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249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里好受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文豪1978 | 作者︰坐望敬亭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49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里好受

    “沒還定下來,出版社的想法是想先找個雜志發表一下。www.biquge500.com”陸遙回道。

    向他約稿的王維玲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編輯,既然是出版社,自然是要出版的。

    別看如今這個時候文學愛好者眾多,但非當代名家的作品要熱賣也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

    所以很多出版社在獲得優質稿件確定出版之後,都會試著先找權威文學雜志發表,做重點推廣,擴大一下作品的影響力,好為接下來的出版社單行本熱賣打下基礎。

    “看來出版社對你這部小說很看好啊!”

    陸遙不禁笑了起來,這部小說確實是他嘔心瀝血的作品,出版社的重視算是對他的才華和小說的一種肯定。

    听著兩人的對話,其他幾人好奇的問起了陸遙的新作品,陸遙便對眾人講起了他的這部作品。

    他的故事是以當代陝北的城鄉生活為背景,描寫了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的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悲劇,听得眾人唏噓不已。

    “好故事!雖然還沒看到小說,但光沖著陸遙的這個故事,小說一定錯不了!”李拓稱贊了一句。

    眾人也紛紛表示贊同,言語間對于陸遙的這部名為《人生》的小說充滿了期待。

    大家的稱贊讓陸遙有些羞澀,那羞澀的表情背後又帶了些自傲。

    他在面對這些出身于燕京的作家時總有些自卑,因此當他靠作品獲得眾人認可時,內心便有一種格外的自高自傲。

    他的這種自傲並不以貶低他人為目的,只是為了抵消心中的自卑。

    “你們就別再夸了,夸的我心里都沒底了。”听了眾人好一會兒夸獎,陸遙苦笑著說道。

    他對于《人生》確實寄予厚望,可如今小說還沒發表,眾人如此盛贊,讓他意識到這反而容易讓他抬高了心理預期。

    眾人哈哈笑著,不再談論《人生》。

    李拓攬過話題,他今天帶了石鐵生和陳劍雨兩位新朋友來。

    陳劍雨原來是《電影藝術》的編輯,現在調到了影協,算是橫跨電影和文學兩個領域的人物。

    今年夏天李拓妻子張暖心執導的體育電影《沙鷗》上映,故事講述的是中國女排運動員沙鷗經歷傷病、失敗、愛人罹難的種種打擊之後,依然堅強地重振精神,為排球事業奉獻全部生命的故事。

    這兩年中國女排接連在世界體壇為國爭光,在國內非常受歡迎,《沙鷗》本身的質量不錯,再加上緊跟潮流,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

    李拓和張暖心屬于夫妻檔,他參與了《沙鷗》劇本的撰寫,在拍攝過程中也給張暖心提供了很多幫助。

    他跟陳劍雨是在燕影廠給《沙鷗》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認識的,雙方相談甚歡,因此成了朋友。

    而石鐵生跟李拓的淵源還要追溯到《十月》的創刊。

    《十月》創刊于1978年,班底是燕京出版社文藝組的成員們,當時出版社跟燕京市創作聯絡辦公室都在一個院里辦公。

    這個辦公室是文協恢復前的臨時機構,《十月》創刊之後,為了吸引青年作者熱心投稿,文藝組便與創聯辦經常一起組織活動,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業余作者。

    這其中包括了劉昕武、李拓、母國政、劉錦雲、石鐵生等諸多後來聲噪一時的知名作家,李拓和石鐵生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結識的。

    石鐵生是78年才開始嘗試創作的,一開始只能在一些學生雜志上發表文章,比如西北大學的《希望》、燕京大學的《早晨》。

    後來慢慢的,他的作品開始見諸于幾家知名文學雜志上,變得小有名氣起來。

    今年夏天,他被查出腎髒出了問題,為了養病不得已辭了街道工廠的工作,每月微薄的薪水也沒了,現在的收入一是靠政府的補貼,二是靠寫作。

    石鐵生當年在陝北插隊,他那雙健康的好腿也留在了陝北。

    說起來他們那一批到陝西插隊的燕京知青,聯系非常緊密,陸遙的妻子林達就是燕京知青,還有燕大77級中文系的吳北玲,也是在陝西插隊的燕京知青,而且與石鐵生關系莫逆。

    “我能堅持下來寫作這件事,真得感謝北玲。前兩年,她經常放了學騎著自行車跑到我家,听我讀我那些不成熟的作品,給我提供修改意見。”

    石鐵生提起了吳北玲,滿臉遺憾,九月份的時候吳北玲已經啟程去了美國留學。

    石鐵生又與張承治是水木附中的同學,只是雙方差了三年,有很多共同認識的朋友。

    陶玉書立刻想到了她前兩天看到那部小說《雲》,對陳健功說道︰“這兩部小說在某些方面倒是有些不謀而合。”

    李拓好奇的問︰“什麼小說?”

    陶玉書便將張曼玲的那篇小說內容大致講了一下,听完之後,李拓說道︰“風格確實很像,這部發表是在哪個刊物上的?回頭我看看。”

    “沒發表呢。稿子在朝陽這里,想讓他幫著推薦推薦。”陳健功說道。

    聊了一段時間,林朝陽看時間差不多了,便起身去準備午飯,眾人也起身去幫忙。

    “留兩個人就行了,用不了那麼多人。”林朝陽說了一句。

    幾人商量一下,留下了馮濟才和陳健功。

    洗菜的時候,廚房里的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陳健功問陶玉書,“玉書,你也快畢業了吧?打算上哪個單位?”

    “工作是我說挑就能挑的?都是國家分配好的。”

    陳健功笑著說道︰“你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至少《燕京文學》能去吧?德寧可跟我說過,她們那也不錯,現在蒸蒸日上。”

    “是挺好的。”陶玉書附和了一句,跟去機關單位、新聞單位比起來,她更願意去雜志社,因為干的還是跟文學相關的工作。

    “已經決定了?那我可得告訴德寧一聲。”

    “敢情你小子今天是來探听情報的?”林朝陽揶揄著說道。

    “不算是探听情報,我這不也是盼著玉書能去《燕京文學》嗎?這樣以後編輯部又多了一個能罩著我的人。”

    “出息!”林朝陽笑罵了一句,又問道︰“別光說玉書,你畢業要分到哪知道嗎?”

    陳健功看了一眼旁邊的馮濟才,用眼神告訴他︰你可別瞎往外傳啊!

    馮濟才回了他一個收到的眼神,陳健功這才壓著聲音說︰“我畢業去燕京文協,當專業作家。”

    林朝陽調侃道︰“可以嘛,一畢業就進文協當專業作家了!”

    這年頭很少有專業從事寫作的人,社會上大致只有兩類人可以靠著寫作謀生,其他人別管名聲再大、稿費再多,也只能算是兼職寫作。

    一類是早年便已功成名就的作家,比如巴金、趙樹理、孫犁這些人。

    還有一類就是像陳健功即將走的這條道路,成為各個省市文協的專業作家,便可以捧著鐵飯碗專心搞創作,即便沒有創作產出依舊可以旱澇保收。

    “悖 獠皇牆男業昧爍鋈 甭穡俊br />
    今年三月下旬,陳健功憑借短篇小說《丹鳳眼》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又是燕京本地人,又是燕大中文系的畢業生,能進燕京文協當專業作家,倒也合情合理。

    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的獲獎者當中,多有借此獎項而進入文協成為專業作家的。

    說說笑笑間,午飯準備好了,餐桌放在了西廂房,這里的三間屋子是林朝陽專門收拾出來用作招待客人的。

    石鐵生有腎病,飲食上需要注意,林朝陽特地專門給他做了兩道清淡的菜,酒也沒給他倒。他看著眾人大快朵頤,舉杯暢飲,惆悵不已。

    “得了病,別的都沒什麼。只是少了嘴上的享受,真叫人感覺人生灰暗。”

    他的語氣半是玩笑,半是抱怨。

    張承治調侃他,“明明有那麼多菜能吃,你偏要在這里放歪,愛吃肉就說愛吃肉。”

    石鐵生態度十分光棍兒的說道︰“沒有肉吃,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因為有腎病,所以石鐵生有頗多忌口。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只是沒辦法多吃。

    可偏偏他又是個“肉食動物”,看著美食當前,卻只能嘗個滋味,連牙縫都沒塞滿,這如何能不讓人惆悵。

    “我這病應該在病的徹底一點,病的只剩上半身。沒了下半身,嘴上依舊可以享受,吃進去就地消化了。”

    石鐵生肆無忌憚的拿著自己的病軀開玩笑,大家想象著石鐵生描述的畫面,感覺著嘴里的肉都變了味道。

    一致嫌棄的說道︰“這人太壞了!自己吃不著,還要惡心我們。”

    看著眾人的反應,石鐵生滿意的點了點頭。

    反正我是吃不到了,妹巧儷砸壞悖 倚睦鏌材芎檬艿恪br />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