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網友上傳章節 第四百四十四章 決戰莫斯科(4)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超級科技強國 | 作者︰捕魚者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鐵木辛哥低垂著頭,戰斗不利自然是有責任的,而且他還需要負總責,但他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想法。www.biquge001.com

    “鐵木辛哥同志,我看到你在報告上說,中國人的進攻勢頭減弱了?”斯大林突然問道。

    “是的,斯大林同志,這也是我這次要當面向你報告的事情。”鐵木辛哥承認道,他猜已經有人向斯大林提出過建議了。

    “嗯,巴頓將軍之前給我的建議是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側面進攻中國人的右翼,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拖住他們。”

    斯大林說道,這也是盟軍唯一願意派遣大批軍隊參加莫斯科鏖戰的條件了。

    “巴頓將軍承諾了多少兵力?”

    鐵木辛哥大喜地問道,在甦聯亡國滅種之際,對于真正忠誠于甦聯,忠誠于權力的人來說,任何的外援都是必須抓住的。

    “40萬人,8個坦克師。你們只需要再堅持幾天。巴頓將軍將集中兵力,和我們一起對付德國人。”

    斯大林心情好了一些,不管如何,盟軍至少願意加大對莫斯科戰區的投入,強大的甦聯雖然很可能一去不返,但並不是不可以盡量改善結局。

    鐵木辛哥作為甦聯元帥,智慧豈是尋常,只是想了想就明白了美國人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出兵條件。

    中德合作,數百萬大軍圍攻莫斯科戰區,甦軍能夠拖到什麼時候,不是看援兵有多少,能否拖到出現轉機,反而要看盟軍和中國-軍隊的‘表現’。

    他同時也明白,盟軍的真正用意,但轉念一想,中國人不是又要撿個便宜,心中卻是暗道,“巴頓將軍難道真的願意陪同中國人再演一次戲,德國人這次又要嘗到苦頭了。”

    斯大林抽了幾口煙,繼續說道,“盟軍保證將最大限度保證莫斯科—列寧格勒走廊,大量的盟軍空軍將保護這條走廊的安全。你的任務是防御。”

    斯大林身後的一名軍官見狀,取出一份作戰文件,遞給了鐵木辛哥。

    拿著這份文件,鐵木辛哥知道它是來自盟軍了,一份完全沒有征求過戰地最高指揮官的作戰計劃書。

    “後撤十五公里……”

    看到計劃書上這些簡單卻又對莫斯科影響非常重大的條款,鐵木辛哥知道,這一次,斯大林同志和盟軍是下定了決心了。

    兵力主動收縮15公里,也就是說防御難度將大大下降,而集中起來的重炮群和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再依托戰壕和工事,中國人的進攻再犀利,也很可能會畏懼重大傷亡而搖擺不定。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按照鐵木辛哥對那位中國遠征軍領軍大將陳軍的了解,此人有非常冷血的一面,如果遠征軍能夠集中力量進攻,他認為這條收縮和加固過後的防線也不一定能夠擋住中國人大家腳步,雖然他們要付出很大的傷亡。

    但是,一旦盟軍進攻中國人的右翼,這個情況將大大地改善。

    “中國人將得到一個緩沖的機會,除非他們願意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不惜一切和德國人合作滅亡我們。”

    鐵木辛哥心中暗道,沒有人知道中國人最終會如何選擇,看起來付出巨大傷亡,快速獲取戰爭勝利是最好的選擇,但他心里卻總是不斷告訴自己,中國人一定會選擇借機和盟軍交戰,而暫緩腳步去進攻堡壘一樣的莫斯科。

    換句話說,盟軍主動配合,為中國人制造了一種‘進攻兵力不足,必須分兵抵擋盟軍’的假象’。

    兩人又交談了一番,鐵木辛哥這才被帶去了參謀部,斯大林則見到了一天之內第二次登門的巴頓上將。

    “巴頓將軍,我已經將整個計劃向鐵木辛哥同志進行了轉達,他將堅決執行甦聯最高軍事委員會的決議。”

    斯大林笑著說道,雖然甦聯此時敗到無以復加,但他在這些殘余的甦聯力量中還是擁有絕對話語權的,這點不只是他,就連盟軍高層都感到很不可思議。

    “我很高興听到這個結果。這個計劃是我向艾森豪威爾將軍提出的,得到了杜魯門總統和丘吉爾首相的聯合簽署通過。”巴頓一邊抽著煙斗,一邊快速地說道,“斯大林先生,戰爭到了這個時候,我認為戰勝或者戰敗都是不好的結果。戰勝的代價太大,戰敗的結果太殘酷,我們最大的希望是爭取停戰談判。”

    “可是,丘吉爾首相昨天還在倫敦發表宣言,盟軍一定會攻下柏林。”斯大林用略為嘲諷的語氣說道,他對丘吉爾沒有什麼好感。

    “正如甦聯宣布過將把中國人趕出遠東,美國政斧宣布過將重掌太平洋,民眾希望看到的,總是一個個很大的餅。”巴頓將軍也有一種自嘲地語氣說道。“我是戰區最高司令官,目前負責指揮150萬盟軍從荷蘭方向展開進攻,200萬盟軍從北歐方向向歐洲腹地展開進攻,60萬人協助你們防御莫斯科—列寧格勒走廊。這就是我們在六個月戰役準備期和幾年歐洲戰爭中運輸到歐洲的兵力,我們動用了總計達到400萬人的盟軍。

    但是,戰果依然不順利,打到柏林遙遙無期,甚至要時刻擔心甦聯被整個吃掉。”

    “不錯,我們很難看到勝利的希望,納粹軍團還有超過1000萬的兵力,而中國人已經兵臨城下。”斯大林必須承認,雖然他對外總是宣稱偉大的甦維埃一定會勝利。

    巴頓將軍磕踫了一下煙斗,換了煙,重新點燃,吐出一串煙圈後說道,“有一位充滿智慧的將軍向盟軍高層提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戰略遠見的計劃,我已經看過了這份計劃,並且準備簽上自己的名字,我建議斯大林同志看一看。”

    “嗯?什麼樣的戰略遠見,能夠讓巴頓將軍也贊美不已?”

    斯大林接過巴頓將軍鄭重遞過來的文件,只是一看,臉色就變了,饒是他身為甦聯最高統帥,也不禁為這個計劃而感到觸目驚心。

    “一切為了停戰談判……放棄莫斯科,交給中國人,換來中國人的退讓……集中兵力解決德國人的東線……讓中國人和德國人接壤……”

    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計劃,也非常具有戰略遠見姓,但是,對于放棄莫斯科交給中國人這一條,斯大林臉色頓時鐵青。

    “斯大林先生不必著急,計劃還在這里,我們可以慢慢談……”

    巴頓將軍也不提目前的形勢有多嚴峻,不提二戰大勢如何,只是隨便笑了笑,仿佛不把斯大林的變臉看在眼中。

    ……1947年,4月15曰,以八個坦克師為主導的50萬盟軍忽然揮師南下,從列寧格勒長途跋涉150公里趕到了莫斯科戰區。

    增援部隊並沒有進駐莫斯科,反而在莫斯科戰區的北方防線展開進攻姿態,與中國人的右翼進攻鋒線對峙。

    盟軍的忽然重兵加入,再輔以大量的坦克和空中兵力,遠征軍的右翼只有三個集團軍,兵力驟然緊張起來。

    根據這一突發狀況,陳軍果斷下令暫緩中路撕破莫斯科城區防線的進攻,轉而調集兵力雲集到右翼,與50萬英美為主的盟軍和60多萬甦軍,共計110余萬人的盟軍對峙。

    戰斗第一天就打的很激烈,遠征軍右翼部隊進攻受挫轉入防御,在中路一個坦克集團軍調轉箭頭支援下,終于抵擋住了盟軍的驟然反攻。

    讓部分遠征軍將領不明白的是,明明遠征軍在盟軍異動時就得到了情報,但陳軍卻沒有第一時間處置,既不加快速度突破甦聯人的莫斯科戰區北方防線,也不穩固防御,剛一交戰就立即後撤,直到中路援軍上來後才和盟軍開始新的對峙。

    相對于中[***]隊的進攻不利,德[***]隊可謂是勢如破竹。

    德軍一個集團軍戰果最輝煌的時候曾經攻入了莫斯科城區25公里的地方,雖然最終被打退,但卻讓德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希特勒接到如此捷報後,甚至認為莫斯科將在一周內能夠拿下。

    在大本營軍事會議上,希特勒對眾多德軍高級將領說中國人提供了偉大的幫助,中德是戰略友誼,正是因為中[***]隊在莫斯科東面的進攻極大地牽制了莫斯科戰區的甦軍兵力,為德軍取得突破姓勝利贏得了條件。

    在會議上,希特勒堅決否定了幾位將領關于放緩進攻,讓中國人承擔更大更重進攻任務的建議。他認為,在甦軍兵力受到極大牽制,莫斯科戰區形勢空前大好的情況下,應該集中兵力拿下莫斯科。

    希特勒的想法並不錯,此時的德國,甚至整個歐洲都需要一場空前的勝利來鼓舞。

    而當盟軍出兵襲擊中國人的右翼,發現嚴重對峙,並且爆發很激烈的陣地攻防戰時,希特勒並不以為意。

    “他們這是可恥地想先行擊破中[***]隊,使用較為精銳的盟軍拖住中國的兄弟部隊,不論他們出于什麼想法,我的將軍們,你們曾經總是向我抱怨甦聯人在莫斯科的兵力太多了,他們的城市太有利了,但是現在,不論如何,中國人為我們拖住了甦聯人,你們將由充足的兵力進攻莫斯科,我將調集新的部隊給你們。

    不論美國人,甦聯人,英國人有什麼想法,中國人或許也有想法,我只要一場輝煌的勝利,一場必須由德意志領導下的納粹歐洲取得的輝煌勝利。”

    (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