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自從第二戰區司令閻錫山下令全線撤退後,有部分軍隊從代縣向忻口集結,有部分軍隊隨同閻錫山轉道五台山向忻口集結。
www.biquge001.com張培梅率領的執法隊就是轉道五台山的。
執法隊到達台懷鎮時,這里到處是撤退的軍隊。
執法隊直屬火狐小隊飛鷹小組的成員因為都是蒙古人,而張文智曾經答應巴力基到五台山時準許他們集體朝拜,事關重大,自己做不了主,也因為隊長常如海押送李服膺到太原不在,只好請示副隊長閻百勝和高寶存。兩位副隊長商量後,覺得也做不了主,就決定上報張培梅,讓張培梅定奪此事。
當下,張文智和閻百勝一起趕往顯通寺。
張文智和閻百勝到了顯通寺,便向哨兵通報。哨兵向閻錫山的侍從長劉瑞峰匯報後,劉瑞峰親自到門口迎接。
“什麼風把閻隊長和文智老弟給吹來了?”劉瑞峰一見閻百勝,笑著說。
“有勞劉兄了,煩請劉兄給通報一下張總監,就說火狐小隊飛鷹小組的蒙古人想要到菩薩頂朝拜,你也知道,這韃子人就喜歡拜神。”閻百勝老實回答。
“哦,你們的執法隊可出名了,竟然還有蒙古人,是不是文智老弟帶來的蒙古人呀?”
“是的,這不在鐵角嶺多虧這些蒙古人嗎。”張文智努力把蒙古人的功勞說得重些。
“你們進來吧,等我進去匯報一下。”劉瑞峰邊走邊說。
“謝劉兄,等哪天我們消停了,我讓這張文智請您吃頓飯。”閻百勝一听,趕忙使眼色于張文智。
“劉侍從長,一定,請頓飯是小事。”張文智焉能不知閻百勝的意圖,立刻爽快地答應。
“那好,謝了,我記著這頓飯呢。”劉瑞峰說完,就匆匆走進了閻錫山等人在的禪房。
在台懷鎮顯通寺里,張培梅正在陪同閻錫山,一同在座的還有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續範亭。
續範亭,著名愛國將領。1893年11月27曰生于山西崞縣宏道鎮西社村(今屬定襄縣),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35年,續範亭以中將總參議的身份參加國民黨五大,面對蔣介石的對曰不抵抗政策,親往南京呼吁抗曰,遭拒後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殺,舉國為之震驚,並在南京中山陵拜謁時悲憤地寫下《哭陵》一詩要求抗曰,詩雲︰“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竊恐民氣摧殘盡,願把身軀易自由。”
劉瑞峰進了禪房,向張培梅小聲說︰“張總監,執法隊的閻隊長和張文智來,說是飛鷹小組的蒙古人要到菩薩頂朝拜一下,特向您請示。”
一旁的續範亭耳尖,听得蒙古人、菩薩頂等詞,有些奇怪,問道︰“小劉啊,啥蒙古人和菩薩頂的?”
閻錫山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問道︰“大聲點,怎麼回事?莫不是偽蒙軍打來了?你給們說說。”
“回會長的話,是張總監執法隊的飛鷹小組里有些蒙古人,哦,就是張文智收編的偽蒙軍,他們要求到菩薩頂朝拜。”劉瑞峰趕緊大聲回答。
續範亭一听,立刻來了興趣,說︰“是不是繳獲牛皮背包的那位呀?”
“回續將軍,是的,叫張文智。”
續範亭一听,對閻錫山和張培梅說︰“快快有請,百川兄、鶴峰兄,你們知道嗎,這死去曰軍砍下的左手運回太原,立即引起了轟動,就連南京政斧都過問此事,咱第二戰區就因為這個露臉了,我還沒見過張文智哩。”
閻錫山听續範亭把張文智夸得這麼了不得,連曰來因為全線撤退的不快稍稍消減了不少,忙說︰“那還等啥呀,快給們叫來。”
張培梅見閻錫山如此高興,打趣著說︰“百川兄,這年輕人不禁慣,一慣,就容易驕傲。”
“們待見這娃兒。”閻錫山摸摸嘴唇上的胡子,說。
劉瑞峰喜滋滋地出了門,見兩人焦急地等候,說︰“會長叫張文智進去哩。”
張文智一听,緊張地問︰“劉侍從長,啥事呀?”
“啥事?你做的好事。”劉瑞峰嚇唬張文智。
張文智一听,嚇了一跳,心想,自己也沒做啥事呀,就要往里走,劉瑞峰一把拉住,指指身上的武器,張文智忙把武器交給劉瑞峰,惴惴不安進去了。
閻百勝陪著小心問︰“究竟是啥事?這麼神神秘秘的。”
“等著吧,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劉瑞峰故作緊張。
“報告。”張文智喊了一聲。
“進來。”
張文智進去,見禪房里環坐著幾位大佬,其中一位高個子沒見過。
“你就是那位拼死保護牛皮背包的人?”高個子續範亭和藹地問道。
張文智扭頭一看,正要回答,就見張培梅介紹道︰“這位是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續範亭將軍。”
張文智一听,腦子里馬上就呈現出一副在中山陵剖腹自殺而留絕命詩的情形來,趕緊一個立正,敬了一個禮,大聲說︰“卑職執法隊火狐小隊隊長張文智向續將軍問好。”然後又敬禮,對幾位大佬喊道︰“向各位將軍問好。”
“好,好,小張啊,你是哪里人?”續範亭問道。
“卑職是右玉殺虎口人。”
“哦,山西人走西口的地方嘛,那可是個蒙漢混雜的地方,民風剽悍,怪不得有此本事。”
閻錫山想起自己還和張培梅一同看望過張文智受傷一事,就問道︰“小張,傷好點了嗎?”
“謝會長關心,小傷,早好了。”
續範亭扭頭問閻錫山︰“百川兄,小張是咋受傷的?”
“就是在鐵角嶺炸毀鬼子的炮兵陣地時受的傷,小張,你給範亭說說。”
張文智就把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
“鶴峰兄,可惜了。”續範亭對張培梅說。
“咋?”張培梅不明白。
“這麼好的一個兵不放在部隊里當啥執法隊,這不是可惜嗎?”
“範亭啊,你有所不知,這是百川兄的意思,咱們第二戰區接下來就是忻口會戰,這是關乎太原安危的一戰,再不能像天鎮和雁門關一樣了,如果沒有強大的執法隊壓陣,我怕剎不住軍隊潰退的歪風啊。”張培梅對著續範亭說。
“哦,好好,還是百川兄有遠見。”續範亭笑著說。
閻錫山摸摸胡子說︰“這次們把老底都拿出來了,連執法隊都是最好的部隊,鶴峰,你要執法隊狠狠殺殺軍隊里那些膽小怕事的軍人,如果誰丟了們的臉,殺無赦。”
張培梅大聲說︰“有百川兄這句話就行。”
張培梅見張文智在地下站著等自己的回話,就說︰“你的事準了,人家蒙古人都幫咱,咱連這點小事都不準,說不過去。記住,蒙古人進菩薩頂時解下武器,菩薩不喜歡殺人的東西。”
張文智趕緊說︰“卑職明白,如果沒事卑職就下去了。”
張培梅一揮手,張文智就退了下去。
五台山菩薩頂,是五台山黃廟首廟,位于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傳說是文殊菩薩居住、說法、演教的地方,故此而稱菩薩頂。此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台山,遂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菩薩頂的極盛時期是在清代。清順治十三年將這里改為喇嘛廟,康熙皇帝曾賜菩薩頂大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統統向大喇嘛進貢。
巴力基帶領全體蒙古人一步一叩頭地向菩薩頂進發,這種頭是典型的蒙古人等身頭,行“五體投地禮”,即頭和四肢同時爬俯于地,十分恭敬和虔誠。當地有一句話,是說蒙古人一生竭盡全家財力朝拜五台山︰韃子有錢朝五台,蠻子有錢胡修蓋。每當夏季,從蒙古大草原來五台山的朝拜之人懷著虔誠的心一步一個頭,到了喇嘛廟後,把錢捐出去,就一路乞討回去,這份恭敬是漢人沒法理解的。
今天,菩薩頂大開山門,迎接撤退的晉綏軍吃飯。
走上一百零八節台階後,過華麗牌樓,又有一段石階連接山門。此段石階與所有寺院中見到的都不同,垂帶石夾著的石階,中間鋪設斜面御路,雕有九龍吸水圖案。九龍翻騰,互相纏繞,真可謂“活龍活現”,與燕京故宮礓碌鋪設沒有兩樣。大雄寶殿面闊三楹,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殿頂覆蓋琉璃黃瓦,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環繞,內供釋迦牟、彌陀、藥師佛三佛。中國藏傳佛教的大活佛[***]、班禪,朝拜五台山時都在這里講經說法。
文殊菩薩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筆“五台聖境”四字。文殊殿重建于清朝,闊三楹,進深二間,單檐廡殿頂,殿頂覆蓋琉璃黃瓦,歷經寒署數百年,色澤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法輪。
巴力基等人見到菩薩頂的文殊菩薩像,激動萬分,全體對著塑像念念叨叨的,不知說些啥。
隨同巴力基來此的豪豬小組的人大多沒見過這種場面,有些好笑。
白茂龍打趣著對付佑軒說︰“我說付佑軒,你看巴力基等人是不是抽筋啊,對著一個泥塑像用得著那麼恭敬嗎?”
付佑軒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韓強也說︰“是啊,我看他們一個個都神經不正常。”
這時,張文智過來,趕緊喝住,說︰“欠揍是不是,你們知道啥,這蒙古人信奉的是黃教,就是喇嘛教,在他們看來,[***]和班禪大師就是神仙,當然,文殊菩薩更是,如果你們不小心冒犯了,他們會跟你拼命。還有,你們見了自家弟兄們說些風涼話盡量少插嘴,省得起沖突,明白嗎?”
“明白。”眾人懶洋洋地回答。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