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295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文豪1978 | 作者︰坐望敬亭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95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

    七月一到,驕陽似火。www.biquge85.com

    早上七點多,太陽已經升的老高,光是騎著自行車上個班,就已經讓不少人汗流浹背。

    馬衛都在車棚停好自行車,夾著黑色公文包走進了宿舍樓。

    《青年文學》隸屬于中國青年出版社,這個時候創刊不長時間,辦公條件緊張,地點在東四十二條21號院內的中青社宿舍樓里。

    馬衛都進了樓門一路爬到六樓,有些氣喘的推開編輯部的門。

    編輯部說是辦公室,實則是一套小三居,各屋里擠著編輯們的桌椅、各類辦公用品以及書稿。

    馬衛都額頭冒汗進了房間來,正打算跟同事們分享好消息,卻見幾個同事聚在一起嘁嘁喳喳的說著話,表情里滿是興奮。

    “什麼事這麼高興?”馬衛都問道。

    陳浩曾是編輯部主任,算是領導,他笑呵呵的對馬衛都說道︰“過幾天編輯部要組織一個青年作者暑期創作班,為期一個月時間。”

    馬衛都聞言立刻高興起來,問道︰“地點在哪啊?”

    “青島。”

    “青島?夏天正好可以去海邊!”

    听著馬衛都的話,陳浩曾故作嚴肅道︰“創作班是為了讓作家們出作品的,你當是為了讓你們游山玩水的?”

    得意忘形挨了句罵,馬衛都只能收斂了笑容,“悖 藝舛際竅垢 耍 湊猜植簧餃搖!br />
    一般編輯部搞這種活動,主編得主持工作不能去,基本都是編輯部的資深前輩帶隊,也算是給老同志的一種隱形福利。

    馬衛都一個來編輯部不長時間的青年編輯,這種事基本輪不到他,他也很有自知之明。

    見陳浩曾的臉色仍舊嚴肅,馬衛都又說道︰“主任,您先別生氣,我給您看個好東西!”

    “什麼好東西?”

    馬衛都沒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從公文包中掏出一份稿子來。

    陳浩曾還以為他是約到了什麼小說稿,看起來像是短篇,問道︰“誰的小說?”

    “不是小說,是評論。”

    “評論?你好端端的怎麼約起評論稿了?”

    馬衛都嘿嘿笑了兩聲,也不說話,賣起了關子,“您看看就知道了。”

    陳浩曾接過稿子,定楮細看,他先注意到的是文章標題——《從高加林談如何塑造當代農村人物形象》。

    “高加林”這個名字陳浩曾當然不陌生,《人生》本身就是中青社跟陸遙約的稿子,而且現在小說先在《收獲》發表,好評如潮,文壇的討論聲不斷。

    看標題又是一篇針對《人生》的評論,不過看起來討論維度應該比一般評論更廣一點。

    然後陳浩曾便注意到了標題右下方的署名——許靈均。

    “咦?”他發出了驚訝的聲音,滿臉詫異的看向馬衛都,“這稿子……你約來的?”

    馬衛都看著陳浩曾的表情,心里別提多舒坦了。

    他故作謙虛道︰“是啊!也是趕巧,朝陽同志跟陸遙同志關系不錯,最近寫信跟陸遙同志討論了些關于《人生》的想法。我上門去約稿,他就把想法整理出來交給我了。”

    听馬衛都說完,陳浩曾笑著說道︰“他的稿子可不好約。”

    言下之意是在夸獎馬衛都,這讓馬衛都心中暗爽不已。

    以林朝陽如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刊物或雜志社如果是誠心向他約稿,一般都會派比較資深的老編輯,或者干脆是主編、副主編出面。

    馬衛都一個新兵蛋子去約稿,很容易給對方造成一種不受尊重的印象。

    別以為文人都是謙謙君子,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小心眼兒著呢!

    因此陳浩曾的話里,也涵蓋著一種另眼相看,他確實是沒想到馬衛都能約到林朝陽的稿子,哪怕是一篇評論。

    而且看樣子,這份評論還相當的“實惠”。

    陳浩曾對于林朝陽的作品很有了解,知道他很少寫評論,因此心中也對這份評論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我先看看吧。”

    他說完不理馬衛都的反應,便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沉浸到文章之中。

    在陳浩曾審稿的時候,馬衛都與同事們有說有笑的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陳浩曾花了二十多分鐘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完了文章,臉上流露著看到優秀作品的欣賞與高興,他抬眼朝馬衛都看過去。

    “小馬!”

    “誒,主任!”

    “這份文章,你覺得怎麼樣?”陳浩曾沒有說出自己的觀點,而是想考校考校馬衛都這個年輕人。

    馬衛都沉吟著說道︰“文章對于《人生》的內容以及高加林這個人物的分析可謂鞭闢入里,對于如何塑造當代農村人物形象的看法也都是金玉良言,是難得的好文章。”

    陳浩曾眉眼含笑的看著馬衛都,“你的評價倒是很高。”

    “主任,我這都是內心的真實想法,您多批評指正。”馬衛都眯著眼楮謙虛著說道。

    陳浩曾點點頭,“總結的算是到位,不過視角還是應該要更廣一點。”

    馬衛都本來是有些得意的,听著陳浩曾如此說,他不禁說道︰“那您給我講講,讓我學習學習。”

    他的語氣中七分是請教,還有三分是不服。

    陳浩曾卻並未在意他的語氣,神情沉穩。

    “最近一些雜志上有關于《人生》的評論你也應該看到過,總的來說,大多數評論家對于高加林這個人物是持批判態度的。

    但在許靈均的這篇文章當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對于高加林這個人物的態度是很中立的,他既認可高加林身上積極的部分,也包容高加林的缺陷。

    這兩種態度看似是評論者對于作品、對于人物的看法,實則卻是兩種話語體系間的踫撞。”

    馬衛都本來還覺得陳浩曾是要故弄玄虛,想壓壓他的銳氣,但听到陳浩曾提到“話語體系”,他的臉色忍不住認真起來。

    昨天取稿子時,他當著林朝陽的面將文章好一頓夸,其中雖有奉承的成分,但大體是真實的感受。

    在兩人的交流過程中,林朝陽提到了陸遙對于《人生》的一些創作感悟,包括陸遙對于時代、對于社會的一些看法。

    盡管馬衛都也看過《人生》可當他听完林朝陽對于這部小說的剖析,他覺得自己想的那些東西實在是淺薄的可以。

    馬衛都也曾在林朝陽的口中听到了“話語體系”一詞,今天陳浩曾竟然與林朝陽不約而同的一樣提到了這個詞,馬衛都斷不會認為這只是巧合。

    如果沒有對于作品和文章深刻的理解,陳浩曾又怎麼會和林朝陽想到一起去呢?

    “我們可以粗淺的把這兩種體系以新舊來劃分。1949年以來的青年人人生觀強調克服三大差別︰城鄉差別、工農差別、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

    在舊的話語體系中,高加林的個人追求使得這三大差別顯現得尤為刺眼和難以令人接受。

    可在改革開放以後所建立的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之下,高加林對于城市的憧憬、對現代文明的向往不正符合先進代替落後的發展邏輯嗎?

    有些評論家習慣以道德的視角來審判他人,這一點是值得商榷的。

    一個人如果道德有瑕疵,那麼他就不配擁有好的人生,這個邏輯如果說得通,那麼是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了可以無限指摘、審判他人的權力?

    當然,我無意為高加林的行為辯解,只是就文章中的觀點說一下我的感受。

    相比于去指責、唾棄高加林的行為,難道不應該是去挖掘這背後的深層次的原因更加重要嗎?”

    陳浩曾就著林朝陽的文章侃侃而談,馬未都听的心服口服,他回想著昨天林朝陽對他所說的話,幾乎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想到這里,馬衛都心中不禁對陳浩曾生出幾分敬佩之意。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啊!

    “主任,您說的太好了!”

    陳浩曾笑罵道︰“少拍馬屁,還服不服氣?”

    “瞧你說的,我什麼時候不服氣過?”

    馬衛都玩笑了一句問陳浩曾︰“那這文章,什麼時候發?”

    陳浩曾聞言猶豫了一下,“第四期的評論撤下來吧,換上這篇。趁著《人生》的熱度,我們也給它添一把柴。”

    “好!”

    馬衛都心情激動,林朝陽是他進入《青年文學》編輯部以來約稿約到的名氣最大的作家,這篇文章又得到了主任的如此盛贊,他實在是開心得不得了。

    看著馬衛都喜形于色的表情,陳浩曾夸獎道︰“這份稿子約的漂亮,以後再接再厲,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爭取約個許靈均的長篇來!”

    “是!”

    馬衛都忍不住挺胸抬頭,朗聲的應了一聲。

    臨近暑假,燕大各院系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各年級的學生們都在準備回家,而78級的學生們卻在準備他們的畢業。

    這天上午,78級中文系的幾個學生以張曼玲為首興沖沖的來到圖書館找到了林朝陽,他們這些人剛剛確定了畢業分配去向。

    張曼玲今年在《燕京文學》發表了《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雲》等小說,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作家,她的畢業論文以林朝陽的《禁閉島》為研究對象,在燕大的評審中獲得了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

    憑借著這樣出色的成績,她被分到了天津文協任專業作家。

    能夠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了文協成為專業作家,這幾乎是每一個文學專業學生的夢想。

    不管是作品的發表,還是畢業論文獲獎,張曼玲認為自己都是沾了林朝陽的光,因此她心中對林朝陽都充滿了感激。

    林朝陽對張曼玲的感恩戴德沒什麼感覺,他的幫助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跟張曼玲聊了幾句,林朝陽又詢問其他人的分配去向。

    張曼玲春風得意,劉振雲對她很是羨慕,他大學四年一直都是文學青年,寫了不知道多少文字,可能發表的卻寥寥無幾,至今也沒寫出什麼名堂。

    林朝陽問他的工作,他淡淡的說是分去了《農民日報》,林朝陽笑說道︰“那不是很好嗎?也算是專業對口了。”

    劉振雲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跟曼玲換一換。”

    “我才不跟沒唬 br />
    兩人的對話讓大家都笑了出來,林朝陽安慰他說道︰“寫作這條道路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你還這麼年輕只要堅持寫,肯定會有出成績的時候。”

    劉振雲听著林朝陽的話,不由得想起了他剛上大學那年。

    那一年林朝陽剛剛發表了成名作《牧馬人》,劉振雲也剛認識他下意識的以為身為圖書館管理員的林朝陽比自己大了幾歲。

    後來有一回林朝陽請他吃飯,他才知道,他還比林朝陽大了一歲。

    往事歷歷在目,劉振雲看著他那張依舊年輕的臉,心中感慨萬千。

    我是以馬拉松的速度跑馬拉松,你他娘的是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跑馬拉松。

    人生啊,何其不公!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