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11章 行萬里路,悟聖人道,明君子意【求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魏讀書人 | 作者︰七月未時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11章 行萬里路,悟聖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文宮小世界。www.biquge45.com

    洪聖的聲音,斬釘截鐵。

    十日後,大魏文宮脫離。

    此話一說,眾大儒皆驚。

    “十日之後就要脫離嗎?時間未免有些快吧?”

    “是啊,洪聖,這時間有點快啊。”

    “原本一個月就顯得有些倉促,十日的話,我怕。”

    “洪聖為何這般著急?是因為許清宵嗎?他不是沒有成聖嗎?”

    那一道道聲音響起,眾人也覺得有些快了,本來定制的計劃是三個月,後面加速到了一個月,現在直接加速十天?

    這毫無準備啊。

    他們不由好奇,為什麼要這麼快?如果是因為許清宵的話,也沒必要這樣啊,許清宵不是沒成聖嗎?

    “肅靜!”

    “听洪聖說。”

    曹儒開口,讓眾人安靜下來,先听洪聖說。

    他如此開口,一時之間眾人沉默,等待著洪聖開口。

    “加速脫離,與許清宵有關系。”

    “他可能,當真要成聖了。”

    洪聖的聲音響起,言語當中充滿著篤定。

    一瞬間,眾人神色不由一變。

    “洪聖,許清宵怎麼可能成聖?他閱讀十二聖冊都沒有成聖,憑什麼能成聖?”

    “是啊,今日我覺得他可能會成聖,但他被朱聖一脈壓制,按理說不被重創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怎麼可能成聖?”

    “洪聖,我不相信,他許清宵拿什麼成聖?”

    一道道聲音響起,眾人不相信許清宵能成聖,畢竟許清宵剛剛成聖失敗,怎麼突然又能成聖?

    這不太可能。

    然而,洪聖雖然也支持眾人的想法,可他還是長長嘆了口氣道。

    “他頓悟聖道,的的確確可以成聖,只是在關鍵的時刻,他選擇了止步,沒有選擇朱聖之道。”

    “我是後來才發現的,所以,他今日所言,並非是假話,是他放棄了成聖。”

    洪聖開口,他道出這個真相,引得眾天地大儒驚愕不已。

    今日,許清宵在文宮當中說的那番話,在他們耳中听起來,莫名有些可笑。

    自己放棄成聖?

    這可能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有誰會放棄成聖?但隨著洪聖開口,眾人卻不得不相信了。

    “成聖都放棄?這根本就不可能,古往今來的讀書人,有那個不想成聖?洪聖,您是不是想錯了?”

    “他許清宵有成聖的資質,我信,可要說他許清宵能成聖,但放棄成聖,我不相信。”

    “是,能成聖而不成聖,哪里有這種人?”

    他們議論紛紛,打心底不相信,在他們心中成聖勝過一切,一個讀書人,最大的夢想不就是成聖嗎?放棄成聖,這不是腦子有問題?

    听到眾人的聲音,洪聖沉默了一會。

    但很快,他又繼續開口道。

    “或許當真是本聖猜錯了,但不管如何,許清宵有成聖的資質,這一次他中斷成聖,沒有遭到反噬,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繼續沖擊聖道。”

    “或許他想要成聖,需要很長時間,但或許他明日就能成聖。”

    “他已經凝勢了,不管結局如何,我等也不能再等了,十日後,大魏文宮脫離,爾等做好準備。”

    “這一次,是我等最大的造化,也是脫胎換骨的機會,只要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支持,只要許清宵不成聖,那麼一切都能按照計劃行事。”

    “諸位,做好準備吧。”

    洪聖說到這里的時候,沒有給眾人任何猶豫的機會,也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很顯然,十日後,文宮脫離的事情,不會有任何變化了。

    許清宵這一次,給予大魏文宮一股無形的壓力。

    而此時此刻。

    大魏皇宮。

    養心殿內。

    只有女帝與許清宵兩人。

    “許愛卿,你要離開京都?”

    女帝滿是好奇地看向許清宵,畢竟當她听到許清宵要離開京都,自然而然會感到好奇。

    眼下這個節骨眼,大魏文宮隨時會脫離,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許清宵選擇離開,如何不讓她好奇。

    “回陛下。”

    “臣,要離開京都,目睹大魏山河,感悟聖道。”

    “若不出意外,十日後,臣,可成聖。”

    許清宵語氣從容,面色平靜道。

    “十日成聖?”

    “愛卿,你受得了嗎?”

    剎那間,女帝站起身來,她眼神之中充滿著驚訝,望著許清宵,有些不敢相信。

    今日,在大魏文宮當中,許清宵沒有成聖,她心中無比擔憂,並非是說許清宵沒成聖而失望,反而是擔心許清宵受了重創。

    畢竟沖擊聖道失敗,自然要付出代價。

    現在許清宵告知自己,十日後就要成聖,她實在是充滿著擔憂啊。

    “陛下放心。”

    “臣,自然不會做無把握之事。”

    許清宵給予回答,他明白女帝是擔心自己。

    听到這話,女帝有些沉默,她並不是因為舍不得許清宵離開大魏而沉默,是因為擔心許清宵,怕許清宵付出太多了,所有的壓力都在許清宵身上。

    “許愛卿。”

    “你無需如此,不需要將所有事情,壓在自己身上,朕已經想到了解決之法,雖無法阻止文宮脫離,但可以降低影響。”

    “成聖之事,不可沖動。”

    女帝聲音溫和道,她所說的辦法,就是引仙門勢力入大魏,實際上她怎可能不知道仙門勢力的出現,必會對大魏局勢造成不好的影響。

    可那又如何?

    她更希望的是,許清宵不要太累了,也不想所有壓力都落在許清宵一人身上。

    “陛下,仙門勢力終究是靠不住的。”

    “文宮脫離,大魏無論如何都需要一位聖人,我也需要成聖,陛下,我意已決。”

    許清宵朝著女帝微微一拜,但他的語氣卻格外篤定。

    他要成聖,不僅僅是為了大魏王朝,更主要的還是為了自己。

    听到這話,女帝沉默了。

    最終,女帝長長嘆了口氣,看向許清宵道。

    “既然愛卿已經決定,朕,就不好阻攔什麼,愛卿,這是朕的大魏龍符,你拿著,吳先生應當與你一同前往對吧?”

    女帝關心問道。

    “恩,家師陪同一起。”

    許清宵點了點頭。

    “那就好,有吳先生在,朕就安心了,不過龍符你拿著,若需要朕幫忙,你盡管開口。”

    “還有,這是龍紋玉佩,你也一並拿著,真若是遇到危險,能救你一命。”

    許清宵外出,女帝莫名很擔憂,她一連取出大魏龍符,甚至到最後取出了一枚龍紋玉佩,這是護身用的,作用極大。

    女帝出手,自然不會吝嗇。

    “多謝陛下。”

    許清宵也沒有矯情,既然是保命的東西,自然多多益善。

    “陛下,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許清宵接過玉佩後,也沒有多說,他要離開,早點離開最好,去見一見這大好山河,感悟自己的聖道。

    “恩。”

    女帝也沒有多說什麼了,只是點了點頭,隨後目送許清宵離開。

    不過就在許清宵走到大殿門時,她的聲音再次響起。

    “許愛卿。”

    隨著女帝開口,許清宵回頭看去。

    “一路小心。”

    看著回頭的許清宵,女帝平靜出聲,讓許清宵一路上注意安全。

    听到此話,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後朝著女帝一拜,很快離開了此地。

    不知為何,等許清宵徹底走後,女帝略顯得有些憂心,她的確擔心許清宵安危,擔心許清宵出事。

    只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擔心,女帝並不清楚。

    而與此同時。

    皇宮深處。

    一間宮殿內,一口丹爐擺放在房中,彌漫著騰騰白霧,一名老者盤坐在此,而吳銘的身影,也出現在他面前。

    “老趙,我要出去一趟。”

    吳銘的聲音響起,看著盤坐在此的老者,語氣顯得隨意。

    “去哪里?”

    “你不祛除魔氣?”

    老者皺眉,他穿著一襲淡青色的長袍,滿頭白發,面容干瘦,眼神之中更是帶著一些疲倦,十分垂暮的樣子。

    “我徒兒要出去一趟,他要成聖,我為他護道。”

    吳銘直接了當道。

    “成聖?”

    “護道?”

    “即便是成聖,需要你來護道嗎?吳銘,你那里有時間耽誤,魔域帶來的魔氣,我們一直無法剔除干淨,每次的時間都不夠,現在又耽誤三年。”

    “若是這樣下去,你活的過兩百歲嗎?”

    “再說了,你徒兒只要不離開大魏,能遇到什麼危險?”

    趙元開口,眉頭皺的更緊了,他是大魏第一位一品武者趙元,吳銘是第二位。

    “不,我這徒兒天資非凡,若無我的護道,萬一真有宵小之輩出手,也很麻煩,畢竟他不在身邊,我無法瞬間出手,一旦有任何閃失,即便是殺光他們,也挽救不回。”

    吳銘出聲道。

    他的語氣冰冷無比。

    可趙元再听到此話後,卻微微沉默,隨後搖了搖頭道。

    “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收他為徒。”

    “一個儒道讀書人,怎可能適合我武道?你莫不是想要借助許清宵的能力,打入儒道?讓儒道讀書人,人人習武?”

    趙元實在是想不明白,吳銘為什麼這麼器重許清宵。

    關于這個許清宵,趙元听說過,他一直在大魏京都,怎可能沒听說過許清宵的大名?

    只不過許清宵是儒道之人,又不是他武道之人,倘若許清宵修煉武道,他可能還會去見一見,若是可以的話,便收許清宵為徒。

    當然也只是記名弟子罷了。

    想要成為自己的內門弟子?不是說看不起許清宵,而是不合適。

    可吳銘收許清宵為徒,是真的讓他有些想不明白?

    如若不是自己現在需要將魔氣最後祛除一番,他指不定要去看一看,見一見這個許清宵,能讓吳銘主動收徒,肯定有些本事。

    但他也只是好奇罷了,畢竟許清宵一個讀書人,難不成還是武道天才?

    “主要就是看中他的品性,也看中他的才華,老趙,你就是一個莽夫,有勇無謀,要多讀書。”

    听到趙元這麼說,吳銘心有點虛了,他連忙隨便開口解釋一句。

    他沒有告知趙元,許清宵的武道天賦,怕就怕趙元發現許清宵的天賦資質後,跟自己搶人。

    晚年的一品,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繼承人,因為有破境仙丹的因素,培養好一個天賦異稟的弟子,若是對方能靠自己突破一品,那就血賺。

    若是培養不出來,就只能依靠一品破境仙丹了。

    而許清宵的武道天賦,在他眼中遠超其儒道天賦,擁有一品資質,這樣的人,這要是被趙元知道了,估計趙元要大罵自己不是東西。

    所以他沒說,怕被罵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怕趙元搶人。

    “讀書?這兩個字從你口中說出,老夫莫名覺得可笑,你就別侮辱讀書人了。”

    “行了,你自己看著辦吧,不過我勸你一句,這個許清宵名氣雖然大,可他終究是個讀書人,你收他為徒,想來他資質不錯。”

    “你那點心思我懂,只是該說還是要說,如若你想要找個繼承人,許清宵我覺得不行,還是重新換一個吧,霍疾其實可以重點培養培養,他比許清宵強。”

    趙元出聲,還是那句話,他不是瞧不起許清宵,而是覺得一個讀書人,武道資質就算好,能好到哪里去?

    但他也不蠢,吳銘收許清宵為徒,肯定有許清宵過人之處,只是他反正是覺得吳銘這回有點飄了。

    “行行行,你說的都對,我先走了,你也差不多準備去魔域吧。”

    “我總感覺最近要不太平,有任何事情,隨時聯系。”

    吳銘沒有多說,他心中反而竊喜,畢竟趙元這樣,對他有好處。

    當下,趙元也沒有說什麼了,而吳銘也消失在了原地。

    等吳銘消失後,趙元這才嘀咕道。

    “等過些日子,我倒要看看這個許清宵有多好,哎,不听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他喃喃自語,打算過些日子去魔域之前,找一趟許清宵。

    看看許清宵到底有多強,能讓吳銘這樣。

    侯府當中。

    許清宵安排了一下事,也找了一趟陳星河,告知陳星河自己子時就出發,離開大魏京都,雲游四方,可能會回去,也可能不會回去。

    所以讓陳星河不用等自己。

    陳星河也知道最近有很多事情,雖然大多數的事情他不知道,可陳星河明白,許清宵有壓力。

    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許清宵一路注意一些。

    待許清宵走後,陳星河也不由感慨一聲,他其實很想幫一幫許清宵的,但奈何的是,自己沒有能力去幫許清宵。

    只能期盼這次科舉,自己能中個舉,如此一來的話,自己便能真正為許清宵分擔一些壓力。

    想到這里,陳星河就有些難受啊。

    自己怎麼還沒有入品啊?

    按理說,自己早應當入品了啊,難不成被許清宵壓制了?

    帶著疑惑,陳星河陷入了沉思當中。

    而時間緩緩流逝。

    許清宵還去了一趟桃花庵,找了一趟白衣姑娘,沒有說什麼,只是喝了點酒,與白衣姑娘閑聊了幾句,許清宵便離開了。

    不過白衣姑娘猜到了自己要遠行,拿了一塊護身符送給自己,對比女帝送的龍紋玉佩,白衣姑娘的護身符有些樸素。

    只是在許清宵眼中,這兩樣東西都是一種牽掛,為自己擔憂。

    許清宵走了,沒有說什麼,又不是什麼生離死別,也沒必要搞的太過于悲傷。

    自己這趟,是為了成聖,又不是做什麼。

    一直到了子時。

    許清宵出現在東直門城口。

    吳銘如約而至,出現在了許清宵身旁。

    “徒兒拜見師父。”

    許清宵朝著吳銘禮拜一番。

    “守仁,你我之間莫要這般客氣,你要記住,為師是武者,隨意點好。”

    吳銘開口,顯得很隨意。

    許清宵也只是點了點頭,但真讓他隨意,他隨意不起來,總不可能來一句,哎呀,老吳你咋才來啊?

    “師父,我們現在出發吧。”

    許清宵開口,如此說道。

    “好,怎麼去?我們是坐馬車去,還是走去?”

    吳銘問道。

    “師父,我打算去這幾個地方,靠走去的話,還是有些麻煩,直接瞬移吧?”

    許清宵拿出地圖,這般出聲道,他找吳銘一同前去,其實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吳銘的瞬移。

    大魏王朝遼闊無邊,真要靠步行或者是馬車的話,想要去一些窮苦之地,還真的難。

    吳銘接過地圖,看著許清宵標記的幾個地方。

    大多數都是苦寒之地,只有一處繁華,是江南郡。

    “好。”

    吳銘點了點頭,而後抓著許清宵,消失在了原地。

    許清宵一共挑了四個地方。

    漠北,淮西,濁江,還有江南郡。

    漠北是塞外,淮西有大魏最久遠的人文,濁江是貫穿大半個中洲的河流,孕育無數生命,至于江南郡,則是號稱天下才子聚集之地。

    許清宵與吳銘的身影消失。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當中,懷寧王府。

    “許清宵差一點就要成聖,我等的計劃,到底還實行不實行?”

    “現在各地藩王已經失去了耐心,大魏文宮脫離,如若許清宵當真成聖,先不說他會如何,大魏文宮必然會遭到重創。”

    “而到了那個時候,仙門勢力融入大魏,對女帝來說,劃分了權力,可實打實增強了勢力,大魏各地藩王就更鬧不起來了。”

    “為了此事,本王將兵權交出,現在看樣子,到頭來可能是一場空,本王之前就說了,這個許清宵留不得。”

    “你們不信,現在看他一步一步成了氣候,若許清宵當真成聖,這可就是逆勢成聖,意義大不同,天下藩王更加不敢造反了。”

    懷寧親王的聲音響起。

    他言語當中,實實在在有些激動了。

    他一直很冷靜,為了造反,他等待了許久,也苦心經營了很久,自己兒子死在自己面前時,他都忍下來了,付出的代價太大。

    並且連兵符也交上去了,對于一位王爺來說,兵符意義太大,他願意交出去,就是認為這些人來歷不凡,有極其可怕的手段。

    犧牲兵符,下好每一步棋。

    可現在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隱忍,等待所謂的機會,可卻一次次失敗,甚至眼睜睜看著許清宵崛起,一步一步成了氣候。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如何能淡定?

    許清宵都快成聖了啊。

    如若還不采取舉動,對大魏文宮來說是致命打擊,對他來說也是致命打擊。

    有人逆勢成聖,而且還得天下民意,而且還年輕,二十歲的聖人,想想看有多恐怖?

    所以如若現在不采取行動的話,就徹底完了。

    一切的計劃,付諸東流。

    懷寧親王的聲音響起。

    面具男子則顯得無比淡定,甚至等懷寧親王說完此話後,他更是開口道。

    “王爺莫急。”

    “一切還在掌控之中,許清宵是成不了聖的。”

    “而且,眼下一品出現,也不可輕舉妄動,王爺放心,待文宮脫離之後,你會發現,大魏會陷入真正的死局。”

    “仙門入場,絕對會比王爺想象中還要可怕。”

    “而且不僅僅是仙門入場這麼簡單,佛門也已經盯上了大魏,一旦文宮脫離,妖魔勢力也會滲透進來,到時候必然是一場爭斗。”

    “所有人都想要分一杯羹,而對大魏來說,這些人都是豺狼虎豹,王爺只需要等待即可,只要時機成熟,王爺就可以出手了,各地藩王響應即可。”

    面具男回答道。

    他顯得很自信一般,並不著急。

    可懷寧親王卻不由皺眉了。

    “佛門也要插上一腳?”

    懷寧親王好奇道。

    “恩,佛門一直想伸手中洲,可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他們最想入駐的便是大魏,文宮脫離,佛門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他們一旦入場,道門與佛門之間的爭斗,不需要多久,半年之內便會撕破臉面,而我等若是從中作梗,估計兩教會到不可開交之地。”

    “再加上大魏的儒道勢力,三教之爭,大魏王朝想安寧都難。”

    “而這個時候,無論女帝做什麼選擇,一定會冷落其他兩教,那個時候,王爺便可出手,一來拉攏,二來許諾,再加上各地藩王的勢力。”

    “以及大魏國運逐漸衰敗,必會有諸多天災人禍,時機成熟之時,便是國運加持,王爺登基之時了。”

    “而到了那個時候,我等的計劃,就可以真正施展開來。”

    “王爺,幾十年都等了,何必急于一時?有道是欲速則不達,越是如此,我等就應當越是耐心一點,現在出任何差錯,對我等來說,都是致命的。”

    面具男認真分析道,同時也是勸說懷寧親王,莫要著急。

    听到這話,懷寧親王的確沉默了。

    是的。

    不管面具男說的是真是假,但有一點他說的很對,欲速則不達,幾十年都熬過來了,如若在這個節骨眼上急了,當真是致命錯誤。

    想到這里,懷寧親王冷靜下來了,隨後朝著面具男微微一拜道。

    “還望大人見諒,方才本王有些激動了。”

    他主動道歉,不希望因為這種事情,讓對方不適。

    “無妨,只要王爺明白就好。”

    面具男出聲,並不在意。

    當下,懷寧親王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了。

    就如此。

    轉眼之間。

    便到了卯時。

    大魏文宮發生的事情,昨日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大魏,相比較大魏讀書人,他們雖然談論此事,但並沒有什麼其他言論。

    文宮已經下了命令,不讓他們多說什麼,再者許清宵手段也極其霸道凶狠,自然大魏讀書人聰明了許多。

    可大魏之外的,天下朱聖一脈讀書人就不一樣。

    “可笑!一邊罵朱聖,一邊想要借助十二聖冊成聖?天下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許清宵當真是又當又立啊,可惜,聖人不在世上,倘若聖人復活,定將這個許清宵給誅殺千百次。”

    “哼,這個許清宵,簡直是不要臉至極,各種羞辱我朱聖一脈,現如今竟想靠十二聖冊成聖?想得美!”

    “唉,可惜,朱聖不在世上,若是在世上,豈能有許清宵這般人存在?”

    “听說科舉之日,許清宵以文宮之害為試題,我朱聖一脈的學生,怒斥許清宵,被許清宵斬首,這種人拿到權利,就已經迷失自我,他還是不是個讀書人啊?如此排除異己,簡直是不為人子。”

    “朱聖不在世上,但他的聖意還在,他一定能听見的,而且我等所說,聖人也會感應到,如若逼急了文宮,請來聖意,復甦聖人真靈,聖人必然會顯身,到時候就是許清宵的死期。”

    “對,我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過,聖人雖然逝去,但他的聖意可以感應每個誦念他名之人,我等只要將許清宵的所作所為,說給聖人听,那麼聖人一定會有所感應,說的人越多,感應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說的越多之人,聖人也會察覺到,有朝一日聖人真靈復甦,我等所說,他都會瞬間明白,從而出手鎮壓許清宵。”

    “聖人在上,無恥許清宵,不為儒生,殺降屠城,欺我文宮,殺我大儒,侮我聖人,罪該萬死。”

    讀書人的咒罵之聲極多,許清宵昨日差點成聖的事情,不可能傳不開。

    整個天下都知道了這件事情,百姓們是震驚,同時也很惋惜,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則是松了口氣,至于其他地方的權貴們,也是松了口氣。

    甚至其他體系的上位者們,也松了口氣。

    二十歲的聖人啊,古今往來有幾個?倘若真出了一個,儒道只怕更加超凡在上。

    只是讓很多人疑惑的是,除了儒道之外,所有上位者都害怕許清宵成聖,但為什麼儒道讀書人,也不希望許清宵成聖?

    不過,咒罵許清宵的聲音不少,但也有支持許清宵的聲音。

    “許守仁乃是我儒道天地大儒,他若成聖,造福的是天下蒼生,爾等身為讀書人,就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卻百般阻擾,我看爾等不是氣憤許儒所做之事,而是氣憤許儒為何比爾等優秀吧?”

    “說的沒錯,爾等根本就不是憤怒許儒之言,而是嫉妒許儒之才華,再者,你們一口一口污蔑朱聖,我問你們,許儒什麼時候污蔑過朱聖?那句話污蔑過朱聖?”

    “當真是烏煙瘴氣,我輩讀書人,理當仁愛,可老夫從你們身上,看到的全是自私,你們一個個拉幫結派,將好好的讀書,變成了朝政一般,真是惡心至極。”

    有些儒生,不是朱聖一脈,他們實在是忍不住怒斥,認為朱聖這幫讀書人,完全是瘋魔了。

    甚至還有朱聖一脈的讀書人,也無法忍受這些人。

    許清宵有沒有侮辱朱聖,其實仔細調查會發現,從頭到尾許清宵罵的都是個人,從來沒有侮辱過朱聖。

    很多東西都是強加上去的,或者是強行安上一個污蔑聖人的罪過。

    然後不管許清宵做什麼,他們都會往這方面套。

    一次兩次,他們也就算了,畢竟他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可隨著時間推移,再加上也去了解一番,這幫人實實在在是忍不住了,開始為許清宵出聲。

    只是,為許清宵出聲雖然有,但數量不多,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帶著一種跟風性質,誰聲音大就支持誰,也不管事情是如何,反正誰的勢力大,他們就支持誰。

    為了更好的融入這個階層中。

    所以這種聲音響起沒多久,便被朱聖一脈各種怒斥。

    “還敢為許清宵這種狗賊說話?你無非就是想要成為他的走狗,真是可笑,你以為你這樣,許清宵就會幫你?你當真是個白眼狼,大魏文宮教了你多少?你看了多少聖人書?”

    “現在你居然去幫一個叛徒,幫一個連聖人都不尊重的人,你還是不是人?”

    “諸位,將這種人扣押書院之中,罰他在書院給聖人雕像下跪,跪十天十夜。”

    “對,跪十天十夜,讓他痛改前非。”

    朱聖一脈的勢力最為恐怖,那些支持許清宵,亦或者是為許清宵出言的讀書人,這一刻被無數朱聖一脈讀書人抨擊。

    甚至到最後,更是被抓到書院去,逼著給聖人下跪磕頭。

    一時之間,不少支持許清宵的讀書人,遭到了無妄之災,甚至有一些老儒,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也被抓去下跪。

    這般的屈辱,讓這些讀書人羞愧難當,恨不得自殺。

    可這些人連自殺的機會都不給他,輪番盯著,用木棍架著,就這麼硬生生跪在聖像面前。

    這種情況不斷發生,一時之間,也引來無數爭議,文宮內部都有不少人看不下去,傳到大魏文宮後,也響起不少大怒之聲。

    認為這太過于荒謬了,他們允許天下讀書人抨擊許清宵,這是言論自由。

    但別人幫許清宵說話,也是言論自由,可卻遭到這樣的懲罰,這就太不公平了。

    所以不少大儒上書,希望文宮出面,不要讓這種事情繼續發酵。

    可一直到翌日,洪聖給予了回應。

    不可動用私刑,但不尊聖人者,跪拜聖人,也不算酷刑。

    這就是洪聖的回應。

    當這個回應下達,一時之間,文宮當中,一些原本就有些動搖的大儒,在這一刻徹底愣住了。

    這個回應,就差沒把支持寫進去啊。

    這樣做,只會讓各地發生更多這樣的事情。

    會惹出天大的是非,所以這些大儒在此上書,希望洪聖三思。

    可得到的依舊是冰冷回答。

    “為儒者,不敬聖人,視為大罪,跪拜之罰,已是輕饒。”

    當這個回答出現後。

    天下朱聖一脈的讀書人,就徹底放開手腳了,之前他們還的確比較擔心是不是有些過分?

    可現在文宮都這樣說了,自然而然他們不再害怕。

    甚至已經有些朱聖一脈的讀書人起了歹念,污蔑平日仇視之人,說他們也支持許清宵,將其抓來,罰于聖像之前,如若不服從,各種拳打腳踢。

    各地官府也不敢插手,畢竟這是讀書人之間的事情。

    總而言之。

    一場場的動亂發生。

    相比較之下,大魏就稍微好一些了,倒不是沒有發生這種事情,而是發生了一次,刑部第一時間出動,將這些讀書人視為惡霸之流,上奏京都刑部。

    由大理寺核實之後,昨天上的奏,今天就被砍了頭,所以大魏讀書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里是京都,許清宵的主場地,外面可以鬧一鬧,這里敢鬧?除非嫌自己活命.

    而此時此刻。

    漠北地區。

    許清宵走在山川之中,望著一座座荒涼的山頭,沉默不語。

    他已經在這里靜坐兩天了。

    感悟天地自然。

    也在思索自己的聖道。

    朱聖十二冊,讓自己明悟了聖道,但許清宵要走出自己的聖道。

    重新明意!

    重新立言!

    重新著書!

    重新思索中心思想。

    推翻重來,是世間上最難的事情,在原有的基礎上,完成升華與改革,這很難。

    即便是第一步,重新明意。

    許清宵陷入了長達兩天的沉思。

    沒有明悟聖道之前,兩年都不算久。

    但懂得聖道之後,兩天的確很長。

    按理說應當是一鼓作氣,明悟一切,從而成聖。

    可是,許清宵在這一步的時候,陷入了沉思與疑惑。

    重新明意?

    明意什麼?

    自己之前的明意,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可現在的明意,又是什麼?

    明意簡單來理解。

    就是要明白,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

    明白自己的想法之後,再去實行。

    可問題是,許清宵的的確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殺光朱聖一脈?

    這顯然不合理啊,不是說做不到,而是天地也不允許啊。

    感化朱聖一脈?

    抱歉,做不到。

    朱聖一脈已經瘋魔了,感化他們?那還不如感化妖魔,最起碼還有點可能性。

    五百年的積累,五百年的變化,豈是自己能夠感化的?

    再說,即便是能感化,所付出的代價有多恐怖?

    許清宵要成為聖人,但不是想要成為聖母。

    時間緩緩流逝。

    又是一天過去了。

    許清宵走在漠北山脈之中,漫無目的。

    很快,幾道身影出現,都是中年男子,背著竹簍,是在山川之中采藥或挖礦之人

    當這些人看到許清宵時,不由露出好奇之色,畢竟這種地方渺無人煙,許清宵看起來就是書生,怎麼來這里?

    “先生是迷路了嗎?”

    有采藥人開口,詢問許清宵,誤以為許清宵是迷路了。

    “不是,只是看看風景,諸位是?”

    許清宵笑了笑,回答對方。

    “哦,不是迷路就好。”

    “我們是采藥挖礦的。”

    後者憨厚笑道,得知許清宵不是迷路,他們也就放心了。

    “采藥挖礦?這種地方過于偏遠,動輒百里路渺無人煙,需要來這麼遠的地方嗎?”

    許清宵好奇了,忍不住問道。

    “先生有所不知,遠點的地方好啊,沒什麼人爭搶,而且一些好藥好礦,都藏在這種深山之中,要是找到點好的,就能多賣幾兩銀子,給我家娃上私塾用。”

    對方繼續說道,而同行者也停駐下來,稍作休息。

    “上私塾,敢問閣下,你家孩子多大了?”

    許清宵開口詢問,能在這種地方相遇,也是緣分。

    自然而然,想問一問。

    “閣下不敢當,先生言重了,我家娃九歲有半,已經晚了兩年識字,如若今年再不掙點銀子,明年就沒得讀了。”

    對方有些敬畏道,普通百姓對讀書人,生來便帶著尊重敬意。

    “九歲半?確實有些大了。”許清宵笑了笑,末了,他拿出一把折扇,遞給後者道︰“相逢便是緣,這是我的折扇,你拿回去,給當地縣衙,他們會幫你孩子上私塾的。”

    許清宵笑道,而後者有些驚訝,其余人也更是驚訝。

    “先生,這當真的?”

    後者咽了口唾沫道。

    “自然當真。”

    許清宵點了點頭,而眾人立刻跪在地上,朝著許清宵磕頭,他們不知道是真是假,可看許清宵這模樣,莫名覺得許清宵不會騙人。

    所以連連叩謝。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還望先生告知您的姓名,待我娃以後讀書有成就,當官了,賺了銀子,一定不會忘記先生的恩澤。”

    此話一說,許清宵微微一愣,但他沒有多說,而是將眾人攙扶起來,便與自己師父一同離開了。

    兩人直接離開,讓這些人有些不知所措。

    而下一刻,山中,許清宵出聲了。

    “師父,去下一個地方吧。”

    “恩。”

    吳銘從頭到尾都在守護著許清宵,關于許清宵的悟道,吳銘沒有說過一句話。

    如武道一般,自己的路,自己走,別人教的,終究是別人的東西。

    所以吳銘沒有選擇指點什麼,也不懂儒道。

    一刻鐘後。

    許清宵來到了淮西,從大魏極北之地,又來到了極西之地。

    淮西擁有中州最古老的人文歷史,有許多傳聞。

    這幾日許清宵沒有去思索心中之明意。

    而是如同游客一般,在淮西之地暢游,去人皇廟,游淮西河,見一見萬年古都,游走在街道之中。

    這一走,便又是三日。

    “師父,換個地方吧。”

    三日的游玩,並沒有給許清宵帶來什麼幫助,但許清宵沒有著急,而是換個地方,繼續感悟。

    第三個地方,是濁江郡。

    孕育中洲無數生命的起源點,許清宵來到濁江。

    滾滾江河奔騰而下,這是自然之道,站在河岸邊,腳下的沙泥有些柔軟,岸邊的風很大,附近的漁民拎著東西往家中趕。

    看到許清宵後,還特意提醒一句,讓許清宵注意一點,暴風雨要來了。

    許清宵微微一笑,致謝漁民,但他並沒有走。

    而是靜靜地等待著暴風雨降臨。

    的確,不到一刻鐘,暴風雨來了。

    狂風將許清宵的衣衫吹得獵獵作響,身旁的吳銘顯得沉默。

    天穹瞬間昏暗,萬物仿佛都安靜下來了。

    轟隆。

    一道千丈雷光出現,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之聲。

    江水更加洶涌,岸邊上的許清宵,往後稍稍退了幾步。

    嘩啦啦!

    雨水落下,瞬間便打濕了許清宵的衣衫。

    抬頭望去。

    蒼穹如墨,暴雨傾盆。

    雨,生于天,死于地,中間的過程,便是人生。

    天地萬物,皆有自己的自然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意義。

    許清宵靜靜駐守。

    轉眼之間,又是一天。

    這是第七日。

    許清宵沒有離開,而是在此地,靜靜待了兩天。

    一直到第九天。

    終于,許清宵動了。

    “師父,換下一個地方吧。”

    許清宵開口,去最後一個地方。

    江南郡。

    大魏才子之地。

    吳銘沒有說話,而是如之前一般,拉著許清宵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遠處的漁民,有些驚訝,揉了揉眼楮,不敢相信這一幕,他呼喊著旁人,說出方才見到的奇景,但沒有人相信他。

    只不過,的確有人知道,方才是有兩個人在這里,但不會有人相信他說的話。

    江南郡,煙雲府。

    府都內,的的確確彌漫著才氣,大魏第一才子之地,的確名不虛傳。

    許清宵只身而行,吳銘在暗中保護,不願出面。

    街道當中。

    人來人往,許清宵靜靜走著。

    這是第九日。

    不知為何,許清宵沒有任何一絲急迫感,反倒是放平了心態。

    行走在街道當中,有不少人時不時看向許清宵,畢竟許清宵雖然內斂了一切,可氣質與模樣擺在那里。

    甚至也有不少丫鬟走來,送來了一些香囊還有一些信物,有些員外千金看上了許清宵,想要與許清宵促膝長談。

    面對這些,許清宵不由苦笑,一一委婉謝絕之後,也就消失在人群當中了。

    從這條街走到另一條街。

    煙雲府極其繁華,到處都是人。

    只是就在許清宵經過一條小巷時,卻看到了一幕比較突兀的畫面。

    一卷草席擺放在街道上,周圍站著一些人,在議論著什麼。

    “可憐李先生啊,讀了四十年書,沒考取功名,年輕的時候,與周員外千金暗生情愫,卻有這個緣,沒那個份,四十年苦讀,換來的只是一卷草席啊。”

    “是啊,李先生是個好人啊,雖說沒有功名,但都是自力更生,讀書之余,自己去做散工,平日里也教街坊鄰居的孩子識字,眼下京都科舉開了,李先生染了病,沒能去參加科舉,真是苦難專找窮苦人啊。”

    “都別說了,先給李先生處理後世吧,想想李先生也可憐,年輕的時候,其實也有機會,他當時的好友,都拜了聖人一脈,沒過幾年中了舉,李先生就是太古板了,不懂得變通,要是當時低下頭,求一求朋友,說不定現在就不是這樣的了。”

    人們議論,街坊鄰居開口。

    但很快,有人出聲了。

    “你們懂什麼,李先生哪里是古板,李先生說了,讀書人要有讀書人的樣子,讀書是明白道理,傳授道理,造福百姓,不是為了升官發財。”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可別拿現在那幫讀書人來比,當然,許清宵許大人不算。”

    “就是就是,李先生可不是古板,真要說古板,咱們平日里遇到的麻煩,解決不了的事,那次不是李先生去縣衙幫咱們處理的?”

    “可憐我李先生,死之前都說,要節省一點,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就好,唉,這麼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就這樣死了,真是為李先生感到不值。”

    “是啊,李先生死前還說,把宅子賣了,里面的東西給咱們街坊鄰居用著,他讓咱們別嫌棄,真膈應的話,就一起幫他賣了,說完這話,我人都哭了。”

    一道道聲音響起,幾十個街坊鄰居你一言我一句

    許清宵再听完這些話後,有些沉默了,他走了過去,望著草席,朝著死者一拜。

    周圍鄰居看到這一幕,沒有說話,下意識以為許清宵是李先生的朋友,畢竟許清宵一看就是讀書人,過來吊唁的。

    剛準備詢問點什麼時,有人從房中抬出一些東西。

    是一些書籍,灑落在地上。

    許清宵撿了起來。

    書本都十分老舊,翻開後,一行行字跡出現。

    ‘七月十五日,周氏稚童來識字,教至一半,稚童偷玩,不願學習,吾問其為何不願讀書,爾告知,其父母言,讀書再好也無用,如吾這般,寧可販履,吾聞言一愣,隨即大笑。’

    “七月十九日,買了雙新鞋,市價十二文,掌櫃給吾十文,吾以為,掌櫃念我讀書人,願意少錢,而後得知,掌櫃說吾讀書讀的如此之窮酸,也不忍賺我二文余錢,吾有些感慨,倒想甩出二文余錢給予掌櫃,但旋即一想,也佔得便宜,倒也不錯,何必斤斤計較?”

    “八月十五,明月節,煙雲府慶明月,舉辦詩詞大賞,某不才,寫詩三篇,一篇未中,心有不悅,但欣賞明月,不悅而散,回家之時,猜得兩燈謎,贏得三文錢,當真快哉。”

    “九月十七,油米漲價,余文不足,想以教書收銀,卻莫感羞愧,皆是苦難人,傳道受業,又如何開口,也罷,去橋頭做苦,大不了再被笑話,李平啊李平,你明明也是個苦難人,卻又看不得別人苦難,你就適合當個窮書生。”

    “十月八日,一個同窗回來了,做了官,不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過去捧場了,好友約吾一同過去賀彩,吾拒絕了,但好友說這個同窗發銀子,吾起身去了,不過沒準備什麼禮物,同窗人不錯,給了吾個喜錢,十文,還送了點肉,是個好人啊。”

    “十月二十二日,要下大雨了,隔壁幾家衣服沒收,吾出門一趟,通知鄰舍,卻得知鄰舍剛洗,並不打緊,吾折返,大雨傾盆,淋了全身,有些可笑,回房烘干,作了首詩,又覺無韻,索性作罷。”

    “十一月一,吾長想,讀四十年書,所謂其物?苦思不解時,听孩童歡笑之聲,街邊叫賣之聲,推窗看去,街道一片繁華,吾一笑,依舊想不明白,但卻似乎又明白了什麼,莫名喜悅,提上三文余錢,買酒去。”

    這是日記。

    一行行字出現,許清宵看的有些出神。

    簡簡單單的一些話,讓許清宵莫名之間,看到了一個窮苦書生。

    也看到了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一個愛財但不貪財。

    一個有七情六欲,但卻始終保持樂觀。

    一個明明自己也是苦難人,卻心疼其他苦難人的讀書人。

    一時之間。

    許清宵有所觸動了。

    他愣在原地,目光不由落在了草席之上。

    這一刻。

    他莫名明白了什麼。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