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83章 眾楚群咻,多事之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萬歷明君 | 作者︰鶴招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83章 眾楚群咻,多事之秋

    自李春芳會見海瑞之後,整個南直隸都在等著皇帝的答復。www.luanhen.com

    等待的過程,總是煎熬,對于雙方都是如此。

    這半月中,松江府倭寇蠢蠢欲動,甦松兵備道慌忙求援。

    恰好在松江府公干的左都督朱希孝,請南京守備張鯨援,合議下漕運衙門,權調原任協同漕運參將黃應甲,分守甦松神樞營,請漕運總兵陳王謨,協甦松兵備道,嚴陣以待。

    與此同時,各州府、縣鄉,不知從哪里開始,逐漸流傳起了兩京一十三省,歷年繳納的稅額。

    在得知南直隸稅賦佔天下六成之時,百姓反應各不相同。

    驕傲意滿的優越者有之,深感失衡的不平者有之,呼吁減賦的良善者亦有之。

    這種事,既不違禁,也不犯法,官府也不好處置。

    一時間,“大明是靠南直隸撐起來”的說法,甚囂塵上。

    而欽差們也沒閑著。

    接連抄辦了數起大案。

    鹽商商會自不必說,幾乎一個不拉,全數被海瑞抄家逮拿。

    幾位大鹽商向身後之人求爹告奶,都無濟于事。

    徐階更是賣力,親自督辦了徐琨殺人謀逆案、運河漕船傾覆案、士林偽播文檄案、泰州煽惑愚頑案、淮安凌蔑欽差案……等大小十一案。

    主事、知府、御史、給事中、侍郎宛如下餃子被緝拿,就等著押送進京。

    不允許探視的同時,還不時放出有所牽連的消息。

    隔三差五,一驚一乍。

    雙方張牙舞爪,卻又保持著克制。

    在這種氛圍下,一直到了三月初二,欽差終于再度會見了李春芳。

    具體談論了什麼不得而知。

    但在接下來幾日中,甦松兵備道突然大展神威,在不知名的角落,與來犯倭寇短兵相接。

    此前瑟縮不前的守備、都司,身先士卒,親臨戰場,將倭寇一舉殲滅,還松江府一時安寧。

    只可惜由于水流湍急,尸體被沖毀不少,功勞大打折扣。

    此外,“大明是靠南直隸撐起來”的說法,也突然之間便偃旗息鼓。

    開明鄉紳、氏族們奔走疾呼著天下大同,南北一家。

    這等格局,直讓人從心底升起了敬仰之情。

    同時,海瑞抄完了最後幾家鹽商,將各個轉運判官、鹽課大使明正典刑後,終于停手。

    他會同大理寺少卿陳棟、南直隸刑部侍郎王錫爵,將此次鹽政案,結案封檔。

    不日回京城復命。

    無巧不成書,徐階手上的欽案也一並辦完,也將隨同回京復命。

    離去之前,徐階感懷于百姓生活不易,囑托定安伯高拱,將百姓投獻的二十七萬八千四百三十一畝良田,盡數歸還給百姓。

    至于謀劃暗害官差的次子徐琨,徐階在大義滅親後,仍是請求松江府衙,將尸首歸還,親手安葬。

    百姓們感恩戴德,無不稱頌其,舍小情而懷大義。

    在高拱的主持下,眾人含淚將歸田之事立碑,以銘記徐少湖的功德。

    三月初九,河南道御史饒仁侃,抵達南直隸,查刷南京畿道文卷。

    同日,南京戶部尚書曹邦輔,疏乞致仕。

    三月十一,有詔,設鹽政衙門于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領六司鹽政,著兩淮轉運司詔至即從。

    同日,南京禮部尚書秦鳴雷,疏請致仕。

    三月十四,有詔,宣城伯衛國本主謀漕船傾覆,為明罰敕法,以正朝綱,乃詔撫按官勒自盡,爵暫不襲。

    是日,左都督朱希孝領北鎮撫司出面,督宣城伯遵旨。

    翌日,宣城伯府出殯。

    三月十七,皇帝、內閣復核七品以上官論死者,無誤;羈押者,即日起檻送京師。

    升,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鹵,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仍提督操江,兼管巡江。

    同時,命掌南京右軍都督府事,提督操江兼管巡江掌府事,永康侯徐喬松,入京面聖。

    三月十八,徐階、海瑞、陳棟等一干欽差,歸程返京。

    同日,前大學士李春芳,听聞仁聖皇太後撫育延慶公主啟蒙,特請送孫女入宮侍奉伴學。

    四月十八,有詔至南京。

    準,南京戶部尚書曹邦輔、南京禮部尚書秦鳴雷致仕休養,分別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師。

    升,南京國子監祭酒萬浩為南京禮部尚書,賜例銀五兩。

    改,南京刑部侍郎王錫爵,為南京吏部左侍郎,賜例銀二十兩,金羅衣一襲。

    令,永康侯徐喬松,兼巡撫鳳、安、徽、寧、池、太、廣,改駐安慶,仍提督操江,即日起赴安慶扎營。

    命,掌錦衣衛事,左都督朱希孝,護送前大學士李春芳孫女李白泱入京。

    此外,再請定安伯高拱、南直隸各部司,籌備“上海市舶司”,並將前三年海關稅額,用以蠲免南直隸各府稅款,南京戶部自行調度。

    ……

    四月十三,通州潞河渡。

    通州縣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也是天子腳下,西距京城只有四十里。

    京畿沖要,地處繁華,往來之人絡繹不絕。

    欽差大船靠岸,少不得一番圍觀。

    等錦衣衛將無關人等清理一番後,欽差一行才下船。

    徐階推開了想意圖攙扶他的近衛,雙手負在身後,安步當車緩緩走下船。

    靜靜地等著錦衣衛去找馬車,他側臉看向海瑞︰“陛下會怎麼處置我?”

    海瑞搖了搖頭,並不開口。

    徐階嘆息︰“海剛峰,念在我搭救過你一場,這點無礙律法之事,告訴老夫又何妨?”

    他本來也想在拆分南直隸的事情上摻一腳,彰顯自己的用處。

    結果皇帝比他想象中還要穩重。

    竟是一口回絕了李春芳的提議,轉而使用最穩妥的方式,徐徐圖之。

    出乎李春芳意料的同時,也斷了他徐階的用武之地。

    也不知道他那好學生,有沒有幫他一把。

    如今生死操諸人手,還沒有半點籌碼,怎能不忐忑。

    海瑞迎上徐階的眼神,頓了頓,認真道︰“陛下有安排怎麼會告知臣下呢?此事我確實不知。”

    徐階知道海瑞不會輕言誆騙,更是無奈。

    按理來說,皇帝若是要殺他,那麼就不會讓他以欽差的身份回京復命,應該檻送京師才對。

    況且,他畢竟是前首輔,為了大臣體面,不應該輕易誅戮。

    畢竟百官都不想看到,重演夏言之事。

    但……身家性命這種事,只能靠猜測,就足夠折磨人了。

    這些夜里徐階輾轉反側,短短時間,就蒼老了不少。

    他無法抑制住自己的驚懼——皇帝太狠毒了。

    徐階如今在南直隸,已經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同僚鄉黨記恨于他此前的手段,可以說是人人喊打。

    想依賴宗族,卻被逼著歸還了田畝,遣散了“家人”。

    哪怕他最親近的後代,都在他決定用次子為長子頂罪時,紛紛開始用異樣眼光看他。

    可以說,他如今從一個謀身的老臣,被活生生逼成了一個純臣!

    面對這種皇帝,他不能確信皇帝傳召自己入京,是另有安排,還是想繼續炮制他。

    他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究竟,還有沒有生路?

    就在徐階海瑞相顧無言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喧囂。

    錦衣衛立刻圍攏在幾位大員身旁。

    顧承光連忙帶人上前查看。

    不一會,他才匆匆回轉。

    顧承光面色古怪道︰“海御史,前面是韃靼使者,不知怎麼,跟人鬧了起來。”

    說罷,他又補了一句︰“察哈爾部的人。”

    海瑞一怔,旋即眉頭緊皺。

    察哈爾部,就是常稱呼的土蠻汗,也就是,如今的蒙古正統大汗部落。

    怎麼遣使入朝了?

    駱思恭年歲還小,沒經歷過庚戌之亂,不由好奇道︰“蒙古人?察哈爾部?”

    徐階也在思忖因由。

    他分心解釋道︰“蒙古諸多萬戶部族,也不盡是一條心。”

    “有與我朝親善的部族,也有與我朝交惡的部族。”

    “雖然高拱本事平平,但他主持的俺答封貢,卻是一件大功,這俺答汗,就是與我朝為善的部族。”

    “至于土蠻汗,則是與我朝交惡的部族。”

    “土蠻汗的可汗稱為札薩克圖汗,此人黃金家族正統,野心勃勃,一心勵精圖治,制定了《圖們汗法典》,又選拔萬戶,整合勛貴大臣。”

    “在外,土蠻汗則往東降服海西、建州女真,往南則屢侵我朝薊、遼等地。”

    “甚至還屢屢遣使,企圖說服俺答汗,背棄盟約,聯手侵犯我朝。”

    “實乃是我朝心腹大患!”

    徐階神情嚴肅,如數家珍。

    語氣抑揚頓挫,又帶著忌憚與殺氣。

    這幅凜然之態,說話都不經意間帶著森然冷意。

    海瑞等人各自對視一眼——這還是眾人首次感受到首輔威嚴!

    徐階恍若未覺,緩緩轉過頭,看向顧承光︰“土蠻汗入京作甚?”

    顧承光將方才打听的事,逐一道來︰“二月,土蠻汗得知我朝新舊交替,賊心不死,遣人試探。”

    “三月初,朵顏衛的長昂跟董狐狸,擁兵至喜峰口。”

    “幸得四鎮總督戚繼光得知,火速率兵相對。”

    “雙方斗過一場,雖說逼退了董狐狸,但互有傷亡。”

    “而後董狐狸便提出交換俘虜,以及討要朝廷封賞之事,戚繼光不敢專擅,將人和奏疏都壓著送進了京。”

    徐階海瑞對視一眼,目光中都是嚴肅之色。

    二人都是經歷過庚戌之亂的,韃靼在京師周邊劫掠八日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都不敢對韃靼掉以輕心。

    徐階還待再問,想了想正欲開口,又突然想起現狀,自身難保之下,不由意興闌珊。

    海瑞則是開口追問道︰“那前面又是在鬧什麼?”

    顧承光左右看了看,小聲道︰“韃靼使者跟入京的王尚書家將,起了沖突,縣里不敢拉架,人就越聚越多。”

    海瑞一愣︰“王之誥?”

    那不是刑部尚書,怎麼還搞起家將了?

    徐階對此事更為敏銳,他突然插話,驚訝道︰“王崇古入京了!?”

    顧承光連忙講話說清楚︰“對,是兵部尚書王崇古王尚書。”

    “王尚書率先進京面聖了,一些家將私兵留在後面,脾氣不大好,跟察哈爾部雙方又有積怨,恰好遇上,于是便鬧起來了。”

    徐階點了點頭,了然于胸。

    當初俺答封貢,中樞這邊主導的,是高拱和張居正,邊關作為主導的,便是王崇古。

    俺答汗俯首稱臣,互開貢市之後,便與土蠻汗幾同決裂。

    此後王崇古想故技重施,派出喀喇沁部,居中說和,結果土蠻汗並不給臉色,雙方大打出手。

    總之,土蠻汗高層都非常忌憚王崇古這個人。

    看來如今進京的使者,是最堅決的主戰派。

    徐階摩挲著下巴,下意識思考起來。

    為何而來呢?

    新君即位,來一探虛實?還是以為朝廷內外不穩,想索要好處?或者干脆是蠻子抽風行為?

    徐階想不出個所以然,搖了搖頭,看向海瑞︰“走吧,先入京面上。”

    進了中樞無非一死一活,死了一了百了,活著就沒有他不能知道的事了。

    此時錦衣衛已經牽來了馬車,就在一旁候著。

    徐階說完,便轉身上了馬車。

    海瑞多看了兩眼,還是點點頭,跟徐階上了同一駕馬車。

    陳棟等人,則去了後面一輛。

    上了馬車,海瑞仍有些擔憂︰“徐少湖,以你觀之,這次蒙古可汗異動,有大礙嗎?”

    無論是宣大,還是薊遼,都距離京城太近了。

    庚戌之亂,給人的陰影實在難以磨滅。

    但徐階卻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海剛峰多慮了。”

    見海瑞還是不太放心,他解釋起由來︰“海剛峰有所不知,察哈爾部屢屢遭受大創,至今未恢復,以我觀之,恐怕只是虛張聲勢。”

    海瑞一怔︰“遭受大創?”

    此前,他不是微末小官,就是還在牢里。

    而且,相對來說,海瑞對邊事,並不是太清楚。

    徐階昂然點頭︰“一片石大戰我曾在場兵部,界嶺口大戰便是由我指揮,對土蠻汗,頗為了解。”

    “單說隆慶元年時,影克跟董狐狸結察朵顏衛,聯合兀良哈三衛,計數萬人,攻入灤河,京師震動。”

    “但不過一月,便被我軍擊退,影克也被我軍火器所擊殺。”

    “不僅這一場,我听聞隆慶四年時,還在遼東被總兵李成梁擊潰,殺傷無算。”

    “就算是地里長人,也沒有恢復這麼快的。”

    海瑞听完這話,倒是放心了些許。

    搖搖頭感慨道︰“多事之秋啊。”

    去年,皇帝拉著自己手說,中樞沒錢了,將南直隸鹽政托付給自己。

    這才在南直隸折騰半年,韃靼又在邊疆鬧了起來。

    可憐皇帝才十一歲,如何就受了這般重擔。

    徐階看著海瑞感慨的模樣,不由笑著寬慰道︰“海剛峰安心便是,我朝的軍費,不是白花的,別的不說,前年可就足足花了八百萬兩。”

    海瑞一怔,駭然道︰“八百萬!?”

    國朝攏共多少收入?

    皇帝此前跟他說,太倉庫一年三百多萬現銀,若是將糧、米、草料、茶什麼都折成現銀,再把倉場、太僕寺庫、光祿寺庫、內帑都加進去,恐怕也就一千五百萬兩出頭的數目。

    意思是軍費就要耗去一半!?

    徐階對海瑞的震驚不以為意,失笑道︰“不然海剛峰以為呢?”

    “海剛峰信不信,你這趟帶回來這五百二十七萬兩,一半都得充作軍費。”

    以他執政內閣的經驗,歷年收入,四成是軍費,四成得進內帑,養那些肉豬宗室。

    海瑞默然。

    這就是邊患過甚的危害。

    這不是窮兵黷武,這是疲于防守。

    他嘆了口氣︰“國事艱難。”

    旋即又振作道︰“陛下有治之年,必然能蕩平一切邊患!”

    二人在馬車中不斷談論,外間駕車的駱思恭小心控制著馬匹。

    通州距離京城本就不遠。

    再加上通州到京城這一段官道,平整坦然,速度比別處快多了。

    四十里的路程,兩個時辰就到了,這還是放緩了速度的結果。

    這次海瑞回京,倒是沒鬧得人盡皆知,眾人很順利地進了城門。

    剛一進城門,便發現李進已經在城門處候著了。

    李進叫住了準備下車見禮的幾人,恭謹道︰“海御史,徐少師,陛下今日不得空,差我安頓二位,待明日再面聖。”

    駱思恭停下馬車,改為在前牽繩。

    李進靠著車窗,步行隨在馬車旁。

    徐階掀開車簾,隨口問道︰“陛下在召對王崇古?”

    方才就听聞王崇古入京,已經正好比他們早到一步。

    如今韃靼異動,王崇古其人臉面天然就大了兩分,皇帝主動召對,也在情理之中。

    李進目不斜視,彎腰笑道︰“王尚書也是明日召對,在徐少師之後。”

    徐階一愣,透過征詢的目光。

    李進溫聲道︰“今日,陛下御皇極殿,傳制遣大臣及近侍官往祭岳鎮河瀆、先師孔子、祖陵等陵墓,以及徐王等王和親王,還有大岳、太和山真武等神。“

    “而陛下則親自祭祀歷代帝王。”

    徐階點了點頭,沒再追問。

    這也是登極後應有之意,也是一類成例。

    只不過是難得一見皇帝親自祭祀罷了。

    恩?徐階突然眉頭一皺。

    他突然意識到什麼,看向李進︰“歷代帝王?前元呢?”

    李進頷首微笑。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