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602章 巨頭崛起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文豪1978 | 作者︰坐望敬亭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602章 巨頭崛起

    距離聖誕節還有不到一個星期,香江城市街頭的節日氣氛已經濃重了起來。www.biquge900.com

    離開了文華東方酒店之後,林朝陽夫妻倆並沒有回家,而是漫步于港口海濱。

    維多利亞港口的海風涼爽,帶著淡淡的咸濕氣息。

    身邊的行人里有不少金發碧眼的老外,時不時駐足拍照,都是國外游客,幾個保鏢散落于夫妻倆周圍,不顯山不露水。

    「你是覺得,默多克的最終目的還是星空衛視?眼下這些手段不過都是他的障眼法?」

    「很大概率。他這種人太貪婪了,‘雙贏’不是他的風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才是他的風格。」

    聞言,陶玉書沉吟著說道︰「剛才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提議換股,即便是沖著星空衛視來的,且不說明報企業僅有星空衛視的四成股權。

    他想拿到明報企業的控制權,恐怕比登天還難。

    換股之後,默多克掌握的股權也就18%,而我手里的股權仍有36%,他想要拿到明報企業的控制權,只有一種可能。」

    陶玉書說著吸了一口氣,「除非先不惜代價的拿到查先生和沈先生手中的股權,再發動閃電戰,舉牌收購。」

    「這需要的不僅是極好的保密性,關鍵是新聞集團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我們的兩倍三倍,甚至是四五倍。」

    「你忘了新聞集團是靠什麼起家的了?如果沒有超強的收並購能力,默多克他憑什麼能建立橫跨澳、毆、美洲的新聞帝國?」

    林朝陽的提醒讓陶玉書陷入了沉思,盡管覺得他的這種想法實施起來的成功性太低了,但誰讓這個對手是默多克呢?

    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失敗率,陶玉書也不敢賭。

    在夫妻二人的產業中,明報企業的存在感不高,但作用卻不可忽略。

    失去明報企業的代價,是她不能承受的。

    心中思慮著,陶玉書問︰「假設默多克他真的取得了明報企業的控制權,你覺得他接下來會怎麼做?」

    「談判。」林朝陽的語氣篤定。

    「明報企業掌握了星空衛視的四成股權,雖然是小股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們拿捏,但那時候默多克對星空衛視的重大決策已經有了否決權,這就相當于是一根攪屎棍。

    那時候他也許提高收購價格,也許逼迫你推動星空衛視拆分上市,手段必定是花樣百出,最終目的還是要拿到星空衛視的控制權。」

    陶玉書說︰「被你說的,我們好像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林朝陽搖搖頭,「這只是未慮勝,先慮敗,此刻我們面對默多克依舊處于絕對優勢,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眼神朝海面望過去,維港兩岸的燈光影射的海水波光粼粼,五光十色,在陶玉書眼中仿佛映出了未來的若干種可能性。

    「如果默多克真是抱著這個心思的話,那麼他應該在見我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了。」

    陶玉書的語氣縹緲,面對默多克的詭計多端,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現在主動權掌握在他們這一方。

    但林朝陽深知陶玉書的性格,她對南華早報集團還是不死心。

    他不得不承認,默多克確實是個智計卓絕的商人,精準的抓住了陶玉書的心理。

    「需要驗證一下?」

    陶玉書轉頭看向他,認真點了點頭,好像個小女孩向大哥哥在討要玩具,林朝陽寵溺的攬過了她的肩膀。

    「先回家。」

    「好。」

    夫妻倆回到深水灣,已經是晚上10點,陶玉書拿起電話準備撥通。

    林朝陽突然按住她的手,「如果默多克已經提前布局,你這通電話說不定就是打草驚蛇。」

    聞言,陶玉書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打電話。

    去年5月,金庸正式離開由他創辦並辛苦經營三十多年的明報企業,受邀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安東尼學院現代中國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

    他曾在年輕時就夢想過能到牛津或劍橋去讀書,常常引以為終身遺憾,沒想到退休後竟能夙願得償,自然喜不自勝,甚覺光榮。

    不過以金庸的年紀,在做學問上取得什麼成就時不可能了,此行只能算是了卻遺憾。

    在牛津大學當了一年訪問學者,他感覺意猶未盡,又接受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交流邀請,現在人在溫哥華。

    「查先生最近身體可好?」

    「勞你記掛,無病無災,身體健康。」

    電話接通,金庸听見陶玉書的聲音很是高興,語氣愉快。

    離開明報這一年多,陶玉書偶爾會聯系他,向他說說明報企業的近況,讓金庸感受到了人走茶未涼的溫暖。

    特別是明報企業這兩年股價屢創新高,他手里剩的那點股票竟然還比當年出售明報集團時的價值還要高了許多,令金庸直呼選對了接班人。

    寒暄了一陣,陶玉書問金庸︰「查先生,最近有跟新聞集團有關的人聯系過你嗎?」

    金庸不解其意,「什麼意思?」

    既然已經打了電話,陶玉書也沒有刻意隱瞞,說道︰「今天我跟新聞集團的默多克見了面.」

    听陶玉書講完默多克對星空衛視和明報企業的野心,金庸感嘆道︰「上百億的價格,出手當真不凡!」

    而後他又贊許道︰「不過更了不起的是玉書你。當年21億買下星空衛視,如今引來傳媒巨頭百億港元求購,真是化腐朽為神奇啊!」

    「查先生您過獎了。」

    稱贊過後,金庸說道︰「新聞集團的人目前沒有聯系過我。」

    「這樣啊。」陶玉書思。

    金庸在電話那頭問道︰「你是擔心換股之後,新聞集團背後放冷箭,上演一場反收購?」

    「沒錯。」

    金庸琢磨著說道︰「確實有這個可能,不過這個難度可不小。一旦換股成功,再想反收購,恐怕要掏出的資金恐怕不會低于十億美元吧?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不直接給你提高星空衛視的收購價格呢?」

    「也許是兩手準備,也許是連環計。今天畢竟只是第一次見面,虛實尚不清楚。」

    「也是這個道理。」

    听筒里沉默了下來,陶玉書心中有個想法,猶豫過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其實與其現在擔心來、擔心去,不如以力破會,直接買下金庸手上的股票,

    如此一來即便換股後股權稀釋,也可以在未來可能的搶籌大戰中佔據絕對的主動。

    但這樣一來又帶來了兩個問題。

    一是她如果主動提出這個請求,勢必要大幅溢價,在情況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如此操作,並不明智。

    二是金庸手中的股票數量太大,這筆交易肯定要對外披露,她怕打草驚蛇。

    必輸的局面,默多克又怎麼會上鉤呢?

    心思轉念之間,陶玉書客氣了兩句,正打算掛斷電話。

    電話那頭的金庸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對了!」

    「查先生還有事?」

    「有個叫于品海的人你還記得嗎?」金庸問。

    腦海中的記憶不斷閃現,最後定格在一份紙質資料上,「當年德間書店的中間人。」

    「不錯。」

    當年金庸有意出售明報集團,于品海作為德間書店的中間人聯絡金庸,因為于品海是編輯出身,金庸一度對他印象不錯。

    只是後來出現了陶玉書,于品海和德間書店也就沒了機會。

    「這個于品海有什麼動作?」

    「半個多月前我聯系寶新,听說他最近跟于品海成了球友。」

    金庸的話頓時引起了陶玉書的警覺,未等她說話,金庸又說︰「于品海怎麼和寶新走到一起的,我也不了解,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我明白,感謝查先生的幫忙。」陶玉書真誠的說道。

    客套了兒句之後,電話掛斷,陶玉書坐在沙發上眉頭緊。

    她的思緒有些紛亂,看起來為了今晚的見面,默多克已經布局了很長一段時間,也似乎把各種情況都預料到了。

    半響後,她問林朝陽︰「你說,查先生可信嗎?」

    商場之上,爾虞我詐,勾心斗角。

    打電話之前她不是沒有懷疑默多克已經提前拉攏了金庸,只是覺得可能性不大,打完電話反而心生提防。

    原因就在金庸最後提到的沈寶新和于品海上。

    真的有這麼巧,兩人接觸就讓金庸知道了?

    雖然覺得懷疑金庸有些不厚道,但陶玉書還是不得不防,畢竟懷疑不會給對方造成任何損失,可如果她大意輕信,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慘重的。

    林朝陽說道︰「當年默多克就曾向他求購過明報企業,查先生願意賣的話,

    當年就賣了。不過—.」

    他的語氣有些不自信,「今時不同往日。查先生手中剩余的股票市價至少有14億,默多克如果提前拉攏到查先生,肯定要大幅溢價,二三十億,人心難測啊•—..」

    是啊,財帛動人心。

    盡管覺得這種可能性不高,可事關重大,她必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

    「不妨先調查一下于品海和沈先生。」林朝陽建議道。

    陶玉書點點頭,再次拿起電話,剛要給梁伯韜打電話,她又把電話放了下來。

    「你說—伯韜有沒有可能也接觸過默多克?」

    林朝陽眉頭起來,「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奔達中心!」陶玉書提到前幾天去看的寫字樓。

    林朝陽明白了陶玉書的意思,他的眉毛皺得更緊了,眼神凝重。

    陰謀論又或者是巧合?

    林朝陽一時也有些分不清了。

    沉思良久,他才說道︰

    「梁伯韜跟你合作多年,香江又是他的大本營,他不會輕易敗壞自己的口碑的。

    默多克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說服他來用這樁生意牽扯你的精力和資金?

    況且,奔達中心的出售不可能是人為因素。」

    陶玉書緩緩點了點頭,林朝陽的分析是在理的,她感覺自己可能是被默多克的故布疑陣給影響了,有些思慮過重。

    致電梁伯韜後,陶玉書心思依舊糾結,很晚才睡去。

    梁伯韜調查沈寶新和于品海需要時間,不是一兩天就能有結果的。

    翌日,陶玉書將手下證券部的人召集起來,讓他們分析明報企業近半年以來的交易動向是否有可疑的地方。

    默多克如果提前做局,必然會在二級市場留在痕跡股票交易量激增、股價大幅上漲、期權交易量的漲跌、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變化.都有可能隱藏著潛在收購的信號。

    但可惜的是恆生指數自89年以來穩步向好,今年更是熱得發燙。

    明報企業業績又蒸蒸日上,盈利能力持續穩定上升,又有星空衛視的強力發展做支撐。

    市場關注度居高不下,交易活躍度自然也高,想要通過二級市場的蛛絲馬跡來判斷默多克是否有提前入局,還是勉強了一些。

    證券部的人忙碌了兩天,提交上來一份結論模稜兩可的報告,陶玉書神色凝重。

    林朝陽以前說過一個詞叫「虛空索敵」,其實這一切有可能只是她的虛空索敵。

    但陶玉書不敢輕視默多克,林朝陽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默多克這樣的人馳騁商場靠的可不是與人為善。

    縱觀他三十年來的發家史,主動上門,放低姿態,求購自標,可不是他的作風。

    現在沒有任何明確的證據,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默多克的布局太過精細,羚羊掛角,不見蹤跡。

    面對這樣強大而狡猾的對手,陶玉書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強烈的斗志來。

    聖誕期間,由林氏影業出品的《賭神2》上映,王晶、周潤發這對王牌組合再度聯手,《賭神2》一上映便呈現出橫掃市場之勢。

    首日票房破300萬港元,觀眾口碑良好,助力電影首周票房打破2000萬大關,

    看樣子又是一部本埠破5000萬港元的大賣之作。

    這已經是林氏影業今年第二部、歷史上第三部本埠破5000萬港元的電影了。

    第一部是去年周星馳的《審死官》,票房5021萬港元;第二部是9月上映的《

    黑俠》,票房5164萬港元。

    三個多月來《黑俠》已經在香江、灣島、內地、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陸續上映,各地票房表現不一。

    其中表現優異的是香江、內地、灣島、美國、韓國,分別取得了5164萬港元、4230萬元、2.26億台幣、1.03億美元、45.12萬人次的成績。

    日本、東南亞的表現則差強人意,總體算下來,《黑俠》的全球首輪大規模放映,累計票房為1.54億美元。

    對于投資3000萬美元的《黑俠》來說,這個票房數據自然要算得上是大賣了,僅僅是稅後的票房分賬就淨賺2400萬美元。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黑俠》還將陸續登陸歐洲、美洲各國。

    而且《黑俠》作為類超英動作片,錄像帶租售和家庭轉播收入一向不錯,保守估計收益超過4000萬美元問題不大。

    除此之外,林氏影業的股價也在影片的熱賣中一路走高,到《賭神2》上映,

    依舊大賣,林氏影業的股票熱得發燙。

    在距離94年元旦還有四天的時候,林氏影業的市值在市場的狂熱追捧中終于打破了200億港元大關。

    去年這個時候,林氏影業的市值剛剛突破120億港元,僅一年時間,漲幅達到67%。

    稱不上是妖股,但這個表現絕對是績優股了。

    關鍵跟那些生死一線間的妖股不同,林氏影業上市三年,業績穩步提升,又時不時帶給市場和投資者們驚喜。

    已經完全贏得了投資者們的信任,同時投資者們也對林氏影業所描繪的「國際化」道路深信不疑。

    《電鋸驚魂》《赤壁大戰》《黑俠》,一年之內連續三部影片創造了全球票房破億美元的佳績,林氏影業的國際化已經初見成效。

    趕在12月末,美國《綜藝》雜志發布全球票房top100影片名單,《侏羅紀公園》以9.78億美元的夸張成績一騎絕塵,這個數字幾乎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

    如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票倉,其地位如同《侏羅紀公園》之于1993年的全球票房。

    在這份排行榜單之中,「環球影業」、「派拉蒙影業」、「二十世紀福克斯」之類好萊塢巨頭不斷重復出現,美國出品的電影佔了至少八成。

    好萊塢在國際影壇的統治力可見一斑!

    可就是在這樣一份好萊塢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的榜單當中,有一個公司的名字卻分外突兀的出現了好幾次一一林氏影業。

    甚至林氏影業還有三部電影的票房闖進了前十名,分別是第五名的《黑俠》

    (1.54億美元)、第六名的《赤壁大戰》(1.49億美元)、第九名的《電鋸驚魂》(1.03億美元)。

    《綜藝》創刊近90年,是美國領袖級的娛樂商業雜志,素有「好萊塢聖經」之稱,近年來也逐漸成為了全球傳媒娛樂業的風向標之一。

    其制作的全球票房排行榜,權威性自然無需質疑。

    好萊塢的電影稱霸各種榜單不是什麼稀奇事,美國現在是世界霸主,經濟發達程度冠絕全球,多年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好萊塢的強勢。

    但林氏影業這條猛龍的出現卻驚掉了國際影壇一地下巴,讓許多國際知名的電影公司都不得不將注意力放到這家出身于香江的電影公司身上,而後越扒越心驚。

    成立不過短短七年時間,卻已經稱霸香江,覆蓋東南亞,經略東亞,闖蕩好萊塢,這是何等恐怖的怪物?

    《綜藝》雜志的一份票房榜單,讓林氏影業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這份榜單發布集團之後,就被《香江政經周刊》迅速轉載,引發了香江電影界和市民階層的廣泛熱議。

    以前大家都知道林氏影業很強,強到可以稱霸香江,但因為視野的局限,大家對于林氏影業的認知始終不夠全面。

    現在大家看到了,根據《綜藝》的1993年年度全球票房top100影片總結,林氏影業今年共有五部影片進入了前100名,其中3部更是闖入了前10名。

    也許是覺得單單轉載這份榜單還不夠吸晴,《香江政經周刊》又貼心的為香江讀者統計了林氏影業在過去一年在全球創造的影片票房。

    5.29億美元!

    折合港幣高達40.2億港元!

    冷冰冰的數字看起來不夠有沖擊力,但凡事就怕對比,1993年度香江電影市場總票房為15.3億港元,僅為林氏影業全球票房的38%。

    也許是覺得與香江電影對比已經無法彰顯林氏影業的強勢,《香江政經周刊》還附上了美國電影產業的一些信息。

    1993年度,美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56億美元,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全球票房為5.5億美元。

    林氏影業的全球票房佔據美國電影市場的十分之一規模,與好萊塢巨頭旗鼓相當。

    這一對比,效果立刻就來了。

    別說是香江電影界,哪怕就是整個商業界和市民階層,也不由得對林氏影業產生了刮目相看的觀感。

    七十年代以來,香江經濟蓬勃發展,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但卻極少誕生走出香江、邁向全球的跨國公司。

    誰也沒有想到,率先帶領香江商業和文化走出去的,竟然是林氏影業這樣一家電影公司。

    1994年的元旦期間,「林氏影業全球票房」成了整個香江討論的熱門話題。

    所有人都感受到,他們似乎正在見證一家可以媲美好萊塢巨頭的全球化電影公司的崛起。

    在如此狂熱的氣氛下,林氏影業的市值在突破200億港元以後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一路狂突進至230億港元。

    漲得連陶玉書這個老板都感到有些害怕,大漲之後有大跌啊!

    于是她選擇了主動給這波熱度降溫,元旦假期過後,林氏影業發布公告宣布︰

    大股東林氏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800方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

    林氏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由陶玉書夫妻倆控制的控股公司。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