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在回酒店的上,賤賤一直問我倆在黃龍洞里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只說我們幫著一條妖龍驅除了體內的邪氣,並沒有提及那柄神劍與我融為了一體的事。
www.biquge001.com.當然,賤賤其實並不是真的關心在黃龍洞里發生了什麼,他最關心的是黃龍洞里有沒有什麼值錢的寶貝,當得知里面除了一條被邪氣侵體的妖龍之外什麼都沒有時,他不由得一陣失望。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便呆在酒店里等張慶元的消息,閑著沒事的時候,我偷偷地運氣探查了一番體內氣場,但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那柄化作金光的無上神劍似乎並不存在于我體內。我不禁犯起了嘀咕,也許,神劍並沒有與我融為一體,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覺而已。想到這,我不禁有些失望,不過又覺得是一種解脫,這些年來,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擁有強的力量未必是件好事,因為如果沒有控制這股力量的本事,自身反而有可能被這股力量所控制。而這也正是我對無塵感到擔心的原因。
我們探查完黃龍洞的第天,張慶元給青山打來電話,他告訴我們,龍虎山道觀的掌門與幾位道長今日已經出關,而主事道長也已經答應,明日便可以讓我們去那處穴看看,不過,那兒畢竟是道家聖地,所以我們不能自個兒去,屆時會有一位道門弟陪同我們一塊。
得知還得有人陪著,賤賤不禁嘆道︰“這分明就是在監視我們嘛!”
青山沉吟了片刻,抬起頭來說道︰“陪著就陪著吧,咱們先去探探地形,等有機會再自個兒去便是。”
第二天,張慶元一大早便來到了酒店,領著我們直奔龍虎山天師府。
天師府坐落在上清古鎮,上,張慶元便向我們做起了介紹。
他告訴我們,龍虎山天師府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道觀,因為這片佔地面積近四畝的古建築群既算得上是一座道觀,又稱得上是一座府第,龍虎山正一道采取的是世襲制,天師之位代代相傳,如今的嫡傳弟多為天師張道陵的後裔。而這座天師府,便始于第四代天師張盛。既是張盛以及歷代天師修行之地,亦是他們的生活起居之所。
整座天師府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十分宏大,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在歷史上,曾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天師府在清康熙年間曾毀于一場大火,現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間重建和修建的。
張慶元領著我們仨見到了道觀的主事道長,這名道長名叫張正傅,約摸六十來歲,頭發花白,留著山羊胡須,身穿一件青色道袍,看上去仙風道骨。
在剛見到我們的時候,張正傅顯得不冷不熱,一副愛理不理地模樣,直到青山提出願意捐十萬元給觀里之後,他立馬便換了一副嘴臉,對我們熱情了許多。
我不禁在心里暗道︰“說什麼高人視錢財如糞土,原來也就那麼回事。”
關于我們此趟的來意張慶元早已同張正傅說過,當然,他也不知道我們的真正目的,只說我們是想去穴見識見識。張正傅叫來一名年輕的小道士,領著我們去了穴所處的那座山谷。
這座山谷位于龍虎山最高峰——天門山南麓,離天師府還有十幾里,我們便驅車趕到了山谷附近,下車之後,年輕道士便領著我們踏上了一條羊腸小道。
我們沿著羊腸小道一前行,周圍的草木越來越茂盛,感覺就像是正在進入一片原始森林一般。張慶元告訴我們,因為這座山谷不對我開放,人跡罕至,所以一切都還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狀態,許多樹木都有好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
听了張慶元的介紹,我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氣,既然這一帶的樹木大多都有好幾年的歷史,那麼對于無塵來說也就不那麼陌生了,或許有助于他找到掩藏骨簡的地點。
一行人在年輕道士的帶領下來到了一面約摸七八米高,四五米寬,顯得十分平整的石壁前,其中一名年輕道士指了指那面石壁,對我們說道︰“這是天地陰陽鏡,若是修為到了一定境界,便能通過這面陰陽鏡洞悉未來之事。”
“有這麼神奇?”我們仨都有些驚訝,我盯著石壁仔細看了一會,卻並未看出什麼特別。不禁在心里暗道︰“看著這面石壁平滑一點,就說是一面鏡,還說什麼能夠洞悉未來之事,這可真夠能忽悠的。”
這時那名年輕道士又指了指不遠處一道約摸一米來寬的石縫,說︰“那是龍虎洞,洞內是道長們閉關修行之地,咱們的祖師爺就是在那洞中修行得道的。”
青山忙開口問道︰“那我們可否去洞內看看?”
年輕道士立刻擺了擺手說︰“這可不行!那是咱掌門閉關修行的地方,非本教弟不得入內。”
青山二話沒說,立刻從背包內取出了一疊早就準備好的元大鈔遞給了年輕道士,笑著說︰“我們也是想見識見識,還請小師傅通融一下。”
年輕道士見到青山手里的鈔票,眼神中立刻放出了綠光,不過他還是顯得有些猶豫,並沒有立刻伸手去接,張慶元又在一旁趁熱打鐵,道︰“老板是我請來的貴賓,要不然主事道長也不會讓你領他們來這里了,而且,既然已經來到了這里,進洞里看看也沒什麼。至于這錢嘛,你也盡管放心,我自然不會說出去!”
年輕道士知道張慶元是掌門的親佷,得到了他的保證,這才從青山手里接過那疊鈔票,並將手一揮,說︰“那幾位就跟我去洞里看看吧。”
沒想到青山的金錢攻勢再次發揮了作用,我不禁在心里暗嘆︰“這名譽天下的道家聖地早已沾滿了銅臭,修道之人都做不到心無雜念,也難怪現在越來越少人能修煉得道了。”
我也正欲跟著一塊去洞內看看,青山卻忽然轉頭對我說︰“石宇,你既然有幽閉恐懼癥,就在外面等著吧!”
我一下愣住了,幽閉恐懼癥!?我啥時候有幽閉恐懼癥了?我以為是青山記錯了,正欲辯駁,青山沖我使了個眼色,我這才反應過來,他故意說要進洞,其實是為了支開這名年輕道士,好讓我有機會尋找無塵留下的那卷骨簡。
我立刻點了點頭︰“行!那我就在外面等著!”
青山和賤賤跟著年輕道士走進了洞內,待已經听不到他們的腳步聲了,我立刻將無塵從石牌中召喚了出來。
無塵朝四周張望了一番,吃驚地說道︰“沒想到這都已經過了五年,此地竟然還是老樣。”
听了無塵所說,我是又驚又喜,忙追問道︰“無塵前輩,那您應該還記得您埋那卷骨簡的具體位置吧?”
無塵思了一會,說道︰“應該就在這附近!”
“那到底在哪兒呢?”我心里不免有些著急,因為也不知道年輕道士與青山等人啥時候就從石洞里出來了,我必須得趕在他們出來之前將骨簡挖出來才行。
無塵又朝四周看了看,忽然似乎發現了什麼,抬手往不遠處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指,說道︰“就是那棵槐樹!”
“那棵槐樹怎麼了?”
無塵說︰“貧道埋那副骨簡的位置,便與那棵槐樹有關。”
“您是說骨簡就埋在那棵樹下?”
我立刻奔向那棵槐樹,誰知無塵卻又喊住了我,說︰“不!恩公誤會了,貧道只說與此樹有關,並未說埋在樹下。”
“那是啥意思?”我有些茫然。
“貧道埋骨簡的位置距此樹四丈九尺,若是在古槐與掩埋骨簡的位置之間畫一條直線,此線直指那面天地陰陽鏡!”
我一听,顧不上那麼多,立刻從隨身挎包內取出一把量尺,走上前去測量了起來,不過測量了沒一會兒,我便忽然想到,古代的丈量單位與現在的並不相同,古代的一丈比現代的一丈要短得多,比如在商代,一丈約等于現在的165厘米,這樣算來,人的高剛好約摸一丈左右,“丈夫”的稱呼便正是由此而來。
不過,無塵生活在明代,而對于明朝時的丈量單位我卻是一無所知,一時情急之下,我轉頭問無塵︰“無塵前輩,你們那時候一丈等于幾米?”
無塵微微一怔︰“何為幾米?”
我這才反應過來,明朝時期恐怕壓根還沒有“米”這個量衡的概念!這可怎麼辦呢?青山倒是有可能知道,可這會兒又不方便給他打電話。
我思了片刻,忽然想到了董教授,他識淵博,而且又是古物專家,一定知道這個,于是我立刻掏出手機,撥打了董教授的電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