吉普

    在二戰時期的任何一個戰場找到這個小家伙。從北極圈內冰天雪地的拉普蘭,到赤道橫穿赤日炎炎的幾內亞;從風景如畫殺機重重的法國鄉間,到樹木叢生血肉橫飛的南洋諸島。

    二戰中沒有一種武器的使用範圍比她更廣,即便到了今天,也只有一種武器在範圍上能與她相提並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AK47。

    或許你對她嗤之以鼻,但你難道比二戰的美國大兵更有資格評價她?

    對了,還有歷史。她是如此受到認可,如此有名,以至于Jeep這個詞,竟成了所有輕型四驅越野車的代稱。

    對這位忠實的伙伴,美軍士兵不吝于任何溢美之詞︰“沒有它,我想戰爭贏不了。它能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像一狗一樣忠實,像騾子一樣強壯,像山羊一樣靈活。”

    美國當時生產了66萬輛以上的吉普,有美軍的地方就有吉普。

    或許你認為戰爭中除了開槍開炮外就無事可做……這顯然是錯誤的。前送彈藥,後運傷員,人員輸送,武裝偵察……這些活兒雖然不起眼,卻比開槍開炮還要重要。

    雖說JP的標稱載重只有250KG,但在普遍超載一倍的情況下仍然表現良好。

    裝4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和一挺M2在法國鄉間土路,意大利的山路,以及太平洋諸島上粗糙的珊瑚礁地面上狂奔,毫無問題。

    她的德國同行,號稱“桶車”的WW82在性能上毫不遜色。以二驅車的結構達到只比四驅的JP差一點點的性能,保時捷博士的天才實在令人敬佩。

    如果兩者的數量相近,那麼最成功輕型車的桂冠毫無疑問屬于WW82。但這方面實在差得遠。桶車的數量只有不到6萬輛。

    在戰場上的作用,自然差得更遠,為了彌補桶車的數量,德國人只好使用更容易生產的挎斗摩托和履帶摩托這種更小的家伙來履行她的職責。

    軍用卡車︰道奇︰

    有歷史學家干脆把美軍(以至于盟軍)在二戰中勝利的原因歸功于她。

    美國在二戰中生產了40萬輛以上的道奇大卡車。加上萬國和杰米西等,美國卡車的生產數量達到了駭人听聞的238輛以上。這個數字不僅是其他主要參戰國加起來的2倍,將近美國陸軍主要對手德國(34.6萬輛)的七倍!

    道奇和她的伙伴們,不僅保證了美國參戰部隊的全摩托化(美軍的每個步兵師都配有8個運輸中隊,可以一次性運走全師的人員和裝備),還有足夠數量保證西線盟軍及時充足的後勤。結果就是美軍使用物資的奢侈性,讓任何一個目睹此景的德國軍人都感到心酸。

    道奇還被大量援助給美國的盟友。英國自不必說,甦聯接受了40萬輛美國卡車,這些卡車在其卡車保有數量中超過一半,如果用運輸噸位來算的話或許超過60%。

    在中國,中印公路和中緬公路上長長的道奇卡車縱列,值得我們中國人銘記。(除了大卡車之外,途中還能見到道奇0.75噸的中吉普)

    或許你認為道奇那2.5噸的載重量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甚至有人放言︰我的農用車拉7噸甘蔗,在鄉間土路上跑的也很好。

    我認為,如果你的農用車能拉著2.5噸的貨物,在沒有道路的情況下爬上60%的土坡(大約是37度),那麼請通知我去瞻仰你的農用車。

    事實上,那些華僑志願兵總是驅使著她裝7噸貨物,翻過以險峻著稱的中印公路和中緬公路。

    道奇撞翻日本坦克,並不是一個傳說。

    事情發生在1944年12月,這名英勇的道奇卡車司機名叫鄧中華。被拉了7噸貨物的道奇撞翻的是95輕型坦克。

    兩車一起墜入路邊山溝,鄧中華最後被同伴救出。

    軍用無線電設備︰摩托羅拉電台和步話機。

    Motorola。一個中國人感到熟悉的名字。她的BP機和手機曾風靡一時。

    看名字的話,或許會以為她是個汽車品牌(Motor-ola)。但實際上,與汽車相關的產品,她只生產過火花塞和車載收音機。

    摩托羅拉產品在二戰中的出色表現,讓她真正為世人所知。

    如果說,道奇和吉普顯示出了美軍令人艷羨的後勤能力,那麼摩托羅拉就體現出了美軍令人艷羨的組織手段。

    摩托羅拉的步話機——步話機的起源,就因為是“步兵用的通訊器”——普及到了班排。在良好狀態下,她的通話能力可以達到4KM(當然,在南太平洋島嶼的森林里,只有1KM。但在這種情況下,日軍的通訊能力也就下降到了“通訊基本靠吼”的地步了),能隨時招來伙伴,友鄰,上級,

    無線電設備的普及,使得步兵,機槍和迫擊炮,支援火炮,坦克,艦炮,甚至飛機都成為一個作戰整體,協調作戰——這是所有軍人夢寐以求的境界,但二戰中,只有美軍勉強實現了。畢竟是1940年代的產品,可靠性並不算太好。

    與之對比,雖然德軍裝甲部隊的每輛坦克,空軍的每架飛機都有無線電(可憐的甦聯人和日本人……),但步兵的通訊手段卻少的可憐——甚至營一級都是如此(甦聯人和日本人連炮兵的無線電設備都難以普及)。

    西線的德軍作戰時,雖然屢屢逼退一線美軍,但在美軍良好的整體組織下卻佔不到什麼便宜。

    步槍︰加蘭德

    想必看過斯皮爾伯格二戰三部曲的同學,對那支打完八發子彈——在飽受了海水,沙子,踫撞,顛簸之後——會“錚”的一聲彈出彈夾的步槍印象深刻

    在那個其他所有交戰國都以栓動步槍作為步兵的主要武器的年代里,美國人使用了半自動。

    德國人還好些——因為他們有劃時代的MG42,但日本人的確是被美軍步兵凶狠火力打懵了。在熟練的射手手里,交替射擊的兩支M1就能壓制住歪把子,甚至是三年式。

    M1的精度也不錯——當然,這是在非狙擊槍的射程(350米以內)上來說的。

    半自動替代單發步槍,幾乎具有了里程碑意義,堪與米尼步槍替代滑膛槍,或者撞針步槍替代前膛槍相比。之所以說是“幾乎”,是因為半自動的得意並沒有持續的像米尼和撞針槍一樣久,就被火力更加凶悍的突擊步槍終止了。

    德國人的G44和甦聯人的SVT未必不好,但也只有美國人才有能力給每個大兵都裝備一支M1。半自動和突擊步槍的生產比栓動步槍復雜,對工業能力遠不如美國的德國,以及大片國土和熟練工人落入敵手的甦聯,還是栓動步槍比較有意義。

    M1的戰斗射速是她的戰力之源,但同樣的也要消耗極多的彈藥。K98的彈藥基數是60發,而M1則是120發——因此造成的後勤負擔,後者是前者的兩倍。

    當然,對于揚基土豪來說,無論是半自動結構上帶來的生產困難,還是翻倍的後勤壓力,都只是小意思。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