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九三零章 定都(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戰國征途 | 作者︰木林森444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張良從王宮出來,轉到一條側街上,只見淳于博正在街角處等著他。www.luanhen.com ,

    兩人見面之後,淳于博笑道︰“子房,如何?”

    張良點了點頭,道︰“大王己屬意關中為都,明天就會正式下詔。”

    淳于博呵呵笑道︰“我就說過高原是有遠見卓識的人,在定都這樣重大的事情上,他是絕不會選錯的,關中之地乃為王霸之基業,高原豈會輕易放棄。”

    張良道︰“其實我到也不是擔心大王的見識,自從大王入主代郡之後,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還沒有那一步錯過。不過正是因為定都之事,關系重大,其是各方的利益牽扯在其中,既使是大王,恐怕也未必能輕易決定,因此我才不得不擔心,不過大王決斷,到是可以讓人放瓜。”

    淳于博笑道︰“這一點你盡管可以放心,高原為人雖然隨和,但絕對不是猶豫定之人,只看他一步一步代郡一地,發展到現在擁有大半的天下,有那一次重要的決策不是由高原決定的,又豈會輕易受人左右,大可不必擔心。”

    張良點了點頭,又道︰“定都的事情暫且放過不提,但老師那邊是否有消息傳來,我看現在己經是時候了,也該是我們正式出現的時候,而且現在鬼谷一系的損失重大,就連鬼谷孑、赤松孑兩位前輩高人都己身亡,其他二三代弟子群龍無首,如果對付齊楚兩國到是無關緊要,但若要對付九黎族,現在大王身邊還缺少得力的幫手。”

    淳于博也點了點頭,道︰“是啊,我己經給老師寫信,向他通報了現在的局面,過我想以老師的睿智,應該會能夠看到這一點,而且我們潛伏了八百余年,也無時無刻不想正式出現,這不僅僅是老師,也是歷代先祖的願望,現在己經是時候了。”

    分割線分割線張良離開之後,高原還仍然若有所思,又過了好一會兒,才轉回到後宮里,脫去了盔甲征袍,換上了便裝,這時荷華、李瑛鴻、淳于鐘秀還有雲瑤都己經換好了裙裝,正聚在一起,一邊說話一邊等著高原。因為現在荷華和高原己有婚姻之約,因此己經完全容入高原的大家庭里。

    見高原回來了,李瑛鴻立刻起身迎了上去,道︰“夫君回來了。”

    高原笑道︰“在說些什麼?”

    李瑛鴻道︰“我們正在說現在仗己經打完了,什麼時候該回靈壽了,不過鐘秀和荷華卻說夫君不會再回靈壽了,是這樣嗎?”

    高原看了荷華和淳于鐘秀一眼,她們兩人的政治智慧確實要比李瑛鴻高得多,一眼就看清了目前的局勢,靈壽確實不能再做為自己的都城了,因此點了點頭,道︰“不錯,剛才張先生來見我,說的就是這件事情,現在我們的疆城己經比過去擴大了好幾倍,靈壽不僅地處偏遠,而且規模小,人口少,確實不在適合做我們漢國的國都,應該另選其他地方為都,因此我想等選好了地方之後,再把文[、燕羽她們都接過來。”

    李瑛鴻的政治智慧雖然不如荷華、淳于鐘秀,但並不是政治白丁,听高原這樣一說,也馬上就能夠理解,靈壽現在確實不再適合做為漢國的都城,再換一個都城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因此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鐘秀、荷華都這樣說的,不過我們也確實是應該換一個都城了,靈壽真的太小了,而且也太遠,不如就選在邯鄲吧,這里本來就是趙國的都城,也是天下著名的堅城之一,城市的規模龐大,人口眾多確實是一個做都城的好地方,而且我們漢國的大臣,軍隊大多都是趙人,他們一定都想定都在邯鄲。”

    高原心里也不禁苦笑了一下,張良之所以急著來找自己,擔心的就是這個,李瑛鴻的想法確實很有代表性,因為自己的部下以趙人居多,而華夏民族都有十分強烈的鄉土情節,因此如果自己要另選都城的話,大多數官員恐怕都會選擇邯鄲,當然邯鄲其實也是一個不算差的選擇,不過和咸陽相比,顯然就要遜色得多了。

    但大臣們的意見,高原自然也不能不重視,盡管在中國古代,從理論上來說,君權是絕對無上的權威,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君王並不能完全由著自已的性子來,必須要重視大臣們的意見,畢竟君王還是要靠大臣的幫助,才能管理好國家,離開了大臣,只靠君王一個人是玩不轉的,而在歷史上少數幾個有名的任意妄為的君王,恰恰都是亡國之君。由其是在這個時代,君權的權威性還遠沒有後世那麼大,君王的權力有著相大的限制,許多強勢的大臣完全可以左右君王的決定。

    當然,現在的漢國還沒有足以威脅到高原統治的強勢大臣存在,高原在漢國擁有絕對的權威,但從入主代郡以來,高原一直都是以比較溫和寬仁的形像出現,對大臣們的建議,就算不予納,也不會輕易的否認,當然由于一直以來,高原的決策都基本正確,代郡也一步步擴大成為現在的漢國,因此大臣們更不敢質疑高原的決策,但如果絕大多數大臣都主張定都在邯鄲的話,高原想要反對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而張良的擔心也就在于此,因此與期等大臣們提出定都的建議,不如高原根本就不和大臣們商議,就獨斷專行一回,首先下詔正式宣布將以咸陽為都,這樣一來大臣們也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听命,否則就是反對高原的決策。總比高原費力說服從大臣要容易。高原就是明白這一點,因此才答應張良,明天就正式下令,定都在咸陽。不過現在還是首先要說服李瑛鴻才行。

    于是高原笑了一笑,轉頭道︰“鐘秀,你以為如果我們重新選擇都城,選在那里為好?”

    淳于鐘秀笑了一笑,道︰“如果是鐘秀來選,會選在咸陽。”

    李瑛鴻到有些意外,如果是荷華選在咸陽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她是秦國的公主,當然會選擇秦國的舊都,但卻沒想到淳于鐘秀也會選咸陽,不過她到也]多想,馬上又問道︰“為什麼鐘秀會選咸陽,而不是邯鄲?”

    淳于鐘秀笑道︰“一是地勢險要,秦國號稱百二山河,易守難攻,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號稱關中之地,周室、秦國均發祥于此,仍是王霸之基,而邯鄲雖有太行山為屏,漳水為障,但還不如咸陽,而且位置也偏北一些,以後夫君如果滅齊、亡楚,天下一統,邯鄲的位置就顯得偏遠了;二是沃野萬里,關中地區河流眾多,水利便通,灌溉廣闊,而且秦國業己興建了鄭國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三百余里,渠就可灌溉之地可達四萬余頃,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因此以咸陽為都,可以本地就食,無糧食之憂,而邯鄲一帶山地眾多,土地薄貧,糧食不能自足;三是秦國己在咸陽修建了龐大的宮殿,規模龐大,氣勢恢宏,遠盛于邯鄲,而且趙國滅亡已有數年,王宮多有殘破,如以邯鄲為都,還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膳,而以咸陽為都,則無需這筆費用了,基于這三點,我才以為定都咸陽要比邯鄲好。”

    這時荷華又道︰“鐘秀所說的這三點理由,都是正理,但我還要再補充一點,卻就是以咸陽為都,可以更好的控制秦地。現在我們漢國的域廣闊,但秦地佔去大半,因此秦地穩則漢國定,秦地亂則漢國危。只是秦地新附,人心不穩,如果定都在邯鄲,而想要控制好秦地,又必須留以重兵,委以能臣,這就勢必造成強枝末桿,尾大難掉,只有將都城設在咸陽,由我們親自坐鎮咸陽,控制秦地,掌握重軍,宵小之輩,奸妄之徒,必然不敢有輕舉妄動,只要秦地安定,這漢國無憂,亡齊滅楚,也就易如反掌了。”

    听完了荷華的這一番話,淳于鐘秀也不由得十分佩服,她說出定都咸陽的理由,如地利、農業的優勢,其實在這個時代其實己有定論,只是自己將其整理綜合了一下,只有第三點才是淳于鐘秀的原創,而荷華從漢國未來統治穩定的角度入手,說明定都在咸陽的重要性,不僅體現了荷華的個人格局比自已更高明,而且說服力也要更強一些,因此淳于鐘秀由衷道︰“荷華的見識,比我要高明十倍。”

    李瑛鴻听了兩人的講說,也若有所悟,她並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听完了兩人的分柝之後,也清楚定都在咸陽,要遠比定都在邯鄲要好。雖然從李瑛鴻心里來說,當然是希望定都在邯鄲,但李瑛鴻現在的身份是漢國的王後,因此一切自然都要以漢國的利益為先,既然定都在咸陽對漢國最有利,李瑛鴻自然也不會反對,于是李瑛鴻道︰“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到也不反對定都在咸陽。”

    <span style=display:none>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www.999wx.C0M閱讀最新章節,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999wx.c0m,清爽無廣告。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999WX.C0M</span>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