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規矩已經沒了
“落水”的李巡撫被軍士從水里撈了上來,所幸褲子沒有掉落。
www.luanhen.com他就躺在岸邊昏迷著,估計除了昏迷也沒有別的辦法面對其他官員了。
他知道,不講規矩的污蔑構陷石知府會引發公憤;他也知道,自己可能會被看出是臥底;但是真沒想到,會被毆打成這樣還扔到水里啊!
而其他官員心里明白,李巡撫百分之一百要請辭並馬上離開甦州了,他已經沒臉在甦州繼續做事。
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憤怒的人群仍然沒有散去,還聚集在外圍各條道上。
林大官人就對欽差大臣李世達說︰“李欽差!這里現在你最大,請下令平息事態!”
李世達不爽的說︰“那你林千戶去安撫百姓!”
面對變亂,無非就是“撫”或者“剿”,今天這現場肯定不適合用“剿”。
一是沒實力去剿,二是甦州衛千戶林泰來這個主要武力擔當肯定不會去剿。
“怎麼能讓我去安撫百姓?”林大官人詫異的說︰“要去也該是石太守去!”
然後又振振有詞的說︰“百姓們口中喊的是石青天,肯定最信服石太守。
所以讓石太守上前對百姓們說幾句話,安撫效果肯定比我這個甦州衛千戶強多了!”
從表面邏輯上來說,林大官人的話無懈可擊。
雖然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只要林大官人揮揮手,這些喊著“石青天”和“狗巡撫”的亂民就會像退潮一樣消失。
但所有人都在裝糊涂,表面上假裝不知道亂民的背後操縱者是誰。
這就是官場,表面功夫只講表面邏輯。而現在的表面邏輯就是,這幫亂民都是為了“石青天”打抱不平而來。
于是李世達就只能對石知府說︰“那就有勞石太守了。”
石知府一點都不想和這些胡亂喊著“石青天”的亂民沾邊,但這時候也沒別的法子。
果不其然,經石知府出馬勸說後,來鬧事的百姓立刻就散了。
www.kmwx.net
別人都不想說話,只有林大官人揮舞著粗壯的手臂,對石知府憤憤的說︰
“這事不算完!官府不能被刁民要挾!你們府衙必須要追查到底,抓幾個帶頭鬧事的亂民!”
石知府便看向欽差大臣李世達,用眼神發出了求救的信息。
自己這樣小小一個四品知府或許能收拾首輔兒子,但好像應付不了林泰來。
李世達無奈的對林大官人警告說︰“做人、做官、做事都要講規矩。”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仿佛在打啞謎,但在場的人都能听懂——
這樣煽動百姓聚眾打一個巡撫,太壞官場規矩了!
巡撫都能被打,欽差大臣還能安全嗎?其他官員還有安全感嗎?
明天是不是又要煽動幾千百姓,再把欽差大臣打了啊?
林大官人轉頭就對石知府說︰“欽差講媚兀 闋邢柑 牛:揮泄婢兀 懷煞皆玻 br />
這意思就是,現在你們已經先把規矩搞沒了,那就別想要方圓了。
李世達又想了想,直接下令說︰“本院以欽差大臣身份,命令你率領三百甦州衛軍士,在甦州城護衛本院!”
眾人非常理解李欽差的命令,這樣可能是最安全的做法。
讓林泰來當護衛,那如果欽差大臣再出事,那就是林泰來護衛不力的責任了!
“遵命!”林大官人身為一名下級武官,除了接受命令別無選擇。
然後又補充了一句︰“丑話說在前面,萬一李欽差想主動自盡,那在下就不能對此負責了。”
眾人︰“”
讓林泰來當護衛,似乎也不安全;但不讓林泰來當護衛,更不安全。
到了這個地步,氣氛如此詭異,迎接儀式已經進行不下去。
所以眾人直接散伙,而欽差大臣也入駐了姑甦驛公館。
先前李巡撫向朝廷指控,石知府以修繕城牆為由,從吳縣調走了五千兩銀子然後貪污了。
www.luanhen.com
這次欽差大臣的主要任務,是調查石知府有沒有貪污公款之事。
次日行程是這樣的,吳縣鄧知縣和甦州府石知府會一起來公館和欽差大臣會合。
然後又一起先去縣衙的縣庫核對,然後再去府衙的府庫核對。
如果兩庫的賬目和存銀都沒有問題,那就不存在貪污之事了。
及到次日,石知府故意來早了點,單獨和欽差大臣李世達說話。
“撫台昨日遭受的羞辱,大概是白挨了。”石知府人間清醒的說。
李巡撫表面上是申首輔黨羽,其實暗地里和他們清流勢力是一伙的。
但這民變就算上奏到朝廷去,引發公憤的李巡撫也討不了好。
因為民變的源頭是民憤,而這民憤表面上又來自于他石知府被李巡撫污蔑構陷。
支持李巡撫就等于否定民憤的正當性,進而否定他石知府。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清流勢力也不能對李巡撫這個臥底給予強力支持,而朝廷其他人又有誰會幫李巡撫出頭?
狡詐的林泰來大概就是掐準了這點,所以才敢肆無忌憚組織民變襲擊李巡撫。
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
李世達答話說︰“你們行事太急了,確實有些壞規矩,難怪林泰來要拿背黑鍋的巡撫撒氣。
不過事已至此,林泰來也只能是撒氣了,改變不了什麼。”
這次斗爭的關鍵環節就是,李巡撫以申時行黨羽的身份,很不講規矩的污蔑構陷石知府。
只要完成了這一步,李巡撫的作用也就算完成了,現在就算把李巡撫打死也沒用。
然後無論如何,欽差大臣的調查結果肯定是石知府並沒有貪污,並如實上奏朝廷。
再後面,別人自然就把李巡撫的屎盆子扣到首輔頭上。
大勢所趨,林泰來已經阻止不了,難道林泰來還能強逼著欽差大臣修改調查結果?
“下面就有勞總憲了。”石知府說。
這個時候,吳縣鄧知縣也來了,李欽差和石知府就停止了內幕談話。
大家都知道,調查就是走個過場,但這道程序卻必不可少。
負責保衛工作的林大官人站在大堂外,吆喝著說︰“時辰已到,有請幾位老爺們上路!”
一行人首先來到了吳縣縣衙,一起檢查賬本,然後核對縣庫存銀。
勘查了上午,賬目和庫房存銀大體上沒問題,有幾筆拖欠但無傷大雅,與這次調查事項沒有關系。
並且明確有解送五千兩官銀到府庫的記錄,以及蓋有知府大印的回票。
這些可以證明知府確實曾經以修繕城牆為理由,從縣庫調走了五千兩銀子到府庫。
既然縣庫這邊沒有問題,午後就轉移到了府衙,繼續對府庫進行勘查。
林千戶保護著欽差大臣、知府、知縣走進府衙中庭的時候,隨口問道︰
“要不要先去後堂喝一會兒茶,讓石知府先準備準備?萬一在府庫檢查出問題就不好了。”
李世達毫不猶豫的說︰“事不宜遲,直接去庫房!”
怎麼可能會檢查出問題?石知府怎麼可能會貪污五千兩銀子?
別說沒問題,就算有問題,他今天也會裝作看不見!
所以府庫一定沒有問題,他欽差大臣李世達說的,皇帝來了也不能改變!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幾個差役沖了過來,大呼小叫道︰“大事不好,方才縣庫賬房內蠟燭走火了,今年賬冊都燒毀了!”
李世達︰“”
不是吧?不會吧?這麼經典的事故也能發生?
可是賬冊被燒毀這種經典事故發生的前提是,庫房有不可見人的問題,為了掩蓋問題才會縱火燒毀賬冊!
而今天府庫肯定沒有問題,他這個欽差也絕對不會查出問題,帳冊絕對是清白無辜的,那還有什麼理由燒賬冊?
一行人沖到了府庫,果然看到庫房外的賬房窗戶鑽出了人間煙火氣。
沒了賬冊該怎麼查?只清點庫房里的存銀總數並沒有意義,因為不知道數目到底是不是虧空了。
想到這里,李世達忽然領悟到問題所在!
但如果不能細查府庫,那就沒法證實石知府清白了?
“林泰來!是不是你做的?”欽差大臣憤怒的對林大官人喝道。
林大官人摩挲著下巴,深思熟慮後說︰“李欽差怎能憑空污人清白?
我認為,只有貪污了庫銀的人,才有縱火燒毀賬冊的動機。
我一個甦州衛千戶,哪有染指府衙庫銀的權力啊,燒毀賬冊的動機更是無從談起!”
李世達頭大如斗,一時間不知該怎麼辦。
他不是沒經驗的官場小白,當然也知道,如果倉庫可能存在問題,要注意暗中保護賬冊。
但就踏馬的沒想到,倉庫肯定沒問題,賬冊也沒問題時,也會有人燒賬冊!
這反向思維簡直離大譜了!一點江湖規矩都不講!
一行人面面相覷時,忽然又有個差役沖了過來!
並站在月門外大叫道︰“出大事了!掌印大爺在後堂簽押房懸梁自盡了!”
府衙掌印大爺,指的是知府親信長隨里,負責保管大印的那個,絕對的心腹人物。
這樣的人物突然就自殺,讓在場听到消息的人都驚呆了。
等回過神來後,又不約而同齊刷刷的看向林泰來!
林大官人也不裝了,毫不遮掩的對著石知府冷笑幾聲。
誰給你們這幫人的勇氣,敢在甦州城一畝三分地上不講規矩?
用人命給申二爺定罪?用臥底給申首輔扣屎盆子?
現在規矩沒了,後果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