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122章 洛陽之會(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宋私生子 | 作者︰何昊遠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PS︰求收藏!求推薦!謝謝各位的支持。www.biquge001.com

    *********

    楊逸到洛陽時,範純仁竟親自迎出城外十里長亭。

    他今年已經六十多歲,兩鬢蕭疏,由兒子範佑質扶著,立于瑟瑟寒風中等候。

    現在官府還沒啟印,而且楊逸這一路行來十分低調,很少有地方官員出城迎接的,這乍一听說範純仁親自迎出城來,心中不禁十分感慨,連忙跳下車,趨步進亭拜見。

    “範相公何須如此,下官實在當不得。”

    範純仁上前將他扶起,和聲說道︰“任之為國事驅馳萬里,不畏嚴寒艱險,成功說服遼主減免十萬歲幣,有大功于國,老朽迎出十里算得了什麼!”

    範純仁這次是以私人身份相迎,因此他並不以官職相稱,倆人稍稍寒暄過後,他讓隨從送上溫酒,就在亭中與楊逸對飲了三杯;

    範佑質接著上前向楊逸行了個大禮,恭敬地說道︰“家父年老體弱,被貶南荒,幸得楊學士施以援手,楊學士大恩,佑質無以為報,請受我一拜!”

    “範兄快快請起,我曾聞令尊所言︰公事公言,我知有公,不知有私。令尊德高望重,為事皆以公心為準,本不應及罪,我為令尊進言,也只是公事公言,又豈能挾恩求報?”

    範純仁確實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等楊逸與範佑質答對完了,他撫須感嘆道︰“年前陛下將遼事盡托于任之,老夫曾上表竭力反對過,當時是擔心事關重大,而任之過于年輕,缺少經驗;如今看來,倒是老夫杞人憂天了!此事還望任之莫怪!”

    楊逸連道不敢,對範純仁這份磊落胸懷,楊逸也很是佩服,另外範純仁是甦州人,說話帶有很濃的江南口音,讓楊逸感覺很親切。這長亭之中寒氣甚重,倒不好讓範純仁在此多留,于是大家很快登車一同回城。

    洛陽是大宋的西京,街市非常繁華,行人摩肩接踵,叫賣聲不絕于耳,更因剛過新年,沿街店面都搭著嶄新的彩樓歡門,人們新衣新帽,臉上還洋溢著節日的喜氣,各個瓦子勾欄之中,人潮涌動,戲班雜耍處處,讓人流連忘返。

    同時洛陽也是舊黨的大本營,當年王安石當政時,司馬光、文彥博、富弼等十三人退居洛陽,仿白居易九老會故事,置酒賦詩,評擊朝政,築堂繪像,號為洛陽耆英會,迄今在舊黨中留為佳話,對于許多舊黨人物人而言,洛陽就仿佛是他們心中的聖地。

    楊逸作為新黨的重要成員之一,走進這座舊黨大本營時,心中不免有許多感慨,舊黨的派系眾多,但洛陽無疑是打上舊黨烙印最深的一個城市;

    看來要抹掉舊黨的精神印跡,光挖司馬光的墓還不夠,洛陽這邊也必須做些文章才行啊!

    什麼耆英會的,必須以官方的名義把它打成非法組織,否則就會成為後來者的榜樣。

    楊逸在驛館換了常服,這才前往範純仁府上,進門一看,楊逸對範純仁的操守更為佩服了,他府上極為簡樸,室內擺設尚不及市井間的中人之家華麗。桌上的菜色也只是幾樣普通的家常小菜,連肉都很少。

    大宋官員的薪俸極為豐厚,即便不貪污,光是薪俸也能過上非常奢華的日子,楊逸雖然建議重新啟用甦軾和範純仁兩人,但相對而言,他對範純仁更欽佩一些。甦軾貪不貪楊逸不知道,但甦軾和範純仁相比,私德和生活作風上絕對呈鮮明的反比。

    甦軾在聲色犬馬方面,樣樣是個中頂尖人物,在杭州為官時,一次出游,上千艷妓同行,場面之浩大,蔚為大觀。

    當初甦軾反對王安石的差役法時,曾有這樣一份奏章︰自古役人之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谷……士大夫捐親戚棄墳墓,以從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樂……若廚傅蕭然,則似危邦之陋風,恐非太平之聖觀。”

    這話的大體意思是這樣︰普通的鄉戶,天生下來就應該是要服勞役的,就象人必須要吃五谷雜糧一樣,咱們士大夫四處去當官,連祖墳都沒時間回去看看,很是辛苦,這辦公之余,自應該玩樂一翻。若是咱們士大夫也要交役錢,這怕就沒米下鍋了,這還讓士大夫活嗎?士大夫不生活不奢華點,怎麼能體現出太平盛世的聖景來呢?

    交幾十文役錢你就沒米下鍋了,恐怕你送給別人的小妾,送給王詵的高俅就不止值幾十文吧?

    而這竟是甦大才子反對差役法的理由,堂而皇之上奏朝廷!

    若是將甦大才子這份奏章,和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章刻在一起,相信大家一定會對華彩詞章冠絕天下的甦大才子更加佩服吧!

    楊逸不知道以節簡聞名的範純仁,看了這份奏章有何感想,反正楊逸感覺非常有意思!

    楊逸不反對憑自己的能力過奢華的日子,他也不認為交點差役錢,就能影響到士大夫的優渥生活。象甦軾那樣,帶上千小姐出游,只要不花公款,他也樂意看到這樣的美景。

    象範純仁這種嚴于律已的人,注定只能做為一種道德模範,因此他感嘆地說道︰“以前常听人說範相公節簡清廉,俸祿多用于接濟鄉鄰親友、助學濟貧,今日一見,始信為真矣!”

    範純仁一邊請他入席,一邊笑道︰“任之此翻贊喻,老夫實在慚不敢當,楊家在東京的藥鋪定期給貧苦百姓施藥,田租比別家少收一成,和任之的義舉比起來,老夫便算不得什麼了!”

    “誠如範相公所言,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在恕與儉上,晚輩不及範相公萬一,對百姓施點小恩小惠,又何足掛齒?”

    “任之此言差矣,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只要是善舉,何分大小?”

    “多謝範相公!”

    中國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但奇怪的是,中國人之間的交流,卻又大部分是在酒桌上完成的,象這種朋友或同僚之間的宴請,大家通常都是吃得少,說得多。

    即便是範純仁也不例外,倆人稍稍動了動筷子,便都停了下來,話題也很快轉到朝政上。

    範純仁撫須說道︰“宋遼已百年無戰事,涿州之變是個意外,任之雖然取得了易水大捷,但這無損于遼國實力,對遼政策,老夫依舊以為應以和為貴,擅起刀兵,于兩國百姓皆無益處,任之這次能順利把和議談下來,著實出乎老夫意料,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來,我敬任之一杯。”

    楊逸笑笑,範純仁在個人品德上很值得人尊敬,在內政能力上也很突出,但在軍事外交上絕對是弱項,他曾在西北為官,與西夏交手是一輸再輸,損兵折將,因此,想讓他對外持強硬態度很難。

    但這次會面,楊逸並不單純地看作是自己與範純仁的一次平常私會,或許,這是新舊兩黨建立溝通的開始。

    “範相公,涿州之變確實是個意外,是彌勒教精心策劃的一次陰謀,然而範相公可曾想過,國與國之間,存在著無數的意外,誰也不知道何時、何地、何事,稍稍一踫,就會引發兩國的大戰;

    河北之地皆是平原,始終是我大宋軟肋所在,遼軍一但攻破第一道防線,騎兵可直抵東京城下,範相公,晚輩始終認為,忘戰必危,此言乃我大宋最真實的寫照。”

    範純仁听了楊逸這翻話,不禁微微皺了皺眉,他確實是想通過影響楊逸,達到影響新黨對外政策的目的,因為除去楊逸與章 曛 壞墓叵擔 獯瘟 舜蠊Γ 諦碌持械幕壩鍶ㄒ巡蝗萸 印br />
    “任之也別忘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任之一再強調河北無險可守,乃我大宋的軟肋所在,有大興兵戈之意,對此老夫也不敢苟同;

    孟子雲︰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只要我大宋內修德政,消除黨爭,眾志成城,則河北還何來大宋軟肋之說?

    如今大宋內弊眾多,民生困苦,急需休養生息,因此無論是對遼,還是對西夏,我大宋都應適可而止;

    如今朝廷的各項新政本就不甚得民心,若再一味的對遼夏示以強硬,使戰事頻生,恐非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啊!”

    範純仁一味的強調人和,而忽視了地利的因素,對此楊逸有些不以為然,雖然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光有人和,沒有地利,要想保證國家安定,往往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若大宋真強大到‘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了,那忽視河北的地利問題到也無妨,但現在的大宋顯然還沒有這麼強大,這時說什麼‘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未免有些脫離實際了,因此,楊逸認為強兵修甲是刻不容緩。

    楊逸也明白範純仁的本意,他反對大宋對外用兵,他強調人和,強調內修德政,就是希望說服新黨放棄對外咄咄逼人之勢,安心發展內政。

    範純仁的擔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現在西北正在積極備戰,準備慢慢蠶食西夏,這必將引來西夏強烈反彈,而河北又開啟了大戰的先例,這次雖然贏了,也成功減去了十萬貫歲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觸怒了遼國,大宋面臨兩面開戰的可能性大增。

    有鑒于于此,楊逸也不打算反駁他,話鋒一轉說道︰“範相公可知態度一向強硬的遼國,這次為何輕易服軟,並同意減免歲幣?”

    這正是範純仁一直疑惑不解之處,若按遼國以往的做派,吃了這麼大的虧,絕對咽不下這口氣,因此楊逸的話把他的好奇心徹底勾了出來。

    “還請任之細細道來!”

    “範相公,事實上遼國這些年災荒頻發,國政糜爛,國內亂象已生,各少數部族叛亂不休,這次下官使遼,打听到阻卜等部的聯軍,已經打到上京城外的倒塌嶺一帶,草原上更是烽煙四起,室韋、北路、西路群牧司紛紛陷落,連西北路招討使耶律撻不也都不幸戰死,可以說遼國亡國之象已現。”

    範純仁大訝,楊逸的這翻論斷太過驚人了,他難以置信地說道︰“任之所言,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吧?”

    楊逸對此不予辯解,接著說道︰“而我大宋呢,傳國百三十年至今,土地兼並之嚴重歷朝歷代前所未有,冗員、冗費、冗兵拖得朝廷喘不過氣來,國庫入不敷出,國內各種矛盾極為尖銳,老態漸露,若再不改革圖強,一但遼國被新興的草原部族取代,其挾大勝之威,強勁之戰力而來,我大宋將如何抵擋?範相公啊!下官絕非妄言……”

    “任之!”

    範純仁听到最後,實在忍不住打斷楊逸的話,在大宋上下看來,無論如何宋遼仍是天下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若說有人能一下子滅亡這兩個國家,誰會相信?

    楊逸苦笑道︰“若是宋遼聯手,這天下確實沒有敵人!”

    ;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