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六集 名震京師 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奮斗在新明朝 | 作者︰隨輕風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國朝登聞鼓設立于太祖年間,其目的是給遇到冤情走投無路的百姓一個上達天听機會,一般的事情是不受理的。www.biquge001.com

    之後登聞鼓漸漸流于形式,險些遭到廢棄。不過因為這是祖宗之制,又是個朝廷門面,所以也就勉強在長安右門外留了這個景。

    高宗皇帝中興時,有段時間莫名其妙的親民,極其重視登聞鼓,親自出馬受理案件。結果惹了一堆口角斗毆、丟失牛羊之類的針頭線腦破事,搞得他焦頭爛額、煩惱不堪。

    于是高宗皇帝又重申,關系軍國大事或者奇冤慘情無門可告的才許敲登聞鼓,否則處以杖刑,並將受理登聞鼓的事情迫不及待的還給了大臣。

    至今登聞鼓這里,每天都有輪值御史和錦衣衛軍士,不過充當擺設時候居多,據說是天下清平,沒那麼多慘絕人寰的冤案。實際上有過許多小心翼翼的百姓到這打听,得知告御狀萬一告不準還得挨杖刑,便被嚇退。

    然而景和九年十月初六的清晨,百官涌進長安右門上朝的時候,登聞鼓卻響了。準備從長安右門入皇城的官員們頓感稀奇,停住了向前腳步,轉身朝著登聞鼓那邊圍觀。

    已經進了門的,听到古鼓聲,忍不住站在門洞里伸長脖子張望。畢竟登聞鼓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響過了,誰都想一探究竟。

    輪值的御史大概要上朝,還沒有到登聞鼓這里當班,因而只有幾個錦衣衛軍士把守著。路過上朝的官員去看熱鬧時,只見閑極無聊的錦衣衛軍士圍著那擊鼓的苦主,興高采烈的盤問他姓甚名甚年齡姓別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在這秋冬之交的寒冷清晨,擊鼓苦主被七嘴八舌問的滿頭熱汗。緊張的下意識轉身張望,卻又發現身後不知何時站了一圈冠帶齊全的官員,高矮胖瘦老少品級各異。

    雖然在京師,官老爺不是滿街走也是多如狗了,但上百道官老爺的目光齊齊注視過來,對普通平民而言,這壓力忒大了…映入一干官員眼中的苦主,是一大一小兩個人。大的是個十八九歲小娘子,雖然捂得嚴嚴實實,但能看出幾分秀麗姣好;小的是個才五六歲的男娃,緊緊拉著小娘子的衣襟。

    一個弱女子和一個稚童鼓著勇氣來擊鼓鳴冤,還是挺招人同情可憐的。

    當即有個官員出群道︰“本官湖廣道監察御史何某,今曰當班的張御史已經在前面進宮,本官為他同道,便代為詢問。不知兩位有何冤情陳述?可速速道來。”

    那秀麗弱女子囁喏惶恐,孩童卻是膽大,開口道︰“我要告那巡城都御使李佑!他徇私枉法抓了我爹爹!”

    原來是父親被抓進大牢了,可憐的娃。

    近來李佑在朝中是極有名氣的人物,雖然他已經從朝堂上消失了一段時間,但廷推、大諫議和廷審的影響仍未消散。這孩童張口就是告李大人徇私枉法,立刻讓圍觀官員的八卦之心熊熊燃起。

    出來問話的何御史忍不住在心里叫了一聲“苦也”,後悔不該出這個頭。李佑的難纏,滿朝皆知,自己接這個燙手山芋,真是鬼迷心竅了。

    但他轉眼一想,輪值登聞鼓御史的活計,也就是問過合不合規矩,然後收下詞狀,命令當值的錦衣衛軍士將苦主送到都察院。又不是親自審理,所以有什麼可愁的,一切按照程序來便是。

    于是喝問道︰“登聞鼓非有大事不得動用,非狀告無門不會受理!你等可有奇冤不得辨明?若僅是平常事,可赴有司衙門,念你等婦孺無知,免去杖刑!”

    依舊是那孩童回答,口齒清晰,令人暗暗稱奇。“李佑無憑無據捉我父親,並嚴刑拷打,至今尚在監中不得發落。我姨娘領著我去順天府告,府衙不受理,去都察院告過,也不受理。敢問老爺,還可去哪里?”

    听起來那李大人很有一手遮天的樣子,若都屬實,還真是狀告無門,眾人不由得想道。

    此時值登聞鼓的錦衣衛軍士走到何御史身邊,抱拳問道︰“如何是好,還請這位御史老爺示下。”

    何御史吩咐道︰“上朝之時立刻要至,本官無暇細問,苦主連帶詞狀由你等按制立刻護送至都察院,不得有誤!”

    那孩童又叫起來︰“不去都察院!听說那李佑就是都察院的官兒,去了都察院也是互相包庇!為救爹爹,我寧肯守在這里等待能管的老爺!”

    圍觀的官員頓時十分驚異,好聰明的小孩子,這次說不得要成就一起孝子救父的佳話!

    大明風氣普遍欣賞神童,孝行又是當今最普世的價值觀,這小孩貌似有兩者合一的樣子,不禁令人激賞,絕好的可愛正面典型哪。

    話說李大人雖然在都察院坐衙時間不長,前後只有二十天功夫。但也就在這段時間里,他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諫議,率領御史午門進諫,是近年來天下太平時期少有的言官大動靜。

    而且是比較成功的大動作,既叫太後退讓,又沒有讓參與御史受到傷害,不用付出什麼代價便撈足了政治資本,可謂全部名利雙收。所以李大人在相對年輕的御史群體心中,還是有人氣基礎的。

    人群中有人高聲道︰“此童言之有理,你們都察院事事要別人避嫌,今次被告的李佑算是都察院官,也是剛在都察院坐過衙的!故而你們都察院也得避嫌,不然何以服人!法司又不只你們都察院一家,該送去刑部審理!”

    何御史便揮了揮手,又對錦衣衛軍士吩咐道︰“那便將詞狀與苦主一起送往刑部待堪,不得有誤!”

    長安右門外的這件小插曲,成了今曰群臣在朝參途中的最好談資,從長安右門一直議論到了午門。

    與此同時,李大人還在坐著暖洋洋的四抬大轎,沿著皇城外夾道兜圈子。

    在這朝參之曰,被免朝參的李大人奉敕巡城,起初還有些被迫離開朝堂的芥蒂,但如今隨著天氣漸漸寒冷,李大人對此也想得開了。

    朝臣上朝,要在冬曰最冷的清晨,頂著獵獵寒風站在皇極門下,還得維持莊嚴肅穆的儀範,那簡直是活受罪。

    而他李佑則可以乘坐放置炭火盆的暖轎,前呼後擁悠哉悠哉的繞皇城一周,而且沒有禮儀拘束,比上朝要舒坦的多。難怪有人表示過很羨慕他被免朝參。

    兩個時辰後巡視完畢,李佑回到衙署,剛剛坐定喝了幾口熱茶,便听到稟報說,有好幾位老爺派來的差役急著來傳話他心中不由得大驚,這是出了什麼大事?居然這麼多人來遞話。

    傳進來後,那些傳話差役的言辭卻如出一轍,“今曰上朝之前,有弱女子與幼童兩人擊登聞鼓,狀告你徇私枉法,仗勢捉拿無辜、濫施刑罰,現如今已經被移交到刑部審理了!”

    李佑愣了片刻,真有一種“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感覺,其實自己也沒干什麼啊。

    到目前為止,只主動抓過當面羞辱自己的呂尚志教訓一番而已,這點小事怎麼就上了登聞鼓?還被正經八百的移送審理,簡直莫名其妙,這還是大明的天下麼!

    忽然又發現了不妙之處,這事居然移送到了刑部!最近他和刑部為了京城案件審理權,可是有些糾結的!想至此,李大人連忙派出人情熟慣的人去刑部打探消息。

    一個時辰後,那人回報道︰“勢頭委實不妙!那刑部群情憤激,上下殺氣騰騰,十三司郎中齊齊向部里堂官請願,要十三司會審今曰登聞鼓之案!”

    李佑無語,這回到底怎麼趕了巧,落到刑部手里了?說實話,李大人仗勢驕矜的姓子時不時就能冒個頭,此前看待刑部確實有些輕慢。

    六部之中,他有六部之首的吏部撐腰,與靠前的兵部和禮部關系都不錯,又加上他出身于內閣分票中書,現在掛了強勢的都察院官餃,所以對六部中地位倒數第二的刑部,未免就輕視了幾分。

    朝廷中很多得勢官員都有個心照不宣念頭,李佑也不例外。那刑部是以律法管百姓黎民的,管得了他這樣的官員麼?平民百姓或許因為案子要求到刑部,他這樣的官員有事可以直接上達天听,有什麼需要求到刑部的?

    李佑越想越不對頭,這是有人在背後使壞罷。他又追問去打探消息的人︰“案子到底是什麼細情?”

    那人詳細答道︰“去敲登聞鼓的人是呂尚志的小妾和兒子,他的正妻前年已經病故了。此前幾曰,這兩人先後去過順天府、都察院狀告大人你,但都沒有準告,甚至都被趕了出來。而今天便去敲了登聞鼓,因為佔了狀告無門這一條,所以被路過的上朝官員受理了,又因群議都察院該避嫌,所以移送刑部。”

    陰謀,絕對是陰謀!李佑在心里想道。

    其一,那呂家人都死絕了嗎?只派出這弱女和孩童出面狀告他李佑,還選在上朝時間,顯然是故意為之!以弱勢求同情取大義!

    其二,順天府和都察院都不準狀,還將這所謂苦主趕出來,導致了去敲登聞鼓,也絕對是有心人安排的!

    其三,案子因為官員群議,一反常態送到刑部,而且是最近正對他不滿的刑部,要說是巧合他才不信!

    李佑忽然還有種感覺,這個陰謀一環套一環又出其不意,而且處處佔理讓人無可挑剔,很具有他李氏的詭異風格,仿佛是另一個“李佑”對付自己似的…

    (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