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九百一十五章 他也配麼!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三國之暴君顏良 | 作者︰陷陣都尉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司馬懿率八萬晉軍突襲平陽?

    這道情報,倒是讓顏良有些驚訝,他所驚訝的並非是司馬懿的先發制人,而是他竟然有八萬大軍。www.biquge001.com

    並州人口稀少,就算司馬懿收攏了不少劉備舊部,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四萬多兵馬,卻如何憑空冒出了八萬大軍?

    顏良驚訝了一瞬,猛然間想到了原因。

    “司馬懿這頭狼竟拼湊出了八萬兵馬,莫非是鮮卑人不怕死,也被司馬懿騙上了他的賊船不成?”顏良冷笑著問道。

    御林軍士的回答證明,顏良的猜測的確沒錯。

    那司馬懿稱帝後,策封鮮卑大人軻比能為魏王,命其率諸部鮮卑入塞,前來為他助戰。

    早幾年時,司馬懿就屢派人出塞,向軻比能賜以財貨,結好其心,事先已鋪好了路子。

    今烏桓被滅,鮮卑與烏桓同出一源,軻比能害怕楚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收拾他們鮮卑人,權衡之下,便接受了司馬懿的策封,率西部鮮卑和中部鮮卑兩大部落進入並州,為司馬懿效力。

    這鮮卑人據塞外草原,分為東中西三大部落群,西部鮮卑以拓拔部為首,中部鮮卑以軻比能所在的小種部為主,而東部鮮卑,則以慕容部為首。

    此番軻比能入塞為晉國助戰,中部鮮卑諸部自然都響應,以拓拔部為首的西部鮮卑,畏于軻比能的威勢,也不得不率諸部前來助戰。

    而東部鮮卑距離並州較遠,名義上雖奉軻比能為王,但卻是陽奉陰違,那慕容部以諸般借口不肯參加,盤踞于昌黎以西的塞外,坐觀形勢。

    三部鮮卑,雖只有兩部參加,但好歹也拼湊出了四萬人左右的騎兵,這便是司馬懿能湊出八萬大軍的主要原因。

    “咱們前滅南匈奴,後滅羌人,今又滅了與鮮卑出自同源的烏桓,這些塞外胡虜估計都被嚇慌了神,卻才要相助司馬懿以自保。”龐統分析道。

    顏良卻冷笑一聲,不屑道︰“鮮卑人來攪局正好,朕這回也不用什麼理由,正好再滅一股盤踞在華夏邊地的蛀蟲。”

    胡人不事生產,沒有什麼發明創造,對人類的進步基本沒有任何貢獻,每每都靠燒殺搶掠漢地為生,這樣的族群,不是蛀蟲又是什麼。

    諸將也熱血慷慨,紛紛的叫嚷開戰,誓要滅了司馬懿和鮮卑。

    “不過,朕倒是有些好奇,那東部鮮卑慕容部,卻為何沒有響應軻比能這只胡狗?”顏良好奇道。

    許攸捋須道︰“東部鮮卑與烏桓人相近,與其余兩部鮮卑相距較遠,那慕容部首領慕容宏又頗能征善戰,在與軻比能的幾次交手中,都不落下風,便是因此,那慕容宏雖明奉軻比能為鮮卑大人,實際上卻自成一系,很少听其號令。”

    許攸身在遼東多年,而遼東又與烏桓和東部鮮卑較近,故許攸對東部鮮卑的底細,也摸得很清楚。

    听了許攸這個遼東通的分析,顏良眼眸中閃過一絲詭異,已是有了一計。

    “傳朕旨意,派人往塞外出使東部鮮卑,朕將以大楚天子的名義,策封幕容宏為鮮卑大人,命他率東部鮮卑進攻軻比能,為朕掃清鮮卑亂黨。”

    顏良這旨意一下,眾謀臣武將們,無不精神一振,個個都面露奇色。

    龐統第一個反應過來,驚喜道︰“陛下此旨,莫非是以夷制夷之策?”

    顏良微微點頭,笑而不語。

    胡人既然內部不和,顏良焉有不利之理。

    先利用慕容部對付小種部和拓拔部,滅了軻比能這廝,再回過頭來收拾了慕容宏,這正是以夷制夷之道。

    龐統道明了顏良的聖旨,其余眾臣也紛紛表明贊成,顏良當天便派使者出塞,去往東部鮮卑慕容部,去實施他的以夷制夷之策。

    使者出塞時,顏良又派斥候連夜往臨汾,命張遼所部堅守臨汾,絕不可後退一步。

    顏良則在經過幾天短暫的休息後,集結二十萬步騎,由鄴城而發,經由河內郡,過箕關進入河東,御駕親御去掃蕩晉國。

    顏良的大軍,浩浩蕩蕩的開赴並州,而此時,剛剛稱帝未久的司馬懿,卻正率領著八萬晉胡聯軍,瘋狂的圍攻臨汾城。

    臨汾城中,張遼則率七千楚軍,拼死的堅守城池。

    顏良在河東地區,本是部署了三萬多精銳的楚軍,以這樣一支數量的軍隊,進攻晉國不足,本也可以有效的阻擋晉軍南下,之所以會陷入如今的被動,卻是由于這一場突襲之戰,乃是司馬懿精心策劃。

    早在司馬懿率軍南下前,西部鮮卑宇文部,便以步騎萬余南下河西,威脅蒲阪津。

    鑒于蒲阪津的重要姓,徐庶和張遼一商量,當即分軍兩萬,前往河西對付宇文部。

    而司馬懿正是趁著河東軍團分兵之時,率八萬聯軍突然南下,一舉拿下了平陽郡治所平陽城。

    司馬懿殺了河東軍團一個出其不意,也虧得張遼乃一代名將,反應及時,在撤退的過程中,于臨汾城迅速的構築起了新的防線,擋住了晉軍南下的道路。

    倘非張遼的堅守,只怕顏良主力尚未到時,晉軍已全據河東,那個時候,顏良的大軍便將被隔絕在王屋山外,無法順利進入河東。

    臨汾城外,身著龍袍的司馬懿,望著旌旗整肅的臨汾城,眉頭暗凝,眼眸中閃爍著幾分厭惡。

    臨汾久攻不下,而斥候卻在不斷傳回消息,顏良的主力已離鄴城,正曰夜兼程的趕往河東,本來有利于晉軍的形勢,正是悄然的向楚軍轉換。

    “陛下,如果不趕在顏賊大軍到來之前拿下臨汾,我軍只怕非得撤兵不可。”丞相賈逵憂慮道。

    司馬懿的眉頭又是一皺,抬頭遠望,一雙鷹目掃向了城頭那面高聳的“張”字大旗。

    “都是張遼這個叛徒,若非是他,朕此刻早已拿下臨汾……”司馬懿暗暗咬牙。

    沉默了片刻,司馬懿的眼眸中,忽然閃過一絲靈光,遂喝道︰“來人啊,速將王凌傳來見朕。”

    ……

    臨汾城,破損的城樓上,大楚血染的旗幟,依舊在傲然的飛舞。

    “都麻利點,速將破損的城牆修補好,晉軍隨時都可能進攻,都給本將動起來。”

    城頭上,張遼扶劍往來巡視,催督著將士們抓時緊時間修補城池。

    臨汾城雖被圍,但無論是張遼還是城中的七千將士,斗志依然高昂不減,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無敵于天下的皇帝,絕不會似劉備那樣拋棄他們,早晚必來相救。

    正當張遼心碌時,卻見一騎不著甲冑晉軍騎士,從敵營中飛奔而來,直抵護城壕前。

    按照慣例,單騎而來不著甲冑,不帶兵器,必為使者。

    張遼便命弓弩手不許放箭,且看那來使想做什麼。

    不多時,敵騎直抵城前,高聲叫道︰“張文遠可在城上,故人前來相見,還不開門放我進去。”

    故人?

    張遼心頭一震,舉目向下望去,仔細的掃視那來將,驀然間,他認出了那人。

    “原來是王凌……”

    這王凌本為王允之佷,而王允乃並州世族豪門,張遼並州出身,豈能不識太原王家。

    當年長安之時,張遼追隨呂布,參與王允策劃的誅殺董卓的行軍,一舉使他們的並州軍團,奪取了朝廷的控制權。

    那個時候,張遼便與王凌相識。

    再到後來,王允敗亡,王家分崩離析,王凌和張遼活著逃出了長安,四處漂泊,最後都歸順了曹**。

    而後曹**覆沒,張遼轉投大楚,而王凌則投向了劉備的懷抱,彼此間互為敵國。

    如今,漢國覆沒,身在晉陽為官的王凌,則順理成章的改投在了司馬氏的麾下。

    多年未見,張遼卻仍能認出王凌。

    “司馬懿派王凌前來,必是想說降于我。”張遼心中已有判,卻也不拒絕,下令將王凌放入。

    王凌入城,張遼已下得城頭,迎在門口。

    “文遠老友,多年未見,你仍是風采依舊啊。”一見面,王凌便很是熱情的套起了近乎。

    張遼只拱手還禮,卻淡淡道︰“┬粕砦﹦跡 床恢﹫次伊俜冢 瀉渭獺!br />
    張遼的平淡態度,讓王凌頓時有些尷尬,心中暗怨張遼不念舊曰情誼。

    “呵呵,我今前來,當然是想與文遠敘敘舊,不知可否單獨說說話。”王凌訕訕笑道。

    張遼卻正色道︰“你我雖為舊友,但眼下遼卻為楚臣,彼此互為敵國,為了避嫌,遼覺得有什麼話,還是就在這里說吧。”

    張遼以公為重,完全不給王凌面子。

    王凌無奈,只好干咳了幾聲,如實說道︰“既是這樣,那我也不拐彎抹角,我此番前來相見文遠,乃奉了我大晉皇帝之命,前來招攬文遠開城歸降。”

    此言一出,張遼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諷刺。

    王凌頓時一愣,尷尬的看著張遼大笑,一副茫然不解其意的樣子。

    張遼收斂了笑聲,冷冷道︰“這年頭,什麼阿貓阿狗,也敢叫我張遼投降,他司馬懿不過是靠著權謀才竊取並州,如今妄自稱帝,就敢要我張遼投降,他也配麼!”(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